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一章 蜜蜂和世子

吳軍的水陸軍在江夏地區取得了重大的勝利。接著,吳軍乘勝從水陸兩路直接攻打江夏城。

江夏是黃祖長期盤踞的地盤,他向來以「黃祖的江夏」自誇。迄今為止,江夏從未受到過吳軍的攻擊。

吳軍包圍了江夏,對此地熟悉的甘寧率先引軍沖在前面。

甘寧兩眼充血,擺出一副拚命的架勢,他道:「讓黃祖的首級落在別人的手中是我的恥辱。」

江夏的西門和南門已受到吳軍的攻擊,但還沒有誰去攻打東門。甘寧估計黃祖也許會率兵出東門,順著小道逃跑,所以他在離東門數里遠的地方布設伏兵,靜靜地等待著。

沒過多久,江夏城的上空升騰起濃烈的黑煙,城上的望樓殿閣都在大火中化為灰燼。大將黃祖狼狽地不戰而退,他只帶著二十餘騎部下一邊抵擋著,一邊通過東門拚命地逃跑。這時,從道路的旁邊突然閃出五六騎披著鐵甲的將士,呼喊著擋住了黃祖的退路。

「是誰?」

甘寧發現有人搶在他的前面,不由得暗自納罕。

仔細一看,攔截黃祖的原來是東吳的宿將程普和他的家臣。

程普對今天的戰鬥抱有很大的期望,他要取得黃祖的首級也在情理之中。

從在無功而返的遠征途中戰死的孫堅開始,到第二代的孫策,以至現在第三代的孫權,程普整整跟隨了孫家三代君主。這個歷來武藝高強從未敗北的宿將也發誓:決戰在今天!他也許在心中真誠地祈念著,今天要為故主報仇。

但是甘寧也實在不甘心光是羨慕地看著程普搶得頭功,但此時出手已遲,所以他慌忙拿起放在腰間的一張鐵弓,對著黃祖「嗖」地放出一箭。

那支箭恰巧射中了黃祖的後背,黃祖應聲落馬掉在地上。

「不要再放箭!我已殺了敵將黃祖!」

甘寧大聲呼喊著縱馬飛奔而來,他和程普一起舉起了黃祖的首級。

佔領江夏後,二位將軍一起把黃祖的首級呈獻在孫權的面前。

孫權把黃祖的首級扔在地上,罵道:「今天終於報了殺父之仇。現在把黃祖的首級放入木匣子裡帶回,和蘇飛的首級放在一起,在我父親的墳前祭奠亡靈。」

孫權接著犒賞諸軍,決定率軍班師回朝。這時,孫權又道:「這次戰役甘寧的功勞很大,我封他都尉之職。」接著,他準備留下若干兵馬守備江夏。

「這不是一個妙策。」張昭希望孫權重新考慮,他說道,「為了守備這樣一座小城,我們必須留下一部分軍隊,以後還得一直派兵把守,長此以往是難以維持的。所以,我建議與其分兵留守,不如狠狠心乾脆放棄江夏城。我軍一撤走,劉表肯定會派兵過來為黃祖報仇。這樣我們還可以再次討伐,並在敵軍潰敗的時候乘勝追擊,一直追到荊州城下,那時再進攻荊州就大為便利。由於我們通過戰爭充分了解了這一帶的地勢和要害所在,所以即使一而再、再而三地攻破荊州也非難事。」

張昭提出這樣的計策,就是要把江夏城作為一個陷阱,引誘劉表出兵,再設法殲滅。

「你的計策太妙了!」

孫權聽了大為贊成,決定放棄所有的佔領地區。全軍乘上兵船,高唱凱歌,意氣風發地得勝回師。

原黃祖手下的下臣蘇飛被俘後被關入檻車,先期送回東吳。當他聽說出征的吳軍已凱旋消息後,心想:「我以前親自救過甘寧,如果現在拜託甘寧的話,也許他會設法救我一命。」於是特意寫了一封求救信,暗中託人帶給甘寧。

