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一章 木門道

蜀國重臣李嚴坐鎮在永安城中,位居軍需大臣的要職,專事戰時的後勤補給,負責兵糧的籌集與運輸。

孔明打開此次李嚴遣人送來的急報,只見上面寫道:「近聞東吳令人前往洛陽,與魏國聯合。魏國已令東吳出師伐蜀,幸得東吳尚未起兵。我今探知此消息,特此奉告,望丞相早做良圖。」

孔明閱畢來信,甚為震驚。倘若信中所言屬實,局勢將變得極為嚴重。蜀軍之所以在對魏作戰中能處於強勢,蓋因有蜀吳互不侵犯盟約在保證遠征軍無後顧之憂,如今吳國倒戈聯魏,將對蜀國造成致命打擊。

「此事至關重要,豈可遲疑不決!」

孔明當機立斷,立刻決定全線撤退。他緊急從鹵城派出信使,將自己的命令帶給留守在祁山的王平、張嶷、吳班、吳懿:「祁山大軍即刻隱蔽撤退。我留在鹵城期間,魏軍必不敢大舉追擊。望你們戒急戒躁,有條不紊地依次退兵,暫且返回漢中。」

孔明又派楊儀、馬忠各帶一支人馬,疾馳劍閣木門道,隨後命人在鹵城城牆上四面遍插旌旗,城內亂堆柴草,虛放煙火,擺出大軍仍在城內的態勢。一切布置完畢,他便率領大軍盡往木門道退去。

駐守在渭水的張郃聞知祁山蜀軍已經撤退,迫不及待地縱馬趕到上邽來見司馬懿,「蜀軍突然全線撤兵,絕非尋常調動,必是其內部出了大事。如今正可乘勢追擊,將其一舉殲滅。」

「且慢,孔明詭計極多,切不可輕舉妄動。」

「大都督為何視孔明如同老虎一般恐怖?難道就不怕將來被天下人恥笑?」

二人正說話間,巡邏哨兵前來報告鹵城蜀兵出現異動的軍情。司馬懿帶著張郃登上高處眺望,只見鹵城上空炊煙繚繞,城頭插滿旌旗。望了片刻,司馬懿忽然大笑道:「今日還想騙我?那些炊煙、旌旗都是孔明擺的迷魂陣,現在鹵城定已是一座空城,立即追擊!」

他終於打消了心中疑慮,率軍衝出上邽城,向著劍閣急追而去。

追到木門道附近,張郃又向司馬懿請纓:「大隊人馬行進實在遲緩,不如讓我領數千輕騎兵先趕上去追殲敵人,大都督可率中軍隨後前來接應。」

「不可。我軍行進速度緩慢,並非兵馬眾多所致,實乃我為防孔明詭計,才如此小心謹慎,步步為營。」

「大都督如此懼怕孔明,如何能追得上他?」

「與其自投羅網還不如穩紮穩打,你這般建功心切,將來恐怕會後悔莫及。」

「大丈夫報國之時,自當捨身忘我,赴湯蹈火。我死都不怕,又有何可後悔的!」

「不然。你意氣太盛,生性如火,稍有不慎,便會身陷險境,故必須慎之又慎。」

「大都督所言差矣。為孝者當盡全力,為忠者當舍性命。如今我已無暇顧忌自身安危,只求能一舉擊滅孔明,切望大都督成全我的心愿。」

「你既然執意如此,就帶五千輕騎先去追趕,我另派魏平帶兩萬人馬隨後接應。」

張郃得令,頓時精神抖擻,立即命手下五千騎兵一律輕裝,飛也似的向前疾馳而去。

追了七十里,一片樹林中突然鼓角齊鳴,只聽一聲大喝:「賊將,哪裡走!蜀軍大將魏延在此!」

司馬懿說得不錯,張郃果然生性如火,他一聽到魏延的叫喊,立時精神百倍,大吼一聲,「來者何人?」便對著蜀軍不顧一切地猛衝上去。此時張郃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定要斬下孔明首級!

誰知蜀軍士兵見他衝上前來,頓時四下奔散。魏延挺槍與他稍一交手,也立即詐敗,落荒而逃。

張郃不屑地瞥了一眼狼狽逃走的魏延,口中恨恨罵道:「只會吹牛的廢物!」

又向前急追了二十餘里,路旁一座山上衝下一隊兵馬,為首的是蜀將關興。

張郃迎上前去,怒喝道:「你這關羽的小崽子,今日也想跟著父親去奔黃泉路?」

關興好似被他嚇得不敢上前,未曾交手便回身逃去。張郃跟在後面緊追不捨,不覺來到一片密林跟前。他心生疑慮,對士兵下令道:「去林子里仔細搜查,看看是否有伏兵。」

張郃正待歇息片刻,先前逃走的魏延卻從後面突然前來偷襲。張郃迎上前去與其力戰,不料方才不敢交手的關興,領著士兵又轉身吶喊著叫起陣來。魏延、關興如此輪流上陣,忽而挑戰,忽而退走,張郃被拖得疲憊不堪,最後不知不覺地被魏延引進了木門道的谷口。

