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二章

楚軍陷入了齊國的泥潭,糧食被搶,兵士被襲,打了就跑,走了又來,防不勝防,眾將議論紛紛。

季布說:「據俘虜說,齊相田橫還活著,他打算擁立世子廣為齊王,繼續頑抗!」

龍且道:「有殘羹冷肉的地方,才有蒼蠅。我若將這些城池焚為白地,將城內反叛全都坑了呢?討厭的蒼蠅還能存在嗎?」

項羽道:「既然齊國人自己不要太平,那麼,就該殺!對於忘恩負義之人,需要用血與火來教訓!除此之外,他們聽不懂別的語言!寡人要徹底粉碎齊地的反抗,以昭告天下,凡同寡人為敵的,就是這個下場。明日起,各率本部人馬,逐城撲滅反賊!」

季布聽了,非常震驚,忙揮手道:「絕對不能分兵!不要中了田橫的詭計!萬萬不可啊大王!」

項羽說:「布將軍,你不必多言,寡人已經下令,斷不可更改!諸公,凡是敢與我大軍對抗的城池,殺無赦!不要俘虜!不留活口!」

彭越來投奔劉邦了,但是他來得很強勢,幾乎是大吼大叫著說:「我這次前來,足足帶來了三萬人,都是常年打出來的兵,真材實料,只要你再給我添加些武器跟馬匹,那些楚軍就不足為懼。」

劉邦態度誠懇地說:「好,我軍就需要你這樣的將才。你剛才所提出的要求,我一定會滿足的。」

彭越道:「只求快些就好,我的人都閑不住!幾天不殺人,我們會憋壞的。」

張良趕緊說:「不著急,彭將軍,你的要求我們都清楚了。請先去歇息歇息,漢王馬上就會安排與你的物資供應。」

彭越不依不饒地說:「那可別忘了!」然後就大咧咧地走了。

在劉邦的軍帳里,大家又在議論戰場上的形勢。

夏侯嬰說:「陳餘這個傢伙,太過無禮,竟然對漢王提出如此條件,殺張耳才肯結盟,豈不是要漢王您陷入不義的境地么?」

張良說:「若要殺了張耳,得到陳餘,那麼這樣的抉擇,是否會給我們換來更大的優勢?」

劉邦道:「說得對,如今在打仗,何曾有什麼真的仁義禮信,有的只是獲取更大的優勢,擊敗對方。」

張良說:「正是如此。如今爭取趙國的支持,對我方顯得尤為迫切,而趙國即是他陳餘在掌控,用張耳的人頭來換取陳餘的歸順,也就是得到了趙國,這划算得很。」

劉邦說:「他畢竟曾是我大哥,這樣做,有些不講規矩吧?」

張良道:「昔日的張耳有兵有將,是個值得聯合的盟友。如今劍不過一柄,馬不過一匹,而攻打項羽正當用兵之際,是要一個空有其名的王,還是要趙國之軍。請大王三思。」

張良說完,轉身要出去,劉邦突然叫住了他:「慢!殺!」

劉邦夜宴張耳,張良已率一眾黑衣刀斧手埋伏在帳外,只等劉邦摔杯為號,就衝進去結果掉張耳的性命。

酒過三巡,劉邦端著酒壺,拿起自己的酒樽,走到張耳面前,為其倒酒,兩個人對飲。劉邦目視張耳,抬高右手的酒樽,正準備摔下去,張耳卻執著劉邦的左手道:「待大哥所部一到,請讓我做先鋒,剿滅陳餘。」

劉邦一愣,右手僵住了。

張耳說:「陳餘這廝,忘恩負義的小人。天下雖大,也只有漢王和我看清了他的真面目,大哥佩服你的英明啊!」

劉邦笑呵呵地問:「大哥你還有兵馬?」

張耳說:「我已暗地裡變賣了全部家產,湊足了兵馬一萬餘人。正向此而來。漢王有所不知,今陳餘雖占著趙國,人馬不少。可張耳久在趙國為相多年,上上下下哪一個城邑不認識我張耳,哪一村百姓不擁戴張耳?今番被陳餘偷襲得手,再戰,讓他粉身碎骨。」

劉邦順著說道:「大哥所言極是。來日,我定當相助於你,報仇雪恨。」

張耳激動地說:「不必!我部一到,張耳立刻出征。」激憤之下,他把酒樽重重地摔到了地上,又說:「食其肉,寢其皮!」

他話音剛落,張良帶著刀斧手,黑壓壓一片衝進來。

張耳大驚道:「漢王欲殺我乎?」

刀斧手頭領持劍就往張耳身上斬去,劉邦手疾眼快,拔劍架住,一腳將刀斧手頭領踹飛,罵道:「張良!你搞什麼鬼?」

刀斧手糊塗了,趕緊回頭問:「先生,怎麼回事?不是漢王的命令嗎?」

張耳冷冷地看著他們,一言不發。

張良已反應了過來,忙說:「不錯!是我假傳王令。張耳拿命來!」說著張良拔劍就要砍張耳。

劉邦喝令道:「拿下!」

刀斧手們立刻將張良圍了起來!