凱旋之後,孫權親自來到父兄的墓地,向他們報告了這次戰爭勝利的經過,爾後又和功臣們一起舉行了慶功宴會。

宴會上,甘寧突然跪在孫權的腳下,一邊磕頭,一邊哀求道:「我有一事相求,請主公開恩。」

孫權驚訝地問道:「什麼事?你好好說!」

「我願以主公對我的恩賞來換取蘇飛的一條命,懇請主公成全。如果不是以前蘇飛救了我,不要說今日立下的寸功,就是自己的性命也早就沒了。」

孫權聽了,考慮良久。

如果沒有蘇飛當年施救甘寧,也就沒有今日的大捷。

但是他很快又搖頭道:「如果我饒了蘇飛一命,想必他又會逃跑,再向東吳復仇吧?」

「不,絕不會!我甘寧發誓絕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你說得肯定嗎?」

「您讓我發什麼樣的誓言都可以。」

「那好,看在你的面上就免他一死!」

孫權終於饒了蘇飛一命。

接著,孫權又對引薦甘寧的呂蒙也給予了恩賞,還封他為橫野中郎將。

但是,慶功宴的和睦氣氛卻很快被打破了。

「你這混蛋不許動!」

忽聽得一聲怒喝,只見一人手持利劍從宴席的一角直衝甘寧而來。

「啊,你想幹什麼?」

甘寧一邊呵斥,一邊緊張地舉起前面的餐桌,抵擋了對方迎頭砍來的一劍。

「住手!凌統!」

由於情況緊急,連命令左右的時間也沒有。孫權不得不從後面親自抱住了施暴者,一邊大聲地命令他住手。

施暴者正是凌統。在建安八年發生的那場戰爭中,其父凌操奉命攻打黃祖,立下了大功。可惜在戰鬥中,不幸被當時還在黃祖手下效命的甘寧所射殺。

當時,凌統還是個第一次上陣、只有十五歲的年輕小將。從此,他悲痛地獨自吞下喪父的淚水,每天都在心中發誓要為父親報仇雪恨。

孫權聽說了凌統的心事後,大度地對他說道:「你今天這樣狂躁似也情有可原,我不怪罪你,為了你的一片孝心,我也原諒你的無禮舉動。但是,作為國中藩臣,侍奉同一個主人,難道大家不是兄弟嗎?甘寧在過去的戰爭中殺害了你的父親,是因為他必須對當時的主公竭盡忠勇。現在黃祖已亡,甘寧也效命於東吳,加入了我們的大家庭,成為其中的一員,為何還要對他抱著過去的怨恨呢?雖然你的孝心感人,但卻偏執地不忘私怨,這說明你只知孝心而不知盡忠的大道理。我孫權今天原諒了你的這些過錯,希望你把過去的一切仇恨都忘了吧。」

聽了國君的諄諄教導,凌統放下手中的利劍,拜伏在地:「主公的教誨我會銘記在心,但請體察我的苦衷。我從小就受到主公厚恩,永誌不忘。可是父親被人奪走了性命,作為兒子心中是多麼的痛苦,更何況現在殺人兇手就在我的眼前,我怎麼能忍下這口氣?」

凌統慟哭不止,又不停地叩首,額頭上鮮血如注。

「不要再哭了,相信我會給你公道的。」

孫權和諸位大臣一起極力撫慰凌統。雖然凌統今年才二十一歲,但自從追隨父親去江夏第一次上陣以來,他的驍勇已赫赫有名。孫權也很愛惜和讚賞這個年輕人。

事後,孫權封凌統為承烈都尉,又命甘寧統領百艘兵船和五千水軍去鎮守夏口。

孫權這樣的安排,主要是為了讓凌統慢慢地淡忘對甘寧的宿怨。

東吳正在不斷地加強和擴展勢力。

南方的天下充滿著興盛昌隆的氣氛。

現在,東吳勢力又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其最顯著的標誌就是編製了自己的水軍。

這也進一步顯示了江東的造船技術取得了飛速的進步。

東吳熱衷於建造大船,並不斷將新造的大船結集於鄱陽湖。周瑜被任命為水軍大都督,頻繁地舉行水軍的大演習。

孫權自己也並不逍遙自在。他讓叔父孫靜鎮守吳會,自己則親率大軍精心經營鄱陽湖附近柴桑郡(今江西九江西南)一帶的防線。

這時,劉玄德佔據新野,已迎來了孔明,也在為實現將來的大計而不懈地進行著各項準備工作。

「哎呀,荊州方面派來了急使,說是有一件大事,你說我是去好還是不去好呢?」

那一天,劉玄德接到了劉表的來信,閱後甚感為難。

孔明立即為劉玄德做出了明確的判斷。

孔明道:「主公還是動身去荊州吧。前不久,吳軍殺了黃祖,也許劉表要在荊州和你商議為黃祖報仇的事呢。」

「那你說我當著劉表的面,該採取何種態度呢?」

「主公可以委婉地向他提起那次襄陽盛會和檀溪逃難的事情。如果劉表要你充當伐吳的先鋒,千萬不要答應。」

不久,劉玄德帶著張飛、孔明離開新野,向荊州出發。

到了荊州後,劉玄德把張飛和五百名隨從的士兵留在城外待命,自己和孔明進了荊州城。

劉玄德在階下拜見劉表後,即被劉表引入大堂。劉表立刻對劉玄德表示了自己的歉疚之情:「在先前舉行的襄陽盛會上,由於我對閣下照顧不周,致使出現了危急之事,我對此深表歉意。本擬對蔡瑁斬首論罪,以向閣下表示歉意,由於蔡瑁本人一再認罪求饒,加之眾人苦苦哀求,我才不得已暫且饒他一命。希望你把這事就當做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