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央集權 五、集權,再集權

歷史的經驗總是會引起注意,前車之覆也理所當然地是後車之鑒。然而,作為集權主義者,尤其是那些傾向於專制和獨裁的"雄略之主",幾乎沒有一個人會認為前朝的覆滅乃是因為過度的集權。他們只會得出相反的結論。因此,他們的吸取教訓,也只能是專制、專制、再專制,集權、集權、再集權。

宋、明、清三朝的情況,大體如此。

北宋帝國的鞏固政策,周谷城先生概括為四句話:集兵權於中央,以文臣知州事,提高監察之權,優待被征服者(《 中國通史》 )。宋太祖趙匡撤是軍人出身。他能夠當上皇帝,就因為他握有兵權。他比誰都知道軍隊的重要和危險。因此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確保他自己和他的子孫後代絕對能夠指揮軍隊,而不是軍隊指揮他們。這件事甚至被說成一個具有戲劇性的故事——杯酒釋兵權。但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而是表現為一系列的措施。

宋代的軍隊,大體上可以分為四類:禁軍、廂軍、鄉兵、藩兵。禁軍就是中央軍,也是帝國的"精銳部隊"; 廂軍就是地方軍,即諸州之兵;鄉兵則是雜牌軍,甚至是鄉勇、團練之類;至於藩兵,大約連有組織的民兵都算不上,只能算是散兵游勇,因此史家也有不把藩兵計算在內的。顯然,諸軍之中,最重要的是禁軍。宋太祖奪回來的,就是這一部分的兵權。奪回來以後,全部集中在京師,統一指揮,統一操練,統一調動,並指派最優秀的教官(《 水滸傳》 所謂"八十萬禁軍教頭",大約就是此類人物)。其中最精銳的"帝國衛隊",皇帝還要親自檢閱。禁軍根據國家需要輪流調往各邊陲重鎮,且三年調防一次。統軍的將領,一律由中央政府任命的文官擔任。這些文官,也是要輪值的。鎮州的廂軍,也要調防。總之,練兵的不帶兵,帶兵的不統兵。地方上沒有常駐的部隊,部隊上沒有常任的將領。這就叫"兵無常帥,帥無常師"(部隊沒有常任的指揮官,指揮官沒有常屬的部隊)。

這當然有好處。最大的好處,就是任何人都不可能把國家的軍隊變成自己私人的軍隊。要知道安祿山之流之所以能夠造反,就因為軍隊是他們自己的,手下的將士只認統帥,不認皇帝。一旦統帥有心謀反,頃刻之間就會大起禍端。即便一時不反,像中晚唐的節度使那樣擁兵自重、尾大不掉,也是朝廷的心腹之患。所以,有宋一朝,防兵如防賊,絕不允許出現兵權大於皇權的可能。實際上岳飛之所以被殺,就因為他有"岳家軍",還有一個很不合適的口號"撼山易,撼岳家軍難"。這就犯了趙宋王朝的大忌。更何況這時的趙宋,又是一個搖搖欲墜的逃命王朝,豈能不神經過敏,必欲去之而後快?說到底,秦檜其實不過幫趙構去了一塊心病而已,正所謂"笑區區一檜亦何能?逢其欲"(文徵明《 滿江紅》 )。

不過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像這樣上下脫節,毫無凝聚力的軍隊,在戰爭中能不能奮勇當先,所向披靡,卻又是一個大問題。兵權是奪回來了,但軍隊也廢掉了。事實上,有宋一代,也幾乎被公認為是戰鬥力最弱的一個王朝。不但並無能力收復失地,最後連半壁江山也保不住;而讓寡婦上陣打仗,將軍徒喚奈何的故事,大約也只能在這個朝代上演。

這可真是讓人哭笑不得。唐解放思想,結果放縱了軍人,引來殺身之禍;宋加強集權,結果限制了軍隊,喪失抵抗能力。帝國制度的左右為難,由此可見一斑。

於是到了明清兩代,最高當局就覺得必須進行制度的改革。

改制是從明太祖朱元璋開始的,此人也是一個集權主義者。他的統治手段,也可以概括為四句話:厲行集權制度,提高專制權威,屠殺文武功臣,整頓地方吏治(請參看周谷城《 中國通史》 )。這就比趙匡胤厲害多了。趙匡撤不過奪了武將的權,而代之以文官,朱元璋則還要奪文官的權。我們知道,明代原本是有宰相的,明代的宰相叫丞相。明代也原本是有相府的,明代的相府叫中書省。但是,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 年),朱元璋借左丞相胡惟庸"謀逆"一案發難,撤銷中書省,不再任命丞相,皇帝直轄六部。清人入關以後,承襲明制,也不設宰相職務,從秦漢開始實行了一千六百年的宰相制被徹底廢除。這是一個重大的變革。

