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白崇禧:小諸葛鑄成大錯誤

白崇禧沒有官架子,反對打罵士卒,主張吃苦耐勞,禁煙禁賭,反對不良嗜好,在國民黨統治階層中比較自律。他是軍事戰略家,國民黨新桂系軍政首腦人物之一。北伐戰爭和抗日戰爭中以副總參謀長之職制定全局戰略計畫貢獻頗多。一生足智多謀,最終卻死於非命。

白崇禧字健生,廣西臨桂縣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有「小諸葛」之稱,屬國民黨「桂系」。

白崇禧與李宗仁、黃紹紘最初聯合時,總共只有4000人馬。然而很快就擊敗了盤踞在廣西的舊桂系陸榮廷、沈鴻英、譚浩明,而統一廣西。在這些戰鬥中,尤數前敵指揮官白崇禧親率8000士兵,北攻柳州,西擊南寧,以少數兵力蕩平陸沈譚部,從而奠定了統一廣西的基礎為人稱道。

北伐期間,白崇禧調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副總參謀長,統籌全局,指揮作戰。當北伐軍進至南昌九江一帶時,孫傳芳以三倍兵力進行猛烈反撲,蔣介石親自統領的軍隊都被孫擊敗,九江被孫奪回,南昌也被圍。是李宗仁與白崇禧親自率領從第七軍中挑選出來的精銳,以急行軍速度趕去救援。在與孫的先頭部隊相遇時,一個回合就把孫的兩個師給殲滅了。儘管孫傳芳仍有大量後續部隊,雙方兵力對比極為懸殊,而且還有孫在南京安慶的部隊源源不斷地輸送軍需品,但白崇禧仍決定集中兵力攻擊德安以斷絕南潯線從而收復九江,並解南昌之圍。於是雙方展開了三天三夜的肉搏戰。最後終於擊潰了孫的主力,並俘虜師旅長三人,官兵兩萬餘人,此乃北伐以來最大的勝利。收復九江後,李宗仁調任江右軍總指揮,白崇禧則擔任前線總指揮,向東追擊,掃蕩全浙江。之後斷絕寧滬線交通,以破竹之勢收復了上海。後來,北伐軍內部鬧分裂,汪精衛、唐生智在武漢宣布討伐蔣介石。孫傳芳乘機反攻。在敵眾我寡的情勢下,白崇禧與李宗仁沉著冷靜,經過浴血奮戰而全殲了孫傳芳的部隊。取得了北伐以來的第二次大捷。

寧漢分裂一事解決後,白崇禧任第四集團軍前敵總指揮,繼續北伐。親自指揮了攻佔保定、石家莊、北京等地的戰鬥。灤東之役,把張作霖、張宗昌兩部徹底打敗,佔領了山海關。長城以南,已無敵蹤。

台兒庄一戰,也是白崇禧和李宗仁一道指揮的。所以當捷報傳到國民政府的行都武漢,人們高興地舉行慶祝遊行時才會將李、白兩人的巨幅畫像裝載在卡車上做先導。之後,李宗仁因病不能主持戰事時,白崇禧便代行戰區長官一職。在進一步部署保衛武漢的外圍部隊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績。繼武漢會戰後,白崇禧還參與指揮了南昌會戰、桂南會戰、長沙會戰。曾指揮杜聿明、夏威、鄧龍光、葉肇各部,在廣西崑崙關殲敵萬餘人,並擊斃日軍旅團長中村。

1948年,為了迎接解放軍進城,武漢的各界愛國人士聶國青等在武昌成立了一個名叫「十人座談會」的組織,任務是想與湖北省參議會內爭取和平運動的人士相互呼應,與中共地下黨密切聯繫,迎接解放。

「十人座談會」中有的人負責策反國民黨軍政人員,有的人呼籲和平,撰寫文電,製造輿論。1948年秋,由「十人座談會」中的幾名參議員在湖北省參議會的全體會議上公開提出了和平運動的倡議。參加會議的議員,有識時務的進步人士,有風吹兩邊倒的「牆頭草」,也有效忠蔣介石的頑固分子,剛剛當上「立法委員」的劉樹任就藉機吹噓蔣介石實力雄厚,足以抵擋中國人民解放軍,仍可轉敗為勝……使得少數立場不穩的人猶豫不定,不知所從。因而議而不決,沒有達成共識。儘管如此,和平運動卻在武漢、在湖北、在華中乃至全國引起很大的震動。

總攬華中軍政大權的華中「剿匪」司令白崇禧得知這一信息後,出於他擁李(宗仁)倒蔣(介石)的立場,對和平運動不僅未加反對,而且表示欣然贊同。於是那些踟躕不前的省參議員們一改初衷,在第二次會議時,爭先恐後地在提案上簽字。參議會決定派代表與白崇禧聯繫,商討和平問題。

儘管白崇禧手搖橄欖枝的表態未必可靠,但湖北省「人民和平運動促進會」仍然抓住這個契機在武昌閱馬場湖北省參議會成立,發起會員有張難先、李書城,耿伯創、喻育之等30餘人。

