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十五、曹司空的自我批評民主會

一個軍事集團也好,一個國家也好,最忌諱的就是兩線作戰,俗話說:顧東顧不了西,就是這個意思。

二戰中希特勒就是犯了這個兵家大忌,西線對英國戰火未靖,東線便忙不迭地對蘇聯動了手,結果等諾曼底美英的部隊一登陸,整個德國就撐不住了,結局落了個元首自殺,國家無條件投降。

小日本不自量力,與中國在大陸糾纏得精疲力竭之時,覺得自己的海軍總得干點什麼吧?解決國家聖戰最需要的:南亞的橡膠與石油。便出動海軍主力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雖然讓美國人吃了大虧,但也鐵定了自己的掘墓人,從此便走上了兩線作戰的厄運。及至最後蘇聯紅軍出兵中國東北收拾關東皇軍,已經不是兩線作戰的問題了,成了一個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

到了現代,美國軍力遙遙領先世界各國,他們的專家開始研究起「同時打贏兩場局部戰爭」的可能性來了,估計研究成果不大妙,這幾年也不見提了。

曹操征張綉,就是欲徹底解決這個兩線作戰的問題,袁術稱帝在即,呂布有奶便是娘,到時兩人一聯合就不是小動靜了,自己作為國家的代表,不出兵討伐是說不過去的,但大軍一東出,咫尺之遙的張綉豈會坐視許都空城?

現在初討張綉失敗,曹操倒也不是攬功推過的主帥,誠懇向部下承認錯誤,只不過曹操也是避重就輕,只檢討表面過失,骨頭裡的錯誤還是難以承認的。

「接受張綉投降沒錯,關鍵在於沒有及時取得張繡的人質,以致弄到這種局面。這就是由於我的失誤而造成失敗的原因。大家看著,我曹某吃一塹長一智,這樣的錯不會再犯了!」

曹操的這番話與其說是檢討,還不如說是狡辯,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不僅傷亡了無數將士,失去了長子侄兒,連自己也差點丟了性命。未能正確總結經驗教訓,應該是可悲的事吧?不過也可以理解,上級犯了生活作風錯誤,能好意思向下級承認這個么?

下屬們可以裝不知道,甚至從內心裡原諒了自己的上司,畢竟是男人們都免不了的毛病,但有人卻絕不能原諒曹操,那就是曹操的正室丁夫人。

因為此戰而喪命的曹昂自小便由丁夫人撫養(生母劉夫人早逝),沒有生育過的丁夫人一直視如己出。曹昂陣亡,丁夫人痛哭之餘實在不能原諒曹操:等於為了一個別人的寡婦把自己的兒子殺了。這應該是任何一個做妻子的都受不了的。曹操無奈,只好把她打發回了娘家,以求家庭暫時安定。

丁夫人自此再也沒有回到過曹操身邊,其實也不僅是因為兒子橫死,估計實在不願意讓曹操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左擁右抱,曹操在獵美方面與韓信點兵有得一比,原則上是多多益善吧。

不是有「自古英雄愛美人」之說嗎?曹操當然也不例外,可能比一些後世的溝女「英雄」們還要英雄幾分,具體數目無法詳盡,但僅知道有名號的就有:丁夫人、卞夫人、尹夫人、劉夫人、秦夫人、李姬、孫姬、周姬、劉姬、趙姬、鄒氏等十餘人,沒有留下姓氏名號的當會更多。至於他最喜愛的歌舞伎就無法估計了。

不過現在的曹操還顧不上隈紅擁翠,張繡的問題不解決還是不行的,就在曹操盤算著怎樣解決這塊難啃的骨頭時,軍報傳來,自曹操北返許都後,已經收復的南陽、章陵等縣又全部反叛,重歸張綉了。

經過了兗州叛亂的曹操對翻來覆去的郡縣極為痛恨,正欲親提大軍再征時,卻又聞東方陳國來急報:那袁術「御駕」親臨陳國,騙殺了其王劉寵及國相駱俊,現正駐軍蘄陽。陳國有失,許都與兗州的聯繫便被切斷,而從黃巾軍手裡奪來的汝南也將不保。且袁術現已公開稱帝,建號「仲氏」,擺明了要與曹操所保的獻帝爭天下。

張綉這頭怎麼辦?曹操決定親討袁術,由曹洪負責率軍對付張綉,收復叛亂各城,最擔心的兩線作戰終於避不開了。

可那張綉又豈是好對付的?何況又有賈詡襄助,即算曹操親征,也未必有把握必勝,遣曹洪前去獨當一面,實是無奈之舉。

果然,曹洪提軍殺到南陽時,那張綉依賈詡之計早已堅壁清野,城門緊閉,曹洪無奈,只得將騎兵後撤,用步卒強攻堅城。誰知步兵攻城剛欲展開,那城內的張綉騎兵卻反而殺出城來,步兵遭突襲,只得放棄攻城,結陣固守。等曹洪的騎兵撲上去之後,那張繡的部隊卻又撤回城內堅守不出,點計步兵傷亡已是不少。

曹洪的騎兵只得壓陣掩護步兵攻城,一來二去,早已折騰得人困馬乏,曹洪求戰心切,卻疏忽休息馬力,而城內的張綉部卻是西涼鐵騎的老班底,戰力極強,對騎兵作戰經驗尤其豐富,趁曹洪欲收隊紮營之時卻突然出擊了,曹洪的部隊士氣已呈低落,馬力亦疲,怎能抵擋張綉生力軍的衝殺?

一敗不可收拾,竟被張綉軍趁勢掩殺,住腳不得,至此曹洪已無力與張綉野戰,只好節節敗退到葉縣,那張綉軍卻耀武揚威,直逼葉縣城下,曹洪無力出戰,只得任由張綉軍四處劫掠,戰局的被動局面一時難以扭轉。而曹操征討袁術的大軍所遇到的恰恰相反,那袁術被呂布欺辱得不敢照面,好不容易才算熬走了呂布、韓暹、楊奉等瘟神,袁術一口惡氣卻要出向陳國,趁曹操戰張綉無暇東顧時倒也佔了些便宜,現在聽說曹操親臨,袁術五內俱慌,本來就是被曹操給打怕了,不早遠走高飛還待何時?

要說袁術也混,你惹不起就別再招惹曹操,既然惹了那就堅決頂一氣,就算大丈夫能屈能伸,一走了之也可,那就帶全軍走唄,他還覺得不打一仗面子上過不去,自己又不敢對陣,便委託了手下大將張勳、橋蕤帶李豊、梁綱、樂就等堅守蘄陽,以替自己找回這個場子,自己卻先溜之度淮。

曹操來到蘄陽,深知自己的部隊不易久戰,尤其擔心曹洪那邊的戰況,但要想迅速攻克一座堅城,卻非易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