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炎帝東征 一、炎帝是誰

炎帝來接伏羲的班,一定走了很遠的路。

接班人炎帝身份不明。他就是神農嗎?不知。 也許是,也許不是。他跟黃帝是同時代人嗎?也不知。 有人說同時,有人說先後。這些陳芝麻爛穀子,就連司馬遷也拉扯不清。

他的辦法,是在《五帝本紀》中帶上一筆,把神農看作一個過去了的時代,把炎帝說成與黃帝同時,但不立傳。實際上,是將這個問題存而不論,卻把黃帝扎紮實實地算作了五帝的第一人。

這當然很嚴謹,但不能解決問題。炎帝可以不是五帝,也可以不是神農,卻總得是個什麼。這樣一位重要的始祖,豈能沒有說法?

不是「五帝」,就只能是「三皇」。

三皇同樣是糊塗賬,因為根本就是編出來的。 春秋原本只有「五霸」,孟子針鋒相對提出「三王」(夏禹、商湯、周文),到荀子冒出「五帝」,到呂不韋冒出「三皇」。三皇、五帝、三王、五霸,如此「三五成群」,整齊劃一,本身就很可疑。先有三王,才冒出五帝;先有五帝,才冒出三皇。越是遠古的人物,出現反倒越晚,這又可疑。

更何況,《荀子》只有空洞的五帝,《呂覽》只有空洞的三皇。《莊子》的三皇五帝不但空洞,就連提到這茬的篇章,都不知是何人所寫。三皇也好,五帝也罷,到底是誰,其實沒人知道。荀子他們留下的,是一道填空題。

還是毛澤東說得對:五帝三皇神聖事,騙了無涯過客。

胡編亂造的結果,是三皇的說法不下六種 。其中最靠譜的,是伏羲、女媧、神農。但女媧不可能在伏羲之後,神農倒無妨與炎帝認同。如果承認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那麼伏羲之後,黃帝之前,就該是炎帝。

其實只要不認死理,問題便好解決。比方說,把女媧、伏羲、炎帝或神農,看作五帝之前的「三個代表」,叫不叫「三皇」則無所謂。如此,則夏以前的歷史便可以這樣表述:女媧代表母系氏族,伏羲代表父系氏族,炎帝代表早期部落,黃帝代表晚期部落,堯舜代表部落聯盟。

這就清清楚楚。就連天皇、地皇、人皇的說法,也可以重新解釋:女媧天皇,伏羲地皇,炎帝人皇;女媧天圓,伏羲地方,炎帝外圓內方。當然,作為神話傳說人物,他們也都半人半獸,比如女媧是蛙,伏羲是蛇。

那麼炎帝是什麼?

牛 。

炎帝是牛,伏羲是蛇,這可真是「牛鬼蛇神」。

真是「牛鬼蛇神」倒也好,麻煩在於炎帝是牛又是羊,因為姓姜 。姓姜當然也未必就是羊。《國語·晉語》就說,這是因為炎帝住在姜水。正如黃帝姓姬,是因為住在姬水。姬水,即今陝西省武功縣漆水河;姜水,即今陝西省寶雞市清姜河。如此說來,炎帝和黃帝都是陝西人,還真可能是兄弟。

可惜這種言之鑿鑿的結論,反倒可疑。何況《國語》的可信程度,原本相當於《三國演義》 ,只能當評書聽。靠得住的說法,是姜姓乃西戎羌族的一支,後來因游牧而進入中原 。羌,西戎牧羊人也 ,當然是羊人。

羌族是羊人,伏羲也是羊人。羊人接羊人,靠譜。

但,如果炎帝是羊人,怎麼會牛頭人身?而且伏羲是羊也是蛇,為什麼由牛來接班?何況炎帝是西方戎族,伏羲則也許是東方夷族,也許是南方蠻族 。炎帝接了伏羲的棒棒,豈非「東拉西扯」,或「南腔北調」?

這又是一筆糊塗賬。

好在有人願意出庭作證並解釋這一切。

他,就是古希臘的酒神狄俄尼索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