取代"宰相制"的是"閣臣制"。所謂"閣臣",其實就是皇帝的政治秘書。因為這些高級秘書來自翰林院,辦公的地點則或在殿(如武英殿),或在閣(如文淵閣), 故被稱為"殿閣大學士",也叫"閣臣"。這些人,民間尊稱為"閣老",皇帝則稱其為"輔臣"。事實上,閣臣的任務也是輔佐皇帝處理國務,同原先的宰相差不太多,所以民間仍視"入閣"為"拜相",稱"閣老"為"相爺",視"閣臣"為"相國"。明代和宋代一樣,也是文臣統兵。朝廷重臣出則為將帥,入則為閣輔,這就叫"出將入相"。

其實閣臣與宰相併不能相提並論。第一,歷代宰相都有相府(比如漢代的丞相府、太尉府、御史大夫府,唐代的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府中有僚屬,府下有部委。比如唐代的尚書省,明初的中書省,均統攝吏、戶、禮、兵、刑、工六部。閣臣卻沒有自己的行政機構,也不能直接指揮六部。後來,為了提高閣臣地位,以六部尚書充任閣臣,事情自然又另當別論。但這是人事,不是制度。第二,宰相官居一品,位極人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閣臣則品秩不一,明成祖朱棣時品級最低的一個閣臣竟只有從七品(副縣級)。所以,要提高閣臣地位,就只有加銜,比如"太師上柱國特進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地位就高得嚇人了。第三,宰相有行政權和執行權,許多事情都可以按照既定方針自作主張,先斬後奏,甚至斬而不奏。這也是閣臣望塵莫及的。當然,明代的某些閣臣,尤其是內閣首輔,實際權力也非常之大。比如嚴篙、張居正,就被史家稱為"有相權而無相位"。不過這兩個人在後世也頗受批評,因為他們越權越位,身為閣臣卻做了宰相的事情。

然而就連這樣的"閣臣",後來也被雍正皇帝"束之高閣" ,成為"榮譽職務"。真正管事的,則是所謂"軍機大臣"。軍機大臣每天都要面見皇帝,商量軍國大事。皇帝的命令則以軍機大臣的名義下發,稱為"廷寄"。外面的奏章也由軍機直達御前,不必通過內閣,"軍機處"成了最高權力機關。當然這是後話,回頭再說。

明代專制與集權的另一"特色",是"廠衛制度"。廠,就是東廠、西廠;衛,就是錦衣衛。錦衣衛原本是御林軍。明成祖朱棣篡權以後,為了加強專制統治,特命其兼管巡察緝捕和刑獄,可以不經法司,任意處置人犯,用刑極其殘酷,以至於京城居民一見白皮靴來(當時錦衣衛軍官都穿白皮靴),無不大驚失色,避之唯恐不及。然而朱棣猶嫌不夠,又於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 年)立"東緝事廠",簡稱"東廠",由太監提督,專事緝拿"大逆不道"和"妖言惑眾"者。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 年),明憲宗朱見深又增設"西廠",也由太監提督,同樣是捕風捉影,濫施暴刑,屠殺無辜,大量製造冤假錯案。東廠、西廠(此外還有一個專為宦官劉瑾所設為期極短的"內廠")、錦衣衛,就構成了明代專制統治的極權手段;而所謂"廠衛制度",則成為特務統治的代名詞。

可惜,朱棣之流發明的"廠衛制度",並未能保住他們的江山。國號中既有日又有月的大明,還是在內外交困中嗚呼哀哉。接下來的王朝,就是大清。清和元,都是所謂外族入主中原。但他們的做法和命運,卻頗不相同。總體上說,元人的統治是不太成功的。他們的許多做法,也不算高明。比如把天下臣民分為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四等,就只能引起強烈的反抗。何況元世祖忽必烈的中原稱帝,從來就沒有得到過蒙古大本營的承認。所以明軍北伐,勢如破竹,元順帝妥灌懽帖睦爾乾脆放棄抵抗,半夜打開北京城門,一口氣跑回了大草原。這樣看來,所謂大元,只能算是一個強悍的游牧民族跑到中原來過了把癮。

大清王朝的主要領導人就兩樣了。他們不但認同甚至醉心於漢文化,而且幾乎是把帝國制度的精髓都琢磨透了的。的確,正如黃仁宇先生所說,滿清君主之符合中國傳統,遠遠超過前朝本土出生的帝王;而他們所能行使之職權,也勝於歷朝歷代(請參看《 中國大歷史》 )。我猜想,這大約是因為他們能夠將軍事集權的經驗,成功地運用於政治集權;又能夠將漢民族創造的文化,靈活地運用於自己建立的王朝,並能在兩方面都避免其不足。

且看他們如何動作。

首先,清代統治者明確宣布,皇權的行使(包括親王攝政、太后垂簾)和皇位的繼承(是立嫡、立長,還是立賢)純屬皇室家務,不容外人(主要指漢人)置喙。這就避免了朝中大臣為這些決定是否合乎禮法爭論不休,而漢家那些理學大臣偏偏又對此特別熱衷。實際上,大明王朝就是在諸如此類的爭論中活活拖死的。清人的決定,顯然吸取了明亡的教訓。但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