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洛德斯通製片廠雖是好萊塢最有實力的製片企業,但阿西娜·阿奎坦恩拒絕回去拍片,卻是個損失慘重的背信行為。一個「天才演員」能造成如此巨大的打擊,這還是頗為罕見的,不過《梅薩麗娜》是製片廠聖誕季節的「火車頭」,在整個漫長而艱難的冬季里,製片廠就靠這部巨片來推動影片的發行。

恰巧,下星期日是兄弟慈善會一年一度的活動日,定在伊萊·馬里昂的見弗利希爾斯莊園舉行,他是洛德斯通製片廠的主要股東兼董事長。

伊萊·馬里昂那幢巍峨的大宅,坐落在貝弗利希爾斯上方的峽谷深處,雖有20個富麗堂皇的房間,但奇怪的是,只有一間用作卧室。伊萊·馬里昂從不喜歡別人住在他家裡。當然,有幾座來賓小屋,還有兩個網球場,一個大游泳池。有6間屋子專用來存放他收集的大量繪畫。

好萊塢500名頭面人物應邀參加了慈善會的這次節慶活動,每人交納1,000美元的入場費。庭園裡到處是吧台、冷餐棚、跳舞棚,還有一支樂隊。但是,大宅是禁止入內的。設計精巧、裝飾艷麗的活動帳篷,為賓客解手提供了方便。

大宅、來賓小屋、網球場、游泳池,全用繩子圍起,由保安人員守衛著。來賓誰也沒有因此感到不快。伊萊·馬里昂是個偉人,對他是不能生氣的。

來賓們歡快地待在草坪上,又是閑聊,又是跳舞,藉以打發這義不容辭的三個鐘頭,而馬里昂卻跟一伙人坐在大宅偌大的會議室里,這夥人十分關注《梅薩麗娜》這部影片的完成。

伊萊·馬里昂主宰著這夥人。他已是80歲的老人,但是經過巧妙的妝飾,你會以為他最多不過60歲。他的花白頭髮修剪得十分考究,還染成了銀色。深色西服加寬了他的肩膀,給他的骨架增添了點血肉,掩蓋了他那乾柴棒似的小細腿。一雙赤褐色的鞋子把他豎在地上,白襯衣上扎著一條玫瑰紅色的領帶,給灰白色的面孔平添了一點紅暈。不過,他只是在他認為有必要的時候,才對洛德斯通製片廠行使極權統治。有時,讓他手下的凡胎小人去自行其是,倒是更為穩妥。

阿西娜·阿奎坦恩拒絕完成一部正在拍攝中的影片,這是個十分嚴肅的問題,需要馬里昂親自過問。《梅薩麗娜》是一部耗資一億美元的影片,製片廠的火車頭,事先早已把錄像權、電視播放權、海外發行權賣了出去,用來支付拍片費用,現在卻成了金元寶,就像西班牙的古代大帆船似的,眼見就要沉入海底,永遠打撈不上來。

還有阿西娜本人。她現年30歲,是個大明星,已經簽約要為洛德斯通再拍一部巨片。一個貨真價實的天才,還有什麼比這更寶貴的財富呢。馬里昂崇敬天才。

然而,天才就像炸藥,可能很危險,你得加以控制。你要表現得情意綿綿,以最卑鄙的手段瞞哄誆騙,還要做出大量的投資。你要做父親,做母親,做兄長,做姐姐,甚至做情人。多大的犧牲都不過分。不過,有時候你就不能軟弱無能,你還真得鐵面無情。

因此,眼下與馬里昂一起待在這會議室里的,是些來執行他意志的人:博比·班茨、斯基皮·迪爾、梅洛·斯圖爾特、迪塔·托米。

伊萊·馬里昂坐在這間常用的會議室里,屋裡的陳設、繪畫、桌椅、地毯價值2,000萬美元,水晶酒杯和酒壺至少又值50萬美元。他面對這夥人,覺得他體內的骨髓在枯朽。他每天都感到驚訝:他作為一個眾所公認的無比強大的人物,卻很難向世人展現這種形象。

早晨已不再使他覺得能打起精神了,刮臉、打領帶、扣襯衣紐扣,都覺得很吃力。更加危險的是心理上的衰弱,這表現在對不如他有權有勢的人的憐憫。現在,他越來越多地使用博比·班茨,給他越來越大的權力。此人畢竟比他年輕30歲,又是他最親密的朋友,長久以來一直對他忠心耿耿。

班茨是製片廠的廠長兼總經理。30多年來,他一直是馬里昂的得力助手,經過長年接觸,兩人變得親密無間,照人們的說法,親如父子。他倆也十分般配。馬里昂過了70歲,變得心慈手軟起來,有些該乾的事竟下不了手。

製片廠所拍的影片,經導演做過藝術剪輯之後,總是班茨接著加工,使之受到觀眾的歡迎。班茨與導演、影星、作家爭執分成問題,逼得他們或是上法庭討要。或是同意少得一些。班茨還與才子佳人商洽,但班茨認從,最要緊的還是選擇演員。這就是明星效應。導演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他們能肆無忌憚地強取豪奪。製片人雖然在敲詐勒索上並非無能之輩,但是他們具有旺盛的精力,因此拍電影還少不了他們。

