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七章 太醫吉平

過去,當曹操還只是洛陽皇宮裡的一名普通警吏時,這位白面青年就請人占卜過自己的將來。當時,洛陽名士許子將看了曹操的面相後,預言道:「你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曹操聽了並沒有生氣。當時他只是個一貧如洗的青年。

「奸雄,好!好!」他高興地說了一聲,滿足地離開了。

許子將的預言終於實現了。

在風雲初起的時候,有誰能料到會有今日的曹操呢?儘管歲月漫長,但從那時到今天,也不過經歷了十幾個寒暑而已。

也許曹操也沒想到自己能如此迅速地改變天下的面貌,沒想到自己今天能處於如此高的地位。

以年歲而論,曹操四十歲,正處於男人的盛年時期,野心勃勃地想稱霸天下。

就他個人來說,能如此迅速地成就今日之大功,當然是由他個人素質決定的。而圍繞在他身邊如星雲伴月般的一群謀士、良將,特別是像荀彧那樣的良臣,更是功不可沒。

荀彧在曹操身邊經常向他進呈良言,現在可以說是曹操得力的左膀右臂。

荀彧雖比曹操年輕七歲,三十歲左右,但已是個老成持重的人物。荀彧出生於潁川,門第顯赫,是後漢名門之一的荀淑之孫。在名家的子孫中,英俊人才確實不少,但像荀彧這樣的才俊卻頗為罕見。荀彧還在學生時期,他的老師何顒就稱讚他「有王佐之才」。

所謂的王佐之才,就是指其具有充分的輔佐君王的才幹。尤其在亂世之中,這樣的人是非常寶貴和稀缺的人才。

河北的袁紹曾以上賓之禮邀請荀彧入幕,但荀彧和曹操見過一次面後立刻惺惺相惜,進而肝膽相照,很快便加入了曹操的陣營。

就曹操而言,這一點正是他的魅力所在。曹操最大的優點,便是對有為之人非常包容。

他尤其喜歡禮賢下士,特別是對荀彧一類的超群謀士更是鍾愛有加,他曾真誠地對荀彧的加入表示歡迎,說道:「你是我的張良。」張良是位居漢高祖軍師之高位的重臣。

仔細推敲這句話的潛台詞,便是曹操在心中自比漢高祖。他心中還藏著更多不為人知的秘密。正因為如此,他把奇舌書生禰衡之死,看做烏鴉撲火自滅的笑話也是理所當然的。

但是,既然曹操派遣的使者在荊州被劉表的部下殺害了,那就足以挑起一場紛爭。

「不能放任不管,這正是討伐劉表的極好借口。」

曹操一氣之下提出了調動大軍、奪取荊州的動議。

諸位大將聽了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但荀彧並不贊成,理由是:「與袁紹的戰爭尚未結束,徐州的劉玄德仍然健在,若戰至半途,東方又起戰爭,實為不智之舉。心腹之患醫治在後,手足之瘡搶救於先,豈不本末倒置?應先征伐病之根本的袁紹,接著除去劉玄德,然後再打荊州也為時不晚。」

曹操聽從了荀彧的意見,決定暫時不出兵荊州。

對於荀彧的意見,曹操幾乎言聽計從。曹操取得今日的成功並非偶然,這全賴當初他在朝廷的危急關頭,用最快的速度把漢獻帝奉迎到許都。這個策略也是荀彧最早向曹操提出的。他道:「只有尊奉天子,順從民意以求發展,這才是你拓展命運的大道。你必須比他人領先一步,儘快實施。」

當時,其他軍閥都陷於從洛陽離散到長安之亂,無窮盡的兵燹亂麻之中,只知道一天到晚地互相攻伐。只有年輕的荀彧能從這個問題上著眼,並為曹操提出了極有遠見的策略,實在是了不起。

袁紹的謀臣沮授等人也具有同樣的先見之明,勸袁紹儘快實施這樣的策略。但袁紹優柔寡斷,一直處於猶豫觀望之中,以致喪失機會,讓曹操搶了先機。袁紹雖然出身漢朝歷經數代的名門,擁有強大的勢力,如今卻只能偏處一方。

荀彧在內政政策方面也頗有功績。

比如說以許都為中心採取屯田政策;在地方任命有德望的良民擔任戶長;在各州郡設置田官一職,把農民按單位組織起來進行有效的指導,並大力獎勵農耕。在戰亂頻仍的形勢下,努力振興產業,僅五穀增產量,年年就超過百萬石。

通過不懈的努力,現在的許都在軍事和經濟兩個方面都空前強盛。但是首都的繁榮,並不代表朝廷的強大。誰都知道,許都的繁榮僅僅顯示了曹操事業的興旺。極端的武權政治只嚴格地存在於丞相府,而朝廷的權威和存在反而日甚一日地式微。

