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害群之馬:基因、細胞及癌的性質

癌症,它幾乎肆虐橫行在人體的每一個部位。腫瘤襲擊大腦和臟腑、肌肉和骨骼。有一些潛移默化,有一些則來勢洶洶。人體組織中出現腫瘤意味著正常功能毀於一旦,大廈將傾,混亂不堪。人體的生物機制原本是如此完美、精密、妙不可言,然而這一切都因癌症發生了令人沮喪的變化。無論癌症在何處現身,它們總是以外來生命形式的面目出現,鬼鬼祟祟地潛入人體,然後在人體內啟動毀滅之旅。然而這只不過是一種假象:真相遠比它複雜、有趣。

腫瘤並非入侵的外敵。它們和構建人體組織的物質系出同門。腫瘤同樣是人體細胞築就的噩夢,它們侵蝕生物秩序,破壞生物功能,假如一路綠燈,所向披靡,它們將令整個複雜的生命體系土崩瓦解。

細胞是怎樣組合成人體組織的呢?想來該是有一些技藝高超的建築師監督著成群工人各就各位,形成或正常或惡性的組織吧?事實上,這種發號施令、調遣細胞排列組合的角色並不存在。人體組織的複雜性來源於構築大廈的每一塊磚石——個體細胞本身。變化自下而上地發生著。

正常細胞和腫瘤細胞都知道自己的使命。每一個細胞都攜帶著自己的程序,告訴自己何時成長、何時分裂、如何和別的細胞聯手構造器官及組織。我們的身體就是由高度自治的細胞組成的極為複雜的社會。作為一個完全獨立的個體,每一個細胞都各具特質。

正是在這一領域,我們發現了驚人的協調,同時又蘊涵著巨大的風險。無數細胞戮力同心創建了統一的、協調一致的人體,這是多麼美妙啊!然而,由於缺少一個俯瞰眾生的總建築師,生命體又是處在怎樣的危險中啊!數以兆計的工人完全自治,混亂自然難以避免。通常情況下,細胞們行為規範,熱心公益,人體秩序井然。但是,在器官或組織內部,偶爾會有那麼一個細胞特立獨行。這時,人們避之惟恐不及的災難——癌症來臨了。

在人們不經意之間,多數腫瘤已發展成擁有幾十億個甚至更多細胞的龐然大物。一個腫瘤內的細胞在很多方面,諸如外形、生長特性、新陳代謝,都和它們在正常情況下的表現大相徑庭。突然之間出現了這麼一大幫怪異的細胞,說明存在著集體倒戈的現象,有幾百萬個正常細胞一夜之間投入了腫瘤體的麾下。

可是,這又是假象。腫瘤的形成是一個曠日持久的過程,常常要持續幾十年的時間。所有的腫瘤細胞都是同一個先祖、一個存活在腫瘤體顯山露水之前許多年的祖先的直系後裔。這一個離經叛道、恣意妄為的細胞,它在人體的某個組織內開始了自己獨特的生長道路。自此以後,是它自身內部的程序而不再是周圍細胞群體的需要決定著它的擴張行徑。

所以,不是幾百萬個新生力量,而是一個始作俑者,產生了數目巨大、一脈相承的叛亂後裔。腫瘤中那幾十億個細胞同它們叛逆的祖光如出一轍,它們對於周圍組織的健康成長毫無興趣。同先祖一樣,它們抱定一個宗旨:快快成長,快快裂變,無限擴張。

這些細胞製造的混亂說明,讓人體內每一個細胞自作主張是極其危險的。然而,6億年來,不獨人體,所有複雜的多細胞生物都是這麼構造的。有鑒於此,我們認識到,癌症並不是摩登禍患,而是從古至今所有多細胞生物體共有的危難。實際上,想想人體內那數以兆計的細胞,癌症沒有在我們漫長的人生旅途中頻源亮相已經是一個奇蹟了。體內藍圖

為了理解腫瘤生長的方式,我們必須了解構成腫瘤的細胞。純潔的個體細胞為什麼一反常態、胡作非為起來?概言之,正常細胞或者癌細胞,它們怎麼能知道何時開始生長?難道細胞有自我意識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在人體細胞內部,究竟是何種複雜的決策機制決定細胞的生長、休眠或者死亡呢?

