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宏圖大志 8.再征淮南

打下壽州是徹底擊敗淮南的關鍵。這次李谷沒有攔阻柴榮,而是極力建議他御駕親征,合力攻打壽州。

假如真有愛情,或許柴榮和符皇后可以算一個感人動人傷感的故事。

假如皇家真有親情,或許柴榮和符皇后之間的這段傳奇足以感動千古。

柴榮早年跟隨姑母姑父生活,寄養在郭威家中。雖然郭威對柴榮父子情深,也很喜愛柴榮的勤奮和認真,可畢竟不是親生父親。從不多的史料信息來看,柴榮和他父親柴守禮似乎感情並不好,即使後來柴榮做了皇帝,也沒有公開認祖歸宗。柴榮在家庭親情氛圍上還是缺少了點什麼。由於後漢朝廷內亂,郭威和柴榮留在開封的家眷被奸臣抄斬,柴榮青年喪妻及兩子,確是人生一大不幸。

柴榮一共有三個老婆。一個是劉夫人,在開封被奸臣抄家滅門。第二個老婆就是大將符彥卿的女兒,是前文書我們曾述及的符夫人。第三個也是符彥卿的女兒,是較小的一個女兒。符夫人為柴榮生養了柴宗訓等兒子,是對柴榮的重大貢獻,使柴榮得以接續了香火。

柴榮做皇帝後,符夫人變成了符皇后。

柴榮性格沉毅急躁,是典型的工作狂,特別追求辦事效率,對工作質量挑剔,對人要求嚴格。他精力超級旺盛,催辦任務督促嚴急,以至於文武大臣疲於奔命,總是跟不上柴榮的節奏。向柴榮彙報工作時,文武群臣時常戰戰兢兢,不敢觸逆。由於柴榮的這種急性子,認為部下辦事效率低下和質量不高,他經常大發雷霆,怒火衝天。滿朝文武幾乎沒有人沒挨過柴榮的批評訓斥。柴榮的這種工作方式,雖然有利於提高政府運轉效率,有利於督促官員恪盡職守儘力辦事,可也有負面問題。因為柴榮這種急躁狀態下決策的事情未必完全正確周到,罵來罵去把大臣們搞得一天到晚高度緊張,從感情上和心理上對柴榮有一種畏懼感,幾乎無法建立親信和親近的感情。

每當這時候,符皇后充當了重要的調解緩衝作用。她一般不會直接攔截柴榮的怒火,而是先順著柴榮往下繼續陳述,在陳述過程中巧妙地加入了解釋和婉轉。經過符皇后的潤滑,柴榮也意識到了問題的癥結,很快就從暴怒的情緒中緩和過來。平靜之後認真想想,柴榮越發地敬重符皇后的見識和忠心。柴榮在澶州喪偶,續娶符皇后之前,就曾聽說符皇后賢明有見識,已經心儀有好感。婚後,符皇后對柴榮情深意重,兩人感情深厚,彼此相依。

當初,周世宗柴榮不聽李谷勸告,決意要親征淮南。不僅李谷不贊成柴榮大舉深入,符皇后也不贊成柴榮親征。符皇后極力勸阻柴榮,她認為淮南路途險遠,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攻克。柴榮不聽符皇后勸諫,下定決心御駕親征。他總覺得不親自上手,事情總是不放心。後來果然如符皇后所料,周軍陷入曠日持久的淮南戰爭,雖然東西兩路進展迅速,但壽州、濠州一線的淮河重鎮久攻不下,勞師無功,戰爭拖入雨季後又遭遇酷暑暴雨。不僅柴榮為戰爭憂慮,符皇后在京城也是日夜操心戰事。符皇后性格剛烈,也不太容易忍受涵容。在日夜焦慮和哺育皇子的勞累之下,符皇后憂慮成疾,一病不起。公元956年七月,柴榮班師回到京城一個月後,符皇后病亡,時年僅僅二十六歲。

符皇后的去世對柴榮又是一個沉重打擊。柴榮再次喪偶。他和符皇后感情一直很好,兩人心心相依。符皇后突然離世,柴榮大為悲痛,十分痛惜夫人韶華早逝。在符皇后靈柩停放的宮殿內,柴榮坐在地上,望著符皇后的棺槨,目光獃滯,身體凝固。就這樣如同雕塑一般,柴榮坐了一個晚上。從後來的事情發展來看,符皇后的離世對柴榮也是一個重大的損失。後周帝國,沒有第二個人可以勸誡柴榮,沒有第二個人可以和柴榮說一說知心話。周帝國過於急功近利的政治風格缺少了一個重要的平衡力量。

由於柴榮對符皇后用情很深,深思懷念,兩年後柴榮續娶了符彥卿的小女兒,也就是符皇后的妹妹,並立為皇后。小符皇后和她姐姐長相神情很相似,這位小符皇后也就是民間傳說的「小周后」。

周軍撤走之後,南唐繼續研究禦敵光復方略。

南唐駕部員外郎朱元向李璟提出了一套用兵方略,李璟認為朱元挺有本事。在舉國眾將紛紛失利的窘迫局面下,李璟啟用了這位名不見經傳的朱元,封他為大元帥,出兵收復江北州縣。南唐派出的反擊軍隊駐守在紫金山,和壽州遙相呼應,互為應援,構築了梯次性攻防布局,山巒之上十幾所營寨星羅棋布。南唐從紫金山修築了一條戰備甬道直達壽州,為壽州供應糧草。

