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九章 東都之危

在消滅掉劉武周之後,李世民強烈要求繼續征戰東北地區,儘快把王世充給消滅掉!表面上看他是為了唐朝的統一大業,其實還有著更深的想法。他的想法也正是李淵所擔心的,那就是把洛陽拿下來,如果形勢允許就在洛陽稱帝,控制整個東北地區!

李淵現在倒不是害怕李世民在洛陽稱帝了,他甚至想過,世民在洛陽稱帝總比王世充稱好得多,可是他擔心唐軍去攻打洛陽,竇建德認為唐朝有吞併東北地區的想法,極有可能會與王世充聯手對付唐朝,那樣唐朝就真的應付不了啦!

李世民說,如果當初王世充跟李密能夠聯合,我們早滅亡了,可是他們沒有!

李淵嘆口氣說,咱們還是不要惹他們為好,這樣最少還能控制西部地區!

李世民說,父親,您這麼想是不對的,如果我們只想守著西部,那肯定守不住!將來無論誰統一了東北地區,他們肯定前來攻打咱們!以東北的雄厚財力來對付咱們貧困的西部,我們根本沒法兒跟人家抗衡!如果不想挨打,那就得把別人打趴下,這是硬道理!

李淵感到事情確實是這樣,我以前多次想守著西部過安定日子,可是別人總不讓我安定,最終還是需要用戰爭來解決問題!他現在想通了,什麼叫作和平?戰爭結束了就是和平,和平的結束就是戰爭!他想明白了,就對李世民說,好吧,我同意你去攻打洛陽,你馬上把主要參戰人員的名單報給我!

當李淵接到了世民的作戰人員表時,發現屈突通為先鋒就感到不妥了,對李世民說,世民你怎麼可以這麼粗心大意呢!屈突通的兩個兒子都在洛陽,如果讓他帶兵去攻打洛陽,王世充肯定用兩個孩子要挾屈突通,說不定屈突通就帶著部隊投降了!

「我敢保證,老屈不是那種人!」

「我也相信他的人格,可我們不能用千秋大業來肯定他的人格!」

當屈突通聽說不讓他去攻打洛陽,並不是戰略部署,而是擔心他會投降,心裡就不痛快了!你不讓我去,我沒意見,可是你不能懷疑我的人格啊!他氣呼呼地找到李淵問,陛下,臣我過去曾成為您的階下囚,按理來說是應當被處死的,可是陛下不但釋放了我,還給了我很多恩惠!在那時候起我就暗地裡發誓,要在有生之年為陛下儘力,並時刻準備著捐軀。如果我成為攻打洛陽的前鋒,兩個兒子有什麼值得顧惜的!

「突通啊,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是想讓你守著長安,這個工作同樣重要!」

「陛下,雖然我的兩個兒子在洛陽,可是我父母愛妻都在長安,如果讓我選擇的話,我只能選擇父母妻子。父母沒有了就真沒有了,可是兒子還會有的!希望陛下能夠相信我的為人,讓我跟隨秦王前去打仗!」

李淵點頭說:「你如此大義,我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他當然不放心,在大軍出征之前,李淵把指揮官們都叫到一起開了個歡送會,在會上他說,諸位將領都放心去吧,至於你們的家人,朕會悉心照顧他們的。他之所以在這裡強調照顧,就是想告訴大家,時刻不忘親情,不要做傻事,要是你們做出對不起唐朝的事情,我就拿你們的家人「照顧」,但照顧與「照顧」是不同的!

李世民在與妻子長孫氏告別時,小聲對她說,等我把東北部地區解放以後,大唐實現了國家統一,父親很可能會與建成聯合起來對付我。這並不是我多心,而是史有前例的。為了以防成為兔子死了之後的那隻倒霉狗,我可能會採取行動。你時刻準備好,等接到我的通知,一定要迅速離開長安,前去東都找我!

長孫氏聽到這裡微微皺了皺眉頭,嘆口氣說,世民啊,提高警惕是應該的,不過現在你不應該有這樣的想法啊!如果你能夠帶領部隊拿下東北部,必然聲名鵲起,就算父王想動你也不敢採取行動了!到時候如果父王不能履行諾言封你為太子,就憑著你的戰功、你的威信,相信你會獲得最後的成功!如果在唐朝還沒有根基的情況下發動政變,必然給別人以可乘之機,說不定又會天下大亂,那麼你就會變成千古罪人了!

「那我也不能任人宰割啊!」

「以我看,不妨這樣,你打下洛陽後密切聯絡東北部的地方官,把他們發展成你的人,如果將來情況有變,那麼就可以把洛陽作為退路!」

看到沒有,這就是長孫氏,這就是歷史上被評為最賢惠、最有才能、最有眼光的長孫皇后!她的優秀、她的風采,不是幾句話能夠說清楚的,以後我們會大筆墨描寫她!

