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斷了皇帝的後路

不舉義就會死,還是舉吧。至於領袖,很多人推舉錢鼎。因為他很有革命熱情,兼有哥老會、同盟會雙重身份,平時努力聯合幫會,在軍中頗有威信。

而甘肅,一直到1912年3月15日,袁世凱登上中華民國大總統位已經五天,才與新疆一道,宣布承認共和政體。滿清朝廷的西去之路,算是徹底斷絕。

1912年3月7日,陝西軍政府派了兩位「理學名儒」來勸升允休戰。此時馬安良已經回甘,張行志也準備開拔,升允瘋狂的東征計畫失敗了。

那時當然不會有人想到連鄭成功都打不過的西洋人,會鬧出這麼大的陣仗。

第二次鴉片戰爭,咸豐帝「北狩」到了承德木蘭圍場。這應該就是滿洲人往關外退卻的設計線路,先到承德,如果情況不妙,就由此回關外根據地去。

自滿清入關以來,一定有個巨大的恐懼時時盤踞在滿人心頭:漢人那麼多,有一天造起反來,我們怎麼辦?為此清廷在各個大的省會都築了滿城,八旗兵丁分駐。又不準關內的漢人隨意向關外遷徙,要保留那一片「龍興之地」。

3月10日,升允撤回甘肅,但他仍然念念於迎駕西北,重建朝廷,3月20日到平涼後,升允致電袁世凱,要求由他取代張鳳翙任陝西都督,以便兩宮將來安置。這等要求跡近笑話,北京自然不予理睬。

現在是辛亥年,南方的革命黨人舉事,而且成燎原之勢。這倒跟老祖宗當年的設想差不多。

向西是一個選擇。

巡防隊因為有哥老會的關係,很快就瓦解了。錢能訓在甜水井民宅被捕獲,自殺未遂。起義軍幾乎沒遇到什麼抵抗,就佔領了西安全城,除了滿城。

不對吧?武昌事變後僅十二天,10月22日,陝西新軍便在西安起義,陝西與湖南同日,並列成為第一個響應湖北宣告獨立的省份,清廷咋還敢打潼關以西的主意呢?

升允則一直不願和談,似乎退位議和這些事與他無關,只要打通北京-山西-陝西的通道,把小皇上接到甘肅來,大清就沒有亡。

為啥?

南路甘軍張行志,主攻鳳翔,費時三月仍無法得手。相對平靜的岐山,倒是不太見到戰火。而且歧山守軍,也與醴泉一樣,以為清帝退位,和約已成,和平可期。

旁邊有參謀說:會不會他們還不知道停戰的消息?

10月22日的起義過程非常忙亂,21日午夜了,一幫新軍弟兄還在討論:要不要今天舉事?誰來當我們的領導人?

1900年庚子事變,西太后、光緒帝「兩宮西狩」,跑到西安貓了一年多,後來成功地通過談判回到北京,搞起了新政。

打下滿城,穩定秩序,還是要靠哥老會。哥老會也不是白乾活的,除了要餉要糧,官位也要。先是哥老會大頭目萬炳南要當大統領,想逼張鳳翙讓位,又有人要當都督,有人要當兵馬元帥,吵得不可開交。說是同盟會和哥老會的矛盾,其實主要還是哥老會內部爭交椅。

完全是個小黎元洪嘛。

不過張參軍官比黎協統乾脆。他剛從臨潼實習歸來,正在床上睡覺,突然嘩啦一下湧進一伙人,說要擁戴他當首領搞獨立。「什麼時候?」「就是今天!」「好吧。」

陝甘兩軍,在長武、邠州、三水、乾州等地大打攻防戰。說實話,兩邊的軍紀都不好,這些地區被陝甘兩軍反覆劫掠,苦不堪言。

有人說張鳳翙因為面臨著新軍內部整頓,將被撤職,索性拼了。也有人說他在日本留學時秘密加入了同盟會,所以答得乾脆。這個無所謂,當時同盟會員的認定本身就很混亂。比如後來的陝西督軍陳樹藩,彼時在混成協當軍械官,據說他在舉事前,一向不贊成革命,只是22日凌晨聽說要起義的消息,趕緊找到軍中的同盟會員,填了一張同盟會會員證,這就算火線入黨,以革命者身份出現在起義現場。

西安滿人抵抗得如此厲害,上層如文瑞平日督訓較嚴是一個原因,西安起義本身狀態也有很大關係。與別省不同,除了一個早就參加同盟會的副議長郭忠清,陝西諮議局的立憲黨人幾乎與起義無干。參與舉事的同盟會員,滿打滿算,也就是十來個。如果說四川的光復是「袍哥革命」,西安獨立,大概只能算袍哥造反,指揮既混亂,輿論宣傳工作也跟不上。

要說10月22日這天,真是上好的造反日子。護理巡撫錢能訓與各司道、新軍高層,都在諮議局開會。而住在軍裝局內的巡防隊一個哨(連),因為是星期天,大部分人都上街遊逛去了。突然發一聲喊,幾百名士兵沖了進來,雖說都是徒手,畢竟聲勢驚人,駐守的少數士兵一嚇,就從後門溜走了。

但是錢鼎本人推舉張鳳翙,除了說這個人「氣度恢廓」外,理由也是三點:協司令部參軍官,軍中地位比起義諸人都高;兼二標一營管帶,這個營,哥老會頭目最多;留日士官出身,學歷好——這又是一個「拱手讓出領導權」的例子,事關張鳳翙張參軍官,這個時候,還根本不知道起義這檔子事,答不答允參加還在未定之天。

斬!

