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荊州往來

周瑜此後一直在柴桑靜養,忽然接獲敕令,原來卻是敘封。周瑜喜出望外,立即忘卻了傷病,給吳侯孫權寫了一封書信:

天子降詔,封不肖周瑜為南郡太守,可惜南郡如今卻在劉玄德領下,臣一寸之地亦不能得。況且劉玄德現為主公妹婿,臣若是忠於朝命,必取咎於主公之親戚,勢成背主之臣;若是忠於主公,則無異又背上違逆朝命之罪名。

祈願主公明察,體恤周瑜之隱衷。

孫權近來新定都於南徐(今江蘇南京附近),接信便立即喚魯肅前來商議。

「這可如何是好?現在周瑜也這麼說,覺得劉玄德自恃成了我的妹婿,看來更加無意歸還荊州給東吳了。」

「不會的,劉玄德再三保證過,說是取了西川之後一定歸還荊州,孔明也在保證書上連署了哩!」

「混賬!倘使那張廢紙也可以相信,他劉玄德能夠攻取西川的話,我又何苦窮操心?你想想,若他一輩子也進不了西川,又該怎麼辦?」

「主公息怒!我沒深思這一層。」

「瞧瞧,你也沒把握保證他劉玄德必會有此一天吧!況且有孔明為他出謀劃策,他怎麼肯乖乖地交還荊州呢?」

「這一切皆是我的責任。請主公准許我再走一趟荊州!」

「此番去必能商量停妥么?」

「臣一定竭盡所能!」

近來,雖各地兵火稍有停歇,可四周依舊如抱虎枕蛟一般,情勢兇險,怎麼都看不出一丁點兒從此海晏河清、天下太平的徵候。

劉玄德以荊州為中心,任孔明為軍師,關羽、張飛、趙雲等佐之,正日夜調練兵馬。非但軍事,連政治、經濟、交通等各方面也都做好了充分準備,隨時以待即將到來的險惡局勢。

「軍師,聽說東吳魯肅又要出使前來,我見了他該怎麼答對?」劉玄德向孔明討教。

孔明答:「倘若魯肅提及返還荊州之事,主公可放聲大哭搪塞他一下。」

「其後怎生應付?」

「亮自會想一個好的主意。」

魯肅一到荊州,便被迎入堂上,請至上座。

「折殺我也!魯肅一介微臣怎敢上座?」

「魯先生不必客氣。」

「以往興許是客氣,可現如今劉皇叔乃我東吳主君的妹婿,臣下安敢造次?」

「哎,念在先生與我等是多年的舊交,就不必過分拘泥了。」

「可禮數終歸須遵守的呀!」一板一眼的魯肅固辭不肯,最後還是在旁邊落座。

待彼此敘禮完畢,談話轉入正題時,魯肅便一改先前的謙遜,語氣變得咄咄逼人起來:「今番奉吳侯之命再度前來的目的,想必早已察明,正是為荊州歸還之事。如今孫、劉兩家已通過婚姻結為一家人了,若是仍久借荊州不還的話,事情外傳出去,於兩家的同族之親誼及今後霸業之達成恐都不好呀!故此,還望劉皇叔務必給我魯肅一個面子,儘速歸還荊州吧!」

魯肅神情儼儼,語氣威重,終於鼓足勇氣將話一口氣說完。孰料劉玄德才聽到一半,便以手掩面,「嗚嗚」地哭泣起來。

魯肅不禁愕然:「劉皇叔怎麼了?」他望著劉玄德聲淚俱下的樣子,心中暗自疑訝。

此時,孔明伺機從佇立著的屏風後走出,對魯肅說道:「大兄,你曉得劉皇叔為何而悲泣么?」

「不知道。」

「西川的劉璋也是大漢之皇族後裔,與劉皇叔乃血脈相通的兄弟,倘若無故舉兵伐蜀,一定會遭世人唾罵,落個不德不悌的惡名;然而若是歸還荊州給東吳,自己又將無處棲身啊。」

「明白了。」魯肅起身離席,走到抖動肩膀啜泣的劉玄德身旁寬慰道:「皇叔,且不必如此煩惱,魯肅與孔明一起定會想出一個萬全之策來。」

孔明見魯肅心軟動了慈悲,便趁熱打鐵勸說劉玄德:「主公,整日悲嘆只會弄壞了身子。萬事有大兄在,憑他的仁慈之心和俠義之氣,主公便只管放寬心靜候良策吧!——大兄,也懇請你勿惜一言之勞,務必將皇叔這份苦衷轉告給吳侯,想必吳侯不會見罪的。」

