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朱丹溪 聰明的孩子朱丹溪

童年時候的朱丹溪,不,這個時候應該還叫朱震亨,因為「朱丹溪」這個帶著光環的稱謂還沒有落到他的頭上,這個時候的朱震亨還算是個聰明的孩子,由於家裡是書香門第,所以讀聖賢書、習舉子業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瞧,童年的朱震亨蹦蹦跳跳地跑過來了,來來,讓我們仔細看看這個日後的名醫吧:這個叫朱震亨的小孩瘦瘦的,額頭寬寬的,眼睛很大,透著機靈。但是,從外表,我們怎麼看這個朱震亨都是個成千上萬個少年兒童中的普通一員。

在文獻記載中,朱震亨小時候「日記千言」,看來是個非常聰明的小孩子,他的父親是讀書人,祖父是進士,這還不夠,老天爺又給他安排了位極其有來頭的母親,他的母親戚氏的祖上是宋朝時的官員,雖然到了元朝,家道不行了,但家教還是有的,她對子女管教甚嚴,有一次朱震亨的弟弟從鄰居家的雞窩裡順了個雞蛋,被母親發現了,嚴厲地斥責他馬上給鄰居送回去,搞得他很久都做吃雞蛋的夢。

在這種嚴謹的教育下,朱震亨苦讀舉子業,像古代任何一個讀書人一樣,希望能夠通過科舉博取功名,但是接著,卻突然放棄了科舉之路。

對於他突然放棄的原因,我們並沒有找到記載,只能看到:「先生受資爽朗,讀書即了大義,為聲律之賦,刻燭而成,長老咸器之,已而棄去。」

這樣的話語,如果從字面理解,我們的頭腦中則不難出現上面我們描述過的情景,即震亨同學太聰明了,卻對做學問不感興趣,才「已而棄去」,但是如果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這種論述很有疑點,這就好比是描述一個人:「非常有當官的天分,年紀輕輕官就越當越大,然後不當了。」

這絕對是種不靠譜的邏輯,傻瓜才會相信呢,沒有點兒經濟或者作風問題怎麼會不當官了呢?那麼,歷史中的真實情況是怎麼樣的呢?朱震亨為什麼放棄了科舉之路,在放棄了科舉之路後,開始對什麼感興趣了呢?

關於朱震亨為什麼對讀書不感興趣了,歷史上沒有記載。

現在,讓我們來揭開這個謎團吧!

首先,我們可以從朱震亨父親的去世來分析起。

就在朱震亨刻苦讀書,大家對他也期望甚大的時候,在他十五歲時,他的父親去世了。

在他後來寫的著名的醫書《格致餘論》的序中,朱震亨寫到:「因追念先子之內傷……一皆歿於葯之誤也」,「先子」在古代可不是稱呼自己的兒子,而是自己故去的老子的,可見,朱震亨的父親因為內傷病不治,在朱震亨十五歲的時候去世了,他的家道從此中落。

朱震亨顯然因為他父親的去世,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他搞不懂為什麼經過醫生的治療,父親的病不但沒有好,反而還去世了,這個疑問困擾了他很久,直到多年以後自己後來懂得了醫書,才曉得是醫生給誤治了,這讓他悲憤異常。

但是在當時,朱震亨是不了解這些情況的,他在悲痛之餘也沒有什麼辦法,想必接茬兒讀書是跑不掉的。

但是,上天似乎覺得給這個家庭的打擊不夠,在接下來的若干年中,他的大伯,他的叔叔,也相繼患病,在經過醫生診治後,去世了。

我這樣寫似乎給人一種感覺,就是朱震亨家的附近有一個心懷叵測的醫生,每次朱家有人生病,在請他診治後,他都會做點什麼手腳,讓這個人死去。

但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的,這樣的事情出在當時應該是很普遍的現象,只能說明當時的醫療水平確實到了需要整頓的地步了。

也就是說,歷史在呼喚偉大的朱丹溪的出現。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