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李五戒勸羅藝謀反 王君廓殺驛吏奔逃

負責探望順德同志的人是宇文士及,他是李世民的御用傳話人。來到長孫順德家,宇文士及瘋掉了。長孫順德的精神狀態完全讓他受不了,一臉潮紅,滿面胡茬兒,醉醺醺,髒兮兮,說話吐著酒氣,頭髮大概也有七八個月沒洗,已經快長蘑菇了。不僅如此,順德同志大腹便便,褲腰也不系,細繩耷拉在褲腰旁,一身邋遢。

他睡眼惺忪地望了望宇文士及,無恥地笑了。

「你來做什麼?我又不是你親哥哥。」

「薛公(薛國公)這是說什麼呢……」

「我沒了封爵,還管我叫薛公?」

「我這次來是皇上派來的,就是要告訴你,你的爵位和封邑都恢複了,皇上還怕你才能被埋沒,讓你到澤州當刺史!」

長孫順德聽罷,滿臉的調謔變成了一臉嚴肅,他站正了身子,認真地拜了拜,將自己梳洗得乾乾淨淨,去澤州赴任了。

一件貪污案,造就了這樣一個長孫順德。成為澤州刺史的他,像瘋子一樣,嚴厲打擊貪污腐敗,竟然還能放下架子認真辦事,得到了澤州百姓的愛戴和擁護。這是以前那個喜歡知法犯法的長孫順德嗎?百官不敢相信。可再瞧瞧朝中正襟危坐的李世民,不得不從內心敬佩。

這個世界,本來就應該這樣改變。

新皇帝,這是一位令人尊敬的新皇帝。親賢人、遠小人,此大唐興盛的根本。一天,一位朝外人士的上書擾亂了李世民的思緒。上書說:「就在朝廷之上,皇帝身邊,有小人,請除之。」李世民想了一遭都沒想出來是誰,於是把那人叫來問:

「哪個是小人?」

那人挺認真地答道:「臣身居山澤之中,還真不知道這個小人具體是誰!」

……

很無語嗎?放在以前,這傢伙就是糊弄皇上的,犯的可是欺君之罪。但李世民並不怪他,他看著一本正經的上奏者,示意他接著往下說。那人依舊認真,滔滔不絕地引用經典,看得出來,他很有學問。最後,他說出了處理辦法:

「臣還是很有辦法的,臣請皇上假裝昏暴,執理不屈者就是直臣,阿諛奉承的就是小人。」

好了,按道理說,李世民還得問他個不聽法令罪。因為裴矩反對,釣魚執法已經被禁,他又跑來提議,豈不是拆宰相的台?李世民點了點頭,對那人道:「朕打個比方吧,君是源頭,臣是水流,源頭不清,又如何要求水流清澈?我自己都這麼狡詐,還憑什麼要求臣下正直?」頓了頓,見那人緊張,李世民笑了笑,安慰道:「你的確是為國著想的,辦法也很好,可是很抱歉,朕真的是不能用啊!」

這真是夠狠的手段。

那人拜別了朝廷,此事一傳十,十傳百,致使大唐上下同心,互相信任,整個氣氛融洽極了。長時間以來,李世民毫不懈怠,大家一起,將大唐搞得其樂融融。百姓雖然遭遇了一些災難,但當官的態度陡然一變,竟讓他們激動得奔走相告。

這就是貞觀,聞名千古的貞觀!

哦……那麼,就真的沒個搗亂的了?

有。

李藝同學

凡是思維正常的,就絕對不會有起義的念頭。

李世民接受老爸李淵的教訓,對河北、山東等地的百姓一視同仁,還免除了山東等地一年的稅收,對當地的百姓也加以撫恤。之前說過,李世民曾作過這樣一個決策:凡舉報原起義軍將領行蹤者,殺!所以,除了建成舊黨毫無力氣,毫無響應地鬧騰那麼兩下,還真就沒別的動靜了。天下亂了那麼久,好不容易又遇上這樣一位明君,誰愛鬧誰鬧,反正百姓不願意再折騰了。

然而,一位神人點破了這難得的平靜。

不能怨李藝。

要怨就先怨一位神人,這位神人,名叫李五戒,看清,是五戒,不是八戒。

李五戒,女,神婆,據說會作法、會招魂、會念咒語,更會裝神弄鬼。李五戒很神奇,據李藝講,此女從嘴裡吐出一口仙水,便可把黃紙招出天書的字跡,還微微帶有那麼一股神秘的臭味。李五戒是個巫婆,現居李藝府中,專門負責招個魂兒,看個面相,策個反什麼的,博愛眾生,午餐吃肉。

甘肅涇川。

李五戒被李藝供奉在神台上,煙霧繚繞。李藝擔心,李世民即位後,會想起以前自己對他傲慢的事,一定饒不過自己。於是,求仙的時候,李藝同志就把心事說給了李五戒。這一天,五戒同志淡然地望了一眼李藝,又望了一眼李藝的額頭。忽然,她大驚,做掐指狀,殺豬般叫道:

「大人,您的貴色已上達天庭了,再不反,天神就要怒了!」

李藝平日里最是殘忍暴躁,擅使大槊,殺人是他的長項。

聞言,疑惑地問:「果然?」李五戒道:「果然!」李藝大喜,操起大槊來,領著幾萬軍隊反了。不過,他現在不能姓李了,請喊他「羅藝」。好的,羅藝帶著他那幾萬人(當然還得帶著李五戒同志),率先揮師,殺向豳州(音:賓州,甘肅寧縣),準備以此為根據地,攻入長安。而這裡,距離長安最多不過五百里,簡直可以說是馬到成功、自由飛翔、萬馬奔騰、馬瘦毛長!

