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三章 韓趙魏的沒落史

戰國時代的一大特徵,就是舊勢力的瓦解,這裡的舊勢力,不僅包括奴隸主貴族階層,更包括春秋時代,那些盛極一時的諸侯國們。

春秋時代的爭霸,雖然霸主有五個,但真正作為主線的,是晉國和楚國的南北爭霸,對於春秋時代的諸侯國勢力秩序來說,晉國和楚國,就是這個秩序一南一北的天平兩端。戰國時代的統一過程,首先就是這兩個國家的瓦解和衰落過程。

相比之下,晉國的瓦解更快,在戰國的早期,就通過三家分晉的方式完成了韓趙魏三國的劃分。這以後,這三個國家中的魏國和趙國,都曾在中原諸侯爭霸中盛極一時。魏國是戰國時代第一個通過變法圖強強大起來的國家,而趙國的胡服騎射政策,使他們一度成為整個戰國時代僅次於秦國的第二軍事強國。其中最弱韓國,也是戰國七雄之一。但是這三個國家的衰落,最終都無可避免,其中的方式不同,結果卻殊途同歸——被秦國滅掉。

宋朝文學家蘇洵在他的《六國論》里,對韓趙魏三個國家的衰亡痛心疾首,他認為這三個國家的存在和強大,就是阻止秦國吞併六國的關鍵所在,只要崤山以東的中原諸國,能夠集中力量援救韓趙魏三國,讓他們團結一致抵抗秦國,那麼六國就會免於被滅亡的命運。蘇轍說得容易,這個過程實施起來又何其難?且不說此時的六國,在無力對抗秦國的局面下,想得更多的是自保,即使是三個國家自身,最後也成了扶不起的阿斗。

在秦國統一六國的過程里,韓趙魏三國是遭受兵災最多的國家,從早期鄙視秦國,到後來被秦國打,再到最後被秦國打怕。這樣一個過程,就是他們衰落的過程。

三國中最弱小的,是韓國。從始至終,它幾乎都沒有強大過。

韓國的疆土,包括今天的山西南部和河南北部,在早期瓜分晉國後的「分賬」里,它就是實力最弱小的一家,無論是國土面積還是軍事力量,都無法和趙魏兩個國家相比。

三家瓜分晉國後,早期的韓國一度牛氣了一把。在公元前375年,當時的韓哀侯滅掉了鄭國,將國都遷移到了新鄭。和早期的魏國、趙國一樣,戰國初期的韓國也進行了變法,不過比起其他諸國採納了法家思想,韓國的變法卻特殊。韓國的變法,起於韓昭侯在位時期,他啟用了申不害為相,開始了「修術行道」的變法過程。申不害的變法思想,雖然也有加強中央集權,強化國君威權等積極內容,但其主要思想,來源於黃老學說,而且注重「術」,即國君需要用各種方式來統御群臣,強化權威,提高國家的行政效率。這樣的改革比起魏國、齊國、秦國來,可以說是相當不徹底,申不害在韓國折騰了15年,雖然韓國一度振作,但他並沒有建立一個封建化的國家制度,所以即使在變法推行最成功的時期,韓國也不是強國,反而在韓昭侯去世後,韓國陷入內亂,變法就此失敗。但是,申不害的改革也是有效果的,也正是這15年的改革,使韓國也確立了他們戰國七雄的大國地位。當然,是最弱的一個「大國」。

韓國的發展問題,主要有三,一是國家舊貴族力量強大,改革不徹底;二是韓國所在的地區,處於魏國、秦國、齊國等國家的夾縫之間,生存環境非常艱難;三是韓國的歷史上,沒有出現諸如齊威王、秦孝公、魏文侯這樣的強勢君主,如此韓國,從建國開始,就註定了他在戰國歷史上的弱者地位。

其實韓國也有比較好的條件,比如韓國的弩,是整個戰國諸侯中射程最遠的,他們的重弩,在當時就能達到800米,秦國攻打韓國時,還專門搜集韓國的弩——拿回去自己研究著用。韓國在經過了短暫的鼎盛時期後,很快就陷入了衰弱,尤其是魏國和秦國相繼崛起後,韓國的日子就一天不如一天,魏文侯稱霸時,對韓國、趙國採取通好政策,成為了韓國的保護國,但到了魏惠王在位時,打擊的重要對象就是韓國。魏惠王希望能得到韓國的國土,既作為防備秦國東進的緩衝地帶,又能夠得到肥沃的土地。但這時期同樣強大的齊國,通過「攻其必救」的戰術,在馬陵重創魏國,總算救了韓國一命。在這一場戰爭開打前,為了儘可能地削弱魏國,齊國故意遲遲不救韓國,一直等著韓國打得彈盡糧絕了,並表態向齊國效忠,這才大張旗鼓地出兵,魏國被打敗了,但韓國也基本被打殘了。

