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是藩鎮,還是敵國? 四、一場令人詛咒的戰爭

建中四年正月十三日,德宗李適就收到了一份「新年賀禮」——李希烈派大將李克誠打下了汝州城,然後派出別動騎兵四處游擊劫掠,先是攻下尉氏(今河南尉氏縣),緊接著又包圍了鄭州,對東京洛陽形成了包抄之勢。洛陽震恐,百姓紛紛逃亡,躲進城外的深山老林;東都留守鄭叔則立刻率兵進駐西苑,高度戒備、嚴陣以待。

李適感到無比震驚——一旦洛陽淪陷,那長安就岌岌可危了。

更讓天子和唐朝中央感到無奈和恥辱的是:由宰相關播力薦、被視為有將相之才因而特意派駐前線的汝州別駕李元平被俘之後,一見到李希烈就嚇得屎尿失禁,弄得滿地污穢。李希烈又好氣又好笑地罵道:「宰相瞎了眼,居然把你當成我的對手,何至於把我輕視到這種地步?」

李希烈罵得沒錯。

每當天下不寧、時局動蕩之時,朝堂必有無能之輩,而中樞亦必有弄權之臣。家國社稷的災難往往與中樞政治的黑暗互為表裡,歷朝歷代莫不皆然。玄宗之際外有安祿山,內有李林甫、楊國忠;肅、代之際外有安史餘孽及吐蕃入寇,內有李輔國、魚朝恩、程元振、元載……而眼下的德宗一朝既然落到了諸藩皆叛的境地,則朝中自然會有關播這樣的無能宰相,也自然會有比關播更為可怕的弄權宰相,他就是盧杞——當朝第一宰相。關播是被盧杞引薦的,其實也就是他的應聲蟲。

盧杞此人據說長得奇醜。關於他的容貌問題長安坊間還流傳著一則逸聞。說的是郭子儀晚年接待客人時,姬妾侍女總是成群相擁環繞在側,極盡奢華也極盡聲色。唯獨每次接待盧杞之前,郭子儀都不得不把所有侍妾全部屏退。別人問郭子儀,會見別的客人都沒這麼誇張,為何單單見此人要如此煞有介事?郭子儀苦笑,這不叫誇張,也不叫煞有介事,這是怕那些婦道人家一見盧杞尊容,忍不住非議訕笑。日後此人若是得勢,郭氏豈能逃過滅頂之災?

這則流傳甚廣的逸聞起碼證明了三件事:一、盧杞的容貌的確已經丑到震人心魄的地步;二、郭子儀的謹小慎微實在是無人能及;三、郭子儀不但很在意盧杞的容貌,而且他已經洞穿了此人的內心——他認定盧杞必是一個野心勃勃、胸襟狹小、睚眥必報之人。

事實證明郭子儀的判斷是正確的。在盧杞鞏固相權獨攬朝政的過程中,每一步都踏著其他宰相和大臣的鮮血。他最擅長的事情就是陷害、排擠、傾軋、報復。宰相楊炎和御史大夫嚴郢等人,都先後死在他的手上。盧杞除掉了其他宰相之後,知道依照慣例,天子不會不提拔其他朝臣為相,於是就向德宗主動推薦了時任吏部侍郎的關播。他給關播的定位非常明確,就是木偶——純粹坐在那裡擺擺樣子的木偶,不但不讓關播插手政務,連話也不讓他隨便說。

有一次德宗召集宰相議事,盧杞侃侃而談,關播忍不住也想暢所欲言,剛剛要站起來,就看到了盧杞那令人不寒而慄的目光,只好硬生生地把話吞進了肚子里。會後盧杞立刻向他提出嚴重警告,說:「正因為你這個人恭謹少言,我才引薦你當宰相,剛才你怎麼可以想發言呢?」

從此關播再也不敢多說一句。

有這樣的兩個宰相盤踞中樞,天下之事可想而知。可偏偏當今天子卻對盧杞寵信有加,事無巨細皆與其商議定奪。當李希烈威脅洛陽的消息傳來,德宗皇帝第一個反應就是問計於盧杞。

盧杞用一種舉重若輕的口吻說:「李希烈年輕氣盛、居功自傲,部將們肯定都不敢勸他。如果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攜帶陛下詔書,前去向李希烈當面剖析禍福利害,李希烈定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中央可以不廢一兵一卒而把他降服。顏真卿是四朝元老,忠貞正直、剛毅果決,名重海內、人所信服,實在是此行的不二人選。」

德宗頻頻點頭,覺得盧杞講得很有道理。

詔書頒下,滿朝文武盡皆失色。所有人都覺得,盧杞這麼做無異於讓年過古稀的太子太師顏真卿去送死。

沒錯。

盧杞就是要讓他去送死。

從當上宰相的那一天起,盧杞最關心的事情就是如何把朝中有威望有資歷有水平有魄力的人一個一個除掉,好讓自己永遠待在宰相之位上。

很不幸四朝元老顏真卿就是這麼一個有威望有資歷有水平有魄力的人,而且還是平定「安史之亂」的功臣之一。

這樣的人不除,盧杞寢食難安。

所以盧杞一直在盼望著這一天。

所以盧杞發自內心地感謝李希烈給了他一個這麼好的機會。

顏真卿義無反顧地上路了。行前給兒子留了封遺書,只寫了六個字:「奉家廟、撫諸孤。」

顏真卿走到洛陽時,東都留守鄭叔則勸他拖延時間,看天子會不會改變主意。顏真卿說:「這是聖旨,豈能逃避?」到了許州(今河南許昌市),他果然被李希烈拘留,從此再沒回到長安。在被囚禁了一年零七個月後,亦即興元元年(公元784年)八月,顏真卿被李希烈縊殺於蔡州。

