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伍 崇尚理學還召妓的糊塗皇帝——宋理宗趙昀 造化弄人平民當皇帝

宋寧宗嘉泰四年(1204年)正月初五,山陰縣尉趙希家生下一個兒子,排行第六,起名趙與莒。

這實在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或許根本不值得在史書上記載一筆,但20年後,這個叫做趙與莒的孩子登上了皇位,他出生的情景也就被渲染得非比尋常。據說,在趙與莒的母親全氏臨產前,趙希派一個僕人送她回娘家,天明啟程的時候,發現外面有很多軍士,趙希很奇怪,親自去看,卻沒有人影了。接著,在上船的時候,又發現船邊卧著一條黑色的蟒蛇,使船都傾斜了。趙家人對這些異兆感到驚訝,就取消了回娘家的計畫。當天夜晚,趙與莒就出生了。雖然是夜晚,卻赤光衝天,照得周圍有如白晝,室內,也異香馥郁,恍惚間彷彿有兩名童子張著青蓋保護著剛出生的孩子。似乎所有的這一切,都在顯示著這個孩子將會有不同尋常的未來。

但是,孩子的父親趙希不過是個從九品的小小縣尉,而且在他出生後不久就病死了。母親全氏只好帶著趙與莒和他的弟弟投奔娘家,但全家也並不富貴,孩子的舅父只在地方上擔任保長。雖然他們也是宋的宗室,算起輩分,趙與莒還是太祖的十世孫。但兩百多年過去了,早就和一般的庶民百姓沒有太大的區別,完全是一個普通的平民家庭。趙與莒在這樣的環境下度過了少年時代,和他這個階層的孩子一樣,也接受了一些粗淺的教育。如果不是後來的那些變故,他也會這樣平平淡淡地度過一生,但是,在他十八歲的那年,一個偶然的事件,卻改變了他的命運。

一個叫余天錫的人,是丞相史彌遠的門客,準備回鄉參加鄉試。在路上遇到了大雨,就到附近的全保長家避雨。全保長聽說他是史丞相館客,忙著殺雞備飯,接待得十分隆重。也許覺得余天錫是從丞相身邊來的大人物,想讓他看看外甥的前程,就在席間指著趙與莒兄弟說:「這是我的外甥,算命先生曾說這兩個孩子以後富貴不可限量。」余天錫仔細觀察了兩個孩子的言行舉止,也覺得還挺不錯的,又得知他們是宋太祖的十世孫,就連鄉試也不去參加了,當即回到臨安,告訴史彌遠。史彌遠就讓余天錫帶兩個孩子一起來京。原來,此次余天錫回鄉,還帶著史彌遠給他的任務。寧宗皇帝的弟弟沂王的兒子死了,史彌遠讓他在宗室中選賢明厚道的人給沂王立後。所以他看到趙與莒兄弟不錯,就把想把他們帶去。全保長了解了事情原委,大喜過望,心想到了沂王府,那是一步登天了。連田產都賣掉了,替兩個孩子整治衣冠,免不了召集親戚朋友,大擺筵席,繪聲繪色地講述這番奇遇,隆重地送孩子赴京。

但是,事情卻並不這麼簡單,丞相史彌遠的心裡還有更深的打算,他不僅僅想著為沂王立後,還想著要為寧宗皇帝尋找一位繼承人。

這件事的原委卻要從頭細述。宋朝自從靖康之變後被趕到臨安,不但國勢日衰,就連皇室生孩子的能力,似乎也隨之下降。所以皇帝一旦沒有兒子,就收養宗室中的子弟作為繼承人。宋高宗沒有兒子,就收養了宋太祖的後人養育在宮中,繼位後即是孝宗。孝宗皇帝倒是有個親兒子,但卻極不孝順,當太子的時候就天天吵吵著要早點繼位。孝宗無奈,退位作太上皇,給兒子讓位,可這個兒子當了皇帝竟不去看老爸一眼。大臣們看不過去了,天天上書勸他盡孝,可他還就是不去,甚至孝宗皇帝死了,也不到靈前弔奠。大臣們都覺得這個不孝之人當皇帝實在是有礙觀瞻,乾脆說他有神經病,逼他讓位給兒子寧宗。而這幫大臣也就算有了「擁立之功」。其中有一個叫韓侂胄,還是寧宗皇后的親戚,於是大權獨握,不可一世。他還想建立不世之功,就決定北伐金國,史稱「開禧北伐」。但打仗不是小事,要有充分準備和嚴密部署的,韓侂胄的北伐卻是頭腦發熱的決定,結果自然是節節敗退,南宋朝廷只好向金人請和。但金人的條件卻十分苛刻,割地賠款不說,還一定要韓侂胄的腦袋。這時韓侂胄的靠山韓皇后已經死了,寧宗新立的皇后楊氏一向看他不順眼,於是就和史彌遠密謀,趁韓侂胄上朝的時候把他殺掉,把腦袋割下來送到金國請和去了。

