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餓虎遇到了小羊羔

人最難忘的是什麼?是在你餓了三天的時候有一個人推給你了一碗米飯!這碗飯值多少錢?不大好說,要看你對義字的理解程度而定,兩元錢也合理,百萬元也合情。

陶謙現在就是這樣,尤其是這碗飯不僅是在自己餓了三天的時候送的,而且送飯的人自己也已經餓了三天了,把僅有的一碗飯分給陶謙一半,擺明了準備與自己一起餓死,能不令人感動么?陶謙認為:劉備就是個這樣的人。

且不論這碗飯對延續自己的命能起多大作用,僅這份情意就能給人繼續活下去的勇氣!怎麼對待這種甘同生死的情誼?沒說的,共命運吧!先把自己所有的保命存糧拿出來分了再說。

陶謙現在還有多少保命糧——部隊呢,雖經上次的彭城大敗損失不少,但估計還有步騎十萬左右,應該說力量還不是太弱,只是因為曹操這個敵人太強大了,青州軍久經實戰歷練,主帥曹操又是個從人血里滾打出來的戰場奇才,青徐二軍相較,實在不是一個重量級的對手。

還有,當時徐州的管轄地也實在太廣,東至大海,南接揚州,北鄰青州,西面就是擁有三十萬大軍的兗州了。大小城池六七十座,十萬部隊相對來說是杯水車薪,顧西肯定顧不了東,所以大戰未開,中部的琅琊、東海等城已淪落曹操之手,曹操依舊進行了雞犬不留的屠城!大概曹操認定:這種超恐怖的手段必然有利於將來的軍事行動,它能摧毀防守方抵抗的意志。

這種上規模的恐怖行為有效嗎?從短期上說,九成以上是有效的,但眼光放遠的話,那則是百分之百的自殺行為,恐怖豈是立國正道!

陶謙的十萬步騎中有一支威名遠揚的特種部隊,那就是陶謙從自己老家帶來的子弟兵:丹揚軍。陶謙是丹揚人,家鄉以盛出勇卒聞名,(大家還記得當年大將軍何進專門去丹揚招兵嗎?)這支部隊規模不大,總共才四千人,由陶謙的親信徐州名將曹豹率領,陶謙毫不猶豫地把這支保命精銳撥給了劉備指揮,以增強劉備部隊的實際戰力,劉備帶來的那點兵也實在是太不像樣子了。

緊接著又從政治地位上給劉備來了一次突擊拔高:上表給不起作用了的朝廷,推薦劉備為豫州刺史,在東漢末年軍閥們割據一方的年代,已形成了這樣一種潛規則:以陶謙這樣的地位與身份,只要公布一份推薦文告,被推薦人就算是到任了,根本就不用朝廷批准與否,你中央政府批不批那是你的事,反正這個官是當定了,大家對此都是承認的,難以理解的是連後世的史家們也是那麼勢利眼,對此不合法的荒唐任免程序也沒有意見,照承認不誤。

這樣的皇帝當的實在無趣。

劉備沒推辭,這就意味著從此以後劉備成了與陶謙身份地位接近的貴賓,劉備一下從幽州來援客軍的身份變成了豫州友軍,跟幽州的公孫瓚、青州刺史田楷脫離了隸屬關係。

對劉備來說,此意義非同尋常,劉備仗還沒打,便一步跨入了軍閥的行列,大家現在都是刺史,接近「牧」那個級別了。

可是,惡仗還是不可避免地要打,曹州牧不會因為你劉備榮升刺史而變得態度和藹的,反而會打得更狠一點。

現在劉備指揮的是一支地道的雜牌軍,總數不足萬人,原屬三家,而自己的嫡系部隊反而是最弱小的一股,也就那麼千把人,就算是擰成了一股繩也無法攔住曹軍的千鈞之力。現在的問題是,如何把這三股強弱不同的繩坯擰成一股?

可怕的是,劉備根本就沒有想過要把這三股繩坯擰成一股,因為劉備做事有他的準則:政治第一,軍事第二。考慮的是仁義當先,軍事上的勝負是排在第二位的——真是迂腐得連子金山都替他著急!

請看他的仁義作戰部署:現在守的是郯城,曹操上次便是未克郯城而歸,此次兵鋒重到,勢必得之而後快;而與騎兵為主力的強敵作戰,堅城是唯一的依託,集中全部兵力於城內應該是唯一的選擇,但劉備卻是這麼想的:

趙雲所率的幽州部隊是借來的,一旦有什麼不測,如何向老同學公孫瓚交代?再說那趙雲也是他早就欣賞的將領,不能讓他跟著我讓曹操給一勺燴了,去守下邳吧,那兒不是主戰場,相對安全些。

劉備的這種做法感動得趙雲熱血欲涌,淚幾齣眶,只恨自己福薄,未能於投效公孫瓚之前早逢劉刺史!

曹豹所率的丹揚兵,是陶謙唯一的精銳看家部隊,怎能消耗損失於自己之手?危險的野外戰事不能由他們作為主力,於是便令曹豹率該部據城死守,曹豹及丹揚兵人人心裡明白,這是劉刺史在照顧自己,況且守的是自家的城池,有什麼理由不以熱血灑城頭,與城共存亡?

劉備自己僅帶本部千餘人與關張二將,紮營城外,屏障郯城,簡直如同把一隻羔羊送到了餓虎嘴邊!

而曹操呢?對劉備的郯城防守兵力是清楚的,萬人而已!小菜一碟。那劉備政治眼光雖遠,卻又懂得什麼兵法?手下的關羽、張飛二將倒是輕視不得,其勇早有所聞,但在數萬鐵騎面前,一兩個勇將又能頂什麼事?

曹操大軍順利地開到了郯城,前鋒緊急來報:

「情形不對!郯城守軍並未如州牧所料,固守高城,而是當道立寨,阻住了去路。」

曹操聽報簡直不敢相信,於是便親臨前敵看個究竟,立馬遠望,心中大疑:這劉備莫非暗藏後招?或者前方那小小的營寨只是一座虛營,並無大將駐守?營內分明有人把守,士兵們也是人啊,哪能這樣送戰士入虎口?向聞劉備仁義,不會這麼不體恤士卒吧?

這劉備大仗沒聽說過有什麼值得炫耀的戰績,但零星小仗倒是打了不少,實戰經驗肯定是有的,此時的布陣難道有什麼花活在等著我!必須弄清了再做大舉動。對,為將者應先謀而後動,萬不能半世英名污在這織席販夫手裡。

於是,曹操當即吩咐曹洪出動兩千輕騎,試攻敵營,發現苗頭不對立即撤回,不準戀戰強攻;夏侯惇率一萬重步兵負責接應,另由李典、樂進指揮一萬弓弩以備不測,馬上開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