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章 武則天順勢殺裴炎 陳子昂科考求上諫

餘溫未消

徐敬業起兵的後果很嚴重,揚州叛軍左司馬薛仲璋同志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那就是宰相裴炎的親外甥。

裴炎沒有宋之問那樣的高尚品質,自然也干不出在薛仲璋屍體上多砍兩刀的事情。裴炎兩袖清風,一身正氣。當年,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武元慶之子)、武承嗣(武元爽之子)想要殺死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夔(諸王中最有名氣,最讓人佩服的)的時候,武則天點頭同意,裴炎固爭,太后因此不悅,裴炎也因此惹得武家的不滿。

武則天沒工夫想念裴炎當年廢掉廬陵王李顯的功勞,更沒工夫表揚他疾惡如仇、嚴懲貪官的作為,她開始討厭裴炎。武則天喜歡順便殺個人什麼的,所以,這一回徐敬業叛亂,她心想,乾脆算裴炎是同夥,殺了他得了。

武則天很聰明,殺裴炎,當然要採訪一下裴炎的感受。

「怎樣才能平息所有謀反?」

「皇帝年長,不能親政,才讓這些叛賊有借口起兵。如果太后歸還朝政,叛亂也就不討自平了!」

監察御史崔察上奏,「裴炎受先帝重託,大權在握,如果沒有異圖,怎麼會讓太后歸政?」武則天很驚訝,她讓肅政大夫和侍御史去查查這情況是真還是假。兩位受武則天委託的仁兄很快查辦完畢,裴炎被押入了大牢。他受盡酷刑,依舊言辭不屈,獄卒都被感動了,勸他說幾句軟話,興許可以少受點苦。

和裴炎交往的人,多是義士,很多人為了裴炎,甘願冒著被株連的危險替他說話。鳳閣舍人李景諶率先跳了出來,可惜他是想整死裴炎。

李景諶言辭鑿鑿地證明裴炎想要謀反,還列舉了他的一些反常舉動。譬如不參與殺自己親外甥的討論,還讓太后讓位。武后微微點頭,表示痛心,她說她已經派人去查了,的確如李景諶所言,證據確鑿,裴炎想反悔也反悔不了。

出於公心,劉景先(即劉齊賢,避李賢諱改名,宰相)和鳳閣侍郎胡元范站出來說:「炎,社稷元臣,有功於國,悉心奉上,天下所知,臣敢明其不反!」武后呵呵一笑,說:「裴炎謀反都有證據了,愛卿不知道而已。」

劉景先面紅耳赤,「如果說裴炎的所作所為是謀反,那臣等也是謀反!」武后被宰相們逼得沒了話,她沒想到會有人為了旁人來她跟前鬧騰。她安慰二人道:「朕知道裴炎要反,也知道你們不反。(朕知裴炎反,知卿等不反。)」

面對洶湧的求情大潮,武則天堵上了自己的耳朵。

幾天後,劉景先、胡元范下獄,劉景先被貶,胡元范流放致死,所有求過情的人一律慘遭殺害或是貶謫。至於為殺死裴炎做出貢獻的李景諶,則被提拔成了宰相,同鳳閣鸞台平章事。裴炎還是反了,說你反,你就反,不是謀反也是反。

這一天,他被拉到了都亭。臨刑前,裴炎望著自己的兄弟,說出了藏在心底很久的話。「我對不起你們,你們的官祿,都是靠自己的打拚得來的,我沒有出一點力。今日,炎遭人陷害,流落至此,實在可悲。(兄弟官皆自致,炎無分毫之力,今坐炎流竄,不亦悲乎!)我要走了,只是,真的捨不得你們!」

裴炎,兩袖清風,慷慨赴死,轟動洛陽。

武則天下令籍沒其家,負責查抄裴炎家的官員來到了裴炎家裡,在群眾的圍觀中,他轉了一圈,封上大門,什麼都沒拿就回去復命了。裴炎的相府破爛不堪,家中沒有一件像樣的東西,一分錢的貪污都沒查到。不對,也查到了一些物件,除了官服,就是打了無數補丁,但依然洗得很乾凈的衣裳。

裴家行動了,裴伷先,裴炎的侄子,神童、青年才俊,十七歲任太僕寺丞。

伯伯被斬以後,這個孩子再也坐不住了,他寫了一封密信,送到了太后面前。太后看罷,召見,劈頭便喝道:「裴伷先,你伯父謀反,你還跟我廢什麼話?!」

裴伷先道:「臣這是為陛下出謀劃策,不是訴冤!陛下是李家的媳婦,先帝走後,你獨攬朝政,擅改嗣子,貶斥李氏,濫封諸武。臣之伯父忠於社稷,反被誣陷,禍及子孫。陛下的所作所為,臣實在痛惜!陛下應早日歸還朝政,在深宮好生休養,則宗族可全;不然,天下一變,再後悔就來不及了。」

