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8

大青

釋名

氣味(莖、葉)苦、大寒、無毒。

主治1、喉風喉痹。用大青葉搗汁灌服。

2、小兒口瘡。用大青七錢五分、黃連五錢,加水三升,煮成一升服下。一天服二次,病癒為止。

3、熱病下痢。用大青四兩,甘草、赤石脂各三兩,膠二兩,鼓八合,加水一斗,煮成三升,分三次服。此方名「大青湯」.

4、熱病發狂。用大青一兩,阿膠、甘草各二錢半,鼓二合,分三次煎服。此方名「大青四物湯」。又方:大青七錢半,犀角二錢半,梔子十枚,鼓二撮,分二次煎服(每服以水一碗半,煎至八成)。此方名「犀角大青湯」。

附方李明珍說:「大青氣寒,味寒苦咸,能解心胃熱毒。」

小青

釋名

氣味(葉)溫、無毒。

主治敷癰腫瘡癤,治血痢腹痛,解蛇毒。

附方

胡蘆巴

釋名亦名苦豆。

氣味

主治1、小腸氣痛。用胡蘆巴炒過,研細。每服二錢,茴香酒送下。

2、腎臟虛冷,腹脅脹滿。用胡蘆巴(炒)二兩,熟附子、硫磺各七錢五分,共研為末,加酒煎曲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四十丸,鹽湯送下。

3、疝瘕。用胡蘆巴(酒浸,曬)四兩、蕎麥麵(炒)四兩、小茴香一兩,共研為末,加酒、糊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鹽酒或鹽湯送下。服至兩月後,大便出血膿,表示病根已經除去。

4、偏墜或小腸疝氣。用沉香、木香各半兩,胡蘆巴(酒浸,炒)、小茴香(炒)各二兩,共研為末,加酒、糊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鹽酒送下。此方名「沉香內消丸」。

5、寒濕腳氣(腿膝疼痛,行走無力)。用胡蘆巴(酒浸一夜後焙乾)、破故紙(炒香)各四兩,共研為末;另取木瓜一個,切頂去瓤,放葯入瓜內填滿,將頂合上,蒸至極熟,然後搗爛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服,溫酒送下。

6、小腹有可動硬塊,痛不可忍。用胡蘆巴八錢,茴香六錢,巴戟(去心)、川烏頭(炮,去皮)各二錢,楝實(去核)四錢,吳茱萸五錢,一起炒成細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小兒五丸,鹽酒送下。

附方

蠡實

釋名亦名荔實、馬藺子、馬楝子、馬薤、馬帚、鐵掃帚、劇草、旱蒲、豕首、三堅。

氣味(實)甘、平、無毒。

主治1、寒疝諸疾。用馬藺子一升,每日取一把,拌面煮食,食盡一升見效。

2、喉痹。用蠡實一合,升麻五分,加水一升,煎至三合,再加蜜少許攪勻慢慢飲下。又方:馬藺子八錢、牛蒡子六兒,共研為末,每服一匙,空心服,溫水送下。又方:馬藺根葉二兩,加水一升半,煮成一碗,慢慢飲下。又方:用馬藺根搗汁三合,蜜一合,慢火合熬,點喉部,一天點五至七次。

3、水痢。用馬藺子和等量的麵粉(牛骨灰亦可),空心服一匙,米湯送下。又方:馬藺子、乾薑、黃連各等分,研為散,每服二匙,熱湯送下。極有效。忌豬肉和冷水。

4、腸風下血。用馬藺子(研破,酒浸數日,晒乾)一斤,何首烏半斤,雄黃、雌黃各四兩,共研為末,以原業浸泡馬藺子的酒調末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5、小便不通。用馬藺花(炒)、茴香(炒)、葶藶(炒),共研為末。每服一錢,酒送下。

6、癰疽。用馬藺花和牛膝一同煎服。

附方

惡實

釋名亦名荔實、馬亦名鼠粘、牛蒡、大力子、蒡翁菜、便牽牛、蝙蝠刺。

氣味(子)辛、平、無毒。(根、莖)苦、寒、無毒。

主治1、身腫欲裂。用牛蒡子二兩,炒過,研細。每服二錢,溫水送下。一日服三次。

2、風熱浮腫(咽喉閉塞)。用牛蒡子一合,炒半生半熟,研細。每服一匙,熱酒送下。

3、小舌痛。用牛蒡子、石膏,等分為末,茶調服。

4、小舌痛。用牛蒡子(炒)、甘草(生),等分為末。水煎,含咽。此方名「啟關散」。

5、風熱癮疹。用牛蒡子(炒)、浮萍等分為末。每服二錢,以薄荷湯送下。

6、牙痛。用牛蒡子(炒過),煎水含嗽。

7、婦女吹乳。用牛蒡子一錢、麝香少許,溫酒小口送下。

8、關節腫痛(風熱攻犯手指,赤腫床木,甚至攻達肩背兩膝,遇暑熱則便秘)。用牛蒡子三兩,新豆豉(炒)、羌活各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白開水送下。

