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繆希雍 雙雄聯手

其中一個醫案就還是我們前面提到的喝童便的於中甫同志,他的大兒子病了(這家人認識繆希雍真是太幸福了,一家人的病全都給包治了),什麼病呢?是出了水痘,同時兼血熱與氣虛,先服用了解毒藥,服用以後毒氣下瀉,開始瀉肚子,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危急的癥狀,那就是水痘開始癟了,這叫內陷,中醫認為是正氣不支了。

怎麼辦?小孩子禁不住這麼瀉啊,於是請來了繆希雍,繆希雍一看,就用了一點點的鴉片(用了五厘,大家別害怕,現在不用鴉片了,都用罌粟殼了,也叫「米殼」),加上炒蓮肉五分,用米湯給送了下去,結果泄瀉就立刻止住了。

這時,王肯堂也在旁邊,就說,還要補氣,於是接著用人蔘二兩(量夠大的)、黃芪三兩、鹿茸三錢,煎服,服下去以後,元氣就足了,再看水痘,「漿頓足」,然後,很快就痊癒了。

這個小孩子能夠得到中醫歷史上兩位大家的聯手會診,夠有面子的啊,這在中醫歷史上都少見,一般都是單槍獨斗來著。

另外一位如此有面子的人叫康孟修,是雲間人(在現在的松江),這位康老兄患的病也很奇怪,是身上忽冷忽熱,吃不下飯,已經很長時間了,病重得幾乎要挺不住了。(久之,勢甚危)

繆希雍聽說以後,就跑去給人家診病,我們的繆希雍診病有個特點,就是喜歡主動上門,雖然現在看這是好事,那在當年確實不容易。

過去醫療界有句話,叫「醫不叩門」,換現在的話說就是:不要太主動了,您自個兒跑到患者那裡,沖患者說,我來給你治治吧,患者會覺得你特不靠譜,他絕對會拒絕你,然後凌晨跑到大醫院去排大隊挂號去。

這是患者通常有的一個心理,但是,繆希雍卻不管這個,我們在後面還會談到,繆希雍是經常聽說誰病了,沒等人家來請,就主動上門,而且,有時經常是大老遠的跑去,給人看病,在許多醫案里,這路途還通常不是一般的遠。

話題說回來,就在繆希雍給康孟修診斷完了以後,卻犯了難,為什麼呢?因為他這診斷指征太少了。

平時我們要診斷,需要望聞問切,然後找出診斷的特異性指征,進行判斷,可這位,除了忽冷忽熱,其他的診斷指征卻很少。

您別看繆希雍這個人長得像個豪俠似的,一定心粗,其實不是的,他在診病的時候,當時的人評價他是:「其察脈審症,四顧踟躕,又甚細、甚虛、甚小心」。

面對這個康孟修患者,繆希雍並沒有馬上開方子,而是回頭靜下心來仔細地思考,然後「遍檢方書」,就是把家裡的醫書都給翻了個遍,反覆地分析。

最後,自己分析還不夠,還拉上了王肯堂,兩個人一起分析,然後,一起定下了使用的方子:五飲丸。

這個五飲丸是《外台秘要》里的方子,成分是乾薑、茯苓、白朮,就三味葯,是治療因為長期喝冷飲或者喝茶導致的體內停飲之證,可見繆希雍把古書是翻了個遍。

繆希雍和王肯堂這二位高人一同出手,效果如何呢?

結果是:「立瘥」,就是立刻就痊癒了。

這位康孟修簡直感覺太幸福了,這個惱人的病竟然一夕而去,而且,還是人家主動上門來給看的,對於如此與自己肝膽相照的人,還有什麼說的呢,於是他就和繆希雍也成為了好朋友。

日後,他們的關係直如親兄弟,而繆希雍的母親也是在康孟修家裡去世的,令人欷歔,這是後事,我們接下來再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