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殘唐末路 2.勞模將軍

國勢日衰非由缺乏人物。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此時的大唐帝國雖然沒落,但還是有些才幹之士的,只是朝廷過渡透支的使用方式,加速了原本鳳毛麟角國士的折舊。高駢無疑是晚唐最後一道官方的彩虹。不過持續時間太短了些。

說到此處,需要交代些事情。

末唐周邊的勢力主體及形勢與盛唐時候比,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幾乎是天壤之別。外圍的都護府體制基本解體,中央朝廷對外圍地區失去了統治能力。東北的契丹、北部的突厥、西北回紇、西邊的党項、西部的吐蕃、西南的南詔等等很多政權力量此消彼長,在李唐王朝三百年的歷史中,時和時爭,時進時退。到了近世,吐蕃、回紇、突厥、吐谷渾、韃靼等部族沒落乃至消亡,但党項、契丹、南詔等趁著李唐衰弱的歷史空隙,躍躍欲試,試圖建立或者鞏固擴大政權。

首先介紹令唐帝國十分頭疼的吐蕃,地處現在的西藏青海一帶,據史書記載,吐蕃原本是漢朝時候的西羌後裔,國號為「禿髮」,傳到中原訛語成為「吐蕃」。吐蕃最高首領成為贊普,負責國人號其主為贊普,負責日常行政事務的官員為「大論、小論」,相當於宰相。吐蕃與唐帝國戰爭多年,主要是爭奪河西一帶土地。吐蕃軍事力量很強大,這使得唐帝國很是不勝其擾很多年。由於吐蕃一時也無法重創唐朝,唐朝武力也難以消滅吐蕃,兩個政權之間很多時候處於相持狀態,因此彼此接納了一種常見的政治外交策略,和親。這樣在幾百年里獲得了短暫的安寧,例如著名的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就是和親的典範。

安祿山作亂的時候,唐肅宗將戍守靈武的河西邊防部隊調往中原,與安祿山作戰,此時,吐蕃乘虛而入,佔據了河西、隴右,一百多萬唐朝人口被吐蕃控制。到了唐末五代初期,吐蕃衰弱了,地盤被回鶻、党項等大大小小的部落瓜分。在吐蕃後期,有一個贊普值得交待一下,此人名叫可黎可足,大約在唐憲宗十二年即公元817年即位。可黎可足贊普體弱多病,不怎麼管理朝政,也沒什麼爭強好勝的進取心。儘管可黎可足總得病,可是壽命卻不短,在位三十年。由於他沒有採取軍事擴展政策,而且也沒什麼作為。可黎可足死後十多年裡,吐蕃陷入王位爭奪及內戰,吐蕃日漸衰落,而唐朝此時也走向了衰落,基本上吐蕃與唐朝和平相處,兩者相安無事。到了僖宗老爹懿宗時期,吐蕃軍事主力部隊論尚熱被另一隻部落仆固俊大破。唐朝軍隊也曾數次擊破吐蕃。此後,吐蕃政權基本消亡。

另一個讓唐帝國十分頭疼的部族力量是回鶻,也稱回紇,他們的先祖是匈奴的一部。回鶻的大本營在長安以北八千里外的婆陵水一帶。唐朝天寶年間,安祿山造反,朝廷無力討賊,請來回鶻為外援。可是後來,回鶻越來越驕縱,目無朝廷,成了唐朝的心頭之患。到了唐武帝初年(公元841年),回鶻被黠戛斯侵蝕,回鶻部族大亂套,趁此機會,李唐河朔三鎮趁機大破回鶻主力。回鶻再也無法與李唐朝廷抗爭,不得不向西流落,暫時投靠了吐蕃,佔據甘州。吐蕃沒想到,他自己也正逐步走向衰落,收留回鶻成了吐蕃引狼入室。

遠處東北的契丹部族,也是遠古古匈奴的一個支系後裔,世代居住在遼河一帶,向南距離榆關一千一百里,榆關再向南距離幽州七百里。在唐皇帝李隆基開元天寶年間,契丹還很弱小,每年向唐朝進貢不下二十次,後來契丹逐步向回鶻親近,對李唐不太熱乎了,朝貢也越來越少。到了唐會昌二年,唐朝擊破回鶻之後,契丹才又恢複和李唐的親熱關係。唐朝咸通末年(公元874年),此時的契丹王名叫錫里濟(也有史書稱為習爾),所統領的疆土開始慢慢變大,不過對李唐政府還算尊敬,時不時地還向李唐中央政府進貢朝賀什麼的。到了光啟中(大約公元886年),契丹王換成了沁丹(也有史書稱為欽德),這傢伙是個軍事擴張主義者,趁著中原戰亂,李唐北邊邊防鬆弛,開始侵犯北邊州郡,不僅如此,契丹還將韃靼、奚、室韋這些中小部族滅的滅、趕的趕,這期間契丹還是變得強大起來,以至於成為了末唐的主要邊患之一。

