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八十七、偷襲變成了野戰強攻

世界上的事情其實大多都不是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

曹操雖行險舉火行軍,並身先士卒,不惜體力透支,頑強催軍疾行,但畢竟是連繞帶摸六十餘里,即使是白天行軍,也需一全天時間。所以,強行趕到烏巢,天還是亮了好一陣了,趁黑夜突破敵軍營寨的願望終於還是沒能實現。

而清晨時分淳于瓊便接到了伏路軍士的急報:一支雖打著我軍旗號,但肯定不是我軍的部隊正向我營接近。淳于瓊並未慌亂,他並沒有指望遇不上曹軍,否則還要他這大將帶著這萬人大軍在此作甚?一面緊急通報不遠宿營故市的督將眭元進、騎督韓莒子,一面飛騎稟報官渡大營的袁紹,並警報全軍,固守寨牆。

北來迎接糧車的部隊主力在淳于瓊手中,故市的眭元進、韓莒子不過各領千人,能護住故市不失,即算萬幸,誰知道曹操出動了幾支人馬?淳于瓊只要能守住烏巢屯糧車的營寨,便是完成了任務,淳于瓊決心以寨牆為依託,死守待援。

等到看到了曹軍的影子,淳于瓊的心理起了變化:就這麼點人馬,也敢來長途奔襲烏巢大軍?我淳于瓊的部隊都是田裡嚇唬鳥雀的稻草人不成?他決定集結部隊,出寨迎敵,能全殲來敵,豈不是曹操送上門來的功名富貴?

淳于瓊所率護糧部隊也都是袁軍中精銳,其戰力在整個袁紹部隊中也是首屈一指,淳于瓊本人不但素以武力著稱,而且熱衷於戰場廝殺,是屬於聞見血腥味就異常興奮的那類人,此時率部殺出了營寨,實是欲在戰場上痛快的爽一把,有此良機,何不瀟洒走一回?

曹軍的將領們于震驚之後都把目光轉向了曹操,那眼睛裡無不飄飛著看得見的問號,是啊,我軍疲憊,敵軍看來有備,又是以逸待勞,這偷襲已不成偷的仗還打不打了?

事情容不得曹操猶豫,連思索都沒有時間了,眼看著那殺出的淳于瓊軍正在排列陣勢,若戰陣列好,曹軍連一絲勝機也將不復存在了!曹操幾乎是本能的催馬前行,準備將自己作箭頭,射向敵軍主將淳于瓊。

戰馬欲馳之時,忽然感覺不妥,如此死拼硬沖,豈不正中敵軍下懷?以飢乏之師強擊敵逸飽之軍,哪來的勝算?可是又拖延行動不得,再有片刻,敵軍戰陣將成,那時便欲待接近,也成妄想了!

人分兩種:一種是遇急便思維皆空;一種是遇急頭腦反明。曹操兩者均有,所以逢此急難,心頭登時一片空明:謂之急中生智也!

急出來的智一般是不計後果的,曹操也不會例外,急促傳令:全軍化整為零,諸將各領軍五百,分散包圍敵寨,繞到上風頭的部隊隨時舉火燒寨,而曹操自己則帶許禇部百餘「虎士」直擊正前的淳于瓊大軍!馬上行動。

什麼叫以卵擊石?什麼是飛蛾撲火?曹操現在同時演繹兩個成語,不,還在同時解釋另外兩個:自尋死路與孤注一擲!

是曹操突然憶起了許禇百名「虎士」破陽武?還是想起了關羽獨騎單刀斬顏良?一時也來不及替曹操猜想,曹操便以行動壓制了將領們的疑慮與猶豫,曹操等百餘騎已經衝上去了!其他將領卻不能隨在他身後,只有嚴格的執行曹操下達的簡單而又不容置疑的命令,十餘支小分隊分散圍向了淳于瓊的糧車營寨。

淳于瓊正在揮旗指揮士兵列陣,突見不遠的曹軍如同天女散花一般,圍向了自己的大營,淳于瓊大驚失色,這曹軍想幹嗎?怎麼沒看見本將軍在此列陣?來不及判斷,容不得細思,大將的可貴處就在於隨機應變,吩咐兩翼的弓弩、輕騎緊急馳援營寨兩側,諸兵種相互配合的戰陣是列不成了,步兵只有層層疊疊謹守營寨大門。

對面卷過來一團旋風!戰士皆默語,輕騎蹄生煙,數僅百餘,無聲卻有勢;快疾如箭,正剛離弓弦,赫然發覺:那處於箭頭位置的不是別人,正是淳于瓊在白馬見過的曹操!

淳于瓊心頭一陣驚悸,一陣狂喜,一陣激動,一陣迷茫,今天是俺的大吉之日?還是大限來臨?是暫退回寨內固守?還是迎接這送到手邊的富貴?將軍的血性佔了上風,淳于瓊竟然大喊起來:「兄弟們讓開!這曹操是本將軍的!」

這次士兵們執行將軍之軍令格外堅決,行動也異常迅速,為什麼呢?士兵們可沒有淳于將軍貪功的願望,一聽曹操來了,直如同聽到惡魔出了那隻小瓶子,魂都近乎嚇飛!最前面的幾個士兵竟然脫手將自己手中的長槍向來騎擲了過去,轉身就逃!是否這就是標槍運動項目的鼻祖?

淳于瓊可不是什麼軟柿子,手中大刀一擺催馬迎了上去,不能活擒,一刀劈了曹操,不也是絕大功勞一件?只是敵人的馬速已經達到了幾乎最高速,硬碰硬是絕對不行的,只要頂過了曹操這一衝之勢,一切便都好辦了,活捉曹操都是有可能的。

淳于瓊幾乎熱血沸騰,與曹操能正面交手,怎不使人豪情萬丈?大刀不由得在半空挽了兩個漂亮的刀花!兩騎馬上就要迎面相交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