第六卷 身去天外觀落星 第一百八十九章 今有寶圖可降妖

小界界關之前,陶真宏、米秀男及李岫彌三人神情戒備地留意四周。

方才一那擊縱然是斬中了對手,可過去許久,四周未有一絲清氣散逸,足以證明此人未亡。

這並不奇怪,諸如吳汝揚這等功行深湛的洞天修士,只要不是被一氣斬殺法體,或是本元精氣枯竭,便不會立刻斃命。

等了好一起會兒後,卻不見此人現身。

李岫彌偏了篇首,道:「莫非這老道退去了小界之中?」

陶真宏稍作思索,道:「不無可能。」

他一抖袖,放了一頭通體雪白的兩須鼠出來,其一落地,鼻頭亂動,循氣竄走,眼眸轉來轉去,好奇打量四周,很是跳脫不定。

陶真宏幾番催促,見這小鼠都是不作理會,搖了搖頭,再拿一個法訣,向前一指,此鼠尾上立有雷火炸開,其似受驚,一個竄蹦,就一溜煙往小界之中跑去。

三人候了大約一刻,白光一閃,卻是那兩須鼠又跑了出來,其回至主人腳邊,上身立起,吱吱亂叫,一副邀功討好之色。

陶真宏隨意丟了一粒丹珠,由得這小鼠去一旁啃咬,抬頭看向米、李二人,道:「這老道不在小界之中。」

李岫彌道:「既然不在這處,又不見他逃去,那麼很可能是遁回自家洞天之內了。」

陶真宏也是贊同,道:「當是如此。」

李岫彌嘆道:「可惜未能盡得全功。」

陶真宏搖頭道:「不必擔憂,這老道本是壽數不多,遭此重創,應已無力與我相爭,否則此刻已出來尋我麻煩了。」

李、米二人都是點頭,認為他說得不差。吳汝揚無疑是想在其壽盡之前解決他們三個,其但凡還剩下一點氣力,都會跑了出來,可既然等了這許久不見影蹤,那麼應當是油盡燈枯了。

三人商議一陣後,決定先不回小界,而是入了龍宮之中恢複法力,憑這處禁制,也不怕有敵來攻,等過得幾日之後,再做安排。

東華洲上,諸派洞天真人皆是收回了目光。

此戰結果有些出乎預料,他們本以為這一場好鬥當是兩邊拼個你死我活,至不濟也當有一人敗亡,可卻未想到,最後竟是以吳汝揚主動退走收尾。

儘管此戰看去是吳汝揚敗了,但是卻無一人敢小看於他,明明已是壽數將盡,法力衰退,卻打得陶、米二人幾是毫無還手之力,不愧為玄門大派長老。

他們都是看得出,縱然後面有李岫彌加入戰局,卻也不太可能勝得這老道,其最後之敗,卻是輸在了謀略上,非是斗戰之過。

金定顯通回陽洞天之內,一道清氣緩緩馳動,不知過了多久,忽然一晃一聚,吳汝揚便自顯身出來。只是他此刻身軀似有若無,望去飄忽不定,好似一陣狂風過來,就能將其吹散了一般。

在那刀芒和劍符合擊在最後關頭,他當機立斷,捨去大半精氣用作抵禦,憑藉著精微無比的功法變化脫去一命,最終還剩下一縷元氣逃遁回了洞天之中。

只是此刻,他至多只剩下兩成本元精氣,僅僅是可以維持下去,便是可回至東海,也不可能勝得三人聯手,此行目的終是未能達成。

眼下無了肉身,只憑法體,也難長久抵禦外氣消磨,便在洞天之中,也至多只能撐得一月,那唯一可行之道,就是回去山門轉生了。

他嘆了一口氣,道:「也罷,待我穩住法體,便回去門中,將我這處洞天留給族人弟子,就了斷此生吧。」

他盤膝一坐,決定設法先將法體凝集牢固,以便有法力開得洞天門戶,回去東華洲。

只是連他自家也未發現,此刻在那眉心之中,卻有一點黑氣縈繞不去。

玉霄派沉光崖上,亢正殿主周東泊看罷結局,沉默片刻,才道:「吳長老此次還是有些託大了,東海畢竟在溟滄派近處,就是其等使了什麼手段,我等也無力阻止。」

他下手處,坐得乃是辟壁殿主周隸廣,其人言道:「吳長老也是見自家壽數將盡,故想為山門出得一把力。」

周東泊道:「吳長老這般做本也無指摘之處,幸好此回結果未定,先前他力壓陶、米二人的情形天下諸真也是看在眼中,就是最後退去,也算不得是敗了,否則門中必生微詞,嫌他損我玉霄顏面。」

