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一章 大權輪轉

殘兵敗將大量湧入西涼地方。是從郿塢城敗逃而來的大軍。

董卓的舊臣,號稱四大將的李傕、張濟、郭汜、樊稠,聯名遣使長安,表示恭順,道:「伏降祈赦。」

王允道:「斷然不赦!」驅回來使,即日發出討伐令。

西涼敗兵大為驚恐。

素有謀士之名的賈詡道:「我等不能動搖,必須團結。如諸君分離,各自為戰,就憑鄉下小吏之力都能抓捕我等。固宜集結,在此基礎上糾合陝西地方民眾,殺到長安去。如果順利,可報董卓之仇,將朝廷奉於我等之手。如果失敗,那時再逃不遲。」

「說得有理!」四位將軍悉從其說。

於是,西涼一帶謠言四起,州民恐慌。有謠言道:「長安王允派來大軍,號令殺盡地方小民。」

四位將軍乘人心動搖之隙,煽動道:「與其坐以待斃,不如與我軍共同抗戰!」

加上糾集而來的雜牌軍,他們形成十四萬大軍。

大軍揚起氣勢,向前挺進。途中,董卓女婿中郎將牛輔也率殘兵五千前來加入。於是士氣越發高昂。

可是,很快接近敵軍,形成對峙,四將之軍立即士氣沮喪,道:「如此不可。」

因為他們得知,來者乃是名將呂布。

「打不過呂布的。」仗還沒打,就先認輸。

於是一度退兵。但謀士賈詡命令夜襲,所以半夜又突然回頭,直搗敵寨。

敵寨意外脆弱。寨中大將並非呂布,而是誅殺董卓時偽裝敕使前往郿塢城的李肅。

李肅大意,兵馬折損大半,敗走三十里,醜態畢露。

「成何體統!第一戰就挫了全軍銳氣,其罪不小!」後寨呂布暴怒,斬殺李肅。

他把李肅首級懸于軍門,親自立於陣頭,眨眼之間擊破牛輔之軍。

牛輔退逃,面色慘白,對心腹胡赤兒耳語道:「呂布出戰,我等絕無勝算。索性掠了金銀逃命去吧。」

「說得是啊,正合我意。趁天亮干吧。」

於是,牛輔只帶從者四五人,黎明時分,臨陣脫逃。

有其主必有其仆。途中來到河邊,牛輔剛開始渡河,胡赤兒突然從背後砍去,割下他的頭顱。然後跑到呂布寨中投降,道:「我來獻牛輔首級,請予擢用。」

可是,一個同夥已經暗中告發,說胡赤兒殺牛輔是眼紅金銀,想要奪到手。所以呂佈道:「只憑牛輔首級尚不足擢用。交出你的腦袋!」

呂布呵斥胡赤兒,當場砍下他的首級。

牛輔之死傳開。又聽傳言說殺死牛輔的胡赤兒也被呂布斬首。

「既然如此,是死是生,只有決戰而已!」敵軍四將似乎也下定決心。

四將之一李傕道:「正面攻打呂布,絕無勝算。」他看準呂布有勇無謀,故意一戰就敗,一敗就逃,把呂布大軍誘至群山之中,久戰不決,使其陷入進退兩難之境。

在此期間。張濟、樊稠二將已經繞道,迂迴向長安進發。

「長安危急。速速撤兵回防。」王允幾次緊急派使前來,呂布卻都動彈不得。

呂布欲出山峽隘地,撤回軍隊,李傕、郭汜就會派兵從沼澤、山峰、溪谷,不擇場所,出來挑戰。

無聊之戰,不應則潰,應則無已。結果空費時日,無所進退。

另一方面。殺奔長安的張濟、樊稠之軍勢力越發強大。

「為董卓報仇!」

「我們要侍奉朝廷!」

他們勢如潮水決堤,逼近城下。

長安有鐵壁一般的外城。人們只想,任何軍隊都將被阻止於城外。豈料這時,無數潛伏在長安城裡保住一命的董卓派殘黨見「時機已到」,光天化日之下跳將出來,從城裡打開所有城門。

「天助我也!」西涼軍隊歡呼雀躍,湧入城內,宛如濁流決堤。

暴兵多為雜兵。一旦進城,醜態畢露,把長安街巷糟蹋得一片狼藉。

百姓人家剛剛還在敲擊酒壺,謳歌和平,家家戶戶,舞蹈慶賀,轉瞬復遭暴兵洪水淹浸,在刀光劍影的旋渦里慘叫逃竄。

民眾究竟遭到多少詛咒?!

