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殺人陷阱 第一章 狄仁傑遣使傳密信

晨曦微露,朝陽從厚厚的雲層中緩緩露出頭來。宏偉的上陽宮沐浴在萬道霞光之中。觀風殿位於上陽宮絕頂,飛檐斗拱,層層相連,橫亘數里之遙,有通政、瑤池、歌台、飲露四區,這裡四面通透,遠觀群山,近賞碧水,風來時,秀木涌動,故名觀風。

隨著十二響景陽鍾金聲玉振,威嚴的凈階鞭擊碎了宮城的寧靜。兩班大臣在狄公及太子率領下呈雁行之序,來至通政殿前,分班列隊,靜靜等候。

兩名奉御力士快步走到殿外,高聲贊禮:「聖母神皇駕到!」太常寺樂班鐘磬齊鳴,奏起了禮樂《齊天樂》。

皇帝武則天頭戴冕旒,身著朝服,在樂聲中緩步升座。她環視四周,漫聲道:「請繼往絕可汗!」

禮樂再起,繼往絕可汗步真鷹視虎步走到陛上,向皇帝行半朝禮:「臣步真祝聖天子萬壽無疆,帝業永祚!」

武則天朗聲道:「可汗功高位尊,爵同半鑾,且年事已高,賜座!」

步真躬身道:「謝陛下!」鴻臚寺掌固端上小榻,步真略挨榻沿兒坐下。

禮樂聲中,眾臣在狄公、太子的率領下,行三跪九叩大禮。

武則天微笑道:「眾卿平身。」群臣謝恩起身。

武則天沖奉御力士擺了擺手,奉御力士踏前三步,展開手中聖旨,高聲誦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自三皇奠基,五帝分倫,聖王治世皆賴教化,君臣和則社稷安;黎庶和則天下定;戎夷和則八荒寧。自朕登基以來,法先王之法,蒙上天護佑,君臣其洽,百姓融融;天下安樂,河清海晏;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關河寧定,海內承平。今值震旦,為朕母難之日,壽辰之時。私樂乃一人之樂,非天所願也;天下樂,乃黎民之樂,天所願之也。願與眾卿、黎庶共樂之。欽此。」

眾臣再跪頓首,齊齊頌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武則天再免群臣之禮。

狄公出班,展開手中奏表,朗聲讀道:「表曰:古聖帝之治,堯舜下鮮聞矣,秦皇失之暴;文景失之弱;漢武失之厭。至本朝太宗文皇帝,奮三世之餘烈,振長策而都西京,定天下,五夷臣服;御宇內,四海承平。及至陛下,執李唐神器,攜先帝威靈,修文治,天下寧定,君臣協和,黎庶安居,興屯水利,勸課桑農,博學科考,人才累進;治武功,四夷臣服,白環西獻,楛矢東來;夜郎滇池,解辮請職;朝鮮昌海,蹶角受化。是可謂文治武功,千古聖帝也。臣等恭逢聖世,其幸若何也。今逢陛下聖壽,祝吾皇萬壽無疆,帝業永祚。萬歲,萬歲,萬萬歲!」頌畢,群臣再拜。

武皇賜起道:「朕何德何能,敢與太宗文皇帝相比,不過是內多審諸已,外仗群臣效命耳。眾卿勤勞王事,辛苦了,瑤池已備下酒宴歌舞,眾卿且開懷暢飲!」

笙管笛簫,鶯歌燕舞,聲動瑤池。武則天與群臣觥籌交錯,盡情歡飲。一曲歌舞終了,皇帝舉起金杯道:「眾位愛卿!」眾臣安靜下來,目光望向皇帝。武則天道,「一年辛勞,朕以此杯敬眾位卿家。大家共飲之!」君臣舉杯就口,一飲而盡。武則天放下酒杯道,「今年以來,邊事多有不寧,突勒咄陸部倔強於沙塞之間,頗有蠢動之勢。然朕體上天好生之德,未動殺伐,擬效太宗之故事,賜婚吉利可汗,重固我與突勒之盟。」

下坐眾臣紛紛頷首,紛紛附和:「皇帝聖明,和親自古即為協戎之上議。」「吉利可汗與我天朝交好,以和親約束其手下的好戰貴族,正得其法!」狄公、與李元芳、王孝傑、曾泰對視一眼,臉上露出了微笑。

武則天滿意地笑道:「朕已選定,賜婚突勒的宗室之女為南平郡王武攸德之女——迎陽公主武元敏。」

眾臣的目光齊刷刷地望向了武攸德。武攸德起身,跪倒叩頭道:「臣謝陛下天恩!萬歲,萬歲,萬萬歲!」

武則天點點頭道:「平身。今日值朕壽誕,亦為迎陽公主武元敏冊封大典,眾卿共慶之!」武則天面帶微笑,一指瑤池對面的上天台。群臣的目光順著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上天台上雲霧氤氳,《鈞天》禮樂聲中,宮女簇擁著全身朝服的武元敏登上天台,接受冊封。

