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一章 裴叔叔腦袋真值錢 王世充建立大鄭國

為了搶裴副營長的腦袋瓜子,敵軍士兵一股腦兒地沖了上來,他們操刀的操刀,拿槊的拿槊,眼看就要得手,程咬金殺了出來。程咬金揮槊斬殺,威震敵軍,一時間,敵兵爭鋒者胳膊、臉皮,血肉滿天飛。

後頭跟上來的小兵見戰友的下場,頓悟,不敢再上前來。程咬金已經殺到了裴行儼身邊,將其一把抓住,拉上馬攬著便走。雖然生猛,卻是敗陣。面對來勢洶洶的王世充,人數處於絕對劣勢的程咬金只能帶著裴行儼先行逃命,所以,他們現在的姿勢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優美。

程咬金馬上狂奔,可是他的胯下並非汗血寶馬,而是一般駿馬。在馱著兩個人的情況下,其速度有如天線寶寶一般。知道程咬金是要逃跑的敵兵輕騎而來,很快就追了上來。更有一人,已經追到了程咬金的屁股後面。他操起大槊,猛戳程咬金後背。一聲斷喝之後,整個大槊就留在了程咬金的背上。

程咬金大怒,回頭猛劈,折斷大槊,回身撂倒幾個追上來的兵,才讓那些人又生了怯意,不敢再追。他們順利逃回了大營,而此時的程咬金,腰背上還咬著半截槊刀。其悍勇如此,怎能不讓人心生畏懼?

不過,後來的一場戰爭,王世充使詐,將李密軍擊潰。秦叔寶和程咬金兩位猛將便也跟著歸到了王世充的旗下,成了這個曾經的敵人的下屬。人皆有愛才之心,王世充對程咬金和秦叔寶二人也是十分優待,倒稍稍安了他倆的心。

王尚書為了達到為政如周公的效果,十分努力地工作、策劃、討論、學習。人人都有缺點,可王世充的缺點卻是個致命缺點。他不具備整理歸納能力,所以那些奏本什麼的老賬、新賬弄到最後堆成了山。就算是神仙,估計忙活半天也無法理清頭緒。經過一番刻苦之後,王世充再也無心處理,只好不了了之。

王世充很希望自己能當個從諫如流的好長官,他容忍了很多人的意見和不滿,繁忙的政務讓他的身體幾乎垮掉,但他還是一如既往地容忍那些放肆的文人武將。唯獨這次,老程和老秦的行為深深地傷害了他。

背叛

王世充要跟李淵干仗。

他率領大軍與唐軍對峙於九曲,看著對面擺好陣勢,他哈哈大笑,向部下問道:「誰敢出戰?」但見一聲如雷霆者道:「末將願往!」世充一看,乃是程咬金同志,大喜,命令率軍出擊。接著,秦叔寶同志響應程咬金,表示願意與程將軍一同與唐軍對戰。

世充又喜,應允。問:「二位將軍,需要多少人馬?」

程咬金表示:「只需要帳下幾十騎便可。」

王世充也不過腦子,直接就說:「好,等你們凱旋!」

春風,戰場,幾十個人騎著馬緩緩列陣向前,走到了唐軍前面。王世充本來以為唐軍會派出相當多的人馬來和自己的這兩員猛將廝殺,可等了數秒,唐軍依然巋然不動地賴在那裡。王世充的嗓子有點干,似乎有幾撮羊毛堵在裡面,他伸長了脖子去看。

在他認真觀察的時刻,奇蹟發生了。

那幾十人突然從馬上跳下來,屁股沖向唐軍,腦袋沖向自己,然後拜了三拜。王世充大惑,以為他們集體癔症,但半秒鐘之後,他的腦袋中突然蹦出兩個字:叛離!

十秒鐘後,王世充聽到了秦叔寶那高昂的喊話:「王公帶我們不薄,剛才那三拜就算是我們的歉意。我們本應該跟著王公走的,可是您喜歡猜忌,還聽信讒言,我們不打算跟您打仗了。請原諒!」王世充死都沒想到,自己這麼善待的手下竟然會說自己喜歡猜忌、聽信讒言。

是可忍,孰不可忍!

為了表達自己的憤怒,王世充牽著韁繩,在馬上大罵秦、程二人忘恩負義。大罵,僅此而已,因為他也不敢向前。在叛離之前,程咬金曾經這樣對秦叔寶說過:「王世充氣量狹小,還喜歡胡說八道,跟個老娘們兒似的,憑他根本就沒法平定天下!(王公器度淺狹而多妄語,好為咒誓,此乃老巫嫗耳,豈撥亂之主乎!)」

其實,這是對王世充性格的真實寫照。

如今,秦叔寶和程咬金二人成了李淵的部下。李淵又將二人分配給了李世民,求賢若渴的李世民以秦叔寶為馬軍總管,以程咬金為左三統軍,又給了他們很多的賞賜。王世充待人也不薄,別人背叛他,是因為他性格太差。就在秦程二人誆了王世充之後,尾隨而來的,是更大的損失。