可是作家呢?他們只需要在空白紙上打下個初槁。你再雇十幾個人推翻重寫。然後由製片人立下故事情節。導演設計動作(有時推出一部全新的影片),接著是影星觸發靈感,想出些許對話。然後,製片廠還有一個創作班子,經過深思熟慮,寫出長長的備忘錄,向作家提出意見、情節構想和要求。班茨見過一位大名鼎鼎的劇作家所寫的好幾部價值100萬美元的劇本,花費100萬元買了一部,不想等到電影拍成.發現影片中沒有一個情節,對話中沒有一個字眼是屬於原作者的。的確,伊萊對作家有點偏愛,不過那是因為簽起約來,他們最容易讓人敲竹杠。

馬里昂和班茨一道走遍世界各地,把影片出售給電影節和交易中心,出售到倫敦、巴黎、戛納、東京、新加坡。他們主宰著青年藝術家的命運。他倆一起統治著一個帝國。一個是帝王,一個是大臣。

伊萊·馬里昂和博比·班茨一致認為,那些寫劇本、作演員、當導演的天才們,是天底下最忘恩負義的人。唉,那些很有前途的純潔的藝術家們奮力往上爬時,顯得那麼招人喜愛,那麼和藹可親,得到個機會是那麼感恩戴德,但是一旦功成名就,又會發生多大的變化啊。釀蜜的蜜蜂變成易怒的大黃蜂。因此,馬里昂和班茨僱用20位律師來網羅這些人,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他們為什麼總要惹這麼多麻煩?這麼不滿意?毋庸置疑,比起追求藝術的人來,追求金錢的人職業生活來得更長,從生活中得到的樂趣更多,比起那些試圖表現人類身上閃光點的藝術家來,他們是些更為出色、對社會更有價值的人。真可惜,你不能拍一部這樣的電影,說明金錢比藝術和愛情更有凈化作用。不過,觀眾也決不會買票看這樣的電影。

博比·班茨趁大夥在大宅外面搞節慶的時候,把他們召集了起來。到場的唯一天才,是《梅薩麗娜》的導演,一個名叫迪塔·托米的女人,屬於A級,跟女影星關係最為密切,這在今日的好萊塢並不意味著同性戀.而是女權主義。其實她也是個同性戀者,但這與會議室里的男士們全無干係。迪塔·托米能在計畫內拍出片子,她的片子能賣座,她與女性接觸給拍片帶來的麻煩要少些,比男導演亂搞女演員引起的麻煩少得多。名流中的同性戀者都容易駕馭。

伊萊·馬里昂坐在桌首,讓班茨主持討論。

班茨說:「迪塔,請確切地告訴我們這部片子目前的狀況。你打算如何來解決這個僵局。天哪,我甚至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托米說話簡明扼要,總是開門見山。她說:「阿西娜快給嚇死了。諸位天才要是不想個辦法,消除她的後顧之憂,她是不會回來工作的。她若是不回來,諸位就要損失5,000萬美元。缺了她,片子是拍不成的。」她頓了頓,「上一周我一直圍繞著她拍片,因此我為你們省了錢。」

「這部該死的電影,」班茨說,「我壓根兒就不想拍。」

這下可惹怒了屋裡的其他人。製片人斯基皮·迪爾說:「去你媽的,博比。」阿西娜·阿奎坦恩的經紀人梅洛·斯圖爾特則說:「屁話。」

其實,《梅薩麗娜》受到眾人的熱情支持,是歷來最容易得到「綠燈」的影片之一。

《梅薩麗娜》從女權主義的角度講述了克勞狄皇帝統治下的羅馬帝國的故事。由男性作家撰寫的歷史,把梅薩麗娜描寫成一個腐敗、陰險的蕩婦,一個晚上能大發淫威,把羅馬的男人搞個遍。可是,在將近2,000年後塑造她生平的這部影片里,她被描繪成一個悲壯的女英難,安提戈涅式的人物,可並不是另一個美狄亞。這個女人利用自己僅有的武器,試圖改變男人支配的世界,這些男人主宰一切,把占人類半數的女人視作奴隸。

這是個宏偉的構想——大量以濃彩渲染的性行為,與民眾息息相關而又深受歡迎的主題——不過還需要一個完善的班子,把整個故事搞得讓人深信不疑。先由克勞迪婭·德利納寫了個劇本,文筆風趣,情節感人。讓迪塔·托米作導演,這是個實在而又穩妥的選擇。她懷才不露,是個成就卓著的導演。阿西娜·阿奎坦恩來主演《梅薩麗娜》,也是再合適不過了,迄今她一直主宰著這部片子。她裊娜俏麗,她的高超演技使得每個細節都很真實可信。更主要的是,她是世界上三位大牌女影星之一。克勞迪婭以她異乎尋常的才能,待地還為她設計了一節:梅薩麗娜受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