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焚江 四、擊斃古賀聯隊長

在抗日戰爭中,中日雙方曾對各自的軍事實力進行過分析,有一個公認的看法,即由於裝備和訓練的差別,在淞滬抗戰中,國民黨軍的一個精銳師,勉強可以抵擋日軍一個聯隊的進攻。因此,在戰場上消滅日軍一個聯隊,或擊斃其一名聯隊長,都會被視作重大勝利。十九路軍抗戰的戰果中,最值得誇耀的就是擊斃了日軍聯隊長林大八大佐。而「九一八」事變後僅僅三個月,日軍在東北,也出現了第一個被擊斃的聯隊長。此人,就是1932年1月9日,在錦西戰死的日軍騎兵第二十七聯隊聯隊長古賀傳太郎大佐。

古賀傳太郎,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十五期,曾經參加過日俄戰爭,並在化裝偵查中被俘,但他卻設法脫逃,並積功升至大佐聯隊長。然而,到了1932年,當他奉命率部進攻錦西的時候,這種好運氣終於到了頭。

此戰中,日軍騎兵第二十七聯隊險些被全殲。下方的畫圖就是日軍製作,反映這位聯隊長和其部下的最後時刻。從圖中可以看到被擊斃的日軍官兵和戰馬,殘存日軍在一座碉樓附近構築防禦工事試圖頑抗,也可以看到前仆後繼沖向日軍陣地的中國戰士。

應該說,此圖頗為寫實,因為日方隨後公布的古賀陣亡地照片上,正有這樣一座碉樓,古賀就是被埋伏在這裡的中國戰士擊斃的。

只有一點和事實有些不太一樣——日本人的畫圖上,參戰的中方將士都是身穿東北軍制服的正規軍,而實際上,參戰的中方軍隊只是當地的民團——確切地說,就是剛剛扔下鋤頭拿起槍的錦西老百姓。

1月6日,古賀聯隊攻佔錦西,由於當時錦州已經棄守,錦西縣長張國棟不戰而降。但周圍義勇軍此起彼伏,古賀對此十分惱火,決定9日出發對城西的龍王廟地區進行掃蕩。錦西縣公安局長苑鳳台掌握了日軍進城的情況,隨即與附近的張恩遠、劉春山、劉存啟等民團首領組織兵力,試圖消滅這批日軍。

錦西地方民風剽悍,「九一八」事變後統計,當地民間有槍一千多支,因此,當地的民團,戰鬥力比正規軍一點兒都不差。不過,即便如此,擊斃日軍聯隊長,幾乎全殲一個日軍聯隊,這種戰鬥力也令人太驚訝了。

說來這個古賀也是有些倒霉,他這個聯隊不是常備部隊,而屬於不滿員的「架子部隊」,意即平時只有骨幹,戰時才吸收預備役人員補充部隊參戰。由於東北戰事驟起,日軍兵力不足,倉促間將這個聯隊也調到了戰場上,攻佔錦西時,古賀手下只有一個中隊,在錦西的日軍不過一百多人。這個騎兵第二十七聯隊是於1915年6月隨同第十九師團一齊成立,以後即一直駐於朝鮮東北海岸的羅南、清津和雄基,對我國的延邊方向和蘇聯的海參崴等方向進行警戒。由於多年不打仗,部隊缺乏鍛煉,一旦遇到猛烈的戰鬥很不適應。

也許由於輕取瀋陽的經歷,日軍此時異常驕橫,古賀並不覺得自己兵力不足,出發掃蕩前還命令松尾秀治少尉率一部輜重兵從錦西返回瀋陽。

然而,錦西不是北大營,沒有正規軍番號的民團,卻讓日軍認識了中國人真正的血性。

1月9日上午10時半,當先頭的日軍騎兵到達了上坡子附近時,突然遭到了埋伏在南方的民團射擊。古賀當即命令對其進攻但立即遭到劉春山、劉存啟、張恩遠所率民團的三面包圍。日軍招架不住,被迫後退。此前,日軍一個小隊由石野中中尉率領試圖迂迴龍王廟,結果也同樣遭到民團痛擊,石野負重傷,儘管古賀派通訊組長丸山中尉、立花一等軍醫前往龍王廟進行搶救。但因傷勢太重,終於在9日下午斃命。

激戰進行了幾個小時,附近村屯有槍的民眾,看到日軍並未有什麼進展,紛紛趕來參加戰鬥,打擊日軍的火力更加密集,古賀開始驚恐,決定撤退。一部日軍從上坡子撤退到錦西西門外時,由於突遭民團埋伏在碉樓上人員的襲擊,難以回城。慌亂中,古賀被民團一槍擊中翻身落馬。古賀的副官米井三郎大尉、警衛兵上原英則將古賀抬向附近的民房時,米井也被擊成重傷,上原當場斃命。古賀雖然被背進民房,但終於傷重不治,死前向米井三郎交代:必須守護好軍旗,必須徹底「討伐匪賊」……不久,米井三郎也因重傷而斃命。

殘存日軍在野口茂三中尉指揮下,力攻碉樓。但在接近炮樓時,密集的子彈打中了他的頭部,當場倒斃。殘存日軍勉強逃入錦西,和攻入城中的民團發生巷戰,只是由於第二天日軍援兵趕到,民團才退出錦西縣城,使日軍未被全殲。

與此同時,和古賀同時出城的松尾輜重隊也成了倒霉的殉葬品,被全部殲滅,松尾少尉陣亡。事後,日軍在瀋陽為古賀和松尾等舉行了隆重的祭奠活動。

錦西一戰,是東北民眾抗敵的一次典範戰鬥,此戰的勝利,得益於精確地情報和全民皆兵的作戰方式。從游擊戰角度,這也是一次頗為精彩的教範式戰鬥。日軍一名資深的聯隊長斃命於民團槍下,顯示日軍並非銅筋鐵骨,大大鼓舞了因東北軍撤離錦州受損的抗日士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