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九章 反攻拉雅達

這一年,神聖聯盟的各個國家處在數百年不曾降臨的混亂局勢中。聯盟中部與北部的國家,面臨著天廬強國凱曼的鐵蹄的節節進逼,而聯盟內部,也是暗潮湧動內亂重重。或是結有仇怨的國家趁時局混亂之時復仇報怨,或是掌權者希望本國在將來的鬥爭中能處於比較有利的處境,或是各國內部的野心家們藉機爭權奪勢,聯盟中的許多國家陷入了種種紛爭,版圖不斷地發生變化。

憑藉在南方各國中數一數二的強大軍力,巴蘭在這一年的動亂中從一個普通小國一躍成為南部最大的國家。它的領土向北擴張至魔翼森林邊緣,形狀變得如同一片心形葉片。首都拉雅達正位於葉心,左側有魔翼森林構成天然防線,堅強的巴蘭大軍集中於右側防線,令反巴蘭的國家組成的討伐軍難越雷池半步。

因而,雖說巴蘭這些日子來因為與凱曼勾結之事處境頗為困窘,但在拉雅達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市井平民,並沒有多少人認為固若金湯的巴蘭防線會在短期內崩潰。儘管拉雅達人都在為自己國家的未來擔心,對於短時間內的安危,倒也沒多少人太過憂慮。拉雅達城上空的空氣,一直持續地沉悶著,但還不至於動蕩不寧。城中的人們像往常一樣生活,並以為這樣的平靜日子還會繼續下去。

沒有人察覺到,在拉雅達城外不遠的一座山頭,危機已經悄然迫近。

昨日黑旗軍剛開始折回基地救援,艾里便果斷地命令軍隊停下,掉頭繼續趕赴拉雅達。攻打基地的巴蘭軍已經在三天前出發,如果他們有辦法打破守護結界,現在便已攻入基地,黑旗軍就是日夜兼程也趕不及了;如果他們無法闖過結界,匆忙趕回的黑旗軍已成疲敝之軍,也抵擋不住巴蘭精兵,徒然造成傷亡,於事無補。艾里只得壓下對基地的擔心,乾脆繼續原先的計畫,突襲拉雅達!

先是由包括艾里、德魯馬等在內的一隊武技精強的先鋒隊喬裝改扮,混在等候入城檢查的隊列中,等來到城門前便暴起發難,控制住城門,並支持到城外埋伏好的大部隊趕到。

被層層防線守得嚴嚴實實的拉雅達,一向只留有直屬於王室的兩千守備軍和少數維持治安的衛兵,兵力上就比城外的黑旗軍少許多。更何況黑旗軍是有備而來,守備軍是在明處,沒有防備!

本來這樣的情況,只能收起弔橋緊閉城門,據城死守,等待周圍地區的軍隊救援。偏偏黑旗軍一開始就控制住了城門和弔橋!巴蘭倉促間也沒有足夠的石頭滾油可以阻止敵人入城。城樓上雖有弓箭手不斷射擊,仍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

黑旗軍戰士頂著盾牌擋住從上方射來的箭枝,從拉雅達正門堂堂正正地沖入城中,在艾里等人的帶領下,與城中緊急趕來的守備軍在城門附近展開了混戰。

戰鬥的雙方都沒有後路可退。巴蘭軍隊如果讓黑旗軍沖開堵截,拉雅達中國王和王公重臣便得不到保護,等於是落入了敵人手中;而黑旗軍如果無法擊退巴蘭軍進入城中,便會演變成膠著的戰局,行蹤已泄的他們也很難再安然潛回精靈領域,便等於是深陷敵營,四面楚歌了。

從遠距離的弓箭互射,到雙方短兵相接,兩邊的士兵漸漸殺紅了眼。鮮血濺滿了城門一帶的每一寸地面……

拉雅達中的巴蘭軍少經沙場,欠缺實戰經驗,又是倉促應戰,戰鬥力被削弱不少。而黑旗軍經過紀貝姆等人幾個月來的苦心調教,戰力與配合的默契已經勝過一般軍隊許多。雖是初次經歷這麼大場面的硬仗,仍能將巴蘭軍正面擊潰。

在鄰近軍隊趕來救援之前,拉雅達已經完全落入黑旗軍的掌握之中。巴蘭守軍九百餘人戰死,三百餘受傷被擒,剩下千餘部眾倉皇敗走,逃出城外。黑旗軍僅戰死二百餘人。與得到的戰果相比,這個代價算是很小了。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要歸結於艾里等黑旗軍領袖身先士卒、驍勇善戰。

經過這一戰,「聖劍士」艾里率領黑旗軍將士與巴蘭軍正面對戰的英勇戰績,開始迅速傳揚開來。眾多預言者所說的有關「聖劍士」的預言,有了戰績的實證,更加為世人矚目。

這一戰只有一個缺憾——伊里博蘭多王一聽說敵軍入城情勢危急,便趁著兩軍對戰之時,在城中最強的武將護衛下,帶著幾個重臣、兩個寵姬和大量珍寶通過王宮內通往城外的暗道逃走了。

不過當艾里知道巴蘭國王逃走的消息時,倒還鬆了口氣。他並不擔心逃走的伊里博蘭多王會集結軍隊殺回拉雅達,給黑旗軍造成後患。因為他料定如果沒有大的意外,伊里博蘭多王應該很快就自顧不暇,根本無力反撲黑旗軍!要真抓住了國王,他還頭疼該如何處置呢!逃走了也好。

