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四章 裴先生因怨殺文靜 大軍師犯二丟晉州

裴寂和劉文靜

八月,劉武周以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動能和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勢能瘋狂地向唐朝發起了進攻。

前來迎戰的是李淵的兒子,人類的朋友,齊王李元吉同志。

在之前兩個月里,李淵並沒有派李元吉專管劉武周,而是派自己的老友裴寂先生先去經略劉武周所犯之地。李元吉和裴寂,一對活寶。之前介紹過裴寂,此人寂寞無比,要頭腦沒頭腦,要能力沒能力。他也就能提提意見和建議,要真領著人馬去打仗,岳家軍都能讓他玩廢,績優股都能賠個精光。對於唐軍來說,裴寂,意味著噩耗。對於裴寂來說,為李淵爭口氣,是他報答李淵最合適的方法。

劉武周來了,裴寂先耍起了小聰明,要在朝廷為李淵和自己清除障礙。

劉文靜和裴寂是一起來的同志,論頭腦,裴寂平庸無比;論軍事,裴寂白痴無雙;論功勞,裴寂再無貢獻。劉文靜很納悶兒,明明自己什麼都比他好,為什麼皇上不待見自己,卻天天和裴寂談心,委以重任呢?在唐朝朝廷,和李淵一起發跡的幾位好友都和李淵有著良好的關係,當然,劉文靜也不例外。但這只是表象。劉文靜此人為人拘泥,從不和李淵同卧一張床,這就是原因,很簡單,也很複雜。

我一開始怎麼也弄不明白李淵為什麼這麼喜歡裴寂,直到後來我才琢磨出致使李淵著迷的原因:裴寂有專對於李淵的親和力。這種親和力並非一般人所能有,他即便是能氣死李淵別的朋友,李淵也不會認為他壞。

劉文靜個性孤傲,他對裴寂這個只靠關係好吃飯的人十分不屑。裴寂當然也瞧不起劉文靜,他和皇上情同手足,劉文靜的呆板泥古讓他討厭,對於不知變通的人,委屈死活該。

為了表達自己的憤慨,劉文靜故意與裴寂作對。裴寂喜歡提建議,所提建議是好是壞,李淵自然會拿出來讓大家討論。可一般情況下都用不著別人討論,因為每當裴寂說完話,劉文靜就站出來表示反對,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把裴寂說得一無是處。這樣,李淵就難辦了。

兩人成了敵人。

劉文靜對裴寂的鄙視一天都沒有停息,反而愈演愈烈,到最後都恨不得灌上一斤二鍋頭,趁著酒勁兒衝進裴府血刃裴寂那個不知好歹的東西。不同的是,裴寂此人比較深沉,他將對劉文靜的刻骨仇恨埋藏在了心裡。

一日,劉文靜與弟弟劉文起同志在家中喝酒,喝多了,談天說地,話題自然又扯到了自己的死對頭身上。劉文靜一想起裴寂心情就激動,一激動就想殺人。他聽劉文起說起裴寂的齷齪勁兒,又說起李淵對裴寂認不清,縱容、包庇、偏私。越想越氣,大腦充血,酒氣和怒氣衝破了他的理智。加上劉文起罵裴寂也不停下來,致使劉文靜的憤怒達到了極點。

劉文靜拔出刀,沖著柱子哐哐猛砍,邊砍邊咬牙切齒地嘶吼道:「裴寂這犢子,我非砍了他的頭不可!(會當斬裴寂耳)」柱子上被砍了幾個大印,發泄了許久,劉文靜才安靜下來。

一夜無話。

那幾天,劉文靜家裡老是鬧鬼,院子里總是在無人的時候響起窸窸窣窣的聲音,還有時候是女鬼的哭聲。於是,劉文起請來了一位懂得妖術的巫師,讓其在月光下披頭散髮,用嘴銜著一把刀在院子裡面遊盪作法,還從喉嚨里發出咕咕嚕嚕的聲音。這一幕,讓不知道的看見了還以為劉文靜在搞什麼飛機。

不巧的是,這一幕還真被劉文靜的一位小妾看在了眼裡。劉文靜私生活不太和諧,他跟此位小妾關係很差,小妾仇恨劉文靜就好比劉文靜仇恨裴寂一樣有思想、有深度。這位小妾腦子想必是讓驢給踢了,她找到自己的哥哥,歡天喜地地告訴他說:「我老公終於犯事了!」

她哥問:「犯什麼事兒了?」小妾興奮地說:「他們在謀反。」

她哥一拍腦門兒,靠!終於給我抓住把柄了,妹,哥替你告他去。

於是,事情就這樣被李淵知道了。李淵得到的狀子是:劉文靜要殺大唐第一功臣裴寂,還在夜裡做法詛咒帝王。李淵讓蕭瑀和另外一位法官前去審查此案,在蕭瑀的審訊下,劉文靜交代說:「我只是覺得不公平而已,我和裴寂一起支持皇上起兵,裴寂現在已經身居僕射,而我卻地位低下。我和其他諸位功勞也差不到哪裡去,但我的母親卻還在長安城中的陋巷裡受苦。喝多了說了些怨憤醉話,才會到今天這個地步。」蕭瑀二人將劉文靜的供詞交給了李淵,朝廷之上,李淵嘖地一聲,指著奏本說:「瞧,劉文靜說這話,是不打自招。」

