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六章 大度設誤中連環計 李世民問訊薛延陀

大度設罵人罵得嗓子疼,有人報告,這根本就是一座空城!

大度設哈哈大笑,下令繼續狂罵,因為據他判斷,這僅僅是唐人的空城計而已。

大度設的軍隊,在整個薛延陀部落中最為吃香,他們享受真珠可汗的特殊優待,有飯吃,有前途,也很有信心。此時大家屁股背著城門,沖著曠野,罵得很是賣命。這個動作應該拍下來,因為此動作除了很性感以外,還具有受傷、喪命之功效,對廣大想不開的同仁來說,療效甚佳。

大家還是罵得那麼帶勁,好像城裡頭真藏著兵一樣。

連綿幾里地的部隊後頭忽然冒起了滾滾煙塵,數股大軍從三面包抄而來。大度設驚慌失措。

怎麼回事兒?難道空城計的意思不是城裡頭有但裝沒有嗎?難道我理解錯了?不至於吧?

薛延陀軍頓時陷入恐慌和混亂,舉著大唐旗幟,神出鬼沒的包抄軍,卷著滾滾煙塵,遮天蔽日地殺了過來。大度設終於明白,自己這是上當了,前頭看似空城的城池其實就是一座空城,大家對這空城卷了半天,竟然被人從背後偷襲。直到眾人挨砍的時候,他才曉得,這是李勣的計謀。

大度設的大軍被人砍得差不多了,才領精銳成功突圍,經赤柯濼往北逃竄而去。

李勣不講究窮寇莫追的法則,他親自選取麾下及突厥精騎六千,一路朝著薛延陀逃的方向追去。可是,大度設領的軍隊的確訓練有素,李勣的精銳跨過整個白道川,沒有絲毫停歇,這才在青山追上了大度設的尾巴。此時此刻的大度設,在軍中下令,能跑的玩命跑,不能跑的就等死。大家紛紛表示還能跑,一番衝刺後,大度設終於得以把李勣的精銳甩開一段距離。

他有時間布陣了,這就是真珠可汗首創的一四四陣形。

布陣完畢,等待李勣。

輪到李勣傻了,他的精銳衝過來的時候,大度設已經等在前頭,有備無患。薛延陀步兵出擊,揮舞著各色武器,運用純熟精湛的技巧,與李勣派出的精銳周旋。大度設成功擋住了李勣的第一輪進攻,接下來,薛延陀的步兵優勢盡顯,他們將唐兵打退,回撤以後,騎馬開追,竟然將李勣的精銳攆得到處都是。

意料之中地勝了一回,薛延陀士氣大振。

也不管什麼打法了,見李勣的兵就這個水平,大家紛紛追擊。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追擊的速度有多快,走進李勣設置的第二個圈套的速度就有多快。

大度設之所以能有這麼長的時間準備,難道沒有原因嗎?

長跑的第一名和最後一名,跑完萬米,又能相差多少時間呢?所以,當大度設排布兵馬的時候,李勣將精銳部隊替換成了普通的突厥兵。被追得到處跑的突厥兵順利完成了李勣交代的任務,薛延陀軍,追的不是精銳,而是穿著一樣鎧甲的突厥兵。等氣勢恢弘的薛延陀部隊出現在李勣視線中的時候,他們真正跳入了火坑。

來吧,薛延陀!

負責引誘的突厥族人的馬(注意,沒有人)已經被射死了十之八九,大度設殺得興奮,卻沒看出這一批突厥人不知為何總是不肯亮劍,還神不知鬼不覺地迅速四下散去了。

一個讓人看不懂的場面出現了,守在遠處的大唐精銳齊齊下馬,準備步戰迎接大度設的衝鋒。緊接著,一個更讓人看不懂的場面出現了。四下里的唐兵迅速集合,將隊伍排得整整齊齊,根本沒有一絲慌亂的樣子。最為可怕的是,這群人,身著清一色的明光鎧,手持排槊,那半丈長的刀鋒,朝著45°天空,發出閃閃的光亮,耀眼的光芒刺破蒼穹。

殺氣騰騰,霸氣外露!

唐軍立即由看似慌亂的布置,轉化成了令人生畏的玄甲排槊陣勢。這是唐軍最精銳的步兵,這是一群訓練有素的玄甲鐵人,他們要與薛延陀的騎兵進行較量!洪水碰撞,雙方終於交鋒了,你來我往,不相上下。但很快,只擅長追窮寇的薛延陀騎兵就露出了慘敗的樣子。大度設並不慌亂,下令退軍,按照以往的陣勢,把步兵和牽馬兵布置好。

李勣,不過如此!

