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內有藩鎮割據,外有異族入侵 力挽狂瀾:郭子儀單騎盟回紇

邊境戰報傳來,代宗緊急召見郭子儀,問他有何禦敵之策。郭子儀胸有成竹地說:「僕固懷恩不會有什麼作為。」

代宗頗感意外,問他何故。

郭子儀說:「僕固懷恩雖然勇悍,但為人刻薄寡恩,將士並不擁戴他。況且,懷恩麾下將士都是臣的舊部,他們必不忍與我刀刃相向,所以臣料定,僕固懷恩難以有何作為。」

代宗聞言,大為欣慰,隨即命郭子儀率部出鎮奉天(今陝西乾縣),以御西來之敵。

九月下旬,僕固懷恩率回吐聯軍逼近邠州(今陝西彬縣),當時的邠州守將是邠寧節度使白孝德。他立刻派人向郭子儀告急,郭子儀即命其子郭晞率數萬人馬馳援邠州。

十月初,僕固懷恩的前鋒進抵宜祿(今陝西長武縣),被白孝德擊退。數日後,僕固懷恩率大軍進抵邠州,開始攻城,白孝德和郭晞據城力戰。

十月六日,僕固懷恩意識到邠州不易攻克,遂帶著大軍繞過邠州,直逼奉天。朝廷聞訊,立刻宣布京師戒嚴。郭子儀麾下諸將紛紛請戰,郭子儀說:「敵軍深入我方腹地,急於速戰速決,我軍應堅壁以待,絕不主動出擊。敵人認為我們怯戰,戒備自然鬆懈,屆時才有機會將其擊破。如果現在馬上出擊,萬一失利,軍心勢必離散。膽敢再言出戰者,立斬!」

七日夜,郭子儀在乾陵以南選擇了一個險要地形,命士兵構築了一座堅固的營寨。

八日拂曉,回吐大軍進抵奉天。僕固懷恩原以為郭子儀沒有戒備,到此一看,才發現唐軍早已嚴陣以待。而且,城外的營寨與奉天互為掎角,無論回吐大軍攻擊何處,必然都會陷入腹背受敵的險境;如果兵分兩處,同時進攻,又擔心被唐軍抓住破綻,各個擊破。尤其是像回吐聯軍這種臨時湊在一起的部隊,在協調、配合方面本來就存在問題,一旦分兵,形勢肯定更為不利。

因此,當回紇人和吐蕃人見到郭子儀給他們擺下的這個陣勢後,頓時大為驚愕,觀望良久後,終究不敢進攻,遂不戰而退。

郭子儀抓住戰機,命部將李懷光率五千精騎追擊,一直追到了麻亭(今陝西彬縣南)。

十月十三日,回吐大軍退到邠州。僕固懷恩很不甘心,再次對邠州發起進攻,但強攻七八天,始終未能攻克。此時回吐聯軍糧草已盡,僕固懷恩無奈,只好於二十一日率眾渡過涇水,向西而遁。

僕固懷恩的第一次軍事行動就這樣無果而終了。

永泰元年(公元765年)九月,僕固懷恩再度糾集回紇、吐蕃、吐谷渾、党項、奴剌等數十萬大軍,兵分三路大舉入侵:吐蕃軍團從北路進攻奉天(今陝西乾縣),回紇軍團繼之,僕固懷恩率朔方軍殿後;党項軍團從東路進攻同州(今陝西大荔縣);吐谷渾及奴剌軍團從西路進攻周至(今陝西周至縣)。

郭子儀向代宗緊急奏報:「胡虜全是騎兵,進軍速度如飛,絕不可掉以輕心,請皇上下令鳳翔節度使李抱玉、滑濮節度使李光庭、邠寧節度使白孝德、鎮西節度使馬璘、河南節度使郝庭玉、淮西節度使李忠臣等各部,火速出兵,扼守各個軍事要地。」

代宗隨即頒下詔令。然而,除了李忠臣部接到詔令即刻開拔之外,其他各藩鎮都反應遲鈍,並未及時出兵。

如果不是接下來發生的這個重大意外,致使整個局勢為之逆轉,大唐王朝很可能又要繼兩年前的吐蕃入侵之後,再次經歷一場嚴峻的戰爭考驗,而西京長安也很可能再次陷落,代宗李豫也很可能再度狼狽出逃。所幸,這個意外發生得非常及時——僕固懷恩死了。

就在多國聯軍一路向長安猛撲過來的中途,僕固懷恩忽得暴病,旋即被轉移到後方,於這一年九月初八死於鳴沙(今寧夏中寧縣)。

僕固懷恩一死,多國聯軍頓時失去聯結的紐帶,開始各自行動。而僕固懷恩所率的朔方部眾則數易其主:先是被僕固懷恩囚禁的張韶逃出監獄,糾集舊部奪取了指揮權;緊接著將領徐璜玉又殺了張韶,接管了朔方軍;沒多久大將范志誠又殺了徐璜玉,再次奪取了指揮權。

九月十五日,吐蕃十萬大軍突然進抵奉天城下,京師再度震恐。

吐蕃人正在城下列陣之際,奉天守將、朔方兵馬使渾瑊趁其立足未穩,突然率領二百驍騎沖入敵陣。渾瑊一馬當先,左砍右劈,吐蕃部眾大為惶駭,無不披靡。片刻之後,渾瑊就抓獲一名吐蕃將領,挾著他策馬奔回,隨行的二百驍騎無一傷亡。城頭上的唐軍將士見此情景,頓時士氣大振。