魯肅忽然回過神來,慌忙搖著手道:「等一下!若是我再度空手而返,只帶回去這樣一個回覆,還不知道吳侯會怎樣暴怒哩!」

「不不!既然吳侯肯將自己妹妹嫁與主公,如今眼見妹婿陷入如此苦境,焉有像旁人一般視若無睹的道理?雖表面上對臣下嚴詞苛責,其實不會真正動氣的。」

聽了孔明這一番話,溫厚寬仁的魯肅便不再爭辯,反而深切同情起劉玄德的處境來,並且覺得吳侯孫權心裡也一定存有一絲親族之情。

最終魯肅仍是空手而歸。途中船靠柴桑鎮一夜時,魯肅又去拜訪周瑜,將出使經過詳細說與周瑜。周瑜一聽,便扼腕嘆息,連說又中了孔明之計,對魯肅的溫厚寬仁大為不滿:「像你這樣脾性,做一名外交使者只能打零分!你不過就是一個好好先生!」

雖然沒有將「混賬」、「傻瓜」之類直接罵出口,但瞧周瑜氣急敗壞的樣子,顯然早已是氣得七竅生煙。

「你想想看,當初劉玄德寄身劉表籬下的時候,不早就覬覦劉表的地盤,想著有朝一日將其吞併過來么?對西川的劉璋更不用說了,他哪裡會存一點點溫情?總歸一句話,這一切都是他與孔明的拖延之策,擺明了就是存心不想歸還荊州嘛!」

魯肅臉都青了,此刻他最擔心的便是回去如何向吳侯復命。

「你最好再跑一趟荊州。因為事到如今,你若是再厚著臉皮用那些空洞不著邊際的話去回覆吳侯,只怕項上人頭不保啊!」周瑜給魯肅傳授了一條秘計。

雖然被周瑜數落說當一名外交使者只能打零分,但是魯肅卻絲毫不生氣,他自認天命如此,於是揣著周瑜的秘計又再次踏上荊州之路。

見到劉玄德,魯肅口稱:「我回東吳之後,將皇叔的苦衷與眼下之處境一五一十如實轉告了主公,主公大為同情,召集群臣商議,想出一條計策,相信對此計策皇叔也不會有異議……」

隨後便將周瑜的秘計和盤托出,自以為對方必定再無理由搪塞。所謂秘計便是:倘若劉玄德覺得進攻西川有所礙難,東吳願意直接興兵取蜀,不過作為出兵條件,荊州需允准東吳大軍經由荊州,以及提供軍需兵糧以為補給。

劉玄德自然滿口應承,並且發誓願意協力。

其實在此之前,孔明已預先告知會有此可能,故此劉玄德早有心理準備。此刻他面露喜色地向魯肅表示謝恩:「倘使能夠借東吳兵馬攻取西川,則再好不過了!至於吳軍穿過荊州之境,自是理所當然的,玄德願意全力配合,哪兒有什麼允准不允準的道理。此番雙方達成此合意,全賴足下不辭辛勞多次往返之功呀!」

——哈哈,此番才算得是功德圓滿!

魯肅心中暗喜,匆匆辭別荊州直奔柴桑。

魯肅走後,劉玄德問孔明:「東吳以其大軍進攻西川,攻取之後讓給我劉玄德,真不知道吳侯心裡是怎麼算計的?」

「不,這絕不是出自吳侯的算計,一定是周瑜的計謀。可憐哪,因為自己的計謀,周瑜的死期也快要到了!」

「哦,先生何來此說?」

「其實魯肅根本沒有回到南徐,他是途經柴桑,與周瑜會面,聽從了周瑜的計謀才折返而來的。」

「不錯,從往來時日算,也的確太快了些啊。」

「以攻取西川為名,借口經過荊州,一看便知是周瑜想出來的鬼主意,實際是想奪取我荊州!」

「既然明知如此,軍師為何還讓我答應他的要求?」

「時機已到。主公就不勞操心了。」

當下孔明傳喚趙雲,對他吩咐了一番。與此同時,孔明也做好其餘擺布,以應付萬端。

卻說周瑜在柴桑聽了魯肅的彙報,樂得不禁擊掌叫好,隨即對魯肅說:「今番總算回敬他一計,也讓孔明入一回彀吧!」

魯肅覺得大功告成,便急急地揚帆趕回南徐,向吳侯孫權報告出使經過。

「周瑜果然是個人物!智謀超群,幄籌布畫,莫說我東吳了,便是放眼天下,也是當世無二呀!劉玄德與孔明的命數盡矣!」孫權對周瑜的計策讚不絕口,於是即刻派快馬回覆周瑜,同時命程普為大將,助周瑜一臂之力。

此時,周瑜的箭傷大致平愈,膿水已止,身體無事,也可自由步行,便難抑逞強之心,披甲戴盔,決定親自出陣。

他命甘寧為先鋒,徐盛、丁奉督領中軍,凌統、呂蒙為後陣,率水陸兩軍總共五萬兵馬奔荊州而去,自己則另率兩萬五千水軍從柴桑乘船出發。

周瑜將萬事安排妥切,只指望香餌穩當,便可以釣鰲魚了,故此滿心歡喜,溯江數百里,直奔荊州而來。一到夏口,即詢問當地官員:「荊州方面可有派人前來迎接?」

官員答道:「一位叫糜竺的官爺奉了劉皇叔之命,專此前來迎接。」

不多時,果然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