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盛世之巔 第二節 「盛世」的武功(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十月二十三日上午,一匹高大消瘦的驛馬穿過西便門,風馳電掣般直奔大清門。

驛馬送來的是萬里之外定邊右副將軍富德的捷報。他向皇帝彙報說,天山南北所有叛亂都已經徹底平定。這片不馴服的土地經過連續四次大軍踐踏,終於服服帖帖,不再心存異志。

這場勝利,是從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開始,三代皇帝七十多年努力的一個漂亮結局。天山南北以及巴爾喀什湖一帶從此盡入大清版圖,被稱為新疆。兩朝遺志終於被圓滿實現,清王朝最大一塊心病被徹底根除。消息傳來,四十九歲的乾隆悲喜交集。他立刻連續拜謁了景陵和泰陵,向康熙和雍正皇帝彙報這一喜訊。望著雍正皇帝留下來的寶劍,他不禁悲從中來,痛哭出聲,因賦詩道:「質明峰樹辨陵園,趨謁松宮冠劍存。敢曰志成盪鹽澤,亦云功定靖花門。凡茲萬里遐宣武,總荷九天默佑恩。二十五年如一瞬,鼎湖回憶痛難言。」

這場勝利確實來之不易。

事情起於乾隆十八年(1753年)。

這年十月,一封六百里加急的文書從蒙古烏里雅蘇台(今蒙古人民共和國扎布汗省省會)送到了清廷。將軍成袞扎布在奏摺中彙報,準噶爾汗國的三個小首領,台吉車凌、車凌烏巴什、車凌蒙克(史稱三車凌)率領三千戶蒙古人,一萬多人口,宣布脫離準噶爾汗國,投奔大清國尋求庇護。他們離開了世代居住的額爾齊斯河牧場,頂著凜冽的寒風,趕著牛羊,攜帶著老小,經過十餘天長途跋涉,才到達烏里雅蘇台地區。

將軍在彙報中說,準噶爾汗國長期與大清為敵,這些人聲稱投奔大清,不知是真心依附,還是準噶爾人的詭計?他請示皇上,對這些人採取什麼態度?

收到這封奏報,乾隆的嘴角浮起一絲微笑。對於三車凌的投奔,他並不感覺意外。從乾隆十年(1745年)以來,他已經多次收到過情報,說準噶爾汗國正處於內亂之中。這次一萬多人的內附,更加證明了這些消息的準確。

數代以來,準噶爾汗國一直是大清王國最大的威脅。

準噶爾蒙古是一支古老的蒙古族部落,長期以來生活在今天的新疆、青海一帶。漢人對他們曾經有過多種稱呼,比如「西蒙古」「厄魯特」「衛拉特」和「瓦剌」。明代,就是這部分蒙古人在也先的帶領下,製造了著名的「土木堡之變」,俘虜了明英宗。

在清朝入關後不久,準噶爾部蒙古人又一次崛起於天山南北,建立了強大的準噶爾汗國,首領是蒙古族的傳奇人物噶爾丹。他堅毅、剛強、多謀善斷,通過十年征戰,統一了西蒙古四部。隨後,他信心暴漲,制定了先統一天山南北,再統一整個蒙古民族,最後與中國的滿族統治者較量手腕,恢複大元舊業的宏偉藍圖。

雄心勃勃的噶爾丹頗有手段,他改革了草原法典,第一個開始在蒙古製造銅幣,穩定了草原經濟,壯大了蒙古騎兵,很快征服了大半個新疆。中亞一帶的民族,已經把他和西面的俄羅斯彼得大帝及東方的康熙皇帝相提並論,稱他為「博碩克圖汗」,認為他們是歐亞大陸上鼎足而三的三位大帝。如果不是遇到了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他很可能會問鼎北京,成為中國歷史上又一個蒙古族統治者。不幸的是,他生不逢時。精明的康熙成功地加強了對喀爾喀蒙古部的籠絡和控制,使噶爾丹統一蒙古的夢想無法實現。接著康熙又兩度率兵親征,舉全國之力與準噶爾蒙古較量,終於於烏蘭布通和昭莫多兩次大敗噶爾丹。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噶爾丹在沙漠中懷抱未能實現的夢想,鬱鬱而終。

雖然擊敗噶爾丹一直被列為康熙最重要的軍事成就之一,但事實上,準噶爾汗國僅僅遭遇了挫折,遠遠沒有被打垮。在噶爾丹之後,他的繼承者們很快又使汗國強盛起來。他們重拾噶爾丹的舊夢。雍正九年(1731年),清准兩方再起戰端,兩軍大戰於和通泊。清軍大敗,副將軍以下皆戰死,西路軍三萬人,逃回科布多者僅兩千人。這是清王朝建立以來內外戰爭中最慘痛的一次失敗。雍正十年(1732年),準噶爾部再度內侵,幸虧歸附清朝的喀爾喀蒙古拚命抵抗,才擊敗了准部。在雍正年間這兩次戰爭打了個平手之後,清帝國和準噶爾握手言和,雙方劃定了邊疆,開始了貿易,中國西部出現了二十年的和平。但是,和通泊之戰永遠是大清帝國的噩夢,準噶爾部一直窺伺著內地。一旦清朝腹地出現什麼風吹草動,它就有可能像兇猛的狼群一樣迅速出擊,在大清帝國的咽喉上狠狠地咬上一口。

