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八十六、月黑路遠論戰勢

古今中外的戰史均不乏以少勝多的戰例,其中最嘆為觀止的應該是倭寇投降後的中國內戰:擁有正面對日戰場豐富作戰經驗的四百餘萬美械裝備的國軍,外加幾乎同等數量的地方部隊、保安團,號稱八百萬大軍,竟然迅速潰敗給不足百萬的共黨游擊部隊,箇中奧妙的確耐人尋味!一句經典的電影台詞是:「不是我們無能,是共軍太狡猾了!」

失民心者失天下!後世執政者們理當引以為戒,萬莫重蹈覆轍!一個貪污腐敗的政權永遠只有華山一條路:自古絕險!不小心回頭,等到「一覽眾山小」時,自然成為偉光正的孤家寡人,下場堪憂!蔣氏政權不是逃到一個小海島上也沒保住么?前車之鑒,尤為明目,苦口良藥,慎之戒之!

全局的優勢並不等於局部的優勢,優秀的戰略家卻大都是個高明的戰術家,這方面當首推開國領袖毛澤東!指點江山,運籌帳幄,統攬全局,自不必說,對戰術指導上,僅從他老人家一段話便可管窺端異:

而東漢的曹操卻得不到領袖的教導,竟然以五千步騎去偷襲人家的一萬強兵?敵強我弱,理應遠遁,就是孫子兵法上也曾斷言:倍則攻之。那是說的我軍倍於敵軍。但現在是敵軍倍於我軍,如此僥倖用兵,勝機何在?

況且烏巢距官渡四十餘里,曹軍偷動,需從寨後繞出二十餘里,騎兵力量單薄,不能孤軍疾行,而步兵徒步六十里後,必將疲乏不堪,即便行軍快速,到達預定戰場也肯定天已大亮,袁軍之淳于瓊部卻正好以逸待勞,以萬軍戰五千,勝負幾率不堪細思!

尤其是徒步長途行軍的士兵竟然還是負重趕路,負何重?乾柴呀!去燒敵軍糧車,敵軍臨時歇兵宿營之地,又哪來的引火柴草?所以每名突擊隊員還必須隨身自背乾柴一捆,以作火種,可謂未戰先苦,勞極再戰。

五千兵行軍浩蕩,夜靜音更遠播,保密幾無可能,一旦袁紹警覺,舉師圍殲,那所有參加突擊夜襲之人員就算踏上了不歸路,這是真正的孤注一擲,是先將自己置於死地,能否後生?生機縹緲!

曹操身為全軍主帥,涉險前敵;將領、謀士們並無一人勸阻,不是將軍們覺得臨死也要扯上曹操墊背,而是此刻的將士們太理解主帥了!振奮全軍士氣,舍此無他途!關鍵是若要曹操在家坐等勝率極小的戰果,那其實更加累心,對於曹操來說,實不如親臨前敵廝殺舒服痛快。

一般來說,一支部隊的最高指揮官上了最前沿,絕對不是什麼好事,那隻能昭示:局勢已惡化到了極點!主帥在以命博勝機!

朝鮮戰場上,敗退的聯合國軍竄回了三八線,第八集團軍主帥沃克喪命車禍,部隊士氣低落,視即將追來的中國人為雄獅在後,談之色變,李微奇將軍臨危受命,接過了第八集團軍之帥印,視察前沿陣地時,有校級軍官向之詢問:師團級指揮官理應所在的指揮位置?李微奇不假思索回答:「就在敵軍步槍能夠得著你的地方!」

大家感受到當時美軍的處境了吧?

那現在也應該感受到了曹操的處境,曹軍其時恰如將千鈞繫於一髮,絕地能否逢生?誰也說不準!

風息人少語,夜半月無情。

茫茫前路暗,閃閃短刀明。

將軍心沉重,戰士血欲凝。

魂隨徵人去,夢裡喊殺聲!

繞過袁紹大營已五里之遙,曹操耳聽將士們磕磕絆絆的行軍腳步,心如火燎!這樣摸黑前行,天亮也難至中途!天光大亮之後,那沿途的袁軍又豈是瞎子?就算不來阻截,只要回報袁紹,自己連同這五千將士也就算送入虎口了!

既然已經冒險,索性讓他險上再險!已經孤注一擲了,還又有何顧慮?立即傳令,全軍點起火把,不要顧慮聲響嘈雜,一切我都不管,我只要天亮到烏巢就行。

一霎時,數里大隊成了一條蜿蜒的火龍,行軍速度何止加快了一倍?目標:烏巢!

沿途袁軍設防相當嚴密,關卡暗哨,層層道道,不管誰來詢問,都是一個答覆:是大將蔣奇所部,連夜奉命助防烏巢。還啰唆什麼?不想要腦袋了?執行緊急軍務之時,遇阻殺無赦!

俗話說:燈下暗!曹軍人人火把高舉,照亮的是上方袁軍的旗號,而火把下的士兵卻是只見得黑壓壓一片,又有軍師許攸隨軍,以及袁軍當天的口令——許攸這高級參謀當然沒有不知道的機密,沿途袁軍沒有人當真膽敢盤查什麼令箭、路引。

再說了,驕橫的蔣奇士兵讓哥們盤驗么?只怕是還沒靠近,一個大嘴巴就先挨上了!算了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走你的陽關道,俺睡俺的回籠覺也!

皇天不負意堅人!天已大亮了,烏巢也到了,到了立即突擊袁軍輜重營寨的關鍵時刻,跋涉一宿,沒有人覺得困苦,是心情緊張忘了嗎?應該說也有此成分,但主要原因卻不是緊張,而是突然間所有的人都驚呆了!

一陣戰鼓驟然響起!原以為那防備鬆懈的淳于瓊軍竟然好似有備!隨著戰鼓如雷貫耳,淳于瓊率大軍殺出了營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