9、流行性熱症(小熱不退,煩躁發渴,四肢無力,不思飲食)。用牛蒡根搗汁服一小碗,有效。

10、傷寒抽筋(汗後受寒,手足抽痛)。用牛蒡根十條,麻黃、牛膝、天南星各六錢,先銼後研,加好酒一升,再同研,榨葯取汁,煎成黑膏。每服一錢,溫酒送下。一日服三次。

11、一切風疾,年久不愈。用牛蒡根一升,生地黃、枸杞子、牛膝各三升,裝在袋子里,泡在三升酒內。每天取飲適量。

12、老人中風(口目抽動,煩悶不安)。用牛蒡根去皮,切一升,晒乾,打成面,加大米四合,合做成餅,在豉汁中煮熟,添蔥椒五味。經常空心取食,極有效。

13、頭面忽腫,或連手足紅腫。用牛蒡根洗凈研爛,加酒煎成膏,攤布上貼腫處。同時以熱酒送服根末一、二匙,即感腫消痛減。

14、頭風白屑。用牛蒡葉搗汁,熬濃塗頭上。第二天早晨,以皂莢水洗去。

15、喉中熱腫。用牛蒡根一升,加水五升,煎成一升,分三次服。

16、牙痛。齒齦腫,用牛蒡根一斤,搗汁,加鹽花一錢,在銀器中熬成膏,塗牙齦。

17、項癭。用牛蒡根一升,加水三升,煮成一升半,分三次服。或將根研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常服。

18、小便不通、臍腹急痛。用牛蒡葉汁、生地黃汁各二合,和勻,加蜜二合。每取一合,又水半碗,煎開幾次,調滑石末一錢服下。

19、諸瘡腫毒。用牛蒡根三條,洗凈,煮爛,搗成汁,加米煮粥,每食一碗。

20、月經不通(腹肋脹痛)。用牛蒡根二斤,銼小,蒸三遍,裝入布袋,在二斗酒中泡五天。飯前溫服一碗

附方元代李杲說:「鼠粘子其用有四:治風濕癮疹,咽喉風熱,散諸腫瘡瘍之毒,利凝滯腰膝之風是也。」

呆耳

釋名亦名胡 、常思、蒼耳、卷耳、爵耳、豬耳、耳 、地葵、 、羊負來、道人頭、進賢菜、喝起草、野茄、縑絲草。

氣味((實)甘、溫、有小毒。(莖、葉)苦、辛、微寒、有小毒。

主治1、久瘧不愈。用蒼耳子或根、莖,焙過,研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酒送下。一天服二次。用生蒼耳搗汁服亦可。

2、大腹水腫,小便不利。用蒼耳子灰、 藶末等分。每服二錢,水送下。一天服兩次。

3、風濕攣痹。用蒼耳子三兩,炒為末,又水一升半,煎取七合,去滓咽下。

4、牙痛。用蒼耳子五升,加水一斗,煮取五升,乘熱含漱,冷即吐去另換熱汁。用莖、葉煮水含漱或水中加少量鹽都有效。

5、鼻淵流涕。用蒼耳子(炒)研為末,每服一、二錢,開水送下。

6、眼目昏暗。用蒼耳子一升,研細,加白米半升煮粥每天吃。

7、腫毒疔癤,無頭惡瘡。每年五月采蒼耳根葉數擔,洗凈,銼細,煮爛,去滓留汁,武火煎滾,艾火煎稠,攪成膏,密封收存。稱為「萬應膏」。用時取出敷貼患處。牙疼,用此膏敷牙。喉痹,用此膏舌或噙化。

8、諸風頭暈。用蒼耳葉,晒乾,研細。每服一錢,酒調下。若有嘔吐,則以蜜和葯末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十日後病癒。

9、大風癧疾(麻風)。用嫩蒼耳、荷葉,等分為末。每服二錢,溫酒送下。一日服二次。又方:用蒼耳葉為末,以大楓子油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茶送下。一日服二次。

10、鼻血不止。用蒼耳莖葉搗汁一小碗服下。

11、痔瘡。用蒼耳莖、葉研細,每服一匙,水送下。

12、赤白痢。用蒼耳草不拘多少,洗凈,煮爛,把渣去掉,加蜜,武火熬成膏。每服一、二匙,開水送下。

附方元代李杲說:「鼠粘子其用有四:治風濕癮疹,咽喉風熱,散諸腫瘡瘍之毒,利凝滯腰膝之風是也。」

天名精

釋名亦名天蔓菁、天門精、地菘、玉門精、麥句姜、蟾蜍蘭、蛤蟆藍、蚵 草、豕首、彘顱、活鹿草、劉 草、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