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冰鏡庄殺人事件》——只是近黃昏

文/歐陽杼

給原創推理小說寫書評,是不太好下筆的。這個時候,寫書評要考慮的事情就很多了,甚至書之外的考慮要超過書本身的考慮。就算不認識作者,也難保以後不會認識作者。到時候翻出老底,說某某人在某某年把某某書批得很慘,至少要尷尬一陣,嚴重的就是相互記恨。那總說好話可以了吧?如果自己不覺噁心,又不用顧忌別人噁心的感受,那自然無妨。所以,下筆躊躇,錙銖必較,雖是情有可原,但也總覺可惜——寫書評時的躊躇和書本身,倒是沒多大關係。

林斯諺的作品,此前拜讀過《雨夜庄謀殺案》和若干短篇,感覺非常好。這一次林斯諺仍然採用了暴風雪山莊模式,不過他加入了大量不可能犯罪。前幾天和James討論的時候,他說這本書裡面不可能犯罪太多了。的確,太多了,消失又出現的屍體,膠帶密室,行走的雕像,不翼而飛的手稿……這本《冰鏡庄殺人事件》,就是不可能犯罪的洋洋大觀。在形成暴風雪山莊的這段時間內,總共發生了五起殺人事件,數起失竊案,還有林林總總的不可能事件。

所以喜歡不可能犯罪的讀者,強烈推薦看這本書。《冰鏡庄殺人事件》既然布下了種種謎團,把讀者胃口吊得那麼高,那麼在解答上,也不能敷衍了事,否則就是虎頭蛇尾的作品。令人可喜的是,林斯諺的解答和謎團一樣出色,作品的緊密性並沒有因為太多的不可能犯罪而變得鬆散,詭計質量絕對能讓絕大多數讀者滿意。至於可行性,雖說有的不可能犯罪帶有巧合,但還是可以自圓其說,在這種層面上的宏大詭計,可行性能夠做到這種地步,已經很了不起了。

如果要用不可能犯罪的標準來衡量這本書,那這本書一定是無可挑剔的。不可能犯罪的優點它全發揮了,不可能犯罪的缺點它也完全展露了。而且,把這麼多詭計融合在一本書里,林斯諺本人也著實下了一番功夫吧。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麼多讓人目不暇接的詭計,雖然毫無疑問會給讀者帶來極其暢快淋漓的享受,但我在閱讀過程中,還是免不了要脫帽敬禮。

是的,當中有很多橋段,林斯諺是在向前人致敬,又或是改用他自己以前的小說。並不是林斯諺一定要模仿前人的做法,而是,無論是不可能犯罪還是暴風雪山莊模式,都很難寫出新意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據James說,島田對這本書的評價是:「如果這本書出現在館系列和斜屋之前,就是好書。」本書的詭計不可不謂宏大,解答不可不謂精巧,唯一的問題在於,這本書出現得太晚了,所謂生不逢時,恐怕就是這個意思吧。怪盜和密室傑克的設定,本身就有一種超然而不真實的感覺。就是說,這本書就是為了詭計而詭計的小說,人物塑造存在臉譜化傾向,儘管林若平和女生的小曖昧算是亮點,但也掩蓋不了整體的黃昏感。暴風雪山莊模式,已經很難寫出新意了。《雪地殺機》算是努力想從高度上超越這種模式,《算計》則是在維度上超越了這種模式,但是很遺憾,冰鏡庄完全沒有突破的跡象,不可能犯罪的狂轟亂炸,也只是多增添了一分夕陽的餘暉。這是一部好作品,我必須承認,但是,這部作品恐怕很難帶來更多的好作品,亦即,這樣模式的小說,在現在的情況下,不應該成為推理髮展的正途。

最後,委婉地說一句,就我個人的喜好來說,還是更喜歡林斯諺寫《鋼琴里的愛情》那樣溫潤感動的小說。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