張耳問:「先生何故殺我?」

張良故意說:「漢王與你有舊,憐你。但收留你,就是與趙國為敵。我身為大王的謀士,怎能看大王因舊情而誤天下。」說著推開刀斧手,揮劍再砍。

張耳卻不避不閃,只是直視著張良。

劉邦呵斥道:「放肆!」然後側身擋在張耳面前,手奪張良之劍說:「張耳是我大哥,親如手足。爾身為寡人謀臣,不為寡人分憂,還假傳王令,欲斬我手足。簡直是罪不可恕!來人,綁了!」

刀斧手們欲綁張良。

張耳說:「慢著!這位先生所言自有他的道理。我與陳餘,不可共日月之輝。說到底,殺與不殺,就是你一句話罷了。」他把手搭在劉邦肩上,繼續說:「大哥的頭就在這裡,你若要,隨時來砍。大哥哼都不會哼一聲。」說罷,甩著手瀟洒地走了出去。

半晌,張良這才喘出一口大氣來。

劉邦道:「若非先生急智,險些壞了大事。」

既然張耳殺不得,又要滿足陳餘的要求,於是劉邦就讓人去那囚牢中,挑了個與張耳形似的死囚,砍了頭,再交付於使者,送與陳餘。

就這樣,陳餘說服趙王歇同劉邦結盟,而劉邦一夜之間,成了五十六萬討楚聯軍的首領……漢營中軍大帳外,高高懸掛著「奉天罰罪」的大纛,營帳內,各路諸侯熙熙攘攘濟濟一堂,已形成以劉邦為首的討楚聯軍總部。劉邦興緻勃勃地同諸侯盟友、部下置酒高歌。眾人已經喝得醺然,東倒西歪,紛紛吵鬧。

劉邦高聲道:「諸位!來呀!今日與列王諸公置酒高會,大夥不醉不歸!」

眾人齊聲道:「不醉不歸!」

大夥吵吵嚷嚷,熱鬧非凡。韓信卻似很厭惡這樣的場面,喝了幾口悶酒,徑自起身走了。

魏王豹一邊摟著薄姬,一邊舉起酒盞,急切地要說話,劉邦正同王陵高談闊論,急得魏王大叫道:「漢王!漢王……喂!劉邦!」

樊噲怒容滿面地說:「我王的名諱,豈是你隨便稱呼的!該對我們大王尊重些!現在是我們帶你打,要沒我們漢軍,你魏豹早完蛋了!」

薄姬說:「放肆,唯士與大夫方能向王上諫言!你一個參乘將軍,也敢對我王上呼來喝去,死罪!」

樊噲說:「這裡沒有婦人說話的份!」

此時薄姬卻直面劉邦說:「敢問漢王,這就是你的部下么?你就是如此管束你的人么?」

劉邦聞言,不怒,反而用一種欣賞的眼光打量著薄姬,說:「都是自己人,怎麼能搞成這樣!樊噲,我在這裡看得清清楚楚,是你不對,快向魏王賠罪!」

樊噲心有不滿,可此時無法發作,只得端起酒樽向魏王賠了不是。可一邊的薄姬卻不依,攔住樊噲說:「還有我呢。」

樊噲說:「我縱有千錯萬錯,就是該千刀萬剮,也斷沒有向女人認錯的道理!」

薄姬說:「漢王,你可聽見他說什麼了?」

劉邦此時正拿眼打量薄姬,聽她如此問,忙上前對薄姬一笑道:「我聽見了。樊噲既然不肯認錯,那麼,我來認,給你賠這個罪。」

薄姬道:「果然還是漢王大度,那麼,你要如何認錯呢?」

劉邦說:「這個嘛,夫人要我怎麼認,我就怎麼認。」

薄姬道:「我可不敢。」

劉邦朝著薄姬鞠了一躬道:「夫人,人都說偉丈夫,我看,夫人才稱得上是偉夫人哪。我劉邦給你賠罪了。」

說畢,劉邦滿飲了一杯酒,依然死死盯著薄姬渾身上下打量著。

薄姬嫣然一笑,轉身回到魏豹邊上。

夏侯嬰一看時機到了,連忙打圓場:「今天是各位王上高興的日子,不好造次,還是讓我為大夥歌舞一曲,以助酒興!」

於是夏侯嬰和幾個漢子,立即跳下空場,做沐猴之舞,那卻是一種模仿獵狗追趕猴子的舞蹈。夏侯嬰用圍巾包頭,模仿田間勞動婦女見到猴子時驚惶的樣子,舉手擺臀,逗得眾人哈哈大笑起來。彭越興起,跳起來,追隨夏侯嬰舞成一團。兩個人甩臂擊掌,各顯舞姿。

張良看著,微笑。

酈食其則大搖其頭,鄙夷地說:「蠻夷之舞,成何體統!」

劉邦不時端起酒杯,目視薄姬。薄姬也正看著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