和平促進會由22歲就參加辛亥革命、剛過花甲之年的喻育之等執筆,與省參議會聯名致電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雙方首席和談代表周恩來、張治中。電文「略陳人民痛苦與意見,藉供參考。總之人心士氣,不堪再戰」。

呼籲和平的電報發出之後,漢口市也成立了和平促進會。豫、湘、贛、桂四省代表也相繼來到武漢聯繫和平運動。白崇禧裝出一副順應民情的姿態,和平運動聲勢迅速波及全國,要求蔣介石接受中共和平談判八項條件的呼聲響徹雲霄,蔣介石終於在1949年1月21日宣布下野。次日,李宗仁乘勢上台,當上了「代總統」。

正是蔣介石下野這一天,湖北省和平促進會公推李書城、李伯剛兩位代表赴河南解放區會晤人民解放軍劉伯承、陳毅兩位司令員,聯繫和談問題。白崇禧對此極力支持,不僅派專車、送路費(銀元300元),還親筆給劉、陳二司令員寫了一封求和文,似乎有誠意和談。

1949年3月,李書城由河南解放區回到武漢,滿懷希望想面見白崇禧,然而幾次都未見到,李書城只好寫了一份書面報告給白崇禧,也不見迴音,很顯然,白崇禧所謂的和平願望和他對和平運動的種種支持,其實只是一個騙局。

1949年4月下旬,周傑等地方耆宿去見白,懇求他維持武漢的和平秩序,白崇禧一聽,站起來,板起面孔說:「你們的意思我知道,無非是要我退出武漢,不在武漢打仗。可是,如果我退到長沙,長沙也要我維持秩序,不在長沙打仗;我又得退到廣西,廣西又要我維持廣西的秩序,不在廣西打仗;試問:我再退到哪裡?」接著白崇禧挺了挺胸,整了整腰間的皮帶道:「我是個軍人,守土有責,我不能以別人的意志為意志!」頑固嘴臉,暴露無遺。

儘管白崇禧出爾反爾,但中國人民解放軍勢如破竹,已兵臨武漢城下,和平促進會仍不斷變換方式與白崇禧周旋,目的只有一個,力求人民休養生息,城市不受破壞。張難先、李書城、喻育之等又聯名給白崇禧寫了一封要求維持武漢地方秩序的信。

對於人民的呼聲,白崇禧無動於衷。因此,和平促進會配合中共江漢軍區的地下工作者對漢口市長晏勛甫、漢口市警察局長李經世、武昌市長蔣銘、湖北省警察局長鬍慎儀進行策反。還利用湖北省政府「應變方案」中所說的「為適應時勢需要,人民可以組織團體、維持自己」的規定組織了武漢市民救濟委員會。救濟會成立之時,已傳來百萬雄師過大江的捷報,白負隅頑抗已不可能,但在逃跑之前對武漢進行一次大規模破壞,燒殺搶掠是完全有可能的,救濟會在中共地下黨的指示和幫助下,做了大量工作。

5月15日上午,白崇禧和他的總部已由漢口撤到武昌大東門一所學校內,準備南逃。

為什麼前兩天白崇禧還在大喊「守土有責」,而這兩天又慌慌張張不戰而逃?原來,人民解放軍已兵臨城下,南昌亦已陷於南下大軍的包圍之中。一旦南昌解放,人民解放軍即可沿浙贛線直搗湖南,白崇禧隊伍的退路都將被切斷,而且張軫率領的兩個軍有在賀勝橋起義,截擊白軍的計畫,如此一來,白軍必將全軍覆沒。5月15日上午,白崇禧已不見蹤影。

李宗仁和白崇禧人稱「李白」,二人是國民黨內最具實力的地方軍事勢力桂系的中心,多年來一路合作無間,親如一家。

1907年,白崇禧考入陸軍小學,後因病退學。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當時在廣西省立初級師範讀書的白崇禧,加入廣西學生軍,開赴湖北,隨後入武昌陸軍預備學校、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1916年,白崇禧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第三期)。之後在廣西陸軍第一師任營長。

1921年,白崇禧代表當時已是旅長的同學黃紹竑,到廣州見孫中山,要求參加革命。孫中山任命黃紹竑為廣西討賊總指揮,白崇禧為參謀長。二人與李宗仁合作,於1924年分別打敗舊桂系軍閥陸榮廷和沈鴻英。白崇禧在統一廣西的過程中,充分表現出他的計謀和軍事能力。同年,「李、白」加入國民黨。李、白、黃三人的合作使廣西納入國民黨控制之下,三人亦成了國民黨內桂系的骨幹。

1926年,北伐戰爭開始。白崇禧任國民革命軍副參謀總長。1927年初,白任東路軍前敵總指揮,從江西攻取浙江。1927年4月,白崇禧任淞滬衛戍司令,配合蔣介石在上海清黨。同年1月、3月、8月和10月的多次戰役中,白崇禧戰勝孫傳芳。孫傳芳部下唐生智被迫於1928年初在湖南投降國民革命軍。

1928年北伐勝利,到1937年抗戰爆發十年期間,桂系多次以軍事力量和蔣介石對抗。1929年3月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