豳州治中趙慈皓來了,他開門迎接。

羅藝有密敕,是他為了坑爹而偽造的聖旨,不過暫時蒙人也是可以的。

得知羅藝造反,李世民大驚,派長孫無忌前去討伐。但有點晚了,等羅藝領兵進入豳州城,趙慈皓才知道這傢伙原來是在謀反。於是,他偷偷找到統軍楊岌,商量著如何謀殺羅藝。呵呵,對飽經滄桑的羅藝來說,策動個兵變是件很輕鬆的事情,他安插了很多眼線,就是為了防止有人通風報信。於是,趙慈皓就這樣被囚禁了起來。城外的楊岌也終於感覺到了事情有些不對,領軍猛攻羅藝。

楊岌打羅藝,沒有可比性。

楊岌沒有多少名氣,而羅藝,是讓突厥人膽戰心驚的羅藝,在戰場上用大槊砍得突厥兵血肉橫飛的羅藝。朝廷必須派人來,否則楊岌那點人會死得連渣兒都不剩。但軍隊遲遲不來,羅藝與楊岌極度不平衡地扭打,勝負很快就見了分曉。

結果就是:

羅藝被楊岌打得屁滾尿流,縮在城裡頭不敢出來。

問:「咦,羅藝不是戰神嗎?怎麼這麼苦逼?」

答:「不是羅藝不行,是他的兵不行,從而傷害了羅藝的感情。」

當太陽照耀,花草芬芳,一個不和諧的大將領著你去打仗,面對一個世界第一大的帝國軍團,對陣的時候,你會想什麼呢?是想立功勞還是想逃跑?是對一個殘暴無比的將軍忠心,還是對你的帝王忠心?顯然,羅藝的兵不糊塗,他們對羅藝造反屁大點兒的希望都不抱,見有官軍來(有可能只幾百個兵),早就規劃好逃跑路線的他們隨便應付了兩下,立刻撒腿就跑,攔都攔不住。

懷了孕的肚子你沒法捂!

逃跑的兵你攔不住!

羅藝這輩子就沒打過這麼窩囊的仗,兵眾潰敗,他被困在了當中。

羅藝就是羅藝,打仗他是能手,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於是,羅藝折斷長矛,開始奮勇逃跑,他逃跑也不甘落後。眼見底下那幫兵撒腿就跑,他也撒腿就跑,別人跑得比他快他都不樂意。羅藝這麼一跑,既留下了無限遺憾,也留下了號啕大哭的妻子和兒子。是的,他們被拋棄了,他們被不要臉的羅藝拋棄了!

羅藝騎著一匹快馬,領著一乾親信往突厥方向跑去,他的意思是,大唐已經不可能了,只好去投靠頡利。跑到了烏氏(甘肅平涼縣)的時候,親信們從心裡開始罵,他們不幹了,他們不能為了一個冷酷無情的人去那樣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度完一生。羅藝平日里人緣非常差,眾人經過商議,達成了一項重要共識——殺了羅藝,去長安請功。

一刻鐘後,羅藝的腦袋就被人提著往長安方向跑去了。

雖然有點兒不太厚道,但我還是準備說說羅藝的老婆,她被拋棄,實屬活該。她每天的任務就是在羅藝耳朵邊瞎嘚嘚,內容是「論當皇帝比什麼都強」,她曾無數次譴責羅藝不爭氣。貪心的她和李五戒泡在一起,算卦、打坐、裝神、弄鬼……她很明白怎樣讓羅藝擔驚受怕,於是天天暗示羅藝。

每每提起很多年前羅藝對秦王李世民做的那些事,都讓羅藝倒吸一口涼氣。

羅藝是個殘暴而又高傲的人,李世民還是秦王的時候,就曾經派人去他那裡送信,秦王的信使剛到,就被羅藝綁起來練了一頓拳腳。他和他的手下(那幫流氓)把信使揍得鼻青臉腫,最後才罷手。李淵是個心胸寬廣的人,雖說是聞訊大怒,將羅藝投入了大牢,但不久又放了出來。

李世民即位,羅藝大為擔憂,加之老婆和李五戒的洗腦,於是不知天高地厚地舉起了反旗。

就這樣,他死了,連個哭他的人都沒有。

三省六部

如果說羅藝純屬沒事兒找抽,那蕭瑀的所作所為,就比較難於定義了。這段時間,蕭瑀同學過得實在是不太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