如艾里等人所料,僥倖逃生的巴蘭國王很快就再次面臨厄運。

伊里博蘭多王銷聲匿跡了幾天,逃到了鄰近城市重新與當地的巴蘭軍會合。正想召集軍隊奪回拉雅達,他卻先接到了完全出乎意料的消息。

在尚未進攻拉雅達之前,紀貝姆便派人送信給南方各國討伐軍的將領,讓他們知道巴蘭首都即將發生足以動搖巴蘭整個軍心的大事。各國將領雖是將信將疑,多數還是做了些進攻準備。伊里博蘭多隱藏行蹤逃命的短短几天工夫,拉雅達陷落的消息已傳遍巴蘭境內,局勢發生了巨大變化。

首都被攻破,國王杳無消息,看來已是凶多吉少,這對本已風雨飄搖的巴蘭無疑是致命的一擊。王族滅亡,王權名存實亡,在前線抵抗南方各國討伐軍的巴蘭將士頓時軍心渙散,鐵壁一般的防守便成了軟豆腐,一碰就破。有些地方的巴蘭軍甚至不等討伐軍攻過來,自己就宣告投降歸順。南方各國都是各族混居,每個國家的子民基本上都沒有什麼民族心,打不過就投降,倒也不會有什麼遺臭萬年的罵名。

討伐軍趁這個時機加緊進攻,全面突破巴蘭的防線,向境內長驅直入。伊里博蘭多王再度出現時,巴蘭頹勢已定,再難阻止情勢惡化,他只能瞠目結舌地看著一份份巴蘭失利敗北的戰報雪片般飛來。不久之後,他便被一支討伐軍擒下,頭顱落了地。又過了短短半月時間,巴蘭的版圖已被黑旗軍與另外幾個國家瓜分吞併。

等候在索美維秘道那頭的凱文將軍聽到巴蘭覆滅的消息,知道有巴蘭這前車之鑒,不會有國家還敢勾結凱曼打開秘道,南征軍再沒有可能通過秘道。仁明王逼迫自己接受的使命算是交代得過去了,凱文將軍便整頓軍隊返回拉寇迪復命。南征的計畫,就此不了了之。

而導致巴蘭覆滅,凱曼失敗的始作俑者黑旗軍,雖打了個漂亮仗,卻沒有什麼心思享受勝利的喜悅。掛心精靈領域的安危,艾里、紀貝姆等人顧著讓經歷了一天激戰的將士恢複體力而勉強在拉雅達待了一夜,第二日便帶上一半兵力全速趕回精靈領域。

南國的冬日不比北方的蕭瑟,仍隨處可見鮮艷的綠色。草地雖已枯萎,還是悅目的棕黃。湖泊河流映著天色,呈現出澄澈清冷的藍色。柔和清淡的色彩對比,使精靈領域更添一層清幽靜謐,展現出不同於春夏時的蔥鬱鮮明的另一種美。

不過,基地附近一座山頭卻與其他地方的美景形成了鮮明對比。那絕非是自然所為,方圓五里之內寸草不生,焦黑一片,令人難以想像這塊土地上曾承受過多強的破壞。

趕回來的路上,黑旗軍所有將士被告知巴蘭暗中派兵攻打精靈領域的事,無不歸心似箭。當風塵僕僕的黑旗軍看到山上這幕慘景,許多人倒抽了口氣,本已忐忑不安的心直直沉了下去。意識到基地很可能像這山頭一樣化作了一片白地,隊伍頓時被沉默所籠罩,一些戰士的眼中已經有淚花在打轉。

直到爬上山頂,看到村子依舊好端端地在那兒,一切就好像他們離開時一樣,沒有什麼異常,黑旗軍中爆發出經久不息的歡呼聲。家園就在前方,還有什麼可顧忌的?戰士們再也顧不上什麼規章紀律,紛紛拔腿快步向村子衝去。

回到村子,出征的戰士向留守村子的同伴訴說這趟行動中的感受,留守的人們也向歸來的黑旗軍人講述這幾日基地中發生的事。蘿紗強到有些離譜的魔法表現,讓大家聽得咋舌不已。一舉全殲五千人,令方圓五里內化為焦土,這幾乎是只在傳奇故事中聽說過的。想不到蘿紗一副單純幼稚的模樣,竟然能在關鍵時刻施出這樣的魔法救了大家。

聽完事情經過,有人感嘆。「聖女果然不是普通女魔法師比得上的!」

「那當然!琉夜說她用的那個魔法,本來普通人用了自己也會死的,可聖女只休養了幾天就和往常一樣歡蹦亂跳。我看,肯定是有天神的聖力在守護她才會這樣!」

不知道蘿紗生還的真正原因,人們便按著自己的理解如此猜測。

原本他們還當「聖女」之說是依附「聖劍士」而來,蘿紗只因為是伴在聖劍士身邊的女魔法師,才被人們提高到這個地位。身為戰士的艾里經常上戰場,沖在大家前頭殺敵,許多人都曾見識過他神乎其神的驚人武技。而戰場上蘿紗大多用的是比較普通的魔法,大家也看不出強弱來。現在知道她締造過這樣驚人的神跡,大家才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