無情的上天,在城中升起的黑煙中,掩藏了太陽,隱蔽了月亮,任憑大地昏暗冥冥,慘不忍睹。

呂布聞變,深感事態嚴重,總算放棄了山間小戰,撤回大軍。

然而,為時已晚。當他趕到城外數十里處,長安方向已是夜空通紅。衝天火焰告訴人們,充斥火焰之下的敵軍已經佔據絕對優勢。

「糟糕……」呂布呻吟道。

他眺望著充滿火光的天空,一時間茫然自失。

無奈無奈啊!就連呂布,如今也束手無策。形勢已經無可救藥。

「對了,權且去投袁術,以圖後計。」他想。

於是解散大軍,只留百餘騎,突然改道,趁夜悄然落荒而去。

失去愛戀的貂蟬,又失去爭霸的地盤,呂布的背影也沒有了往日的凜凜雄姿。

可惜好漢,思慮不足,多欠道德……上天要把這稀世勇兒的末路,指向何處?

騷亂的聲音越來越遠。

黑夜陰森森。白晝聲隆隆。

宮中深處,獻帝一直面色蒼白。

他的心裡,好像看到長安街頭躍動的火魔、血魔一般。

「皇宮危急!」侍從來報。

片刻,侍臣奏道:「西涼軍隊攻到禁門之下,勢如潮水。」

這下該進攻朝廷了。獻帝當即萬念俱灰,閉上眼睛,只是點頭,道:「嗯……嗯……」

事實上,所有侍臣都不知道這時該幹什麼才好。

一個侍臣奏請獻帝道:「他們也該知道帝位之重。如果陛下親自登上宣平門城樓,制止暴亂,當可平息。」

獻帝邁開御步,登上宣平門。陶醉於血戰,在城下鼎沸的狂軍,很快注意到裝飾華麗的天子黃蓋遙遙出現在禁門城樓之上。

「天子!」

「御駕!」

亂軍鬧哄哄地朝城樓之下匯聚。

「安靜!住手!」李傕、郭汜二將突然壓制手下,拚命鎮壓暴兵,自己也來到宣平門下。

獻帝從門樓上大聲詰問,道:「爾等緣何不等朕允准,肆意亂入長安?」

於是李傕指天叫道:「陛下!已故董太師乃陛下股肱,社稷功臣。卻被王允一夥無故謀殺,暴屍街頭,受盡侮辱。故此,我等受董卓恩顧的舊臣圖謀報仇,絕非謀反。現在,如陛下將藏於您衣袖下面的可憎王允交給我等,我等立即從禁門撤兵!」

全軍聞聲喊聲雷動,示以顏色,強硬要求,就看獻帝如何回答。

獻帝回顧身邊。

王允侍立一旁,一直緊咬慘白嘴唇,瞪視眼下大軍。他感到獻帝的目光注視著自己,突然躍起,道:「何惜一己之身!」說著,從門樓上縱身跳下。

他的身體向密密匝匝的戟槍之林落下。

如何堪忍!?

「哦,就是這個傢伙!」

「罪魁禍首!」

「最大仇人!」

劍、槍彙集而來,當即將王允的身體捅成馬蜂窩。

凶暴的軍隊,要求被滿足仍不退兵。看上去,他們這時正在那裡進行各種計議,企圖弒殺天子,一舉謀取大事。

「可是,就算勉強行事,也恐民眾不服。慢慢削弱天子勢力,然後行事,是為明智。」

看樣子全軍終於同意樊稠、張濟等人的意見,情緒穩定下來,但仍不退兵。於是獻帝在此下聖諭道:「速撤兵馬!」

這時,城牆下邊的暴亂將士索要官職,道:「不。我等臣下有功於王室,卻未獲封賞,故此等候。」

暴臣陳兵宮門,高聲強要官職。皇帝亦覺此舉冒昧,此時卻也無可奈何,只得接受他們的要求。

於是,任李傕為車騎將軍,郭汜為後將軍,樊稠為右將軍。張濟也當上驃騎將軍。

匹夫盡皆衣冠,一躍並立廟堂。天下大權,實際上卻從董卓一人之手,在騷亂中輪轉,很快落入四人掌中。

猜疑心是暴發戶的天性。他們在獻帝身邊安插密探。如此政治,不可能給人民帶來長久和平和秩序。

果然。後來不久,西涼太守馬騰和并州刺史韓遂二人,糾合十餘萬大軍,以「討伐朝賊」為號,向長安壓來。

賈詡獻上一計,推行消極戰術。

他們加固長安周圍外城,壘上築壘,深挖護城河,不管攻來的軍隊如何叫陣,只是堅守,「決不應戰」。

歷經百日,進攻而來的軍隊士氣沮喪。糧草匱乏,長期滯陣造成士氣倦怠。結果雨季過後,出現大量患病者。

一直伺機的長安兵,大開四門,一齊衝殺敵軍。西涼軍大敗,四散而逃。

亂軍之中,并州韓遂被右將軍趕上,一命危矣。

韓遂痛苦非常,想起往日友誼,大叫道:「樊稠,樊稠!你與我不是同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