周隸廣打個稽首道:「師兄放心,吳長老勞苦功高,容不得他人貶損,小弟稍候便會下去關照,當不致有人出來胡亂言語。」

周東泊點點頭,他一撫長須,言道:「吳長老最後,當是遁入洞天之中了,也不知他此刻情形如何。」

周隸廣道:「那……是否需召集諸位真人查驗壽香?」

玉霄門中,大部分周氏弟子,皆有命牌供奉在拱北殿中,而吳氏弟子,則是把命牌擺放在尊陽殿中,若有人性命不保,門中立刻便可察覺。

至於洞天真人,在皆是在宸環宮法壇之上點有壽香,何人身死,何人壽足,皆是一望而知,不過平日若不得上諭正命,或是門中諸真贊從,任何人也不可無故查看。

周東泊一擺手,道:「不必,我有上人所賜諭令,你且拿了前去查驗,回來報我知曉即可。」說著,他自袖中取了一枚半月玉符出來,小心遞出。

周隸廣面容一肅,站起身來,垂著頭顱上前一步,很是恭敬地接了過來,再後往一退,抬頭道:「小弟這便前去。」

他往來很快,不過一刻之後,便就轉回,先是將令符交了回來,然後才道:「壽香仍在,只是看去燃不得多久,至多還有二十餘日。」

周東泊沉默一會兒,才道:「你傳命下去,回陽峰主壽限礙將至,未免我玉霄席座少人,可由吳氏弟子吳豐谷接替其位,予他十年持功,若無成就,山門收回峰主之職。」

周隸廣道了聲是,心下卻是暗忖道:「若是這吳豐谷過不去關隘,那我族門又可將一處席座攬入囊中了。」

玉霄自曜漢祖師創派之後,因諸派於丕矢宮中定約,故門中洞天席座,從來就只設有九個。

在最初之時,坐於上位之人皆是異姓修士,卻是一個是周氏族人也無。然而萬餘載下來,周族卻已是佔據了其中六位,諸族除吳族尚在,餘下皆是淪為從屬。

未免門中生亂,周氏曾與吳族有過約言,三峰之位皆為後者所有,只要其洞天修士傳繼之時,所選後輩不曾出得意外,就不會來強奪席座。

此回吳豐谷若是過了大關,自然一切照舊,無所變化,但若是其自家出得變故,那麼周氏就可光明正大將回陽峰主一位奪了去,再不會還了吳氏。

二十天後,吳汝揚終是退出定坐,感受了一下此刻法體情形,自覺已有足夠法力打開洞天,便就收功站起。

雖然繼續下去,還可積蓄更多法力,但是他壽數已是真正到了盡頭,再修持下去也無更多意義,只要能回得東華洲便就足夠了。

他吸了口氣,拿一個法訣,就要遁去現世。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他渾身一顫,身軀不可抑制地抖動起來,隨即一道黑煙自腳下升起,慢慢往上攀升,很快就漫過腰際,他雖竭力壓制,卻始終無法阻止其往上蔓延,只能眼睜睜看著其自胸口,頸脖等處一路上來,最後眼前一黑,徹底沒了知覺。

那黑煙沒過其頂之後,上下滾盪,大約持續了一個多時辰,倏爾退了下去,一名身著黃袍的中年道人自里踏了出來。

司馬權看了看雙手,頗為滿意的握了握,這才放了下來,暗道:「洞天真人神魂,對我卻是大補之葯,這吳汝揚不過是將死之人,卻令我法力又恢複得七八成,若不是先前界門之前挨了那一斬,此刻怕不已是完滿了。」

先前他以無形變化,妄圖先一步入得小界之中,但萬萬沒想到的是,在靠近了那定住界關的「渡虛氣」後,他竟感覺氣機一亂,隱隱覺得自家要被逼了出來。

然而更令他意外的是,那劍符只察覺到一點不妥,就立刻斬將下來。當時他應變頗快,為不暴露自己,立刻化出三道分身,一道迎向那劍符,一道卻是故意顯露出來,往遠處遁走,好讓人以為他已走脫。

而最後一道,卻是吳汝揚身上往投去,並趁著其拚命對敵無暇防備之際,侵入其法體之中,隨之一同回了洞天之內。

只是他為怕出得意外,並不立刻搶佔其身,而是用熬煮之法慢慢侵入。

吳汝揚久戰之後,驟然回得自家洞天,已是完全鬆懈下來,加之自身又是法力枯竭,本元精氣大衰,竟是未有絲毫察覺,等到司馬權發動之後,卻已是深陷泥沼,再難挽回局面了,不但神魂被侵佔了去,連帶這處洞天也是一併落入敵手。

龍宮之內,陶真人正在恢複此前斗戰之中所耗法力,忽覺袖中一陣震動,神意一察,發現是那通靈玉璧,忙是一甩袖,將之放了出來。

那玉璧在外一立,就見璧面上光影如水蕩漾,少時,張衍身影自里顯露出來,打個稽首道:「陶道友,冒昧來訪,卻是攪擾了。」

陶真人站起身來,回了一禮,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