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雄關內外 9.乾坤一擲

山海關下的決戰已是第三天了,這是決定中國歷史走向的關鍵的一天,像一場大賭博,雙方都投入了自己最後的本錢,作乾坤一擲,李自成勝了,大順朝就要翻歷史的新頁,吳三桂勝了,漢人的江山淪為滿人之手。

還是凌晨,大順軍便都用過早餐了,經過一晚的休息,這些人又都恢複了體力,一個個躍躍欲試。待大家餵飽了戰馬,整頓好兵器,剛站好隊,營中上百門小炮便開始轟鳴了。

這邊清吳聯軍一方,也早已磨刀霍霍了。

多爾袞站在西關城樓上,微笑著向前方掃視,西南方向,沿石河一線,綿亘十餘里,大順軍旗幡飛揚,鋪天蓋地,一隊隊的騎兵在前,步兵緊隨其後,步伍是那麼整齊,行動是那麼有序,陣陣吼聲,一浪蓋過一浪,就像是海潮;這邊的吳軍也不示弱,在吳三桂統率下,全隊出關,已在關前列成一個長形方陣,等待著大戰的到來,他們的人數雖少於敵軍,但旗幟一樣地鮮明,戰士和戰馬也一樣地精神抖擻,毫無畏懼。

多爾袞站得高,看得遠,兩下比較,大順軍確實在氣勢、數量上要遠遠地蓋過吳軍,然而,吳軍畢竟挺過來了,且苦苦支撐了兩天。他不由想,吳三桂確實不簡單,也虧他想得出要與我大清借兵,若真依了他,李自成不定要死在他手上呢。

想到這裡,他不由傳旨,將阿濟格、多鐸召來,再次面授機宜:沒有他的旨意,任何人不得輕舉妄動。

這裡吳三桂也在尋思,八旗軍主力已進關了,他們全是高大的東北漢子,是一個個站著你讓我砍、我讓你砍的死士,這以前他們相互為仇,今天化敵為友,山海關憑空加入這麼一支生力軍,自然勝券穩操,眼下多爾袞讓咱們打頭陣,他坐在城樓觀戰,這「觀戰」是不是「黃鶴樓上看翻船」呢?

但自己已成過河卒子了,寧為刀俎,毋為魚肉,除了拚死上前,還有別的出路嗎?

想到此,他只得把目光投向前方,大順軍的炮聲再不像昨天那麼可怕了,就是那一陣蓋過一陣的怒吼聲,眼下在他們聽來,也只像是豬羊被屠殺前的陣陣哀鳴。

三通鼓罷,布置在石河西岸的大順軍已不耐煩了,劉宗敏見此番吳軍全隊出關迎戰,更是無比的興奮,他與眾將打氣說:

「各位,吳三桂這小子已沒有幾下撲騰了,勝負就在今天見分曉,大家衝過去,將他消滅在關外,山海關就是我們的了。」

這時,李自成也帶著一班幕僚站在高阜觀戰,在鼓聲的激勵下,眾將士齊聲怒吼,便各自領兵沖了過去。

在到達炮火的射程後,雙方的火器營開始相互對射,然後,大順軍便冒著稀疏的炮火衝鋒。這邊吳三桂也督率手下各軍迎了上來,兩軍終於交上手了。

在大順軍這邊,已是憋了一肚子氣了,他們以三倍於對方的優秀兵力,連日苦戰,不但未能將雄關拿下,且傷亡了不少弟兄,這是從未有過的恥辱,須知他們是孤軍遠征,不將對方殺敗,便連北京也守不住,只有退走長安一條路了,這結局,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可怕的,今天是關鍵的一天,他們能不奮勇上前嗎?

吳軍這邊,也已到了蓄勢待發,非一泄不可的程度了。大順軍在北京的行徑,他們已有所風聞了;眼下,李自成當著全軍將士,刑撲吳襄,這事做得有些過份,活生生的事實,使廣大吳軍,包括那些原本意志不堅,無心與大順軍戰鬥到底的人,也對大順軍失望起來,認為李自成過於殘暴,他們除了以死相拼,便再沒有活路了。而且,因為無路可走,使那些原本有些民族意識,心裡有個「嚴夷夏之防」的將軍們,也認為吳三桂的降清是可以理解了。正因如此,他們雖身處危城,居於劣勢,受大順軍壓制,圍著追殺,逼在城下往死里打,卻能做到同仇敵愾,上下一心;眼下,他們明白,身後有十餘萬生力軍,到時會給敵人一個措手不及,他們能不倍感振奮,有恃無恐地抗爭嗎?