西北的党項是一個謎一樣的部族。他的興起與消失一直都是一個歷史謎團。党項人崇尚武力,壽命很長,活到一百五六十歲的比比皆是,可是党項人沒有什麼正常工作,既不耕種也不放牧,主要的事業就是做強盜。不僅劫掠其他族類,連本部族的其他部落也搶。党項分布地域極廣,稀稀拉拉有三千多里的範圍,部落大小也不等,大的有萬餘人,小的有千把人,其中比較大的部落有八個。党項人逞兇鬥狠,性格果決,尤其記仇,有仇必報,仇不報就不理髮不洗澡不穿鞋不吃菜,直到將仇人的腦袋砍下來才算完。除了同姓不通婚之外,嫂子、小媽、嬸娘、伯母甚至兒媳婦、弟媳婦都可以娶來做老婆,亂倫亂得空前絕後。老人死去都不哭,小的夭折了反倒群哭悲痛不已。党項與唐朝來往最多的活動是買賣駱駝和馬匹,時而也打劫官商和過路客商。有一段時間党項屢屢受到其他部族和李唐邊鎮的打擊,後來党項內部也互不統屬,生計沒有頭緒,社會秩序一度陷入混亂。到了唐憲宗時期,朝廷將党項劃分為三部分,分別派人安撫統治。可是唐朝的統治效果並不好,時間長了就不了了之。

地處雲貴一帶的南詔更是由一些分散的山寨山洞部落聯合發展起來的。開元二十六年,即公元738年,唐玄宗李隆基以招撫的方式冊封南詔歸義王為雲南王。歸義部落的祖先所居之地在姚州之西,名曰哀牢夷,東南與交趾接壤,西北與吐蕃接壤。哀牢夷共有六部,分別為蒙舍、蒙越、越析、浪穹、樣備和越澹,各部落彼此之間人數差不多,兵力實力不相上下,互不服氣,互不統屬,實際上也難以統一。後來在官方正史中名氣最大的南詔,其實只是哀牢六部中的一部,因為這一部落在最南邊,所以稱南詔。自秦漢以來,歷代朝廷都採取分化瓦解政策,以達到對南詔諸部的互相牽制。隨著歲月變遷,南詔後來變得強大起來。由於唐王朝出於對抗吐蕃的戰略考慮,需要在西南建立緩衝地帶以做屏障。在這種政治背景下,極盛時期的大唐王朝選擇並扶持了南詔,使得南詔越來越強大。相形之下,其他五部逐漸衰微,南詔趁機吞併統一了其他五部,名稱仍然沿用南詔。再後來,南詔勢力急劇擴充,在南方不僅佔據了一席之地,而且擁有了一定的外交話語權。在大唐帝國受困於吐蕃的時期,南詔也屢次受到吐蕃侵擾。此時,鑒於歷史的淵源關係,南詔仍與唐朝保持同盟關係,兩方一同抗擊吐蕃。在南詔國內,他們自稱為唐的藩屬政權,沒敢開國建號。自此之後,南詔在西南地區幾乎沒有了敵手。

在缺少外部壓力的情況下,南詔開始自我膨脹,尋求獨立政治地位的意圖愈發明顯,逐步有意脫離唐朝的藩屬,謀求稱霸一方。再加之唐朝安南都護府所任非人,選派的幾任官員施政策略失當,不僅沒有威懾安撫住南詔諸部,還對南詔欺凌征斂無度,擠壓南詔的經濟與政治生存空間,這一矛盾終於促使南詔與唐朝決裂,並成為敵人。雙方發生較大的一次歷史衝突是在唐天寶年間。唐王李隆基偏信了雲南地方官員的一面之詞,興兵二十萬討伐南詔。但由於勞師襲遠、將領無謀、南詔據險固守等原因,唐軍失利,全軍覆滅。晚唐由於朝廷衰微,官吏貪墨,對於南詔的統治力日漸衰落,或者說根本談不上統治。在主持與南詔的軍事對抗中,屢次開兵見仗,唐朝官軍勝少敗多。如此一來,邊防薄弱,南詔趁機深入內地燒殺搶掠,邊境州府深受南詔侵擾之苦。

高駢何許人也?高駢出馬就能平定南詔嗎?

高駢可以說是末唐最後一位能征慣戰、能文能武、沒有心懷異志的大將。高駢在唐朝軍隊中聲望極高,是一個偶像明星級將領。天下多難,狼煙四起,朝廷征伐打仗的任務對高駢仰賴很多,經常派他率軍作戰。高駢戰功卓著,可謂是唐帝國的金牌消防隊員。在四處冒煙、到處起火的年代,高駢為朝廷東征西討疲於奔命。

高駢,字千里,幽州人,出生於將帥之門。他祖上世代任職禁軍,是皇朝官軍中地位較高有軍隊背景的將領。高駢的祖父高崇文,元和初年立下大功,受封為南平王,將高家的軍事榮譽推向了最高峰。高駢的父親高承明,曾為神策軍都虞侯,是近衛部隊中高官。高駢自幼俊朗挺拔,喜歡文學,經常與讀書人結交,時常談論時局道理,通曉天下興衰治廢的道理。由於天然的軍事家庭背景,高駢習武是自然而然的事,重要的是他勇武有謀略,是塊從軍的料,所以後來官職屢屢升遷,也曾任職神策禁軍都虞侯。幾年前,西北的党項部族反叛唐朝統治,揮軍進犯唐朝邊境,朝廷命令高駢率禁軍萬人戍長武城。當時諸將抵禦抗擊者都無功而返,只有高駢能夠捕捉戰機,出奇制勝,屢立戰功。因此僖宗的老爹懿宗皇帝十分賞識高駢這個年輕人。後來西邊的吐蕃寇掠邊境,朝廷調遣高駢移鎮秦州,官拜秦州刺史兼經略使,負責指揮抗擊吐蕃的戰爭。高駢並非第一次出兵伐南詔,五年前,高駢曾出任安南都護府都督,經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