武后大怒,呵斥道:「你以為你是誰,敢這麼跟我說話!」

裴伷先被人拉著,掉過頭連連高喊:「聽臣的話,還不晚!」

武則天本不想當場毆打上言者,可這次,她被這個孩子給激怒了,下令在朝堂上暴打一百大板,打得血肉模糊,流放瀼州,永世不得翻身。(太后命於朝堂杖之一百,長流瀼州。)太后兼皇帝武則天曾安慰過身在西京長安的劉仁軌,希望他放心,洛陽是絕對不會出現殺害忠臣的情況的。

劉仁軌當然沒信,這日,從洛陽往長安去了一位名叫姜嗣宗的郎將,他主要負責出使長安,給劉仁軌問個好,請個安。

劉仁軌見到了他。

「裴炎死了。」

劉仁軌哦了一聲,「他怎麼了?」

「謀反。」

「哦……」

姜嗣宗看了一眼劉仁軌,忽然從眼神中流露出先知一樣的光色,他吹牛道:「嗣宗早就覺察出裴炎異常了!」

劉仁軌支應了一聲,問:「你真早就看出來了?」

「嗯!」

姜嗣宗確定地點點頭。

劉仁軌欣賞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轉身,寫了一封密信,最後交給姜嗣宗,「仁軌有事要奏,正好借使者的方便,交給太后。」姜嗣宗大呼劉仁軌客氣,頓時感覺自己的形象高大了許多。他忙不迭地接過密信,猜想這封信上,肯定就是劉仁軌對裴炎的看法,順帶有對自己提前感知能力的肯定。

姜嗣宗滿足地理了理自己的酷頭,上馬走了。

幾天後,信件到了太后手裡。表奏全文共一行:「嗣宗知裴炎反不言。(姜嗣宗知道裴炎要反卻不說。)」此時的姜嗣宗,正等待太后投來讚許的目光,卻不料武則天神色大變,厲聲令人將他拖出去,絞死在都亭。

幾天後,武則天下令追削李敬業祖考官爵,挖墳砸棺,複姓徐氏。

李績辛辛苦苦恪守職責,謙卑忍讓,最後還是被毀了。

劉仁軌對此事無能為力,他只看到武后大力打壓異己,沒有看到她推讓大權。他也管不了了,想管也管不動了。三個月後,劉仁軌薨,這位識時務的俊傑,為中日第一戰做出卓越貢獻的宰相死了。武則天懷念這位朝廷功勛的大臣,為他罷朝三天。

遺憾

裴炎的事兒還沒完。單于道安撫大使、左武衛大將軍程務挺,突厥最害怕的邊將。他與駱賓王交好,又與裴炎很鐵,故而裴炎下獄,他上書一封,為裴炎慷慨陳詞。

武后大怒,派人羅織程務挺罪名。

光宅元年(公元685年)的臘月,左鷹揚將軍裴紹業聽從武則天安排,找到正在執勤的程務挺,不由辯解,拖出軍營便斬殺掉了。武則天下令,籍沒程務挺的家,以同謀罪定名。那年頭,突厥人視程務挺為戰神,還專門為他立了祠廟,每次出師前,都必定程務挺的塑像前祈禱。

突厥人擺起了酒宴,熱烈慶祝程務挺之死。

程務挺死了,大家都很開心。

然而突厥人還是不能太過開心,因為夏州都督王方翼還沒死,這個高深莫測的戰將和方略家,讓他們吃盡了苦頭。眾人拜了拜洛陽方向,請武則天格外開恩,替突厥滅了王方翼。武則天點頭同意(她本來就想殺死王方翼),讓人羅織王方翼的罪名(因王方翼與程務挺共職過,又是王皇后的弟弟),臘月底,王方翼就稀里糊塗的被關入大牢,流放崖州(海南島)而死。

突厥、吐蕃,共同擺開慶功宴,哈哈大笑,擊掌相慶。

武則天的改變

垂拱元年(公元686年)二月十三日,太后定製:朝堂所置登聞鼓及肺石,不須防守,有撾鼓立石者,令御史受狀以聞。(朝堂放置的鳴冤鼓和肺石不用看守,有擊鼓鳴冤者,就讓御史受理。)

三月,正諫大夫、同平章事崔察被罷職;幾日後,武承嗣被罷職;月末,太后頒布《垂拱格》。

四月初七,貶蹇味道為青州刺史,升劉禕之為太中大夫。太后說:「不能有惡事就推到君主身上,有善事就自己扛著。畢竟,君臣同體!」

五月初十,以冬官尚書(就是原來的工部尚書)蘇良嗣為納言。(蘇良嗣,蘇世長的長子,以剛直不阿、敢於直諫著稱。)

五月二十三日,定製,九品以上官員或普通百姓,都可以自薦。

六月,以天官尚書(吏部尚書)韋待價(李道宗女婿,儒將)為同鳳閣鸞台三品。

七月十一日,以文昌左丞魏玄同為鸞台侍郎、同鳳閣鸞台三品;下詔祀天地,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配坐;採納鳳閣舍人元萬頃等人的建議。

……

十一月,廣納上書,尋求治國良策。(論如何「調元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