隨著時間無情地流逝,有一個人內心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痛苦,終日怏怏不樂,他就是國舅、車騎將軍董承。

自從那天在功臣閣里領受了天子用自己的鮮血寫就的密詔之後,他日夜承受著煎熬的痛苦。

「怎樣才能殺死曹操?怎樣做才能剷除武權專橫的丞相府,將王政恢複如初?」他為此朝思暮想,廢寢忘食。日月正在白白地流逝,賴以依靠的劉玄德離開了京城,馬騰也回到西涼去了。

其後,他又和王子服等人悄悄地在密室反覆商議,結果發現自己幾乎沒有一點實力。雖然部分公卿也對丞相府的武權派明顯地表示反感,也有相當多的朝臣看到驕橫的曹操獨步進出宮門而心中頗為不滿,但這些都難成氣候。

「現在的形勢實在無能為力。」

在令人沮喪的絕望之中大家都想隱蔽自己,並為了明哲保身而三緘其口。董承為此終日鬱鬱寡歡,以致患病不起,而且病情日漸嚴重。最近他幾乎一直病卧在床。

天子知悉董承病情嚴重後,雖然一言不發,暗中卻一直為他擔心,於是立即命太醫院的太醫吉平前去探望。

吉平帶著天子的聖旨立刻趕赴董承的府邸。天子賜詔看病是天大的榮耀,董承的家人都出門相迎。董家僕人中有個名叫慶童的小童,他殷勤地來到吉平的面前接過太醫的藥箱。

吉平原本是洛陽人,他精通本草,醫術高超,素有仁德之心,頗具名醫的神妙風采,被世人稱為當代第一名醫。

吉平對出門相迎的董承一家人轉達了天子深切的關懷,然後輕輕地走進董承的病室,為他仔細地把脈診斷。

「請不必擔心。」

吉平說著,拿過慶童捧著的藥箱,取出八味神葯調製著,又道:「每天早晚服藥,保您在十天之內恢複元氣。」

吉平診病開藥後,當天就離開了董府。果然,董承服藥後,開始有了食慾,病情也日漸好轉,但他依然不能離開病床。

「您身體怎麼樣了?」

吉平每天來董府探病,他一邊把脈,一邊看舌苔。

「已經無大礙了,想不想去花苑裡散散步?」

「謝謝……還不想去。」

董承仰躺著,兩隻手放在乾癟的上身,搖頭謝絕道。

「這就奇怪了,您現在應該一切都很正常了。」

「不過,我還是在床上稍微活動一下吧。」

「您是否感到胸口有點難受?」

「是的,不知怎麼回事,只要一說話,馬上就感到聲音發顫。」

「哈哈!您大概過於敏感了。」吉平說著便收斂了笑容。其實,吉平起初給董承診病時,曾低頭聽診過他的心臟部位。他的身體雖然很虛弱,但並不是單純的年老體衰,而且也沒有久病的宿疾。於是吉平關切地問道:「您是否公務過於繁忙?平時有沒有嚴重的心悸或勞累過度的情況?」

「不,我只是身任閑職,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

「是嗎?但不管怎麼說,國舅必須儘快好起來才行。您一天不痊癒,天子就會一天挂念不已。這兩天,陛下都特意來問訊您的病情。」

聽到陛下這兩個字,董承的眼眶裡飽含著淚水。淚水不斷地從眼角流出,落在枕巾上。

不僅是今天,平時只要一聽到天子的御名,他的眼中總會流露出莫名的惆悵。吉平將此聯繫起來一想,不由得暗自點頭稱是,斷定那就是他的病因。

大約過了一個月,那天正是正月十五,上元佳節。董府里親族和知己朋友齊聚一堂。董承雖然還躺在病室里,但作為佳節的習俗,他也喝了幾杯酒,不知不覺躺在床上睡著了。

……

睡夢中,他看到這樣的場景:他被人群包圍著,四周的人七嘴八舌地說道:「國舅,國舅,我們議定的事情,已經開始行動了,大功告成的時候終於來到了。荊州的劉表、河北的袁紹聯合起來,起兵五十萬;西涼的馬騰、并州的韓遂、徐州的劉玄德等人也從各地同心協力地一起舉事,聽說總兵力達七十萬。曹操為此慌忙派兵,分頭討伐。因此,現在的京城內兵力十分薄弱,丞相府和京城的衛戍部隊加起來也不滿千人。今晚恰逢上元佳節,丞相府也一定會舉行宴會,眾人必然會喝得爛醉如泥。啊呀,趕快去那兒!我們一夥儘快騎上馬等在丞相府大門前伏擊他們。」

董承想知道說話的人到底是誰,他環顧四周,發現原來是尊奉天子血詔而建立密盟的同黨王子服、種輯、吳碩、吳子蘭等人。董承還在用懷疑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