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七章 房玄齡打翻醋罈子 李世民再論薛延陀

在很久很久以前,房玄齡是沒有小妾的,現在,他還是沒有。那個時候,李世民見唐朝堂堂的梁國公竟然連個小妾都沒有,便自作主張,要給他賜婚。

聽完安排,房玄齡當場就站不住了,他跪在地上求李世民收回成命。李世民有些奇怪地問:「玄齡,只不過是小妾,又不是讓你扶入正室,你激動個什麼?」

房玄齡道:「臣不敢納妾!」

李世民問:「這是為何?」

房玄齡道:「臣有老婆!」

李世民笑,「朕還不知道你有老婆,就是因為你有老婆,才讓你納妾。」

房玄齡慌,「臣有且只有一個老婆!」

李世民忽然明白了過來,他呵呵笑著對房玄齡說:「沒事,朕就這麼定了。」於是,讓面子比較大的長孫皇后,把房玄齡的老婆叫到後宮,當面跟她說明情況。一般來說,王公大臣納妾,是皇帝對他們的優待。作為王公大臣的老婆,接受他們三妻四妾也屬於義務之一。可長孫皇后費盡口舌,房家媳婦愣是聽不懂,死活不肯。皇后把情況彙報後,李世民決定親自會會她。

「房夫人,這裡有兩條路。第一,你可以選擇讓玄齡把美女領回家中,大家一起和和氣氣過日子;第二,你可以喝了這杯毒酒,也免得以後嫉妒受氣。你選哪個?(若寧不妒而生,寧妒而死。)」

房玄齡的老婆有些英勇就義的樣子:

「臣妾寧可因為嫉妒而死。(妾寧妒而死。)」

李世民點了點頭,讓人端來一杯酒道:

「如果真這樣,那你就把這杯毒酒喝了吧!(若然,可飲此鴆。)」

房家媳婦端起酒杯,一口灌了下去,表情剛毅地等待著死神的到來。

等了半天,死神沒來,倒是感覺嘴裡有酸泛了上來。李世民訕笑,「朕看了她,都覺得害怕,別說玄齡了。」然後,他看著房玄齡的老婆,無奈地說道,「你如此戀著玄齡,朕也只好收回成命!杯中不是毒酒,而是醋。」

也就是從這天開始,女人吃醋的故事就流傳開了。房玄齡怕老婆的事,朝廷百官無不知曉,也都沒事兒多安慰安慰。醋罈子、吃醋、醋罐子,這些用來形容女人心生嫉妒的辭彙,一切都是從房玄齡開始的。不過,被人吃醋的確是一種奇妙的感覺,尤其是很多人為你吃醋,對嗎?

蕭瑀的回答是否定的。

被支到地方上去後,他還一直惦記著房玄齡呢。就在這一年(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的年末,房玄齡也因為一件小事被免官遣送回家,讓蕭瑀看到了大唐的希望,社稷的未來有救了。不過緊接著,朝廷的壞事接踵而來。

首先是喊冤問題,蕭瑀離開朝廷的時候,沒人替他喊冤,房玄齡這麼一下台,卻有不少人上書反對。反對者多是些有頭有臉的人物,當然,正是這些人物,讓李世民意識到,自己這是又在犯錯了。褚遂良表示,「房玄齡有幾十年的功勞,就因為幾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被罷免,難道不讓其他人兔死狐悲嗎?一個給人兔死狐悲感覺的地方,人們不會盡心儘力。」

李世民說:「我錯了,我改。」

實際上,李世民是想讓房玄齡回家,還是比較厚道的那種。因為房玄齡所有待遇一律不變,只是不用再操心政務了。但問題在於,李世民利用小事,順水推舟,趁著別人有些小過錯,直接讓人家回家歇著了。理論上來講,沒什麼。可事實上,這關係到一個人一生的功敗榮辱。

所以,明眼的褚遂良在上書中說:

「陛下若是因為他衰老,想讓他致仕,也應該按照禮法,讓人家好好退休,怎麼能用這種方法呢?」

李世民知錯能改,派人將房玄齡追回來。但房玄齡推辭了宰相事務,因為他身體越來越差。為了能多和房玄齡見面,李世民甚至親自跑到房家看望。「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感覺,並非只有男女朋友之間才會有。從當年小小的縣令,到如今名滿天下的宰相,房玄齡有太多的故事。

因為他太有名,太有名太有名,天下人都說他好,可你就是不知道他真正做了哪些好事。房玄齡做好事,從來不到處宣揚。事情忘了也就忘了,房玄齡不去提,就真的沒人提了。在這個時代,李世民有這樣一個值得信任的朋友,真是太難得了。