說實話,我很佩服李淵的推理能力。

真想採訪一下李淵是如何從劉文靜的話里推出這麼一條結論的,李淵的一席話把蕭瑀急得夠戧。可惜蕭瑀也幫不上忙,因為和他一起去審訊的另一位法官乃是一位神人,裴寂。秦王李世民聽老爸這麼一說,忙為劉文靜解脫說:「剛開始是劉文靜勸裴寂,裴寂才肯共舉大旗,現在攻下了長安,功勞都差不多,您卻對劉文靜如此疏遠,我想劉文靜肯定是有些不滿,但絕對不會造反。」李淵不表態。

會後,李淵又開了卧談會,與會者只有裴寂一個人。裴寂對李淵發表了自己看法:「劉文靜才略非常,性格粗暴,現在天下還未安定,早除去後患,早一天安心。」李淵沉默良久,下了這決定:

劉文靜及劉文起坐死,抄沒全家。

李淵做事很絕,他不喜歡的人,你功勞再大也不成;他喜歡的人,即便是你啥都不行,也會受到特殊待遇。劉文靜除外,李淵第二個不喜歡的,就是李靖同志。自打投奔唐朝,李靖那顆提著的心就沒放下過,他不知道李淵究竟是真開明還是假開明。其實李淵是個挺逗的人,他真的挺開明的,但只對喜歡的人開明,對自己不喜歡的人一點兒也不開明。

糊裡糊塗之下,李靖被李淵派遣出去和南方大軍打仗。所謂的南方大軍,其實就是蕭銑,曾經一文不名的蕭銑,讓梁人喜愛的皇帝。這次,李淵的意思是要快,駛如疾風,勢如閃電,明白?

李靖說:「明白。」

可是,李靖卻跟蕭銑耗上了。李淵聽說前方戰報,覺得李靖是在故意逗留,便大手一揮,讓刺史許紹偷偷將他斬首。許紹慧眼識珠,覺得李靖是個奇才,捨不得下手,便竭力勸李淵讓李靖戴罪立功。李淵剛開始還不答應,後來經不住許紹勸,就答應了。

後來,李靖在戰場上每戰必勝,得到了李淵的嘉獎。

從裴寂的故事來看,你學會了什麼?

一定要和領導搞好關係。

其實只說對了一半,最起碼對於一個有前途的機構來說,這是錯誤的。像裴寂那樣的牛人整個地球加火星就沒有幾個,沒有功勞卻能永受國恩,說出來總會惹出無數爭議。李淵一生的錯誤就是寵信裴寂讓人詬病,好在裴寂也就整死個劉文靜,打了幾場敗仗,沒幹啥禍國殃民的事,否則大唐初年又會出一個宇文述、楊素之類的弄臣。人要先有實力再去想其他辦法,單單靠關係,自身和社會都會退步。

放大了來說,各個勢力之間,相互間的關係的確重要,但最重要的依舊是自身的實力,實力不夠,到底還是要滅亡。現在,李淵的實力最為雄厚,然而其他勢力加起來,勢力卻是自己的幾倍。蕭銑他已經顧不上了,現在要考慮的,是已經壓上來的劉武周。李淵表情扭曲,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經過思考,李淵決定讓人先去對付劉武周,剩下的改天再說。這是個艱苦卓絕的任務,有人願意出戰嗎?

有!

裴寂毛遂自薦,剛鬧完大案的他要向那群躲在背後說壞話的人證明自己的能力。李淵當即應允,於是,裴寂帶領著數萬唐朝大軍開向了介休——這裡有個叫宋金剛的傢伙,是劉武周最喜歡的屬下。

宋金剛,河北上穀人,劉武周手下第一猛將。裴寂盤踞在介休的度索原,臨水結營,靜靜觀察宋金剛的表現。他等了老半天,又老半天,再過老半天。可是,宋金剛的軍營還是沒有任何動靜。

這讓裴寂很無奈,他讀過書,記得書上說敵軍不動,必定會想辦法激怒我軍,敵軍若先動,就會暴露原型。那麼,咱們死活要等宋金剛的動靜再說。裴寂舀了一瓢溪水,咕咚咕咚地喝了進去。在戰爭開始之前,裴寂早就按照兵法上說的,打探好了交戰的地勢。現在的任務就是要以細膩之眼光,洞察金剛之破綻。經過一段時間細緻的觀察,他果真發現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蛛絲馬跡——溪水不流了!這屬於重大發現,該在日誌上記上一筆。

經過分析盤查,裴寂認為肯定是有人故意搗鬼,把上游的水流改向,流到了斜坡的另一邊去。他不知道,這個人,就是宋金剛。宋金剛斷了他的水源,想要渴死他。裴寂識破了敵軍的詭計,要拿出解決方案。軍不可一日無水,於是,裴寂想當然地下達了他的第一個錯誤決定:舉軍遷移,尋找水源。

這擺明了是來送死的,等大家都渴得嗓子冒煙,裴老哥才下令開拔。宋金剛等的就是這個機會,他興奮地帶領大軍集結一處,等裴寂帶著大軍張望四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