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壹 窮奢極欲的貪財皇帝——後唐庄宗李存勖 窮奢極欲死於伶官之手

正如司馬光在《資治通鑒》里所說,李存勖「知用兵之術,不知為天下之道。」他在戰場上是勇猛無敵,百戰百勝的將軍。可自從登基作了皇帝,卻自以為大仇得報,便日益驕縱,不再為戰勝對手而約束自己,做上了快活天子,與先前判若兩人:一方面寵信伶官,縱容他們胡作非為,擾亂吏治;一方面又大肆搜刮,搞得民窮財盡,將士離心。不但如此,他還對以前的功臣產生了猜忌之心,大加殺戮。郭崇韜被殺,就是一樁大冤案。

郭崇韜是後唐的名將謀臣,為人清廉,做事幹練,而且遇事機警,應對從容。李存勖在繼承王位之後對他十分器重。用他的計策擊敗了契丹,並在與梁作戰中多次取勝。滅梁的關鍵一戰汴州之戰,也是在他的策划下得以成功的。但郭崇韜為人忠直敢諫,為朝廷獻策,曾奏時務利害25條。就是對於李存勖本人,勸諫起來也毫不留情面。李存勖登基後日漸奢侈,有一年的夏天熱得讓人難以忍受,李存勖到處找避暑的地方,都不如意。宦官就說:「現在大內的樓觀,還不及昔日長安里大臣家蓋得高。以前有大明和興慶兩宮,房屋多達數百,都是雕樑畫棟,高到指雲蔽日,自然涼快,現在陛下的皇宮卻沒什麼遮擋烈日的高樓,所以才會沒地方納涼。」李存勖聽了,很不服氣:「朕現在富有天下,還能建不起一座高樓?」他馬上命人建造,但又怕郭崇韜會勸止,就派人對郭崇韜說:「今年酷熱難忍,朕原來在黃河邊上和敵人對壘,行宮裡也是濕熱,但那時卻感覺不到,竟像乘涼一般,現在安然居於深宮,卻不能忍受,這是為什麼呢?」希望郭崇韜說出讓他修宮殿的話來。但郭崇韜卻說:「陛下昔日在戰場上時,後梁未平,陛下廢寢忘食,心在戰事,所以不管酷暑嚴寒,都不在意。現在天下已定,中原無事,能夠經常吃喝享受,沒什麼牽掛,到了夏季,縱有高樓百尺,宮殿九重,也不能忘掉酷熱。希望陛下常想著當初的艱難創業,那麼現在的暑熱就可以變成涼爽了。」李存勖沒有想到郭崇韜會裝糊塗,給他來這不軟不硬的一手,一下說不出話來,但還是聽憑宦官們去建造高樓。郭崇韜知道了,又奏道:「宮內大興土木,浪費財物,而有的地方卻鬧災害,百姓吃不飽肚子,臣請求皇上停建。」李存勖卻不肯聽他的。於是這麼一來二去的,李存勖對郭崇韜的勸諫感到厭煩起來。郭崇韜也感到不安,為求自保,他聽從屬下的建議,上表請求立劉氏為後,以此來求得宮裡的支持。只是這劉氏乃是趨炎附勢,天性涼薄之人,為了富貴連親爹也不認,哪會在意郭崇韜這點小小的「勸進之功」?恐怕就連郭崇韜也沒有想到,自己最後竟是死在這位劉皇后手裡。

同光三年(925年),李存勖得知前蜀政治腐敗,兵力空虛,就興起了滅蜀的念頭,任命自己的兒子魏王李繼岌為元帥,郭崇韜為副將伐蜀。李繼岌當時還很年輕,沒有什麼作戰經驗,所以一應戰事,都是由郭崇韜策劃。書檄先行,大軍後進,所至不戰而降,在70天內就滅掉了前蜀。但由於滅蜀基本上是他一個人在謀劃指揮,平定之後所有的政事也是他來管理,舊將的招撫,官吏的設置,軍隊與朝廷的奏報往來都是經他之手,李繼岌就被冷落了。李繼岌倒沒有什麼野心,再加上年輕,所以和郭崇韜也沒什麼衝突。可他身邊的宦官們卻是一幫貪財的小人,見郭崇韜的門前車水馬龍,送禮巴結的人絡繹不絕,自己卻沒有機會撈到一點油水,就千方百計地在他面前挑撥是非,陷害郭崇韜。在他們的挑撥之下,兩人的矛盾越來越深。

