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篇 蒙古的「波斯帝國」——伊兒汗國史話 八、否極——乞合都汗與拜都汗的統治

阿魯渾汗暴死,宰相撒菲·倒刺又在政變中身亡,伊兒汗國的中樞頓時混亂不已。

混亂的中樞,必然導致汗位的傳承再度晦暗不明。

為了帖必利斯城中的那個寶座,阿魯渾汗的弟弟乞合都、拜都和他的兒子合贊形成三大陣營,再次掀起血風腥雨的鬥爭。

以能力來說,乞合都、拜都二人都是庸懦無能,沉溺酒色之徒,而合贊在父親在位時任呼羅珊總督,治軍嚴謹,為政持重,是個非常有能力的王子。

有能力本是好事,但在爭位上反而成了弊端。那些發動政變的將軍們所希望的,並不是一個有所作為的明君,而是希望一個能讓他們隨心所欲胡作非為得庸主。他們都「畏合贊之性嚴,亦不欲奉之為主。」 。

合贊首先被淘汰出局,剩下便是乞合都和拜都了,而從實力的強弱來看,拜都勢單力弱,乞合都是小亞細亞的總督,相對實力更強。

於是,乞合都便在這種荒唐的競爭下,以他的無能和昏聵獲勝,成為伊兒汗國第五任「伊兒汗」。

這樣獲勝,屬於意外之喜,乞合都汗依俗在宮廷宴樂一月,大發賞賜,以至於宮中府庫「至是因賞賚為之磬。前此諸汗所保存之珍寶,概為乞合都分賜諸可敦妃主。」 。

宴飲之後,乞合都汗便開始了驕奢淫逸的統治。他將一切政務都委託給宰相宰相撒都只罕,自己只顧著尋歡作樂,四處搜尋美女充填後宮,甚至強暴大臣的妻女,以至於貴婦人們噤若寒蟬,都不敢靠近宮殿。

而撒都只罕作為宰相,大權獨攬,賣官鬻爵,收受賄賂,培植私黨。朝堂上一片烏煙瘴氣。

這對君臣各取所需,都很快樂。但這時的伊兒汗國,經濟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從旭烈兀建立伊兒汗國開始,所奉行的財政政策只能用四個字來概括,那便是「竭澤而漁」。

在土地稅上,租額為收成的五分之一、四分之一、三分之一、三分之二不等。同時,對游牧民徵收的每年每種牲畜徵收的百分之一稅,也被擴大到伊朗和亞塞拜然定居的農民和市民之中,變為人頭稅。以往阿拔斯王朝規定的僅非穆斯林繳納人頭稅,而伊兒汗國在伊朗和伊拉克所有男丁中一律徵收人頭稅。

正稅已經如此苛刻,其他賦稅也多如牛毛,如非常稅、軍需稅、供養驛使稅、官吏開支稅以及果園稅等等,大大小小竟有45個賦稅名稱。

除稅率高、稅目多之外,更重要的是,伊兒汗國的稅制不穩定。經常一年內幾次強征同一賦稅或者提前預征幾年的賦稅。

再加上伊兒汗國實行原始的「撲買」制即包稅制,它的實行使包稅者肆意課斂、巧立名目、專橫跋扈。很多稅收沒等到到達國庫,便先進入了包稅者的腰包。

阿八哈汗、帖古迭兒汗時內外戰爭頻仍,需要大筆軍費,自然不能改變這種制度。阿魯渾汗時,任用宰相撒菲·倒刺,對此財政制度進行了相當整頓,但撒菲·倒刺並不能真正改變這種境況,只能使之緩解一下而已,隨著他的被殺,一切都回到了原樣。

到了乞合都汗,登基時的濫賞已經把國庫掏空,他自己又揮霍無度,當時國家收入每年為一千六百萬第納爾,日常開銷需要七百萬,剩下的全部歸他使用仍然不夠。國家只能靠舉債度日,宰相撒都只罕一上任,便借債五百萬以度過危機,到後來,已經到了不借債連可汗日常飯食都不能保證的地步。