李世民率領大軍向洛陽挺進,他在行軍的路上多次想起妻子長孫氏說的那些話,雖然感到那些話有道理,但他只作為參考。因為他知道父親是不會輕易把太子之位封給他,也不會輕易讓位的,並極有可能會把皇上當到進棺材!他哪等得了這麼久,他必須審時度勢,一旦形勢允許,立馬就當上皇帝,當上皇帝才有主動權!

既然秦王李世民已經把東都洛陽納入計畫了,我們應該講講守衛洛陽的王世充了!

王世充原來是西域人,姓支,父親叫支收,這當然不是我們現在「收支平衡」中的支收,而是西域的讀音。他父親支收英年早逝,母親年輕守寡,可能長得有點兒模樣吧,也可能太寂寞了,她與有職無位的小官王粲私通多次,生了個兒子取名瓊!

王粲就奔著瓊把王世充的母親娶進家裡做了小老婆,其實她的年齡比大老婆都大,小就小在資歷上了!王世充隨母改嫁並隨了後父的姓,他的身份有些尷尬,因此過早地嘗到了人世間的悲苦!正因為如此,他從小好學,善於察言觀色,時刻準備著出人頭地!

可以說王世充的諂媚之術是真正讓他走上輝煌的資本!因為做官不只需要有本事兒,還需要拍馬屁!世上有本事的人很多,但善於拍馬屁的人卻很少,像伯樂那麼少!

後來王世充借著後父的祖蔭當了一個小官,由於會拍馬屁,官職不斷升高!他在煬帝時代曾做過江都的郡丞,等隋朝開始亂了,他有目的地結交能人義士,並為了網羅勢力曾經把牢里的造反分子都給放了!他真正地交上好運是因為突厥人把楊廣包圍了,他發動江都人前去救援,還表現得相當地憂愁,經常哭天抹淚的,白天黑夜裡不解盔甲,晚上躺在草上睡覺,還說如果救不出主子,俺也不想活了!

每個善於拍馬屁的人都是好演員,王世充的情景劇傳到煬帝耳朵里,他很感動,他想,這小王比俺親兒子都孝順,從此更加信任他,重用他!

王世充確實會拍馬屁,他總能找到機會去拍,當他知道楊廣喜歡漂亮女人,便對煬帝說,主子,哎,江淮地區有大量的美女,個個嫩得一掐就淌水兒!煬帝就好這一口,聽到這裡眼睛放光了,說,好啊好啊,你馬上去給我弄!王世充就很賣力地弄來了很多美女,把楊廣給幸福得不得了,於是把王世充任命為江都宮監!

他這個職位跟當初裴寂的工作性質差不多!

後來李密造反的勢頭越來越猛,煬帝就派王世充為統帥前去討伐!在煬帝被宇文化及殺了後,王世充擁立煬帝的另一幼孫楊侗為隋朝的傀儡皇帝,但他不甘老是為臣,當他感到自己控制了大局後,便招集文武官員商量接受禪讓帝位的事。大家都不同意,都說君臣就如同父子,這個哪能改啊,如果哪個兒子把父親當孫子,這是天理不容,這是讓普天下的老百姓笑掉牙的!就在這時,有個叫桓法嗣的道士跳出來說會解圖讖,王世充熱情地接待了他。

法嗣依照《孔子閉房記》畫了一個男子手持一根竿兒趕羊,解釋說,「羊」代表隋朝,「干、一」加起來就是王字,這說明相國會代替隋朝當皇帝啊!這個法嗣挺有才,把莊子的《人間世》、《德充符》二篇拿出來解釋說:「上篇言世,下篇言充,此即相國的名字啊!」

反正他就是變著法兒勸說王世充當皇帝,而王世充又愛聽這樣的話,於是就笑著說,好好好,這是天命所歸啊。於是,他在619年四月初七搬進宮城登基,建立鄭國,改年號為開明。在初八那天大赦天下,初十立兒子王玄應為太子、王玄怨為漢王。還把兄弟同族的十九個人都封為王,重要的幫手也都封了官!

王世充剛當皇帝時還表現得很像好皇帝,他平易近人,在宮門前以及玄武門前都擺了榻,行坐也沒有固定場所,總是親自接待上訪的,有時候經過鬧市也不用清道,老百姓只需讓開就成。他還對老百姓說,過去的天子住在深宮,民情民意無法上達。我所以登上皇位不是貪圖皇帝的寶座,只是想拯救老百姓的危難!

後來,訪問的人太多,老王就煩了,從此不再出宮親民了!

老王當了皇帝後也想統一天下,也想把李淵給打趴下,可是他明白,就現在的形勢別說去打李淵了,就是竇建德就讓他頭痛的了!如果帶兵去圖謀長安,那麼竇建德肯定會取我的洛陽,到時候長安打不下來,洛陽又丟了,那我就無家可歸了!

問題是,你不想與唐朝為敵是你的事情,打不打你是唐朝的事情。當老王聽說李世民帶領大軍前來圖謀洛陽,他非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