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編 1644之甲申風雲 第一章 崇禎與李自成的糾纏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曾經詔令:「耕者驗其丁力,計畝給之。使貧者有所資,富者不得兼并。若兼并之徒多佔田以為己業,而轉令貧民佃種者,罪之」。並且限令王公大臣們「其山場水陸田地,亦照原撥賜例為主,不許過分佔為己業」。朱元璋還做鐵榜九條申誡公侯,嚴禁功臣和公侯之家倚勢強佔官民田產。

最近京城裡一直有種神秘的傳聞:據說夜晚走過紫禁城正門的行人,能夠聽到那些戰死疆場的將士們的鬼魂的喧鬧和幽靈凄厲的哀嚎。除非不得已,已經沒有人再願意靠近紫禁城一步。

杞縣附近有位走江湖的繩妓紅娘子拉起隊伍起義。因為李信在當地名氣很大,紅娘子想拉他入伙,派人綁架了他。李信被綁到山上,紅娘子見他文採風流,頗為仰慕,想與他結為夫婦。李信畢竟是官宦之後,心中尚有顧慮,於是勉強假裝應允,卻趁著空隙逃回了縣裡。地方官很是糊塗,非說李信與盜匪勾結,將他下了大獄,準備處斬。紅娘子聽到消息,帶人前來劫牢。杞縣饑民爭相加入,殺死了縣官,救出了李信。到了這步田地,李信覺得回家也沒有出路,這才聽從紅娘子的勸告,跟起義的饑民一起投奔李闖王。

當晚,崇禎皇帝單獨召李明睿進宮,問了許多南遷的細節問題。李明睿提出當務之急是要召募新兵,但朝中沒錢,卻是眾所周知的事實;就連天子腳下的北京駐軍都已經一年沒有發過軍餉了,更不要說外地駐軍,這正是明軍演變為搶民的盜匪的根本原因。李明睿壯著膽子提出了動用皇帝內庫這一敏感問題:「內帑不可不發,萬一行至中途,賞賜不足,出處甚難。」(計六奇《明季北略》)袁崇煥也曾經提過這個問題。

李自成進城的前三天,禮部侍郎王孫蕙還曾涕淚橫流地向崇禎帝保證,一旦明朝滅亡,他一定自殺殉國。大順軍進城的那天,王孫蕙準備自殺,他的家眷開始嚎哭。於是王孫蕙取出竹竿,挑出一幅黃布,上面寫上「大順永昌皇帝萬萬歲」,掛於門外。等到李自成進京時,王孫蕙又與其他三人在城門口迎接新君,但他們表示歸順的話淹沒在得得的馬蹄聲中。王孫蕙後來任監察之職,不久就乘李自成派他離京辦事之機,逃往南方。王孫蕙因為有李自成的大順文牒,所以安全地通過各道關卡。等到離開了李自成的勢力範圍,他燒了大順文牒,扮成乞丐,繼續南行,但卻意外地被土匪抓住殺了。

李自成還將家鄉山上的真武祖師廟擴建為行宮,賜山名為盤龍山,行宮正殿為啟祥殿,後殿為兆慶宮。(註:李自成起義失敗後,當地群眾為了保護這群建築,在裡面重新塑起真武祖師像,行宮又變成一座廟宇)

崇禎上台時政治環境相當險惡,天啟皇帝駕崩之際,正是魏忠賢集團活動最猖獗的時期。崇禎由信王府搬入大內,竟不敢食用宮中為他準備的膳食,硬是憑藉自己從家裡偷偷帶來的乾糧度過了最危險的幾天,宮中的險惡可見一斑。但崇禎登基兩個月後,即不動聲色地剷除了魏忠賢集團;少年老成之風,只有後世康熙剷除鰲拜能與之相提並論。於是普天下的人們歡欣鼓舞,將崇禎的繼位看成是進行深遠改革和復興明朝的機會,譽之為「神明自運,宗社再安」。

接下來,李自成殺了他認為對自己有威脅的藺養成、袁時中等人,並派人送信給在武昌的張獻忠說:「我已經殺了曹操(指羅汝才),下一個就輪到你了。」張獻忠聽了大為恐慌,竟然放棄武昌,南下入長沙。到這個時候,當年的十三家、七十二營,或投降明朝,或被殺,只剩下李自成和張獻忠。

但李自成本人卻流露出這些降臣的鄙視和厭惡,他看到東華門外願意投順的明朝官員數目龐大,便對手下說:「此輩無義如此,天下安得不亂?」(錢邦芑《甲申紀變錄》)

崇禎召見了李自成的使者杜勛。杜勛曾是崇禎皇帝的親信,崇禎一時不知道是什麼滋味。首席大學士魏藻德當時也在場。杜勛倒是十分坦率,直接說明了李自成的交換條件:明朝封李自成為王,賜銀一百萬兩,承認陝西和山西為其封國;李自成則負責平定國內其他起義軍,並為明朝抗擊滿清,保衛遼東。

這時候,十六歲的崇禎剛剛當上皇帝,不僅要面臨關外滿清的強大威脅,還要面對遍地的「流賊」們。這個人人夢寐以求的皇位對這個朱姓少年而言,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農民軍進入山西後取得了節節勝利,消滅了大量的明朝官軍,迅速攻下了太原、大同、宣化、居庸關、昌平。為報復崇禎派人挖了李家的祖墳,李自成放火燒了昌平的明十二陵(明朝皇家的陵園,即今天的明十三陵。明朝十六個皇帝中,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在南京,建文皇帝在靖難之役後不知所終,因為土木之變當上皇帝的明景帝也沒有被葬入昌平)。

史書談到甲申年這段歷史時寫道:「百官皆好降。」為什麼好降呢?