李存勖的後唐是以興復大唐為標榜的,所以對於大唐的一切典章制度,統統接收,但卻不加揀擇,連宦官監軍這種弊政也學了來。雖說宦官之中也有好人,比如張承業。但李存勖一味地信任宦官,卻導致了朝政的混亂。而郭崇韜秉性剛直,素來對宦官們深惡痛絕。他曾對李繼岌說:「蜀地一平,大王就是太子了,將來登基,一定要選用士族,把那些宦官統統除掉。」這還不夠,他又刻薄了一句:「不但這些閹人不能用,就是連騸馬也不要騎。」宦官自然對他恨得咬牙切齒。這時,宦官向延嗣帶詔書到達蜀地,命郭崇韜班師回朝,但郭崇韜素來看不起宦官,在向延嗣到的時候沒有按照禮節去郊外迎接。向延嗣對此氣憤不已,李繼岌身邊的宦官又對他添油加醋,說郭崇韜大權在握,驕橫跋扈,軍中的將領也全是郭崇韜一黨的,魏王一人沒什麼力量制約自保,萬一命郭崇韜班師,恐怕就會生禍亂了。向延嗣回去之後,又去挑撥劉皇后,而貪財的李存勖也不滿郭崇韜向他進奉的金銀太少,向延嗣趁機說蜀地的珍寶都進了郭崇韜的府內。李存勖不由大怒,馬上命宦官馬彥圭火速趕往蜀地去調查。宦官們又在劉皇后跟前說,禍亂起於瞬息,哪還有時間請求聖上降旨。劉皇后慌了,又去找李存勖,李存勖倒還沒有昏庸透頂,認為沒有了解事情真相,不能下明確的命令。而誤國的劉皇后見李存勖不肯下令,便自己寫了一道教令,讓宦官交給李繼岌,讓他先動手殺掉郭崇韜。李繼岌本來心裡明白,說郭崇韜沒有什麼過錯,不能做負心之事。那些宦官們就故意製造事端使郭崇韜得罪李繼岌,然後再進行挑撥,李繼岌畢竟年輕沒有經驗,不由得就站在了他們一邊。第二天以議事為名,把郭崇韜誘來殺掉了。

郭崇韜一死,李存勖又聽信伶人景進的讒言,冤殺了功臣朱友謙一家。大將康延壽打著為郭崇韜和朱友謙復仇的旗號造反,四川大亂。康延壽兵敗身亡之後,四川繼續混戰,這使後唐局勢也陷於混亂之中。此時,鎮守瓦橋關的魏博鎮將士戍守期已滿,回鎮途中經過貝州時,李存勖突然下令不準回鄉,就地駐守。在這種情況下,加上四川戰亂,人心浮動,士兵便發生了嘩變,大舉南下攻入魏州。李存勖聞訊忙派人領兵鎮壓,卻一觸即潰。李存勖只得再派素來猜忌的李嗣源率領侍衛軍征討。

李嗣源是李克用的養子,也是後唐戰功赫赫的功臣。兵到魏州城下,李嗣源決定第二天攻城,但當天夜裡他率領的軍隊便發生了兵變。將士們進逼李嗣源的大營,李嗣源斥責叛將,兵士們卻說:「皇上對我們士卒絲毫不知體恤,聽說在平定魏州叛亂後,要把我們全部殺死,我們沒有叛心,只不過不想白白送命。我們已經商量好了,和城中軍隊合為一處,擊退各路軍隊後,擁立您和皇上隔河分治,做我們的皇帝。」在嘩變將士的脅迫下,李嗣源只好先進了魏州城,後來借口出城召集各路流散士卒才得以脫身。出了魏州城後,他召集部隊,想回首都向李存勖言明心跡,但手下卻認為無法說明真相:哪裡有在外兵變,軍隊的首領還能毫無干係呢,勸他當機立斷。李嗣源無奈,只好向南進軍。

此時的李存勖可謂是眾叛親離,可他萬萬沒有想到,最後致自己於死地的,竟然是他最為寵愛的伶官。他身邊親兵「從馬直」的首領郭從謙,原來是伶官,藝名郭門高。平時視郭崇韜為叔父,而且又是李存義的養子,郭崇韜和李存義都被李存勖冤殺後,郭從謙恨恨不平,準備復仇。而從馬直在洛陽由於饑寒交迫,一部分想兵變造反,由於泄密而被鎮壓。李存勖在和郭從謙閑談時,就問他為什麼依靠郭崇韜和李存義,為什麼教唆兵士造反。李存勖本來和伶官們玩笑慣了,說這些話也沒有責問的意思。但郭從謙卻以為李存勖有所察覺,心裡更是異常不安,便發動兵變,帶著叛亂的士兵亂殺亂砍,火燒興教門,趁火勢殺入宮內,京城陷入混戰。亂軍之中李存勖被流箭射中,不久便氣絕身亡。眾人都逃散了,只有一個伶人善友揀了些丟棄的破爛樂器放在李存勖的身上點火焚屍,寵信伶人的李存勖,最後得到這麼一個下場。

後來,李嗣源攻入洛陽,派人從灰燼中找到了李存勖的一些零星屍骨,葬於雍陵。他以「監國」的身份先掌握了政權,得知魏王李繼岌被害於四川,才接受眾大臣的勸進,繼位稱帝,是為後唐明宗。此時,距李存勖建立後唐,佔領中原只有短短的三年。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