房玄齡這輩子很苦。

雖然當上宰相以後,史書沒有記載他的德行,但他少年時期的故事,卻早就轟動了整個濟南。房玄齡性至孝,在家中的時候,但凡有好東西吃,他絕對會讓長輩先吃。房玄齡十五歲的時候,房彥謙(父親)已不在人世,他被過繼給了叔叔。繼母死後,他絕食五天五夜,此消息不脛而走,備受人稱讚。

權傾朝野的宰相房玄齡,謹記父親教誨,做事公平妥當。

李世民很信任房玄齡,東征高麗的半途中,西京長安來信,說戶部尚書需要換人。飛信到了李世民手裡,李世民想了好幾天,最後敲定司農卿李緯。此時,恰好有從長安趕來的官員,李世民親自召來問:

「朕想讓李緯當戶部尚書,玄齡是怎麼說的?」

官員道:

「梁公誇讚他的時候說,李緯的鬍子挺好看!」

是日,李世民飛信長安,改李緯為洛州刺史。

無腦的多彌

要為成功想辦法,不為失敗找理由。這是戰前應該說的,戰後,分析失敗原因,那也是很有必要的。

從遼東回到長安以後,李世民除了開了蕭瑀,其他也沒什麼要命的。但要命的是,李世民一直想不通,你說唐軍為何就沒有拿下平壤呢?一輩子沒吃過這麼大敗仗的他,頭一遭想不通戰場上的問題。他決心請教一下一直在局外圍觀的李靖。某天,侍臣開會,李世民就發問了。李靖先打了個太極,把問題交給了李道宗。李道宗回答說:

「當時臣想領著大軍直搗平壤,陛下不讓,這就是原因。」

李世民茫然若失,皺眉道:「當時太忙,我都忘了是怎麼一回事了。」

事實證明,沒到平壤滅掉蓋蘇文,是這次戰爭的最大敗筆。

貞觀二十年(646)五月,高麗王高藏攜高麗莫離支蓋蘇文遣使謝罪,並獻上兩名美女。

李世民接受他們的謝罪,但卻不要美女,還將她們發回原籍。

到長安來的使者絡繹不絕,但最近幾個月,有些地方的情況一直不那麼穩定。薛延陀部落就是其中一個,真珠可汗被李世民的國書嚇死後,他那無腦的兒子繼承了他的位置,成為多彌可汗。多彌可汗是個小人,薛延陀部落的人都不怎麼喜歡他。薛延陀出了這麼一個無腦的可汗,回紇酋長表示,需要辦掉他。他聯合吐迷度、仆骨、同羅等部落,趁機挑起戰爭,幾場大規模混戰之後,多彌慘敗。

事情傳到長安,李世民做出反應:

以江夏王李道宗、左衛大將軍阿史那社爾為瀚海安撫大使;遣右領衛大將軍執失思力率領突厥兵,右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率領涼州兵及胡兵,代州都督薛萬徹、營州都督張儉各自率領自己部門的兵馬,分道並進,征討薛延陀。

再看薛延陀部落現在的狀態:

李世民早先派了校尉宇文法出使烏羅戶、靺鞨的幾個部落,恰好碰到了薛延陀部落派往東部的一股兵馬。宇文法得知消息,率領靺鞨兵將其擊破。薛延陀國中驚擾,尤其是嗓門兒大的仁兄,在牙帳附近,只要看見有煙塵,就大呼:「唐兵來啦!」

各部落頓時亂成一團。

其他部落的反應:

為了來個圍魏救趙,意氣風發的多彌可汗親自上馬,率領幾千騎兵直奔阿史德時健部落。不料在半道上遭遇了一大股回紇兵,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多彌要求部隊必須奮戰到底。

後來,他讓回紇殺得慘敗。多彌的下場有點兒慘烈,他一家老小,連同宗族、部下差點兒讓人家全部殺光。回紇勝利了,他們佔領薛延陀部之後,內部各個分部落的首領又開始互砍,吵吵鬧鬧,搞得整個西域雞犬不寧。

就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有無數部落爭相派使臣來到長安歸命,請求李世民認可他們的存在。

長安方面的反應:

薛延陀雖然被回紇整得很慘,但餘眾還是有七萬人。多彌死後,他們往西方逃去,推舉真珠可汗哥哥的侄子咄摩支為伊特勿失可汗,大家都假裝聽他的話。幾日後,伊特勿失可汗去可汗稱號,遣使奉表。

李世民派兵部尚書崔敦禮慰撫,表示認可。

又過了幾天,回紇、仆骨、多濫、拔野古、同羅、思結、斛薛、奚結、阿跌、契苾、白部等部落的酋長紛紛來到長安。李世民在芳蘭殿接見了他們,命有司善加款待,每五天來給他們開一次會。

貞觀二十一年(647)春,李世民下詔開設州府:

回紇部為瀚海府;

仆骨為金微府;

多濫葛為燕然府;

拔野古為幽陵府;

同羅為龜林府;

思結為盧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