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四章 屈突通伺命點狼煙 李世民奉旨攻洛陽

李世民站在山陵最高處,安靜地觀察著對岸的動靜。突然,他對身邊的將軍們說:「王世充完了。他一下出動了兩萬人馬,如果我這次把他打敗,他就再也不敢出城。我們只要死守洛陽,不把他打死,也能把他餓死,一勞永逸,在此一舉!」左右將領突然有些赧然,秦王的計策呢?

對於李世民來說,看到的永遠都是機會,他會想辦法把劣勢從一百降到零蛋。

李世民看出來了,王世充兩萬人馬營結對岸,而自己在北邙山下,如果主動出擊,勢必會讓老謀深算的王世充抓住進攻的機會。那麼,就只有用另外一種方法了。當王世充與誘惑部隊交戰的時候,全身心投入,玄甲軍從側翼猛衝過去,一樣是殺他個措手不及。我們何不利用普通兵馬的優勢呢?

想到這裡,李世民下令:「屈突通率五千兵馬乘船過河,與王世充一交戰,立刻點狼煙報信。」

他自己早已打算好,看到屈突通的信號,親自率領玄甲軍從高地斜衝下去,直搗王世充側翼!

屈突通聽命,帶著大軍出發了。李世民率玄甲軍屯在高地之上,等待著屈突通的狼煙。

關於狼煙

狼煙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狼圖騰》上說,狼糞根本冒不起煙來,所以狼煙不是狼糞做的。我不這麼認為,狼糞固然冒不起煙來,但是,如果狼糞並不是用來冒煙的,而是用來當引子的呢?為此,我專門查閱了相關資料。

戚繼光《紀效新書》卷十七《守哨篇·草架法》上說:「伏覩祖宗墩法舉狼煙,南方狼糞既少,煙火失制;拱把之草,火燃不久,十里之外,豈能目視!」這就說明,明朝時期南方狼糞減少,不能制狼煙材料,所以就用草木當煙料,由於火燒得不久,遠處就看不到信號了。這說明,狼糞的確是狼煙的材料,沒有狼糞的時候,可以用柴草當做引子,但柴草燃燒不如狼糞持久,所以效果很不理想。

更有力的證據出自唐朝李筌《太白陰經》所記載的信息,他說:「烽火台上須置炮石壘、水停、水瓮、生糧、乾糧、麻蘊、火鑽、火箭、蒿艾、狼糞、牛糞。」這又說明了什麼?這說明了不管是狼糞還是牛糞,都是可以持久燃燒的東西,只要晾乾,用火鑽點燃之後放上艾蒿,蓋上麻蘊,就可以飄出滾滾狼煙,風吹不偏,故而用以作為戰場報信的主要材料。

所以,我認為,放狼煙的士兵是需要專門設置的,不用多,但必不可少。好了,書歸正傳。

屈突通的五千步兵殺向王世充的兩萬大軍,當然,他帶了十足的狼糞。兩軍一有交集,就從戰場上冒出了滾滾濃煙。

此時,玄甲軍得令南下,突騎強沖,與步兵交流一處,借勢猛衝王世充大軍。

王世充的部隊由於倉促應戰,準備不足,加之撲面而來的不是人,而是神,是戰無不勝的魔鬼,於是亂成一團。玄甲軍酣戰期間,不甘寂寞的李世民又打起了自己的小主意。他覺得現在戰況很好,應該趁王世充被打懵的時刻趕緊四處轉轉,看看老王同志的兵馬排布是怎麼個情況,探探虛實。這對以後作戰很有利。

想到了,就立刻去做。

李世民帶領玄甲軍中的幾十個鐵騎呼嘯著往更深處衝刺,很快就穿透了王世充的防禦,殺得那叫一個痛快。李世民此次是帶著自己給自己的任務來的,他想知道王世充排兵布陣的厚薄強弱,就必須再四處走走。可是,令李世民鬱悶的是,自己領著的幾十個猛騎被成百上千人阻擋,等自己衝到王世充背後的時候,早就失散光了。留在李世民身邊的就只剩一個人,此人名叫丘行恭。

李世民和丘行恭騎馬闖入了王世充的禁區,左右一看,還就他們倆人,周圍全是不認識的。更加糟糕的是,後面是王世充的兵,而擺在眼前的,是一條擋住去路的長堤。圍住了,怎麼辦?王世充的兵已經追了上來,追著李世民嗖嗖放箭。李世民正想死磕,卻覺身子一癱,整個人都墜了下去。

差點兒死了。

我們生活在遙遠的未來,當然可以很明確地知道李世民沒有死。但是,李世民的確倒了下去。但他真正倒下去的原因不是中了箭,而是因為他的愛馬被箭射進了前胸。這匹馬有個漂亮的名字——颯露紫,它是李世民最喜歡的坐騎之一。

