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瘸子儲君李承乾 李治成了皇位接班人

上面這一幕是貞觀十七年這場易儲風波中最耐人尋味的一組鏡頭。

首先,李世民第一句話中為什麼會提到「三子一弟」?「三子」當然是指他的三個嫡子:李承乾、李泰、李治,而「一弟」是指李元昌。在這四個人中,李承乾和李元昌有謀反計畫,李泰有奪嫡陰謀,他們的所作所為讓李世民為之心痛,這很好理解,可李治是一個少有的「乖乖兒」,從頭到尾什麼壞事也沒幹,李世民為什麼把他也數落在內了呢?

其次,李世民為什麼會一反常態,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自殺舉動?還有,最後表態的時候,李世民為什麼會對李治說「汝舅許汝」,而不是說「我許汝」?作為一個以英明神武著稱的有為帝王,李世民的言行為何變得如此反常而無奈?這其中除了親情的困擾之外,是否還有別的因素在作祟,比如某種強大的政治因素?

最後,李泰和李治都是長孫無忌的親外甥,可在這場儲位之爭中,長孫無忌為什麼自始至終反對李泰而力挺李治?他如此偏袒李治,難道僅僅是因為李治仁厚,更適合當一個守成之君嗎?除了這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之外,長孫無忌是否還有別的更深層的動機?

只有深入解讀上述問題,找出合理的答案,我們才能讀懂李世民真實的內心,也才能讀懂貞觀後期的政治。

很顯然,大唐帝國的儲君桂冠最終之所以落在李治頭上,關鍵就在於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為什麼不選擇李泰?

原因很簡單,李泰表現得太過強勢了。

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李泰已經二十四歲,是一個生活閱歷和政治經驗都已相對豐富的成年人,擁有自己的一套處世哲學和政治理念,所以他才會在所謂的禮制問題上屢屢向那些元勛老臣叫板,目的就是藉此樹立個人的政治威信。其次,他早已在朝中打造了一個不可小覷的勢力集團,其中多有元勛子弟,如杜如晦之弟杜楚客、柴紹之子柴令武、房玄齡之子房遺愛等。可想而知,假如由李泰繼承皇位,這幫少壯派就成了擁立新君的首功之臣,而像長孫無忌這樣的前朝老臣到時候就只能乖乖地捲鋪蓋回家,所以長孫無忌必定要反對李泰。

而長孫無忌之所以堅決擁立李治,就在於李治年齡小,性格柔弱,易於掌控。熟悉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當一個外戚極力擁護一個幼主繼承皇位的時候,毋庸諱言,其原因就是這個外戚試圖在日後掌握朝政大權。

長孫無忌擁立李治的深層動機正在於此!

在力挺李治的代表人物中,除了長孫無忌外還有一個就是禇遂良。

禇遂良是當年秦王府學士禇亮之子,屬於貞觀政壇的後起之秀,歷任秘書郎、起居郎等職,時任諫議大夫。雖然他資歷較淺、官階不高,但卻因忠直敢言而深受李世民的器重和賞識。魏徵去世後,禇遂良更是滿朝文武中繼其遺風、敢於犯顏直諫的第一人,所以到了貞觀十七年,他實際上已經成為李世民最為信任的股肱重臣之一。對此,朝野上下的人們都看在眼裡。他們心裡都很清楚,此人的政治前程不可限量。

長孫無忌和禇遂良都是當面站出來力挺李治的。除了他們之外,在擁護李治的集團中,還有一個不顯山、不露水的第三號人物,也在其中發揮了看似無形但卻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個人就是李世勣。

李世勣怎麼會和晉王李治扯上關係呢?

說來話長。早在貞觀七年,年僅六歲的李治就被授予并州大都督一職,這麼小的毛孩子當然不可能實際到任,因此只能「遙領」。而負責代替李治行使職權的人就是李世勣。他當時的職務是并州大都督府長史。所以嚴格說來,李世勣算得上是晉王李治的「故吏」。他在并州取得的政績,既是他自己的,也可以算是李治的,因而從一定程度上說,他們二者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在這場儲位之爭中,李世勣毫無疑問是站在晉王這邊的,所以他才會出現在這次內定儲君的核心會議中。

眾所周知,李世勣是初唐名將、開國功臣,他在并州任內治理邊務十幾年,曾被李世民盛讚為「國之長城」,所以貞觀十五年便被調入朝中擔任兵部尚書。到了貞觀十七年,大唐的開國名將逐漸凋零——如李靖已七十多歲,早已致仕;尉遲敬德也於貞觀十六年淡出現實政治;而侯君集又在此次儲君危機中因謀反被誅……在此情況下,李世勣作為帝國屈指可數的軍事棟樑,其政治地位自然非常人可比。

綜上所述,李治背後的這三個帝國大佬可以稱得上一個典型的「鐵三角」——長孫無忌是元勛老臣的代表;禇遂良是政治新秀的代表;而李世勣則是軍方人物的代表。面對如此強大的政治力量,李世民又豈能等閑視之!