財政即將崩潰,外患又接踵而至。馬木留克王朝蘇丹阿失剌甫於1291年攻克十字軍在西亞的最後一個據點,將敘利亞的西歐人完全驅逐出境,並引兵進攻蒙古軍在亞美尼亞據守的哈剌特羅堡,駐守在這裡的蒙古軍全部戰死。

與此同時,察合台汗國也攻入呼羅珊地區,伊兒汗國軍只能駐守城池,聽任敵人在鄉間燒殺搶掠。

面對如此局面,必須緩解財政危機,才能整軍備戰,禦敵於外。宰相撒都只罕想出了一條妙計:效法元朝,發行紙幣——也就是「鈔」。

這個想法告知了乞合都汗,這位可汗也拿不準是否可行。便向此時留駐伊兒汗國的元朝丞相孛羅諮詢,孛羅如實相告,說「鈔」就是蓋著皇帝大印的紙,可以用來做貨幣使用,而將金銀收歸國庫作為「鈔本」,只要鈔本保持不動,「鈔」就相當堅挺,和金銀一樣。

乞合都汗和撒都只罕並沒聽懂「鈔」的運作流程,但聽說可以拿紙當錢用,又可以把大量金銀收歸國庫,便大喜過望,決定發行紙幣。

1294年7月23日,乞合都汗宣布詔令,印造紙鈔。9月12日在帖必利斯城發行紙鈔,同時頒布詔令:凡拒絕紙鈔者立即處死。

伊朗的人們本就習慣了用銀幣,從來沒見過「鈔」,但因為害怕被處死只好接受。

發行紙幣,本應以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為前提。乞合都汗因財政枯竭,強制推行紙幣,只是為了聚斂金銀。這種飲鴆止渴的財政新法,純屬超經濟強制的財經掠奪。因而新幣甫行,國內市場即現亂局:紙幣泛濫、通貨膨脹、商業蕭條、物價飛漲、市民騷動。

市場上,人們拿著紙幣,什麼也買不到。為了生存,暗地裡仍用銀幣購物,但一旦被發現便會被處死,市場貿易又退回到原始的物物交換狀態。為了逃避使用紙幣,首都帖必利斯的居民大量逃亡,城市幾乎荒廢。

看到這種情況,乞合都汗無奈,只好停止了發行紙幣,新鈔法僅僅施行兩個月便以失敗而告終。

經過這場鬧劇,乞合都汗的聲望更下一層樓,原本支持他的將軍們也希望這位庸君早日下台了。

1295年4月21日,乞合都汗在木甘草原「巡幸」時,被將領脫合察兒所殺,在位不到4年。他的弟弟拜都在部分將領的擁戴下於同月即位。

拜都汗只是一個傀儡,根本穩定不了哥哥留下的亂局,伊兒汗國更加衰亂。

在乞合都汗胡作非為而拜都汗無所作為的時候,他們的侄子,阿魯渾汗之子合贊一直在積蓄力量,並著手鎮壓河中地區行政長官阿兒渾之子捏兀魯思的叛亂。

當乞合都汗被殺拜都汗繼位的動亂時刻,合贊已經平定了捏兀魯思之亂。捏兀魯思甘心為他服務,幫他奪取汗位。呼羅珊、河中、小亞細亞等地都已經為合贊所控制,作為阿魯渾汗之子,他已經沒有理由再讓汗國的動亂和衰落繼續下去而坐視不管。

拜都汗的寶座還沒有坐熱,合贊便兵進伊拉克和亞塞拜然,10月攻克帖必利斯城,拜都汗在逃亡路上被殺,只做了不到6個月可汗。

踏著叔叔的屍體,合贊成為伊兒汗國第七任「伊兒汗」。這樣的景象,伊兒汗國的臣民早就習以為常。他們並不在乎可汗是如何登基的,他們只關心,新可汗會給他們帶來什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