十六日,吐蕃軍開始大舉攻城,渾瑊率眾死守,數日內與吐蕃大小二百餘戰,斬殺五千餘人。吐蕃人見唐軍如此悍勇,只好拔營而去。

就在渾瑊力拒吐蕃的同時,唐軍的各路兵馬已紛紛進入戰略要地駐防:郭子儀率朔方軍進駐涇陽(今陝西涇陽縣),李忠臣進駐東渭橋(今陝西高陵縣南),李光進進駐雲陽(今陝西涇陽縣北),馬璘和郝庭玉進駐西渭橋(今陝西咸陽市西南),李抱玉進駐鳳翔,宦官駱奉仙與將軍李日越進駐周至,同華節度使周智光進駐同州(今陝西大荔縣)。最後,代宗李豫親率禁衛六軍屯駐禁苑。

為了鼓舞士氣,代宗於九月二十一日下詔,聲稱要御駕親征。

皇帝調門很高,說要親征,可有人卻一心只想著逃跑。

這個人就是禁軍統領魚朝恩。

自從聽說吐蕃的十萬大軍在攻打奉天后,魚朝恩就開始計畫逃跑了。他準備挾天子逃往河中,又擔心百官反對,決定以武力威逼,迫使百官就範。

某一日早朝,文武百官在宮門外站立多時,眼見上朝的時間早已過了,可宮門卻遲遲不開。就在眾人大惑不解之際,門忽然開了,只見魚朝恩一臉陰沉地走了出來,身後跟著數十名刀劍出鞘的禁軍士兵。

這唱的是哪一出?

百官面面相覷,不知所為。

緊接著,眾人聽見魚朝恩用一種不容置疑的口吻宣布:「吐蕃屢屢進犯京畿,天子車駕準備巡幸河中,諸位意下如何?」

百官大為錯愕。

可他們都知道,魚朝恩這句話不是設問句,而是陳述句;他不是在徵求眾人的意見,而是在宣布他的決定。

一瞬間,滿朝文武鴉雀無聲。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姓劉的給事中忽然大步走出隊列,面對魚朝恩厲聲道:「敕使(當時對宦官的統稱)是想造反嗎?現在京師周圍大軍雲集,您不想同心戮力抵禦敵寇,卻想裹挾天子棄宗廟社稷而去,不是造反是什麼?」

此言一出,魚朝恩當場語塞。

他又驚又怒,可想了半天,實在想不出一句反駁的理由,只好拂袖而去。

為《資治通鑒》作注的元人胡三省在這個地方寫了一句批語:「給事中劉君,身立廟堂,剛正不阿,有如此英雄表現,史書中居然連他的名字都沒有,不知道唐朝設立史館是幹什麼用的。」

誠哉斯言!

中國歷史上的史官雖有秉筆直書、不畏強權的傳統,但這只是一種抽象的精神,能按照這種精神行事的史官恐怕是寥若晨星、屈指可數的。大部分史官,拿的是皇帝的俸祿,看的是大官的臉色,在作歷史記錄時,或許都會遵循某種約定俗成的行規,那就是:烏紗帽大的,不僅要錄其言,載其行,更要留其名;至於烏紗帽小的,能把你的事迹如實記錄就算對得起你了,你還想要什麼?

名留青史,千古流芳?

做夢去吧!

從永泰元年九月中旬到下旬,關中地區一直暴雨傾盆,這給吐蕃軍隊的行軍造成了極大困難。眼看各路唐軍已經在長安外圍築起了一道銅牆鐵壁,加上天氣如此惡劣,吐蕃人只好放棄攻打長安的計畫,掉頭攻擊醴泉(今陝西禮泉縣),準備最後撈一把就走。

與此同時,党項軍隊則在白水(今陝西白水縣)和蒲津關(今陝西大荔縣東黃河渡口)一帶燒殺擄掠,數日後引兵遁去。

九月底,吐蕃軍隊劫掠了大量財帛和數萬男女後,開始向北撤退。行至邠州時遇到回紇軍團,吐蕃人馬上又打起了長安的主意,遂與回紇合兵一處,掉頭圍攻涇陽(今陝西涇陽縣)。

由於僕固懷恩已死,吐蕃與回紇誰也不服誰,都想當老大,結果差點翻臉,遂分開紮營,相互戒備。

此時駐守涇陽的是郭子儀。

他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機會——一個將對手分化瓦解、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機會。

郭子儀即刻遣使前往回紇軍營,希望與回紇化干戈為玉帛,共同攻擊吐蕃。回紇人看著來使,半信半疑地說:「郭公的確在此嗎?你在騙我吧?若真在此,何不出來一見?」

使者帶回了回紇人的話,郭子儀對左右說:「如今敵眾我寡,不能跟他們硬拼。當初,回紇曾數度與我們結盟,我現在親自前往回紇大營,和他們再續前盟,定能不戰而下。」

諸將聞言,一致要求郭子儀挑選五百精騎作為護衛。郭子儀說:「這是害我。」隨即躍上馬背。他兒子郭晞拉住馬韁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