但韓國的苦日子,這時期才剛剛開始,因為西邊的秦國也崛起了。秦孝公在位的時候,一面對魏國發動戰爭,收復西河失地,一面也大力攻打韓國。公元前359年,剛剛走上變法之路的秦國,在攻打魏國失利後,轉而拿韓國開練,多次擊敗韓國,這時候在位的韓國國君,是韓共侯,他是個夠硬的人,打不過秦國,就聯合趙國、魏國等兄弟國家一起上,可倒霉的是,這時期魏國自己能對秦國保持軍事優勢,可每次和韓國聯軍,都被秦國打得大敗虧輸。比如公元前366年,當時還沒有變法的秦國,就在洛陽擊敗了韓國、魏國的聯軍,不久後魏國單獨和秦國打,又把秦國打得狼狽逃竄。隨著秦國變法力量的增強,魏國也保護不了韓國了,韓國就越發遭到秦國的欺凌,韓昭侯在位的晚期,正是信用申不害改革的時期,他果斷地參加了「合縱」陣營,意圖聯合中原諸侯共同對付秦國,但第一次就抬腿碰了滿腳泥。公元前318年,韓國參加了魏國、楚國、趙國、燕國組成的五國聯軍,企圖攻打函谷關,但接著就被打了個稀里嘩啦。韓國歷史上對秦國的唯一勝利,是在公元前294年,韓國參加了齊國的伐秦聯軍,經過三年苦戰,攻克了函谷關,迫使秦昭襄王歸還了侵佔韓國的國土,但好景不長,不久之後齊國遭到五路討伐,勢力一蹶不振。秦國不但奪回了歸還韓國的領土,還捎帶著又佔領了大片。在戰國時代開始以後,韓國是受秦國欺凌最多的國家,打打不過,躲躲不起。合縱沒用,反抗沒用,咋辦?

經過了多次失敗以後,韓國乾脆想開了,不就是喪權辱國嘛,要喪也不是我一個人喪。在公元前275年,韓國被秦國白起大敗,遭斬首四萬後,韓國也就徹底歇菜了,對秦國採取了逆來順受的政策。秦國要打仗,還沒打就立刻求和,秦國要錢要地,二話不說統統給,尤其是韓國倒數第二代國王韓桓惠王在位的36年,是對秦國最逆來順受的36年。這期間秦國多次發兵攻打韓國,韓國連還手的勇氣都沒有了。特別是公元前262年,秦國攻打韓國的重鎮上黨,韓桓惠王不敢抵抗,竟然要求上黨守軍向秦國投降,之後,就有了韓國上黨郡守馮亭向趙國投降,引爆了後來長平之戰的導火索。在整個戰鬥里,韓國根本不敢插手,眼睜睜地看著趙國和秦國浴血廝殺,只圖一時平安。

韓桓惠王在位的時代,也曾有過想法,他在位時期曾經重新推廣申不害的改革,但是效果甚微。韓國國內此時已經處於國土嚴重萎縮,政令不通的局面下了。他乾的另一件傻事,就是在公元前244年派工匠鄭國進入秦國,假裝忽悠秦國修鄭國渠,企圖想讓秦國把龐大的軍事力量都消耗在水利工程上。但事與願違,鄭國渠的落成,讓秦國從此收穫了百年之利,灌溉了萬畝良田,軍事作戰能力大大增強。如此做法,只能是給秦國做嫁衣裳。這位一生有過想法卻毫無建樹的國君,卻有一個傑出的好兒子,戰國時代最著名的法家思想家——韓非子。

公元前238年韓桓惠王去世後,即位的韓王安繼續推行「割肉喂虎」的政策。每次秦國稍微有風吹草動,就忙不迭地割地,割了十幾年,最後到了無地可割的地步。公元前231年,秦王嬴政派內史騰率領10萬大軍南渡黃河,滅亡了韓國,將韓國的國土劃為秦國治下的潁川郡。戰國七雄里最弱的韓國,就成了其中第一個亡國的國家。

三晉大地,對秦國抵抗最為劇烈的,就是趙國。

長平之戰後趙國40萬精銳報銷,在當時的秦國眼裡,這是最好的滅亡趙國的機會。公元前260年,挾長平之戰的餘威,秦國起初向趙國提出割地的苛刻條件。山窮水盡的趙國依然硬氣,趙孝成王經過和群臣商議後,決定拒絕秦國的無理要求,寧可整個趙國全都戰死,也不能接受秦國的強盜條件。此事引起了秦昭襄王的大怒,決定乘勝追擊,徹底滅亡趙國。

這個決定在當時卻引起了反對,帶頭反對的,就是長平之戰的總指揮白起。白起深知長平之戰秦國只是慘勝,一場長平血戰,秦國的精銳部隊死傷過半,國家糧食儲備消耗殆盡,如此局面,實在不是打仗的時候。結果反而觸怒了秦昭襄王,像白起這種戰功卓著的地位,本身就是危險的,後來白起被秦昭襄王殺掉,等於秦國自壞長城。

公元前259年六月,秦國動用50萬大軍,發動了旨在滅亡趙國的邯鄲戰役,趙國一反常態,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全國軍民同仇敵愾,採取依託城池防守、堅壁清野的方式,將秦國大軍死死地拖在趙國的邯鄲城下。為了這場戰鬥,趙國拼了血本,他們拒絕了秦國的割地要求,反而割讓給齊國6個城池,請求齊國提供糧食,做好了糧食的儲備,然後放棄了野戰,和秦國打起了城池攻防戰,兵力不足,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