本書的焦點問題是正常人體細胞擁有的內部機制。這種機制告訴細胞如何、何時成長並與其他細胞聯手創造功能高度協調的人體組織。不同細胞攜帶的程序反映了它們各自行為的複雜生物方案及藍圖。我們將會看到,當癌症發生時,這種內部程序起了變化。只有理解了這種程序的正常及缺陷狀態,我們才能弄懂驅策癌細胞的動力。

人體內有幾百種細胞。不同種類的細胞聚合形成不同的組織和器官。鑒於細胞個體的差異性,我們可能會猜測,由於每一種細胞都攜帶著不同的方案,每種方案都指示著獨特的成長以及構築組織的能力,因此人體內存在著數目巨大的方案群。直覺令我們誤入歧途。事實上,儘管人體內不同部分——不論大腦、肌肉、肝臟還是腎臟——一的細胞外表各異,但它們又非常相似,出人意料地攜帶著一模一樣的藍圖。

這種同一性可以追溯到它們的共同起源。如同腫瘤細胞一樣,正常人體細胞也源自一個共同的祖細胞。它們屬於一個大家庭,彼此有著血緣關係,通過反覆生長、分裂,受精卵從單細胞變成了幾萬億個細胞,形成了整個人體。一個成年人體的細胞數量——超過了幾十萬億——遠遠超乎人們的想像力。

指引著人體細胞的藍圖最初見諸於早先的受精卵,而後代代相傳。實際上所有的人體後代細胞都不變地繼承了這一藍圖。可是,儘管幾萬億個細胞擁有同一套行為規範體系,它們的外表、行為仍然大異其趣。在細胞共同的內部藍圖與它們還異的外表之間,有著驚人的悻離。看來外表並不能告訴我們多少指引細胞生命軌跡的內部程序。

單一、共同的規劃怎會產生如此差異呢?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人們找到了一個簡單的答案:人體細胞攜帶的複雜的主導規劃中,含有的信息量大大超出了單個細胞可能利用的數量。單細胞有選擇地對待它們擁有的共同藍圖。從巨大的信息庫中讀取某些特定信息來設計自身行為。這種選擇性的閱讀方法使得全身每一個細胞都各具特色,和它們的親戚們(無論親疏)涇渭分明。

卵子受精後不久就開始分裂,而後它的兩個女兒繼續這一過程。隨後的胚胎髮育過程則是細胞的瘋狂生長和分裂。受精卵產生的最初幾代細胞看上去極其相似;它們緊密結合成一個無差別、同根生的細胞簇,形成一個細小的漿果。伴隨著胚胎的發育進程,這些細胞的後代開始顯露出差異。它們開始分化為肌肉、大腦或者血液細胞群的成員。這一個選擇不同命運的過程——差別化過程——是人體發育的核心秘密,也是纏繞在研究者們胸中的不解之謎。

胚胎一隅的某個細胞讀取了產生血紅蛋白的基因指示,成長為一個血紅細胞;別處的某個細胞考慮了製造消化酶的信息,變成了胰腺的一部分;還有一個細胞學會了如何釋放出電信號,成為大腦的一分子。

胚胎細胞有選擇地讀取基因內容從而選擇了調異的性狀,這一決策並非是細胞必須作出的惟一重要決定。在它的基因藍圖中,它尚需考慮另一個舉足輕重的議題:何時開始生長、分裂,何時又該駐足休息。

這些關於成長的指令不僅在早期、而且在以後相當長的時間內仍有重要意義。在大多數成熟組織內部,細胞不斷地新陳代謝。事實上,一個成熟組織維持正常構造的能力,取決於前仆後繼的機制,即由大量候補者的生長來補償前任細胞的偶爾缺失。如果候補者過少,組織會枯萎衰竭。如果候補者太多了,組織又會擴張出正常界限,也許會畸變成腫瘤。適度控制細胞的擴張是非常重要的,這一任務貫穿生物體的一生。

要理解癌症,我們必須搞清正常細胞的內部藍圖是如何告訴他們開始繁殖的時間,我們必須明白癌細胞的藍圖是如何發生了錯亂。癌症的根源就在於這一藍圖。基因的數目,一直存在爭議。最確切的估計大概在7萬一10萬之間。這些基因共同組成的基因庫,就是被稱作人類基因組的總體藍圖。

藍圖一詞意味著精確、嚴謹、一絲不苟。斟酌後確定的藍圖可以避免秩序混亂。生物學家們很早就意識到這種藍圖的存在,儘管那時他們對於細胞的內部機制所知寥寥。人們最初將藍圖同整個生物體聯繫在一起,以後才發現藍圖對於單細胞的生存也是不可或缺的。

19世紀中葉,奧地利修土格雷戈爾·孟德爾(GregorMendel)確立了生物體遺傳原理。他著重研究豌豆屬植物基因性狀的傳遞——例如花的顏色、種子的性狀。他的研究成果一度湮沒,在20世紀初能夠重見天日要歸功於三位遺傳學家。後世所稱的孟德爾遺傳定律以幾個簡單概念為基礎。首先,從豌豆屬植物到人類,所有複雜的生物體都通過同一種遺傳機制將基因從父母傳遞給子女。其次,一個生物體的性狀在理論上可以分解為大量獨立性狀的組合,譬如豌豆花的顏色和豆粒形狀、人類眼珠的顏色或者身高。再次,每一性狀都可以追溯到通過有性繁殖由父母傳給子女的某些肉眼不可見的信息包的作用結果。這些信息包的有效傳遞使得子女能夠取得與其父母極為相似的性狀。

這種信息包被稱作基因;每一個人類基因都擔負著組建一種人體性狀的功能。隨著我們對基因的了解越來越多,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