所以,戰爭一開始,雙方几乎是紅著眼睛拼全力地對殺,誰也不退後,誰也不讓誰,整整一個多時辰,竟分不出勝負。

李自成立在高阜觀戰,他睜著獨眼死死地盯著陣上,吳軍經兩天大戰,已是元氣大傷,不意今天竟又全隊出關迎戰,這是李自成沒有想到的。要知道,消滅縮在關內、憑險死守的敵人要比在野戰中消滅難得多,所以,吳軍能像今天這樣傾窠而出,真是求之不得的好機會。

白刃戰相持了整整一個時辰,他那隻獨眼幾乎沒眨一下,死死地盯著對方。

面對強敵,吳軍的長方形陣變成了棱形,長槍手持著長矛,密集於第一線,後面是弓箭手和手持火槍的士兵,長短配合,形成一道難以逾越的障礙,全力對付從石河東岸衝過來的大順軍,哪裡出現危機,後面的人便補充上去,好幾次化險為夷,面對數倍於己的敵人,絲毫沒出現混亂。

李自成心裡不由也有幾分佩服對方,但畢竟是身經百戰的人,看著看著,他終於看出了苗頭,發現擊敗對手的機會終於來了,這就是他通過遠眺,發現吳軍在招架時,因為東邊吃緊,為救東邊而主力移動,西邊居然讓出了一大片空隙,那裡就屏蔽著西羅城,這不正是偷襲的好機會嗎?於是,他得意地對身邊的宋獻策笑了笑,說:

「宋軍師,看朕今日活捉吳三桂。」

說著,他派人傳旨,讓劉宗敏把他的殺手鐧拿出來。

劉宗敏的所謂殺手鐧,就是手中還有一支機動兵力,一直還未派上前線,這就是三品制將軍袁宗第率領的兩萬餘名精銳。這是一支偏師,前天曾受命迂迴至關西面的石林,尚未派上用場。袁宗第一再請戰,劉宗敏仍讓他等著,說好鋼要用在刀刃上。眼下李自成看出這一破綻,劉宗敏也看出了,明白若有奇兵撲向它的右翼了,便可乘機打亂它的布署,將這個方陣衝垮。

所以,不待李自成傳旨,劉宗敏已讓身邊的護衛搖動手中一面大紅旗,一連擺了三下,只聽西邊那層巒疊嶂的山林里,突然響起一連串的吼聲,霎時之間,兩萬精兵齊出,騎兵都手持明晃晃的馬刀,步兵緊隨其後,手中是長長的紅纓槍和大刀,一齊向吳軍右翼撲來。

吳軍與面前的大順軍正殺得難分難解,不想對方在關鍵時,還有大量的生力軍投入,重拳直擊腰部,驟不及防,陣腳果然一下就被打亂了。防衛吳軍右翼的,是副將馮有威部,他們與大順軍的劉芳亮部相遇,相互糾纏,快要筋疲力盡了,後來,他發現中路有些混亂,大纛幾次被大順軍奪走,他怕吳三桂有失,便分出一部兵力支援中路,不想就在這時,袁宗第衝過來了。這袁宗第年紀不大,卻是一員老將,打仗很是勇猛,這幾天別人在前面拚命,他卻守在石林觀戰,心裡正感到憋悶,一聽令下,便翻身躍上他的黃膘馬,抽出雙刀,在馬屁股上猛地一拍,那黃膘馬便載著他飛奔起來,他身後的兩萬名將士,也吶喊著跟上來,吳軍驟不及防,被殺得紛紛後退。

中路的劉宗敏見狀,豈能放過這一大好時機,立刻跳上戰馬,擎一桿大刀,親自率隊猛攻。立在高阜的李自成也興奮了,只見他把身上的袞龍黃袍一甩,袖子往上一捋,擂起了戰鼓,這鼓點是那麼急驟,那麼驚心,如萬馬奔騰,如暴風驟雨,正衝鋒的大順軍將士們,只一下便聽出這是皇上在親自擂鼓了,他們立刻倍感振奮,一個個更加拚死上前,一下便把吳軍堅如磐石的防線沖得七零八亂。本是嚴嚴正正的方陣,只要一處有失,便破綻叢生,只轉眼功夫,就像一片桑葉,被大順軍咬得儘是破洞,眼看就要不可收拾了。

李自成見此情形,心中明白,吳軍一旦被打亂陣腳,接下來便會被分割包圍,出現追雞趕鴨、砍瓜切菜的局面了,不由興奮異常。這時,他的雙臂雖有些發酸,但雙手卻一點也沒有放鬆,反使鼓點更急促。他已認定,這應是他平定天下的最後一仗,消滅了吳三桂,可傳檄而定江南,從此,他就可在長安城中當太平天子,越想越興奮,真有些不可自持。

不想就在勝利在望之際,忽然天色變得陰霾起來,兩天來,在海面上徘徊的濃霧,忽然急驟地向關前移來,整個戰場,雲遮霧罩,加之平地颳起一陣旋風,山海關前,揚起了漫天風沙,一時之間,人馬雙眼迷離,咫尺雙方,人影疃疃,面目恍惚,難分敵我——這無疑給被追殺的吳軍帶來了脫逃的機會,高阜上助戰的李自成,霎時什麼也看不見了。

城樓上的多爾袞也發現了這情況,不由雙手合十,感謝上蒼,這真是天如人意啊!他立刻傳旨,令集結在關內、蓄勢待發的八旗三軍,齊聲鼓噪。這可是十四萬人同一吼啊,那吼聲,如山呼海嘯,湧向關外,酣戰中的大順軍聞聲不由大驚,竟以為吳軍後面,有神兵天降;吳軍聞聲則倍覺鼓舞,愈戰愈強。

此時此刻,說天意也罷,說神話也罷,但其事確有,且載諸正史——清兵一連三吼,其「風遂止」。

眼見得風霾將息、濃霧漸開,城樓上的多爾袞笑了,一聲令下,城頭上立時響起了急驟的鼓點,且夾雜了陣陣海螺聲。

戰場上吹奏海螺,這是大順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