相形之下,李泰背後的勢力集團儘管不乏權門之後,可是在李世民眼中卻毫無分量。

不但毫無分量,而且李世民對那些功臣子弟恰恰頗為反感。在他看來,這幫人基本上就是一些無德無才、只會吃父兄老本的紈絝子弟。當他得知房遺愛等功臣子弟大多捲入魏王李泰的奪嫡陰謀時,就曾當面警告房玄齡等人:「功臣子弟多無才行,借祖父資蔭遂處大官,德義不修,奢縱是好!……朕發此言,欲公等戒勖子弟,使無愆過,即家國之慶也。」(《貞觀政要》卷三)

李世民很清楚,假如李泰入繼大統,這幫「德義不修」的功臣子弟必然會執掌朝政,到時候不但貞觀一朝的政治成果不保,而且李唐社稷的安全與穩定也很可能受到危及。

因此,雖然李世民在感情上一直傾向於李泰,但是在理智上他卻不得不最終選擇李治。

換句話說,他是選擇了李治背後的政治集團。

只有讓這批元勛故舊輔佐新君、繼續執掌朝政,貞觀路線才會得到延續,而他為之奮鬥一生的帝王功業才能得到有效的繼承,並且發揚光大!

然而,與其說這是李世民主動選擇的一種政治走向,還不如說這是他被迫接受的一種既成事實。

作為一個馬上得天下的創業之君,誰沒有幾分乾綱獨斷的霸氣呢?尤其在儲君的問題上,任何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在正常情況下都會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辦。可是貞觀十七年,李世民卻被迫陷入了一個他無法掌控的局面。也就是說,當時朝廷的政治已經發展到「文武之官,各有託附;親戚之內,分為朋黨」(《舊唐書·濮王泰傳》)的地步,在這種令人不安的局面下,李世民幾乎已經沒有了主動選擇的餘地。

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想見——當他最終接受長孫無忌等人的意見、決定改立李治時,心裡頭肯定沒有多少喜悅和成就感,有的恐怕只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的無奈和苦澀。

職是之故,李世民才會表現得那麼一反常態,先是把無辜而懵懂的李治跟其他人一塊數落了,繼而又尋死覓活,最後又對李治說「汝舅許汝矣,宜拜謝」,把自己弄得像一個大權旁落、心有不甘的「苦主」。其實李世民的這些反常言行,一方面固然是內心種種痛苦情緒的流露和發泄,另一方面也是做給長孫無忌等人看的,目的是讓他們充分意識到——他這個皇帝在這場易儲風波中經受了多大的折磨、作出了多大的妥協、付出了多大的犧牲!從而提醒他們——必須在日後竭盡全力輔佐新太子,否則就是對他這個天子的辜負和虧欠。

換言之,他想讓長孫無忌等人在奪得「定策之功」、獲取巨大政治利益的同時,也背上一定程度的道義負擔和良心債!就像他李世民為了帝國的政治穩定和長治久安,不得不顧全大局、犧牲個人的意志和感情一樣。

敲定新太子的人選後,李世民立刻召集朝中所有六品以上官員,在太極殿舉行了一次「民意測驗」,讓大臣們暢所欲言,提出他們認為合格的儲君人選。

李世民對眾人說:「承乾悖逆,泰亦兇險,皆不可立。朕欲選諸子為嗣,誰可者?卿輩明言之。」

這根本不是什麼問題。

因為李世民的兒子雖多,可嫡子只有三個,既然「承乾悖逆」,而李泰又「兇險」,那答案不就不言自明了嗎?除了晉王李治,還能有誰?

滿朝文武都聽懂了皇帝的意思,於是「眾皆歡呼曰:『晉王仁孝,當為嗣。』」(《資治通鑒》卷一九七)

就在滿朝文武的歡呼聲中,年僅十六歲的晉王李治終於「眾望所歸」地成了大唐帝國的新儲君。

同一天,李世民傳召魏王入宮。

李泰意識到此行兇多吉少,但是皇帝敕命又不可違抗,無奈之下,只好帶著幾百個隨從騎兵來到永安門。守門官當即把他的隨從全部拒之門外,只把魏王李泰單獨帶到肅章門。當天,李泰即遭軟禁,暫時被扣押在北苑。

等待他的,將是與廢太子李承乾如出一轍的命運。

貞觀十七年四月七日,李世民親臨承天門,下詔冊立晉王李治為皇太子,同時大赦天下。隨後,李世民對宰執大臣們公開表態:「我若立泰,則是太子之位可經營而得。自今太子失道、藩王窺伺者,皆兩棄之,傳諸子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