因此,自即位以來,雖然天下太平,乾隆卻一直警惕地關注著大清的西部版圖,凡有準噶爾的消息,他都不放過。

早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準噶爾汗國已經有一千多戶東遷到察哈爾,歸附了清朝。乾隆毫不猶豫地接納了他們,命賞給他們牲畜,妥善安置。從這些人嘴裡,他獲取了大量的情報信息。

原來,乾隆十年(1745年),準噶爾汗國原首領噶爾丹策凌病逝,他的三個兒子為爭汗位大打出手,自相殘殺,導致汗國四分五裂,力量大衰。乾隆十八年(1753年),新首領達瓦齊討伐不聽指揮的杜爾伯特部,杜爾伯特部的三車凌為了尋求活路,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家園,投靠清朝政府尋求保護。

因此,接到彙報後,乾隆在第一時間即斷定三車凌是真降。他命令守邊將軍妥善安插三車凌人口,賞賜給他們大量的銀兩、米面和牛羊,還專門設了「賽因濟雅哈圖盟」,任命車凌為盟長,車凌烏巴什為副盟長。

投降的三千戶西蒙古人獲得如此優厚的待遇,已經出乎他們的意料。不僅如此,為了表彰杜爾伯特三車凌「率萬餘眾,傾心來歸」的功績,乾隆十九年(1754年)五月,乾隆皇帝還特別在承德避暑山莊接見了三車凌。皇帝分別冊封車凌為親王,車凌烏巴什為郡王,車凌蒙克為貝勒,其餘頭目也都分別封為貝子、公、台、吉等。他連續八次在避暑山莊萬樹園中舉行盛大的宴會。自山莊建立以來,還從來沒有如此熱鬧過。

乾隆之所以如此隆重對待三車凌,不僅僅是為了表彰他們「萬里遠歸」,更主要的,是為了了解準噶爾汗國的虛實。他與三車凌數次長談,深入掌握了準噶爾汗國的情況。他發現,今天的準噶爾正處於歷史上最虛弱的時期。

皇帝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迅速出兵,掃滅準噶爾汗國。他下詔說明自己想大舉興兵作戰的想法:

(准部)數年以來,內亂相尋……此正可乘之機。若失去這個機會,再過幾年,等其局勢平定,必然還會與我為敵作戰。那時我軍再與之戰爭,耗費必然更為巨大……朕以為機不可失,準備於明年分兩路進兵。這是從前數十年未了之局,我今天再四思維,有不得不辦之勢。(《清高宗實錄》)

此詔一下,大清舉國震驚。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有福氣的皇帝,乾隆本來是一個「太平天子」。他在和平中接了班,在他統治的前20年里,大清天下也風平浪靜,邊疆無警。除了那場本沒有必要的金川戰爭之外,大清不聞兵戈之聲。

發動平準之戰,在所有人看來完全是自找苦吃。如果不發動這場戰爭,歷史絕不會因此而指責他。主動出擊成功,固然榮耀無比,一旦失敗,那麼他20年統治的成果會毀於一旦,自己也身敗名裂。

因此,乾隆二十年(1755年)皇帝決定出兵時,遇到的幾乎是一致的反對之聲。

理由之一是所謂「兵者不祥之器」。20多年前的和通泊之敗在大清官員心中留下的陰影太深了,一提起準噶爾,他們就心驚膽戰。在他們看來,蒙古人不來進攻大清已經是謝天謝地了,大清怎麼可以主動挑起戰端呢?確實,農業文明並非尚武型的進取文明。一般情況下,漢族與周圍民族的戰爭,都是少數民族主動挑起的。幾千年來,中原王朝對邊疆民族一直缺乏必要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幾乎從來沒有政治家和學者認真研究過這些蠻夷的內部政治結構和軍事行動規律。歷史上漢人王朝對待邊疆少數民族,通常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羈縻」。也就是說,被動應付,委曲求全,用金錢和布匹收買。他們認為,這些蠻夷是「犬羊之性」,思維方式不同於人類,完全不可理喻。他們來如急雨,去如飄風,無法抵抗也不可預測。漢人對他們的莫名恐懼積累了幾千年,已經凝聚成了中原民族的集體潛意識。

理由之二是清王朝和準噶爾汗國已經共享了20年的和平,雙方都從這種和平中得到了巨大的利益。雍正末期的兩次大戰打了個平手之後,雙方清楚地劃定了邊界,謹慎地控制著自己的力量,在邊界上從來沒有發生過大的摩擦。雙方的貿易也迅速興起,每次交易,牛羊上萬頭,給雙方都帶來了實惠。實現和平之後,清朝10多萬大軍撤回內地,20年間節省了數千萬兩軍費,陝西、寧夏、甘肅等地民眾也不用負擔沉重的糧食供應任務,生活大大改善。正是邊疆的穩定,為乾隆盛世的到來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條件。幾乎所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