圖讖「十八子主神器」並非宋獻策首創。千年前沙陀人李存勖已經用過這一招。李存勖是李克用之子,因其父子鎮壓黃巢起義有功,被唐王朝賜姓李。後唐建立前,李存勖著人編寫了擁戴自己登上皇位的圖讖。不過李自成不讀書,是個憑著直覺鬧革命的人,自然是不知道這個歷史掌故的。但宋獻策炮製的東西,卻立即像夢魘一樣死死地纏繞住了他的心。

李自成麾下最驍勇的大將劉宗敏也打算投降,被李自成發覺。此刻李自成眾叛親離,已經是萬念俱灰,他流著眼淚對劉宗敏說:「人們都說我將來是天子之命。你去卜上一卦,倘若不是吉卦,你就帶著我的人頭去投降楊嗣昌吧。」

崇禎本不該是亡國之君,可惜,他時運不好,這是他的難處。他也不是個能幹的人——明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外,就沒有能幹的皇帝——人才不分賢否,議論不分是非,政事不明得失,軍機不論成敗,性格多疑、苛刻寡恩,剛愎自用,卻又性子急躁。當流寇滿山、四方鼎沸的時候,他所委任的人非庸即佞,剿撫兩端,沒有定策,以致茫無成算;加上御下太嚴,打一場敗仗立即殺將,丟掉一城立即殺吏,正所謂賞罰太明而至於不能罰,制馭過嚴而至於不能制。

1644年五月初,清軍佔領北京。

崇禎皇帝拒絕了南遷的建議,既不遣太子去南京,他本人也不離京。他這一自我犧牲的決定,對後來滿清佔領北京時的形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導致滿清比較完整地接管了明朝的中央政府,由此接收了明朝幾乎全部漢族官吏,擁有了他們外番所缺乏的東西,並依靠這些漢朝官吏接管天下並最後征服南方。而崇禎皇帝的三個兒子都沒有逃出京城,後來落入李自成手中,之後就下落不明。於是南明政權中皇室宗親為了繼承權利開始了激烈的派系傾軋(金庸小說《鹿鼎記》提到的唐王桂王之爭就是其中之一),內耗掉了許多抗清義士的精力與力量。

李岩從爭取民心的角度出發,勸李自成不要再妄殺人,停止劫掠,要注意籠絡百姓。李自成自此開始有所收斂。他著手整頓部隊,嚴肅紀律,規定:戰士不準收藏白金;繳獲物品歸公;行軍不住民房,自帶帳篷宿營;損壞莊稼,嚴厲處罰;「公平交易」,「平買平賣」,不濫殺人,不姦淫婦女。牛金星也以李自成的名義發布告示說:「殺一人如殺我父,淫一人如淫我母。」(張怡《搜聞續筆》第一卷)

明朝朱元璋發明了廷杖(就是在殿廷杖責大臣)。有時候,一百多個大臣被摁在丹墀下,露出一堆的白花花的臀部。棍棒飛舞,鮮血橫飛,蔚為壯觀。朱元璋和他的子孫們視臣屬為糞土,對最高貴的士大夫的侮辱往往從最見不得人的私處開始。崇禎皇帝則更上一層樓。某次,一個大臣對自己的錯誤不承認,崇禎大怒,下令就在金鑾殿上用刑。幾個內閣大臣連忙奏道:「在殿上用刑,是三百年沒有的事!」崇禎皇帝說:「這傢伙也是三百年沒有的人!」下令用刑,幾乎將大臣打死。

崇禎隨即密召新樂侯劉文炳、駙馬鞏永固進宮,讓他們各帶家丁護送他出城南遷。劉、鞏二人哭著道:「法令素嚴,親臣不得藏甲,臣等何敢私蓄家丁?即率家人數百,何足以當賊鋒?」

崇禎二年(1629年),崇禎皇帝開始大規模裁減驛站(相當現在的郵電局兼地方招待所)。崇禎三年(1630年),李自成不幸被列入裁員的名單內,失業下崗。此時正值風起雲湧,全國到處都有農民起義爆發。二十四歲的李自成也心癢難耐,於是殺死驛站的上司,出了被裁員的惡氣。李自成就這樣造了反,投到了他舅舅高迎祥領導的農民軍中,當了一名八隊闖將。

張獻忠手下的將領闖塌天(本名叫劉國能)歷來與與張獻忠不合,見張獻忠兵敗如山倒,趁勢投降了熊文燦。張獻忠聽說後大為驚恐,擔心闖塌天深知道自己底細,會引導官軍前來對己不利;權衡利弊下,立即派人與陳洪範聯絡,說願意投降。陳洪範因與張獻忠有舊,替他在熊文燦面前大說好話。於是熊文燦接受了張獻忠的投降,非但如此,還命他仍率舊部,屯駐穀城。

在形勢的逼迫下,農民軍開始聯合起來。崇禎八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