韓侂胄已死,史彌遠有和議大功,又有皇后的支持,自然也就權傾一時。寧宗皇帝沒有兒子,也選取宗室子弟在宮中作為繼承人。他的太子趙詢,本來和史彌遠關係不錯,誅殺韓侂胄就是兩人合謀,但這位太子後來死了,寧宗不得不再選一個繼承人,但新太子趙竑卻特別討厭史彌遠。東宮的牆上掛著一幅地圖,他曾經指著上面瓊崖(今海南島)的位置說,自己一旦登基,就要把史彌遠貶到那個地方去。史彌遠得知此事,自然害怕,知道這個皇太子即位,自己一定沒有好果子吃,就每天想著如何對付。他計謀深沉,知道對這種事要早有準備,如果控制得了趙竑也就罷了,控制不了,他還有厲害的手段。這個手段就著落在那個余天錫身上。

余天錫帶著趙與莒兄弟到相府見史彌遠。史彌遠看到這兩個孩子也很滿意。但他志向不小,心計又深,是想替自己找個靠山,而不是給孩子找富貴,心想全保長這樣大張旗鼓,把這件事弄得人人皆知,以後做起手腳來十分不便,就立即讓他們回紹興。全保長灰頭土臉,慚愧無地,鄉人也暗暗發笑。

可是第二年春夏之交,史彌遠忽然對余天錫舊事重提,讓他再把紹興那兩個孩子叫來。丞相心事,連余天錫也不能明白,全保長更是不知就裡,自然不願第二次被鄉人當作笑柄,趕緊推辭。史彌遠卻暗中叮囑說兩個孩子里哥哥福份最大,最富貴,應該在京城裡撫養。丞相發話,全保長畢竟不敢過分違拗,余天錫就又把趙與莒接到了臨安。

趙與莒到了臨安,被確立為沂王嗣子,賜名趙貴誠。史彌遠一方面給他安排生活,選擇老師,教他研讀經史文翰,學習朝廷禮儀;一方面又不斷地給他加官晉爵,在嘉定十七年(1224年)寧宗重病之際,使皇命讓趙貴誠成為皇子,改賜名為趙昀。在短短的兩年里,這個出身平民的孩子已經成為了皇子,離高高在上的皇位,只有一步之遙了。

但這一步也不容易,雖然趙竑與史彌遠之間關係越來越僵,史彌遠每天挑趙竑的毛病,希望寧宗皇帝廢趙竑立趙昀,但事情沒有成功,他一直也沒有抓到趙竑什麼把柄。就在趙昀被立為皇子的一個月後,寧宗死了。史彌遠一面假傳寧宗遺詔,令皇子趙昀繼位;一面又拉攏楊皇后,讓她承認趙昀。接著,又派人去宣趙昀火速入宮。宮使將行,史彌遠特地強調:是沂王府里的皇子趙昀,不是萬歲巷裡的皇子趙竑。若是弄錯了,誅殺不赦。那些人自然不敢錯,否則史丞相就不免要到海南島跑一趟了。

此時,那個真正的皇太子趙竑卻在家裡等待禁中來人宣召,但來人久久不至。後來,終於有人召他進宮了。但經過宮門時,隨從卻被禁衛攔住。他只好單獨入宮,史彌遠引他到靈柩前舉哀,又引出帷帳,然後宣召百官,立班聽遺制。趙竑被引到殿中,仍站入過去上朝的舊班。他不禁驚愕:「今日之事,我不應該站在這裡的吧?」旁人騙他說:「尚未宣制之前,應當站在這裡,宣制後,才能即位。」趙竑沒有回過神來,以為按規矩如此。這時,他遠遠看見燭影之中,卻有一個人隱隱約約地已坐在御座上了,接著便聽到遺詔宣布由趙昀即皇帝位,當即百官下拜,山呼萬歲。趙竑這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被廢,一氣之下便拒絕給新皇帝行跪拜。但此時豈容無禮,有人按著他的腦袋強讓他拜了下去,這場驚心動魄的登基大典才算宣告完成。趙竑封為濟王,出居湖州。史彌遠如願以償,趙昀繼位為帝,就是宋理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