剛剛安排完畢,從王世充大營里又來了一幫大將。來者都有很強的能力,全是王世充手下的猛將,最有名的,當屬驃騎李君羨、征南將軍田留安。大將的叛離對王世充的打擊是巨大的,可他並沒有因此放棄使自己成為堯舜禹的夢想。

執著的王世充每天都和剛剛頒布條例那天一樣,勤勤懇懇地接見上書者。許多人都曾為此感動,只有少數人明白,王世充的所作所為,究竟是為了什麼。名聲,那是必須的,但不是目的,他的目的只有一個:

皇位。

但凡想要登上皇位的,之前必定想要有政績,有讚美。王世充嚴格執行計畫,搞定了讚美之聲,可惜,他辦事糊塗到了一定程度,讓人很是失望。他最糊塗的地方就是喜歡開會,一天到晚開,開得群臣打盹兒也要開。而且,他開會簡直就是扯淡。

首先,由王世充確定今天的話題。然後,大家圍繞這個話題討論。討論著討論著,如何加強防衛工作就會扯成小兵沒有布鞋該怎麼辦的問題(當然是王世充引導的)。在進行扯淡升級版討論之前,眾人為了一件豆大點兒的事要研究好幾遍(言多重複)。多研究也沒什麼錯,錯就錯在他從來沒有結論,也從來不做總結。開那麼長時間的會,到最後什麼都沒有,連根毛都沒有。

很多時候,王世充的會是從早晨五點鐘開到中午十二點六十,搞得大家很心煩。有人就提出:「王總,您開會討論的東西旁枝末節太多,能不能只講主幹,那些瑣碎東西讓我們屬下以後再細談?」

王世充答曰:「嗯,你提的意見非常好,明天我注意!」

第二天的討論,依然扯東扯西。對此,司馬光感嘆:「王世充性格如此,你有啥辦法?」

稱帝

什麼都阻擋不了王世充當皇帝的步伐,哪怕是他自己的缺點。

一日,無恥道士桓法嗣來到了王世充面前。據他講,他在道觀打坐的時候,突然從天上掉下來一封天書。鋪開一看,上有圖讖,名曰《孔子閉房記》。隨後,桓法嗣拿出了這幅畫。畫上有一個農民在放一群羊,還拿著一根竹竿。

王世充閱後,覺得很不解,便問何意。桓法嗣解釋道:「圖畫中一個牧羊者拿著一個杆子驅趕羊群,這是上天給我們的暗示。」王世充表示自己依舊很疑惑,卻見桓法嗣將拂塵一抖,故作神秘地問道:「一干,驅羊。前一半是組字,後一半是曉意。」

王世充明白了,他笑了。

一干,就是王;驅羊,就是驅楊。

王世充很高興,口頭表揚了桓法嗣。桓法嗣見王相國高興,知道自己的計畫得逞,便全身心投入到了造假的工作當中了。王相國一見此人工作認真,立刻表示要給他封官加爵。隨後,桓法嗣又獻上《莊子人間世》《德充符》兩篇道家古典文章。王世充是個聰明人,這次,沒用桓法嗣多講,他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將這兩篇文章的題目中兩字連起來念,你就會呼喚出未來帝王的名字——世充。

既然孔子和莊子二位都說王世充夠資格當皇上,再推辭,就是駁聖人面子了。王世充捧著《孔子閉房記》《莊子人世間》和《德充符》摩挲不已,一高興,當即任命桓法嗣為諫議大夫,主管議論。桓法嗣得命,幹得更加起勁了。

一日,焚膏繼晷辛勤工作的王相國看到一幫人來到了殿上。仔細一看,由諫議大夫桓法嗣領頭,走到殿上,上來就給自己跪下了。他們請求王世充登上皇位,王世充推辭。接著,他們鬼哭狼嚎地哭了一陣子,說如果相國不登上皇位,我們對天下百姓沒法交代,也對自己的未來感到擔憂。

王世充彆扭地一笑,說:「世充何德何能,敢和周公相比。」然而,攔不住了。在桓法嗣等人的強烈要求下,大家磕頭搗蒜,打滾兒求登基。就差說如果王世充不當皇帝,他們就趁一個夜黑風高的晚上,弔死在相國府前了。

王世充很惶恐,無奈之下,他接受了大家的苦勸,準備登基了。

登基是個挺麻煩的文戲,王世充組織了大批人員進行了精心的綵排。

首先是在東都城內徵集各類鳥雀,要求:活的,能飛。隨後,他讓人在鳥脖子上繫上錦書,將所有鳥雀放飛,傳令百姓曰:

「抓到鳥者,封拜官爵。」

於是,洛陽城及其周邊城縣出現了罕見的一幕。大家紛紛出門,135°仰望天空,拿著彈弓,隨時恭候小鳥的大駕。對於這種事,王世充一改往日說到辦不到的作風,真的就給了送來錦書的人每人封了官爵。此事一鬧,王世充的名頭就更大了,不過,這還只是曲目一的綵排。

接下來進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