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章 開戰

艾里當年曾在凱曼軍中待過一段,自身又本就是帝都出身,對拉寇迪的防衛情況當然更沒有不清楚的道理。然而與盟軍一眾將領臉上堅定神色不同,他的表情卻是和蘿紗相近又有所不同的另一種迷惘。周圍沸反盈天的轟鳴聲在他也是過耳不入,艾里心頭有著和蘿紗相似的脫離現實的怪異感覺。

他並非是憂慮難以攻陷帝都。事實上,連艾里自己也弄不清楚最困擾他的究竟是哪件事了。好幾件事糾結於心頭,擾得他很難再維持平日淡定從容的心境。

事到如今,等一會兒盟軍結穩陣營後正式發動攻城,如能生擒仁明王固然好,就算抓不到他,只要能對國王的安全造成切實的威脅,便有了可以和凱曼談判的資本。此後,讓凱曼交出什麼重要人物、事物為質也罷,又或是逼迫仁明王退位,扶植主和的王位繼承者繼位也罷,要遏止凱曼繼續侵害大陸各國的方法多的是。

至此,制止這場戰爭的路已經變得很明確了,然而艾里對自己接下去該往哪個方向走,卻反倒迷惑了起來。

不管是以要挾手段令仁明王不敢再行侵略,而自己回黑旗軍控制的地盤做土霸王,還是由自己和傑伊來掌管推翻了萊安特魯王朝的凱曼,都必須要考慮在戰後如何著手治理一個國家。自己連征戰帶兵都覺得麻煩又無聊,卻要擔負起決定一國興亡、關係千萬人命運的責任?

……光是想想,頭就大起來了。

另一方面,就算不說掌權理國之事與自己的個性不合,艾里也開始懷疑自己是否有能力治理好一個國家。

要說他辛苦創立軍隊,都已經打拚到現在了,才開始考慮起自己有沒有管理國家的本事,聽起來未免也太遲了點。其實,他是今日受弗里德瑞克之死的觸動,才萌發出這種想法的。

以前艾里所見的治國方式,無不是君王以上御下,統御一幫臣子來治理國家。依艾里治理黑旗軍的經驗,他很有把握讓手下人「人盡其能」替自己管事。黑旗軍既然茁壯成長至今,估摸著要安穩運作一個國家也不成問題。他便以為為王為皇也不過就是如此了,並沒有把這太當一回事。

然而得知弗里德瑞克為他的國家所做的事後,艾里對此的看法第一次發生了動搖。

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是弗里德瑞克為促進自己國家的前進,奉獻所有的心血精力,乃至不惜犧牲貴為一國之主的寶貴生命和地位,聖王陛下這般崇高的品格令只不過想混個退休養老地盤的某男生出了慚愧之心;而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艾里雖性子懶散,卻絕非不負責任之人。

他深知如果掌管一個國家,便等於把無數民眾的生命握在了自己的手上。自己去爭取權勢,是因為想過上理想中的安逸閑散日子,但一般老百姓中同樣也有許多人盼望著能平穩安樂地生活。在艾里的是非觀中,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而剝奪他人追求幸福的權力,是件可恥的事。如果自己坐上了王座,卻令轄下的子民處在他國的威脅陰影之下,甚至遭到侵犯,那就未免太對不起人了。

而艾里一手帶出來的黑旗軍,可以說也是因為他給予黑旗軍中各階層加入者平等的地位,採取順應大家共同意志行事的統軍宗旨,才激發出所有人的忠誠和熱情,迅速從無到有,蓬勃發展至今日的局面。因而他十分清楚民眾的力量一旦被良好的制度激發出來,會產生多麼強大的推動力!

對軍隊如此,對國家亦是如此。弗里德瑞克生前已經為本漸已老朽的聖愛希恩特締造出完備而充滿活力的制度,聖愛希恩特現在又隱然已是神聖聯盟北部的領袖,等到大陸戰事停歇,不消十數年,聖愛希恩特恐怕就會快速崛起,重新成為一個極其強盛的國家!

相反的,凱曼若在這場戰爭中落敗,必定會有相當一段時間的衰退期。這兩三年中向全大陸開戰的消耗,也會在戰後顯露其後果。如果再攤上一個治國能力不足以與聖王相抗衡的國王……國與國之間從來是靠實力說話的,屆時強盛起來的聖愛希恩特和衰弱下去的凱曼之間將會演變成什麼樣的局面,艾里沒法對此抱多少樂觀態度。

艾里始終是凱曼之人,現在之所以會站在和凱曼對立的位置上,只是因為無法贊同凱曼的侵略行徑以及其他一些出於無奈的原因,並不意味著他就不愛自己國家了。只要凱曼不再扮演侵略者的角色,他也實在不想看到自己的國家淪落到被其他強國欺凌的境地。

就算不考慮凱曼前途這種有些遙遠的問題,擺在眼前的煩心事也還有一大串。

這些時日來蘿紗的異狀,艾里並不是沒有察覺。親手推開自己喜歡的人,親眼看著她日漸憔悴,明知只要伸手就能暫時中止兩個人的痛苦,卻終是不能向她伸出手去,艾里忍受的痛苦絕對不會比蘿紗少。

留意到蘿紗的表情日漸冰冷,他也猜得到自己的拒絕已將她漸漸推往魔族那一邊。雖然與她決裂的那次談話中,他說過變成完全的魔族不見得就是壞事這樣的話,但看到彷彿漸漸變成一塊堅冰的蘿紗,他內心深處卻不禁汩汩湧出疑問:淡漠無感、也不再露出笑容的蘿紗,與昔日總在自己身邊蹦蹦跳跳、直率愛笑的那個女孩相比,真的會更幸福嗎?