建中四年正月二十一日,朝廷以哥舒翰之子、左龍武大將軍哥舒曜為東都、汝州節度使,率兵萬餘人,會同各道征討李希烈。二月二十五日,哥舒曜克複汝州。李希烈率部退守蔡州。四月十四日,德宗詔命哥舒曜乘勝進兵。哥舒曜率兵行至潁橋鎮(今河南襄城縣東北),突遇傾盆大雨,不得已而退駐襄城(今河南襄城縣)。李希烈命部將李光輝攻打襄城,被哥舒曜擊退。

哥舒曜總算遏制住了李希烈的勢頭,也暫時解除了東都洛陽遭受的威脅,但隨後的幾個月里雙方進入了相持階段,政府軍在河南、河北兩個戰場上都沒能取得任何進展,整個戰局一片混沌。

日漸陷入泥潭的戰爭首先帶來的就是龐大的軍費開支。其時河東、澤路、河陽、朔方四軍長期駐紮在魏縣與河北諸鎮相持,而神策軍及永平、宣武、淮南、浙西乃至劍南、嶺南的十餘鎮軍隊,皆環繞在淮寧戰區周圍與李希烈相持,這些軍隊的日常糧餉和後勤補給本來就已經給朝廷造成了沉重負擔,加上舊制規定,各道軍隊只要離開本鎮,一切費用全部由中央的財政總署供給,而德宗皇帝為了表示對參戰將士的體恤,又額外補貼一份「酒肉錢」,況且各軍本道給予士兵的每月糧餉又照發不誤,這樣一來等於所有出征將士每人都能得到相當於平時三倍的軍餉。這對於原本捉襟見肘的中央財政無異於是雪上加霜。更有甚者,各道軍隊還利用這些政策漏洞大發其財,總是頻頻借故離境,但一出本道邊境便按兵不動,實際上並未參戰,卻照樣享受三倍軍餉。

天子李適無奈地發現,這場令人詛咒的戰爭不但使得整個帝國深陷泥沼,而且日益惡化的財政狀況也正在變成一個可怕的吞噬一切的黑洞。

當然,朝廷總是有辦法的。

在中國歷史上,每一個王朝在面臨戰爭災難的時候總是善於把它轉嫁給民間的百姓。

李唐王朝自然也不會例外。

建中四年六月,判度支(財政總監)趙贊奏請德宗,隨後出台了兩項新稅法——稅間架和除陌錢。所謂「稅間架」,實際上就是房產稅,規定每棟房屋以兩根橫樑的寬度為一間,上等房屋每年每間徵稅二千,中等一千,下等五百;稅務官員拿著紙筆算盤挨家挨戶實地勘算;若有瞞報者,每隱瞞一間杖打六十,舉報者賞錢五十緡(一緡一千錢)。而「除陌錢」則相當於交易稅,無論公私饋贈還是各種商業收入,每緡徵稅五十錢;若是以物易物,亦當摺合時價按照相同稅率徵收;隱瞞一百錢,杖打六十、罰錢兩千,凡有舉報,賞錢十緡,由偷漏稅者承擔。

新稅法頒布實施後,固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財政壓力,可民間卻怨聲載道。

不過百姓的聲音從來都是微弱的。

天子一般聽不見。

只有當這樣的聲音緩緩醞釀、日漸聚攏,最終匯成改朝換代的轟天巨響時,統治者才會意識到它的存在。

而李唐王朝的這聲巨響將在九十年後由一個叫王仙芝和一個叫黃巢的人喊了出來。

所以此刻的德宗李適根本聽不到。

眼下光諸藩稱王稱霸的叫囂就已經夠讓他頭疼了。

就在李適暗自慶幸軍費終於有了著落的時候,一場讓他不僅頭疼而且心膽俱喪的兵變悄然而至……

這一年八月初二,李希烈親率三萬精銳軍猛攻襄城,哥舒曜向朝廷告急。德宗急命淮西招討使李勉遣兵增援。李勉認為李希烈此次傾巢出動,總部許州必定空虛,因此向德宗上奏:「由神策軍大將劉德信和宣武軍大將唐漢臣直取許州,則襄城之圍自解。」為抓住戰機,李勉未及等到朝廷下詔便命二將出兵。九月十二日,劉、唐二軍進抵許州城外僅幾十里處時,德宗皇帝派遣的宦官追上了他們,責備他們違抗詔令、擅自行動。二將無所適從,只好沮喪而回。半路他們突遭叛軍李克誠伏擊,士卒死傷過半,唐漢臣逃奔大梁(即汴州,今河南開封),劉德信逃奔汝州。

政府軍援兵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