颯露紫

颯露紫是李世民六駿之一,此馬跟隨李世民出征多年,論戰功,怎麼著也夠車騎將軍的名分了。李世民在昭陵六駿中為颯露紫寫贊語道:「紫燕超躍,骨騰神駿,氣愚三川,威凌八陣。」颯露紫曾經中過無數次箭,可是這次,這幫小兵射出的冷箭卻要了它的命。由於裝甲護身也並非完全罩得住所有部位,颯露紫又恰好是前胸中箭,於是當場斃命。就是這樣,李世民掉在了地上。

馬在戰場奔跑的速度非常快,倘若李世民不能趕緊拿起手中的弓箭將追上來的人一一擊斃,就會造成去見閻王的嚴重後果。

沒有時間了,李世民望著那群圍上來的人,準備跟這些傢伙肉搏一場,殺出一條血路。追兵逼近,一個沖在最前頭的敵兵呼嘯著操起大刀砍向李世民,李世民剛要躲避,卻冷不丁又來一支冷箭,敵兵應弦倒地。李世民循聲望去,大喜,射箭者乃是離自己不遠的丘行恭。丘行恭同志走得急,也不知道為啥秦王沒跟上來,等他回頭一看,才瞧見是馬死了。情急之下,他操起弓箭對著敵人連發幾支,發無不中。為了保命,追兵不敢再向前。丘行恭騎馬跑到李世民身邊,讓李世民騎上自己的馬。丘行恭是實打實的硬漢,他牽著馬頭,拿著一柄長刀嗷嗷大叫,聲震四野,十分恐怖。

就單從吼聲來看,丘行恭的殺氣足讓人退避三舍。

丘行恭的長刀乃是隋唐時期常用的陌刀,重達五十斤,刀鋒雙刃,刀身兩米。丘行恭一手牽馬,一手拿刀,碰見不要命的就暴跳起來猛砍下去,如此連砍數人,凡是上前的,不能說是碎屍萬段,分屍還是能做到的。老丘的動作把很多人嚇呆了,如果我是王世充的兵,我絕不會打腫臉充胖子,我不會上去,上去就是死。基於此類想法,鄭軍大懼,再也無人敢攔去路。

丘行恭邊走邊殺,竟然很快找到了唐軍大部隊。二人匯流其中,參與到了與王世充大軍的戰鬥之中。

王世充真的是拚命了,他率領大軍與屈突通、李世民殊死搏鬥,從上午八點鐘一直打到中午十二點鐘(自辰至午),接連大戰四輪。血光漫天,肉和血鋪天蓋地,十分血腥。到最後,王世充眼看不行,下令收兵,戰鬥才算告一段落。

李世民再次完勝。

在李世民安排的計畫下,軍隊獲得了輝煌戰績,共殺敵軍七千餘級,自損到了可以忽略不計的地步。王世充回城了,是的,他回城了!他們成功地把王世充大軍逼回了城內,讓大軍逼到了洛陽城門。

進了城,所有的問題就都不是問題,有的只是時間問題。

似乎一切都妥妥的了,李世民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王世充遭遇人禍,坐等困死。但事實上,王世充並沒灰心,他是個懂得利用事件的人。想著大難不死這句話的人非李世民一個,王世充比李世民更深信必有後福這四個字。

唐朝驃騎將軍王懷文,義士,之前被王世充俘獲,給與他很多犒賞,以求收買。王懷文就這樣被順利拉攏過去,當然,王世充是這麼想的。回到洛陽城內,王世充領著大軍列陣結營的時候,王懷文就騎著馬在他身邊跟他說笑。正扯淡,王懷文忽然揮舞著大槊朝王世充身上刺去。這次刺殺,王懷文使上了這輩子最大的力氣。從這一點來看,王懷文的這一下子真的相當有力度,槊間介面(鐵頭)竟然生生被崩斷了。刺完之後,王世充身邊的其他人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作痴呆狀望著王懷文。

好吧,王懷文刺殺王世充不成,偷雞不成蝕把米。接下來,他會怎樣處理這麼尷尬的場景呢?

但見王懷文嘿嘿一笑,說:「我就是試試。」未等王世充反應過來,他縱馬狂逃,去投奔唐軍。

上面兩句,第一句是想像,第二句是史實。

由於明光鎧的甲片太過結實,而王懷文同志這一下子又正好刺在王世充的甲片上,導致王世充大難不死。王世充看著已經撒歡兒跑出去五十多米的王懷文,立刻派人去追。追到寫口(地名),總算是給追上了,幾十口子人稀里哐啷把王懷文揍得半死,又拿刀將他砍成了肉泥,這才泱泱回到了大營。回營之後,王世充做慷慨赴義狀揭開鎧甲亮給眾人看。

他開口說話了,依舊羊毛味兒:「王懷文拿大槊戳我,我一點事都沒有,說明了什麼?這就說明天意如此,王者不死!」眾人聽言,做菜瓜狀高呼萬歲——那是必須要喊的。王世充從眾人的呼喊聲中得意了,他必須要騙取大家決戰的信心。

現在,王世充依然縮在洛陽城內,等待他的,將是更加嚴峻的考驗。

武德四年二月,唐朝大軍圍屯兵洛陽城門之外。

一場真正的包圍戰開始了。

李淵發話,下達了給王世充以重擊的命令。李世民得令,運用了令人咂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