他似乎也玩累了,正在那邊休整。

死神正等著薛延陀,大度設的陣形即將發揮作用。

唐軍行軍副總管薛萬徹,率領數千鐵騎,從側翼殺入。這是一支奇襲軍,他們的任務是將大度設擺好的前、後兵馬陣截成兩段,破壞敵方前頭的步兵和後頭的戰馬聯合的形式。數千鐵騎讓大度設瘋了,是的,前頭的步兵想要扭頭,卻看見後頭的人和馬被唐軍收入囊中,後頭的人想要跑,卻發現整個場地都是受到驚嚇的戰馬,而外圍,全都是唐朝的奇襲軍。

比較悲凄的是,一旦步兵沒有能騎馬的可能,在這種消耗體力的戰爭中,他們最終只能繳械投降。

大度設沒有放棄抵抗的打算,拼了一陣後,以三千多人死亡,五萬多人被俘的代價結束了戰鬥。

逃吧,您看看,大度設是全軍逃得最快的,薛萬徹追都追不上。領導這麼不要臉,大家也就坦然,剩餘的十幾萬人,追隨大度設逃到了漠北。按理說,唐軍無論如何不會有那閑工夫跟他們較勁,也不會對他們斬盡殺絕。可天意弄人,大度設千算萬算,卻沒算清現在的時間,這已經是貞觀十五年的最後幾天了!

臘月!

長安是臘月,漠北更是臘月。

時間是最公平的,不因緯度變化而變化。氣溫最善變,緯度越高,氣溫越低,海拔越高,氣溫越低,不論部落,不分國家,一視同仁。寒冬臘月,零下幾十度的漠北已經夠人受的了,但老天覺得不爽,便呼呼颳起了白毛風。據說,白災下的不是雪,而是冰刀。

白毛風颳了很長時間,大雪堆積達數米深,大度設的人馬全部被困在了漠北,十幾萬人馬被風雪殺了個精光。貞觀十六年正月,漠北方面傳來消息,薛延陀大度設的虎狼之師損失尤為慘重,死亡人數多達十幾萬,每十人中,就有九人被凍死。也就是說,薛延陀的精銳,基本上連根毛都沒剩下。

大勝一場,唐軍還軍定襄。

在這裡,李勣又出人意料地幹了一場漂亮仗。

原本定襄無戰事,但山西五台山附近的突厥族人叛亂,思結部落的酋長想要幹個驚天動地的大事,便領著人一路往草原跑去。趁著薛延陀大鬧,逃回草原,召集兵馬,舉兵與唐朝對著干,酋長認為,這才是人生的意義。定襄的州軍在他們屁股後頭追,可死活就是追不上。

思結部落順利擺脫了唐朝的控制,但不要高興,因為他們剛好闖到了李勣的槍口下。到了草原,大家還沒來得及歡呼,就被李勣堵住了去路。州軍也納悶兒,你說這伙突厥人怎麼說跑就跑呢?

跑得那麼快,怎麼又忽然停下來了呢?

也不管那麼多了,先殺他個人仰馬翻。

說干就干,說打就打,不出半天,戰鬥就以官軍大勝結束,思結部落全部被滅。後來大家知道,這是英公李勣打的配合戰役,他擋住了思結部落的去路,與州軍形成兩面夾擊,前後掣肘,才全殲了叛亂者。

真珠可汗大概也聽說了這事兒,他嘗到了出爾反爾的苦頭。戰敗後,他派人到長安謝罪。

李世民教育使者,「以後,你們薛延陀和突厥就以大漠為界限,誰都不能侵犯誰。你們任何一方膽敢越界鬧事,朕就要替另一方討回公道。你們自恃強盛,我英公李勣率領幾千兵馬便將你們的幾十萬大軍殺成這樣,你們也該反思反思了。回去告訴你們可汗,以後做事前要多動動腦子!」

從此,人們更害怕那個叫李勣的將軍了。

這是一場完勝的戰役,唐軍損失極小。

薛延陀歸順,帶來了一個消息。故事要追溯到很久以前了,有人向李世民報告,說左領軍將軍契苾何力是個小人。舉報者列出幾個理由,其中最具說服力的,就是契苾何力覺得薛延陀是個好去處,早就領著他那一家人投入了真珠可汗的懷抱。李世民知人善任,不肯相信契苾何力會背叛自己。

他對眾人說:「這件事肯定不是何力的錯!」

左右大臣反駁,「戎狄氣類相親,契苾何力投靠薛延陀,就和魚投進水一樣,沒道理可講。」

這件事情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再可信的人,也有背叛你的時候。

事情過去了很長時間,李世民還是不能釋懷。

真相等到薛延陀大敗之後才顯現出來,此後,薛延陀每年都會派出幾撥使者來長安拜見李世民。一直不願意開口的李世民終於忍不住問起了使者,使者聽言,神色凝重地給李世民講了一段故事,事情的原委被一五一十地呈現出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輕易去懷疑一個值得信賴的人。

契苾何力是突厥人不假,負責契苾部落的安撫工作也不假。可他手下那幫人都不太願意跟著唐朝混,他們覺得在薛延陀更自由,便鬧著去投奔薛延陀。那個時候,薛延陀牛馬眾多,是游牧民族生活棲息的好地方。狐死首丘,更何況,契苾部落的屬下是一群有能力的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