柴榮班師之後,對征淮南戰功進行評定,對文武官員論功行賞,並藉此進行了幹部大調整。對於有功人員,官職低的給予提拔,藩鎮小的給換大地方。對於辦事不利,能力不濟的人員,或罷官或懲處。以曹州節度使韓通為許州節度使,加檢校太尉;將許州節度使王彥超提拔為永興節度使;以給事中高防為右散騎常侍;以西京留守王晏為鳳翔節度使;以趙匡胤為同州節度使兼殿前都指揮使;以殿前都指揮使張永德為殿前都點檢;將棄城逃跑的郭令圖降職為團練使;以王朴為平章事、樞密副使;以張美為三司使。因審案不詳實不認真,將御史中丞楊昭儉、知雜侍御史趙礪、侍御史張糾免職。

國家取得重大軍事勝利,在柴榮大封文武的時候,有朝臣建議對幾位小皇子也封官晉爵,這也符合前朝的慣例。可是柴榮否決了這項提議,他認為皇子們都還是孩子,乳臭未乾,沒有任何職責和業績,沒有資格享受這些榮譽。這說明柴榮的頭腦比較冷靜,他堅持以業績為導向的賞罰理念,更以這種很鮮明的事例進一步向世人宣示這一主張,以此凝聚和激勵人心。同時,柴榮也通過故意推延皇子加封,向眾文武表明重賢任能的誠心。

柴榮班師回朝,雖然留下了部分軍隊繼續作戰,可是畢竟主力撤走,兵力和糧草供給不足,戰線太長,疏於防守。況且有些周朝的將帥沒有認真貫徹周朝的法令,不體恤老百姓,肆意剽掠搶劫,這激起了淮南老百姓的反抗與抵制。

在南唐軍民的聯合反擊之下,原本被後周佔據的地盤相繼失守,唐將朱元襲擊佔據了舒州與和州,刺史郭令圖再次被趕走。唐將李平攻佔了蘄州。

後周新任淮南節度使向訓從實地戰況出發,決定調整戰略部署。他向皇帝柴榮建議,把揚州等地的周軍調回來,和壽州的軍隊合兵一處,集中兵力攻擊壽州,等打下壽州之後,再進攻其他地方。原來銳意進取、好高騖遠的柴榮吸取了經驗教訓,同意了向訓的建議。

在揚州、滁州等地周軍北撤時,南唐高層再次發生分歧,有的主張追擊伏擊側擊北撤的周軍,大謀士宋齊丘卻認為,冤家宜解不宜結,應放走周軍,以德服人,如此則戰爭可以平息。這位幾十年宦海沉浮的大謀士,竟然出此謬論,實在是千古滑稽。南唐錯過了一次沉重打擊周軍的難得良機。與宋齊丘一樣愚蠢的還有一人,即南唐「五鬼」之一的陳覺。陳覺作為李璟達的監軍,雖然擁兵五萬駐紮在濠州,可是卻不敢出戰應援壽州,只是隔岸觀火。

唐軍的猶豫為周軍製造了合圍壽州的機會。

全部周軍將壽州圍了個水泄不通。

周軍的兵力部署是,向訓派人留守揚州後坐鎮壽州前線,李重進屯兵壽州之東,張永德屯兵下蔡控扼壽州之西,武行德駐軍濠州對峙南唐齊王李璟達。

為了建立攻擊壽州的軍事基地,後周決定修建下蔡城。周世宗發動了幾十萬民夫修建下蔡城,並修築下蔡的淮河浮橋。下蔡逐步聚集了周軍主力,同時成為周軍的糧草倉庫。

在向訓調兵遣將準備圍攻壽州的時候,周軍內部發生了一起危機。壽州前線的兩員大將鬧矛盾,張永德和李重進互相猜忌,兩人不和。張永德向柴榮寫密信,控訴李重進有二心。柴榮不相信會有此事,按下此事作冷處理。張永德是郭威的四姑爺,李重進是郭威的外甥,都是皇親國戚,二人各自統兵數萬,擁兵在外身負重任。這兩個重量級武將鬧矛盾,意味著什麼?兵變?內訌?造反?投敵?掣肘?不協?一旦關係破裂,後果不堪設想。

一天上午,李重進單人獨騎來到下蔡張永德營中,拜訪張永德。兩人各懷心事,表面上還要互相客氣。張永德設宴款待李重進,李重進毫不介意,大大方方地入席喝酒,神情泰然自若。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李重進對張永德說:「我和您都是皇家至親,有幸得到皇帝信賴,擔任軍事重任,應該通力合作,效忠王事。何必互相猜疑呢?」張永德聽李重進如此坦然真誠,也為之感動,從此兩人冰釋前嫌,和睦相處。

李重進和張永德不和的消息不僅在周軍內部廣為傳播,南唐也獲知了這一情報。南唐使出了離間計,向李重進寫去了蠟書密信,向李重進開出了優厚的條件,邀請李重進反叛後周。這種反間書信向來殺傷力極大,歷朝歷代多少忠臣良將被這種伎倆放倒,一生貞節清譽毀於一旦,身死名裂。李重進不做賊心不虛,坦坦蕩蕩地將這些策反密信上報了朝廷。幸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