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章 趙構終於死了

在南宋,趙昚宣布退位,當太上皇了。

自古只有太上皇,而無太太上皇。趙昚升級了,他上面那位自然只能是升天了。沒錯,兩年之前,南宋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十月八日未時,趙構死了。

這個「人」終於死掉了,多麼漫長,多麼漫長,多麼漫長!趙構居然活了八十一歲。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記得,在他的統治下,中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黑暗與憋屈里。

生不如死。

整個時代因為這個人的懦弱、無恥、陰狠酷厲而變得壓抑、懦弱、無恥、陰狠酷厲。這是怎樣的命運啊,讓中華民族突然出現了這麼一個怪胎!

回顧一下趙構的死亡過程。就像是吃魚的魚、吃獸的獸都特別能熬耐活一樣,趙構死得拖拖拉拉、磨磨嘰嘰。此人發病時正在給他老婆過生日,從上午至下午一直在吃吃喝喝,覺得不舒服了,他把葯拿出來,繼續大吃大喝。

趙構服藥時是非常驚人的,他「一氣服牽牛丸四十粒,他人如何可及」。而這是他的保健辦法,長年累月不停地吃。

之後集結全臨安的名醫給他開藥治病,反正他能吃,三四種更有思路的葯他都能吞得下去,直到吃得五臟不固、四肢不動、梗著脖子倒氣,非常無奈地死去。

死了也不是結束。首先醫生們要倒霉,統統打板子流放;其次錢庫倒霉,各內庫、封樁庫全部出血還不夠,再加印了七十萬道錢票子,才夠發送他;還有百姓倒霉,緊急給趙構蓋墳,前後也花費近百萬貫錢,這些都要加到紹興府會稽縣永思陵附近的百姓身上,連施工人員的飯都包括在內。其中皇宮來的督察人員「每頓破羊肉四百斤,泛索尤難應付,如田雞動要數十斤」。

等等,不一而足,趙構的老婆還不高興,因為送葬下棺時的隊伍不夠豪華,老太婆大怒:「吾百歲後,只用四人扛板!」

趙昚慚愧,恨不得自己去扛棺材。

熱熱鬧鬧地送走了趙構,貌似趙昚終於可以輕鬆自由地完成理想了。回想多年以來,精確地說是二十五年,他的激越昂揚的理想被死死地壓制著,這回終於可以一飛衝天了吧!

甚至於壓力越大,彈性越強,他一定會百倍千倍於隆興時代的努力,去完成復興宋室的任務!

這只是一種邏輯。人世間從某種程度來說,是一個報廢了的重力場,力量隨時拐彎,永遠都不會只按照所謂正確的方向運行。

被壓制了二十五年,相比上面提到的強力反彈,更有可能發生的是——習慣了。趙構死後,趙昚的頭一個決定是,老老實實不打折扣地為老爹守孝三年。

他是帝王,是可以化繁為簡,沒必要這麼折磨自己的。而且歷代宋帝沒一個像民間孝子一樣,為父守足這三年苦孝。

趙昚偏要這麼做,無論誰勸都沒用,一定要完成最後一點對他爹的敬意。那就守吧,反正被壓抑得太久的人已經習慣於苦逼,如果一定要讓他自由、飛揚、洒脫,他還會不適應。

三年的時光很長,會發生很多的事情。連趙昚這等意志堅定、發誓要排除一切阻攔為爹守孝的高尚人也沒法做到八風不動、堅守一心。

第二年,他宣布了退位詔書,把自己升格為太上皇,讓兒子當皇帝了。至於為什麼,南宋官方有各種各樣的解釋。比如年齡論。

公元1189年,趙昚六十三歲了。在兩宋皇帝中,除了他爹趙構之外,他是位獨一無二的高齡皇帝,無論是太祖、太宗、仁宗,哪一個也沒他在位的時間長。而孝之道博大精深,研究到極盡之處是匪夷所思的,它會延伸到死人那兒去。

誰說對活人盡孝才是孝?要對一切祖宗盡孝才算到位!其中之一就是子孫們要對過往的祖先們保持足夠的敬意,要處處都謙讓著些。

不能比祖宗活得更久,不能比祖宗活得更牛,尤其是在工作業績上,絕對不能超越!實際的例子,往近代數,有清高宗乾隆,執政到了六十年就一定要去當太上皇,聲稱絕對不能超過他爺爺清聖祖康熙的上班紀錄;往宋代數,趙昚是著名代表,他實在是不好意思比列祖列宗活得更久,尤其是還能活著上班。

這些都是假的,真正的原因在北方。金國的完顏雍死了,繼位的叫完顏璟。璟是雍的孫子,而按照宋金隆興議和條款,趙昚得叫雍叔叔,這時璟即位,叔叔的尊稱也得延續。

璟這一年才二十二歲!