眾臣齊齊舉杯向武攸德道賀。

狄公望著天台上的武元敏,對身旁的如燕微笑道:「如燕呀,這個頑皮的公主安靜之時,倒還有幾分大家風範。」如燕點點頭:「嗯,算是個小美人兒呢!」

李元芳也輕聲對曾泰道:「將這廝放於上天台,看看她還敢不敢搞怪。」曾泰「撲哧」一聲笑了出來,口中的酒噴了一桌子。

王孝傑大笑道:「好啊,曾大人,旁人都是舉酒慶賀,大人卻來了個噴酒慶賀,別出心裁,標新立異得很呀!」

曾泰笑道:「我是在笑元芳,這才叫幸災樂禍。」李元芳噓了一聲道:「悄聲。」曾泰趕忙捂住了嘴。

武則天站起身道:「眾位卿家,出使突勒的使團人選已經議定,賜婚大使由檢校千牛衛大將軍李元芳擔任。」李元芳趕忙起身出班,列於陛下。武則天繼續道,「副大使由原洛州刺史曾泰擔任,護團使由大將軍李元芳兼任,副使由日本國遣唐使,現任兵部校軍郎有則理惠、義直古麻呂擔任。」理惠與義直二人由班末快步趨於陛前躬身站好。武則天目光望向四人,語重心長地道:「任重道遠,眾卿詳之!」李元芳、曾泰、理惠、義直四人雙膝跪倒,叩下頭去,齊聲答道:「臣謝陛下信用之恩,粉身碎骨,絕不辱命!萬歲,萬歲,萬萬歲!」

武則天走下丹陛,來到元芳、曾泰面前道:「二位愛卿,漢有張騫、班固,今有元芳、曾泰。國家社稷,天下百姓的命運繫於二卿肩上,你們要珍而重之!」

元芳、曾泰對視一眼道:「請陛下放心,臣等萬死不敢懈怠!」

武則天點點頭,微笑道:「朕敬你們一杯!」說著,她端起金杯雙手舉起。元芳、曾泰從力士手中接過巨觥。武則天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元芳、曾泰一仰頭也將酒飲盡。武則天贊道:「好,真壯士也!」

她走到理惠和義直面前,笑著對李元芳道:「元芳,曾泰,這是朕給你們派的兩員小將,你們看怎麼樣啊?!」元芳與曾泰對視一眼,笑著點了點頭。

武則天道:「你們可別小看他們,這兩個小傢伙可是武藝超群呀!」元芳道:「哦?」

武則天似乎看出了元芳的心思,笑道:「怎麼樣,元芳,要不要試試他們的功夫啊?」元芳趕忙躬身道:「臣不敢。聖上是千古明君,自有識人慧眼,安用臣試?」

武則天笑道:「哎,今日值朕壽誕,君臣同樂,你三人就在此比試比試,也算是添一雅趣啊!」眾臣紛紛附和。繼往絕可汗步真捻須微笑。

李元芳用餘光望向狄公,狄公輕輕點了點頭。元芳笑道:「也罷,既是陛下有此興緻,臣遵旨。」

理惠和義直趕忙道:「陛下,末將二人官卑職小,怎敢同大將軍過手……」

武則天一擺手笑道:「哎,無妨!」她從腰間的玉帶上摘下一塊製作精美的金鑲玉,高擎在手,道,「朕出個彩頭,勝者得之。」理惠和義直對視一眼道:「臣遵旨。」

武則天一擺手,瑤池中樂舞聲歇,歌舞伎們退至兩旁。元芳、理惠和義直快步來到瑤池中央。

理惠、義直拱手道:「大將軍,恕末將二人無禮!」元芳微笑道:「無妨,二位將軍隨意出手。」

理惠與義直點了點頭,緩緩張開雙臂,擺了個起手式。李元芳一動不動,端的是淵渟岳峙。

席中觀看的狄公與孝傑、曾泰三人對視一眼,臉上露出了期待的笑意。一旁的如燕屏住呼吸,雙手抓緊酒杯。

上天台上,武元敏從帳後露出頭來,靜靜望著瑤池中的李元芳。

瑤池中,三人默立著。

一陣微風吹過,猛地,義直縱身而起,雙掌直戳元芳腰肋,李元芳身體微扭,向左平平移開了兩寸,說時遲,那時快,理惠一聲嬌斥騰身而起,雙腳在義直肩上一點,身體平飛而出,雙掌直取元芳咽喉,這一下突如其來,毫無先兆。

圍觀的武則天君臣不由一陣驚呼。好個李元芳,身體後躺,一個鐵板橋,理惠從他面前划過,雙腳飛快地踩踏地面,身體原地轉向再奔李元芳撲來,元芳腰身貼地,如同泥鰍一般竟然平平地滑到了義直的身旁。義直一聲斷喝,右手成拳,向元芳胸部重重砸來,「唰」的一聲,元芳的身體毫無彎曲,如鬼魅一般站了起來。義直這一拳,從他的鼻尖前砸了過去,元芳閃電般繞到義直身後。與此同時,理惠的手掌也疾刺而來,此時元芳已到義直身後,她這一掌徑直衝著義直的咽喉戳來,理惠一聲驚叫,手掌硬生生地停在義直的咽喉前,但覺身旁人影閃動,李元芳身形疾掠而過,倒縱翻起,飄然落地。

李元芳面帶微笑,緩緩舉起雙手,手中拿著兩條玉帶。理惠和義直吃了一驚,趕忙低頭看向自己腰間,果然,束兩擋甲的玉帶不見了。二人倒吸一口涼氣,對視了一眼。

「好!」圍觀的群臣忘情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