西面不同。陝甘總督長庚奏請起複升允為陝西巡撫,再奏請起用停職的回族驍將馬安良,召募回兵十四營。又將甘肅省陸軍混成協改編成巡防營,凡軍官可疑者,一律清除。攻陝之戰,以升允統北路,軍廿三營,由涇川東進;以陝甘提督張行志統南路,由隴南東進。

這還沒完,力挺張鳳翙的陳殿卿站起來要官。他的名目更新鮮,他要當「欽差大臣」,見官大一級。鬨笑聲中,張鳳翙居然點頭應允,會後還頒給了他一顆「秦隴復漢軍欽差大臣親衛隊統帶之關防」的大印。

這張布告,不僅簡陋,連一般認為最重要的勸諭滿人投降都沒提到,難怪滿城打得那麼火爆。而且起義軍全力攻打滿城,西安市內的治安簡直顧不上。那些巡防隊,他不敢抵抗起義軍,他還不敢搶商戶嗎?所以保民保商,都是空話。

故而西安的滿人,認為抵抗是死,不抵抗也是死,與其不抵抗而死,毋寧抵抗而死,所以死命抵抗。結果,從22日一直打到23日下午三點,起義軍才通過一段倒塌未補的城牆殺入滿城,並且引爆了旗兵火藥庫,造成極大傷亡。24日,起義軍分為若干小隊,逐巷逐院進行搜索戰,也有泄憤之意,被殺旗兵及家屬甚多。將軍文瑞跳井自殺。

熟悉義和團揭帖的人,能一眼看出兩者的相似度有多高,事實上,黃龍會的口號也是「反清滅洋」。是否強調對洋人的保護,重視對滿人的招撫,其實是判別辛亥不同地域革命性質的重要標誌。

這時已經是10月22日凌晨一點多了。

雷恆炎次日到了升允營中,剛準備開讀黎元洪來電,就聽升允下了令:

按照良弼為首的宗社黨意見,一旦京師告危,隆裕太后與宣統皇帝大可以效法庚子故智,西去長安甚至蘭州,保住潼關以西,至少可以成一種苟安局面。

10月29日,就是本來計畫的起義日,各方勢力在遷至高等學堂的總司令部開大會,終於定了盤子:張鳳翙為大統領,萬炳南為副大統領,張雲山為兵馬都督,吳世昌為副都督,馬玉貴為糧餉都督,馬福祥為副都督,劉世傑為軍令都督,郭勝清為副都督。這就是著名的「一省六都督」。

八國聯軍圍困北京,東、北、南三面都幾乎被封死,只有往西走比較活動。況且此時的東北,正在日俄的覬覦之中,誰敢往那方去?

其實張鳳翙與陳殿卿心裡都明白,要這個官,就為了不受兵馬都督節制,保留獨立勢力,也防止被人暗算。轉年到了1912年3月,局勢平定,陳殿卿自動要求取消欽差大臣頭銜,呈文里說:「況欽差惟帝國始有此職,按之民國,於名為不合,於義無所取,若仍稍事遷就,實與政體有違,且貽外人之誚。」他有什麼不明白的?可見都督啊欽差啊,都是妥協安撫的手段。這種手段確實也保住了獨立的陝西不內亂。

辛亥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告退位。三天後,東路陝軍與清軍協議停火。

年剛剛過完,這日正好是縣令李謙吉結婚,守城官兵全都聚集在縣衙吃喜酒,城頭上只留了十幾廿名守軍。喝了一天的酒,唱了一天的戲,正捉摸著過門三天無大小,是不是鬧鬧縣太爺的洞房,槍聲大作,岐山城中已遍布甘軍。新郎縣令立被誅殺,甘軍盤踞八天,小小的岐山縣城,死傷過千,被搜掠一空。

啊?那得派個使者去告知他們。

東面來的兵,是袁世凱派來的河南趙倜五營毅軍。孤軍深入,運輸線過長,一開始打不過陝軍。後來增派第二鎮王占元部分軍隊合攻,這才互有勝負,張鈁率領的東路陝軍,潼關三得三失,搞成相持狀態,戰火隨著南北和談的起伏打打停停,雖然艱苦,並不危險。和談一旦成功,雙方立即言和。

陝西新軍起義,跟武昌一樣,都是匆忙成事。本來計畫在九月初八(10月29日)舉事,駐西安旗兵將軍文瑞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