張郃發現地勢忽然變得險峻,自知不可盲進,便停止追擊,開始整頓人馬,哪知魏延並不讓他有片刻消停,立刻轉身前來叫陣辱罵:「張郃啊張郃,你剛才氣勢如牛,為何忽然變得膽小如鼠?是否已找不到逃回去的歸路?」

張郃被罵得怒從中來,大聲叫道:「你這個手下敗將,一路逃到此地,還有何處可逃?」

「誰會逃走?我乃堂堂蜀漢名將,殺你這個鼠輩逆賊,只怕弄髒了我的寶刀!」

「呸!口氣比天大,只怕哭起來不比雨小!」張郃罵得興起,早將司馬懿的告誡拋在腦後,只顧緊追著魏延,向木門道谷中奔去。

轉眼日薄西山,唯有山脊上還留有晚霞的餘暉,峽谷之中已是一片昏暗,魏軍士兵紛紛從身後呼喊:「將軍,回去吧!將軍,該回頭了!」

但張郃已被魏延氣得無法自制,他只顧策馬狂追,恨不得立刻抓住魏延,將他碎屍萬段。

「恬不知恥的膽小鬼!自己誇的海口都忘了?」張郃邊罵邊追,二人距離越來越近,就在眼看伸手即可觸及魏延後背的時候,張郃從馬上猛然將長槍向魏延投去。

魏延聽得身後風響,趕緊低頭伏在馬背上,張郃投出的長槍只射落了他頭盔上的護頸布。

恰在此時,張郃忽然聽到手下的士兵叫喊起來:「啊!將軍!」

他不由地回頭一看,只見百餘名緊隨身後的親隨將士,正紛紛指著身旁的山上大驚小呼:「那裡山頂上為何會有火光?」

「那是敵人的信號吧?」

「天色已黑,不可大意,還是早早回去,明日再做打算。」

然而一切為時已晚。峽谷里驟然像是颳起了大風,那是無數亂箭正呼嘯著從四面八方飛來。兩旁的絕壁也發出了巨響,猶如山谷中的岩石在發出怒吼,抬頭一看,巨木、大石正轟鳴著從天而降。

「啊!上當了!」

張郃回過神來時,谷中低矮的灌木與高大的巨樹已被點燃,四周火勢越來越大。他騎在狂奔的馬上東奔西竄,但通往谷口的歸路早已被大石、巨木阻斷。

人稱生性如火的張郃,最終喪生於熊熊烈火之中。

木門道旁的山峰上出現了孔明悠然的身影,只見他對著山下谷中尚未喪命的魏兵喊道:「我今日狩獵,本欲獵得一匹良馬,不意卻誤殺一頭野豬。下次狩獵,定要生擒司馬懿這隻稀世珍獸。你們回去以後代我轉告他,叫他再多學些兵法。」

魏兵死了主將張郃,只得爭先恐後逃回去向司馬懿報喪。

張郃戰死,魏軍上下惋惜聲一片。他自武皇帝以來征戰無數,所建功勛不可勝數,世人公認他是魏國屈指可數的良將。

「張郃身死,實在是我的過錯,當初若不讓他孤軍深入就好了。」如此仰天長嘆、悲傷自責不已的正是司馬懿。

時至今日,他總算明白了孔明用兵的著眼點所在:先搶佔有利地勢,並將敵軍誘入危險地區,然後再運用計策,以多變的戰術將敵人聚殲。

參透了孔明的用兵特點,再反思近來與他的幾次交手,司馬懿恍然覺悟到,自渭水至上邽城,再自上邽城至劍閣,自己正在一步一步地被誘入險惡至極的巴山蜀水中來。

「太危險了!我竟然不知不覺地被孔明騙到了此地。」

他急忙停止追擊,率兵撤退,留下幾名將領分兵扼守各處要隘,以防孔明再來犯境,自己隨後就返回洛陽去了。

魏帝聽完司馬懿奏明戰況,對勇將張郃戰死木門道深為痛惜,群臣盡皆驚懼失色,魏宮之中頓時充滿了哀嘆之聲:「逆賊尚未剿滅,大軍先折棟樑,國家前途叵測啊。」

就在這一片悲觀頹喪的嗟嘆聲中,諫議大夫辛毗挺身而出,對魏帝奏道:「本朝歷經武帝文皇二代,如今天子君臨天下,猶如髯龍臨世,我大魏國勢強盛,文武良臣輩出,何須因為張郃一將殉國,便悲情切切無休無止?若是家人離世,自當舉家哀悼,追思祭奠;如今武將殉國,理應舉國追悼,厚棺盛葬,以此振奮全國之軍心民心才是。」

「言之有理,就按所言處置。」

魏帝遂令對木門道運回的張郃屍體厚棺禮葬。喪儀當天,洛陽挽旗滿城,人潮湧動,對張郃忠勇的稱頌激起了魏軍討伐蜀國的士氣。

卻說孔明收兵回到漢中以後,立即多方派出細作,密切關注魏吳兩國之間的來往。豈料就在此時,尚書費禕從成都急急來到漢中,一見孔明,便不滿地質問孔明道:「天子不解丞相為何突然無故將兵馬撤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