六十三歲的趙昚得叫二十二歲的女真小青年叔叔,而這個叔叔還是之前那個叔叔的孫子,這樣論下去,趙昚的輩分得滑坡到什麼程度?

是可忍孰不可忍。要知道趙昚有著連受書禮都沒法接受的超級自尊,怎麼能接受這麼屈辱的地位。於是乎,他只有把皇位讓給兒子,自己躲到望仙橋的老宅里去混日子。

如此避世遜位,也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想開了其實也沒什麼,反正多年前曾經火熱滾燙的血早就冷卻了,何苦還挺在這個高位子上受苦受累呢?還連累子孫們到自然登基時早就是老頭兒了。

事實上,這時他的皇太子也真的不小了,是位四十九歲的——中青年幹部。

詳細說一下趙昚的家庭。首先他是位優秀的丈夫,罕見的程度和第二次統一中國的隋文帝有一拼。楊堅平生只有獨孤皇后一位正妻,所有孩子都由這一個女人生養,所以平時總是很得意地說,他家絕不會發生骨肉相殘的事兒,都是同父同母一奶同胞的啊!

趙昚也如此。

趙昚有三個兒子,都由郭皇后所生,分別是長子趙信、次子趙愷、三子趙惇。趙昚稱帝之後,分別受封為鄧王、慶王、恭王。

自古立儲先嫡後長再賢。按這個順序,長子趙愭是當仁不讓的,可是南宋卻偏偏很長時間沒有皇太子。這事兒很反常,但也好理解,還是出於趙昚無可挑剔的孝順。

他不是構構的親生子,在趙構的有生之年當皇帝都滿心愧疚,那麼再把皇位早早地傳給自己的兒子,還能以人類自居嗎?

趙昚的三個兒子就這麼拖著,個個從少年長到青年,結婚,直到趙昚的孫子出生之後,才算爭出個高低名分。那就是著名的南宋產房時鐘快慢事件。

那是在南宋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七月初一。皇長子趙愭的長子誕生,鄧王府以公文的方式向朝廷申文報備,證明這個孩子是嫡長子的長子,即皇嫡長孫。

這是天大的喜事,且符合法定程序。

舉國即將歡慶,卻被突然打斷。三皇子那邊反對,說他和王妃李氏的兒子早在兩個月前就生了,連名字都取好了,叫趙挺,所以這才是皇嫡長孫。

可是為什麼沒向朝廷申文報備呢?面對這個問題,恭王府方面不予理會,而是抓緊時間在當天就把文件程序走完。也就是說,除非對比時辰,要不然這兩個孫子就是同一天出生的。趙挺無論如何也不比鄧王府那邊少什麼。

這只是開始。

要爭就爭個清楚明白。第二天秘書少監、恭王府直講王淮去見參知政事錢端禮。對,就是隆興議和時在前線把趙昚賣了的求和派大臣。那時南宋暫時沒設首相,他這個參知政事代行首相事。王淮對他說:「五月二十六日恭王夫人李氏生了皇嫡長孫,請討論有關典禮。」

錢端禮大怒!

宰相為百官之首,你這個小小的親王府管事居然敢命令我怎麼做,簡直大逆不道不知所謂!往小里說這是狗仗人勢,一副親王家豪奴做派;往大里講,這是在蓄意壓制官場,混亂宋室血統繼承,是欺君滅倫的重罪;再往近些說,就更讓宰相大人受不了了。

鄧王的夫人姓錢,錢端禮的錢,他就是剛生的那個孩子的外公。這個恭王府的管事居然要他去辦理拆外孫子台的文件,簡直是當面嘲弄,是可忍孰不可忍!

作為可以成功暗算皇帝搞垮本國戰備的知名壞蛋,錢端禮是很有內涵的。他沒有當面暴怒,而是把王淮帶來的申請文件留了下來,第二天上交給趙昚。他引用中國封建時代社會制度的最大基石《禮經》中的話給產房時鐘事件定性。

嫡庶之分長幼之序不可違。

在這條天地法規一樣的準則的壓制下,三皇子無話可說,他連同他背後的那位南宋最具傳奇性女士都啞口無言。錢端禮乘勝追擊,兩個月之後,把女婿扶到了皇太子的寶座上。趙愭贏了,皇長子成了皇太子,誰都挑不出毛病,連趙構都只能微笑鼓掌。

至此,南宋皇廷的配置終於完善了,太上皇、皇帝、皇太子、皇太孫,四世同堂個個健康,可以說是有宋以來最興旺的時候了。

再不像北宋時期的真、仁、英、神、哲五代君主,不是晚年發瘋,就是中年發瘋,不是晚年生子,就是中年無子。

這種局面持續下去,無疑會帶來長時間的穩定,這對急於振作的南宋、趙昚實在是太重要了,堪稱中興之必不可少。

可惜好景不長,只維持了不到兩年。時間定格在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的早春時節,皇太子趙愭替皇帝去原廟主持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