另一方面,羅炎的事近在眼前,更加要命。當初修雅言之鑿鑿說可以封印羅炎的方法,卻偏偏在今日與羅炎之戰中失敗了。失敗原因,未知;下次能不能成功,未知;要如何改進,同樣未知……

要對付仁明王,必然要先解決掉羅炎。與他的決戰,終究無可避免。眼下情勢發展至此,若下次照面還不能成功封印他,到時候有仁明王在場指使,受血冥幻晶所制的羅炎再無轉圜餘地,恐怕真要對自己和蘿紗下殺手了!先不指望封印人家,單是自己能否在他手下保住性命,就是老大的一個問題了。

雖說艾里今日第一次在和羅炎的正面戰鬥中佔到了上風,旁人看似他已找到了剋制羅炎的方法,再來一次應該也不成問題。可艾里他自己心中十分清楚,這一次自己恃仗的只是強過羅炎的劍技。而劍技這種東西,說到底仍舊不過是一種技巧。

一般人在精進力量的同時磨鍊技藝,固然相當耗費時間精力,可羅炎這樣擁有遠超技藝之上力量的人,他再回過頭來修習使劍的技藝便簡單得多了,需要的只是練習熟悉而已。而羅炎體內血誓必然會驅策他為了能達成國王的命令而彌補自身的弱點,儘快掌握使劍用力之道。

相反的,自己在運用天地之力的純熟度上與羅炎之間的巨大差距,卻是由雙方體質和運用力量的時間長短決定的。自己再怎麼勤練不輟,短時間內也根本不可能縮小這個差距。

也就是說,羅炎下一次再和自己對上,自己和他之間的實力差距依舊,他身上惟一可以利用的弱點卻將不復存在!到那時候,自己還能靠什麼來怎麼對付他?

想到這裡,他忽然覺得有些好笑。何必煩惱那麼多呢?如果解決不了羅炎這邊的問題,恐怕自己就得死在拉寇迪的城頭上了,那樣的話,蘿紗的事固然迎刃而解,凱曼前途的問題也該輪到別人去煩惱,用不著自己操心了!

此時,城下萬千大軍的吼聲依舊在城池上空震蕩,還沒有停歇的徵兆。奧倫將軍見將士們的喝聲已經收到了震懾凱曼人的效果,驀地伸掌向前,向下虛壓。四下的軍官望見將軍的手勢,即刻約束部屬安靜下來。片刻間,喧鬧的城下便重歸寧靜。

奧倫·李維亞將軍策馬徐徐向前,行至護城河前才停下。這個距離,說話聲已足可傳至帝都。奧倫自身武道修為不俗,運力發聲下這點距離更算不得什麼。下一刻,將軍沉穩的嗓音便響徹城頭。

「凱曼君王可在?」

縮在城牆後的仁明王聞聲一抖,無助地望著扶著他的年輕法師長。見主君如此不堪,薩拉司坦微嘆口氣,用力攙起他走到城牆前。仁明王定一定神,向城下佇立的將軍喊道:「仁明王康賽因在此!閣下有何見教?」

平素仁明王自不會把區區一位盟軍將領放在眼裡,不過眼下強弱易勢,人家率領的軍隊大可以踏破自己所在的城池,姿態就不由自主地放低了。

「仁明王陛下應該很清楚拉寇迪的防衛絕不可能擋得住這裡二十萬大軍!不想貴方將士無謂傷亡,百年古都毀於一旦的話,不如趁早認輸投降了吧!只要仁明王陛下即刻頒布停戰公告,命令所有羈留在其他國家的部隊撤回凱曼原來疆界之內,並交出質子,承諾在位期間絕不再對他國發動侵犯,我們就馬上撤兵,不會再有任何不利於陛下的行動!如若不然……」

奧倫將軍神色木然,話聲卻一下子冷了下來。

「等到城破之時,非但仁明王陛下不可能再坐在王座之上,恐怕我剋制不住我手下軍隊的復仇殺戮,萊恩特魯王朝將不會再剩下任何擁有王室血統的繼承人!」

平淡的語調,盟軍的將軍只是單純在陳述一個事實,卻比惡形惡狀的威嚇更令凱曼人感到威脅。艾里在旁聽著,心中暗道弗里德瑞克果有識人之明。

時下的局勢看似拉寇迪落於絕對下風,其實勝負還很難說。單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