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十八、戰前動員會

古今中外,大戰之前是最緊張的時刻,除了集中物力、分配人力外,有一門必做的功課,那就是政治思想動員工作,這其實就是戰前磨刀。

國家不同,民族風俗習慣不同,政治集團追求的利益不同,戰前耍的戲法自然也不同。

據說侵略中國時的大日本皇軍也不免此俗:先宣讀天皇御旨,再讓士兵們集體宣誓等等;有的部隊還要給官佐們展示「大中華地圖」,讓他們直接認識日本軍人的王道樂土的廣闊;到了下層士兵那裡就宣傳得離奇了:支那軍人的不行,支那花姑娘大大的好;死拉死拉的沒關係,靖國神社的有,天照大神大大地保佑!

東漢時的曹操當然也懂戰前動員這一套:大軍行至淯水岸邊,讓將士整隊肅立,曹操親自把酒,隆重祭奠上次南征時在這裡陣亡的將士,酒灑淯水,曹操不由潸然淚下……部下們看在眼裡,感動在心,三軍肅穆,復仇之情頓騰於胸,這時候,大家最盼聞到的就是血腥味。

曹操如此,絕不是作秀給大家看,子侄均喪於此,心愛的貼身衛士典韋也魂留宛城,無數將士的鮮血皆是因為自己的失誤而輕灑,他內心深深愧疚,他需要宣洩,需要懷念因他而陣亡的將士。用這種方式來加以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當然也能激起將士們的同仇敵愾之情,這就是部隊的戰前動員,不需要講什麼大道理。曹操在很大程度上達到了自己的目的:部隊的求戰情緒空前高漲。

尤其是剛投奔曹操的許褚,從周圍人的嘴裡,他已經知道了自己前任的偉烈事迹,今天親眼看到曹操如此重感厚意,內心著實熱血沸騰,一面暗自慶幸跟對人了,一面決心在自己新主人面前出場頭彩,以報曹司空的知遇之恩。

建安二年冬十一月,曹操大軍兵臨湖陽。初次與荊州軍交手,大家心中誰都無數,只聽說那駐軍湖陽的荊州軍主將鄧濟是名深通兵法的將才,臨敵廝殺甚是剽悍,而湖陽城更是地處險要,城高池深,實屬易守難攻之地。

最令曹操擔心的還不是討厭的攻城戰,而是湖陽城南十里的比水。比水河是淯水的一條支流,河雖不寬,但東流湍急,若鄧濟出動主力在此阻渡,對曹軍來說可是個大麻煩!

歷來兵貴神速,但曹操現在卻反其道而行之,大軍日行不過三十里,擺出了一副步步為營的架勢,慢慢地逼向——不是湖陽,而是張綉所據守的穰城。

這是曹操的障眼法,其目的很簡單,就是怕鄧濟於比水設防,實際上在大軍明向穰城的同時,真正的主力已經夜行曉宿,暗暗地撲向了湖陽。

大軍到了比水,果然並無鄧濟部隊在此設防,曹操提著的心終於落回了胸腔。這鄧濟看來用兵也屬平常,舍天險不用,豈非坐而不會守之輩?當然,曹操對自己明逼穰城暗擊湖陽的謀略也甚是得意:這鄧濟畢竟被自己騙過了!

鄧濟是真的被曹操的假象忽悠了嗎?恰恰相反,其實曹軍的一舉一動都沒逃過鄧濟的眼睛,畢竟這是在荊州的地盤上打仗,荊州軍的探子幾乎無處不在,如此規模的大軍行動,焉能瞞得住化裝成百姓的探子之耳目?

鄧濟是故意放曹軍渡過比水的,在鄧濟看來,那比水與湖陽之間的十里地勢,恰是給曹軍預設的陷阱,鄧濟不想被動地處於防守地位,是欲擊潰甚至全殲曹操大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