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司馬殺豬推選丞相 宇文化及弒殺恩人

楊廣是中國歷史上最帥的皇帝,極有文采。魏徵所作《隋書》中有載:

「上(楊廣)美姿儀,少敏慧,高祖及後於諸子中特所鍾愛……上好學,善屬文,沉深嚴重,朝野屬望。」

這就說明,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瓢崴,我們不能因為一個人的暴虐就否定他的長相,更不能因為此人人品不行就否定他的功勞。對於楊廣來說,哪個臣下都可以背叛他,唯獨宇文化及和裴虔通不可以,楊廣待他們不薄。

裴虔通領著精兵跑到成象殿,沒有發現楊廣,轉了個彎兒來到正殿,還是沒有任何收穫。於是先與元禮碰頭,找到了剛才元禮伺候楊廣的地方,還是沒有。楊廣知道亂軍到來之後,為了逃命,換上了普通侍衛的衣服,逃到了西閣。

裴虔通與元禮(內奸)、魏某(內奸)、令狐行達等人四下尋找。找的最起勁的人是魏某,直到如今我都不知道他叫什麼,總之取得了楊廣的信任。他邊找邊喊,喊到一處殿閣,有一個人哆哆嗦嗦地從門口站了出來。

不是楊廣,勝是楊廣。

這是楊廣的一個侍女,她見一幫人穿著鎧甲提著大刀,為了保命才站了出來,指了指西閣。令狐行達竊喜,提著刀就往裡走,走到一半,一個聲音響了起來:

「你是要殺朕么?」

「不是,臣是要侍奉您回長安而已,陛下不必擔心!」

五秒鐘後,楊廣從西閣內走出來,緊張兮兮地看著眾人。看了一圈兒,到了裴虔通身上,楊廣停下來了。他指著裴虔通問:「你不是我原來的親信么?怎麼也跟著謀反?」裴虔通這人的確是楊廣一手提拔的,對他有恩,現在大家謀反,他是最積極的。

裴虔通安慰楊廣道:

「臣不敢反,只是大家都想家了而已。」

楊廣也安慰大家道:

「大家放心,朕其實已經準備回長安了,就是糧食擱在了半道上沒運來耽誤了點兒事兒。等明日糧食一到,立馬起程回家!」

說完這話,裴虔通滿意地點了點頭,派人將楊廣好好伺候了起來。此時最悲傷的人,除了楊廣,還有一個宇文化及。因為按照劇情發展來看,一旦楊廣被囚,接下來大家就該討論如何廢掉他這個沒用的東西了。宇文化及靜下心來想,發現他的確是被別人耍了。他開始恨所有在舉薦會上發言的傢伙,開始害怕司馬德勘出現在他面前,一刀了斷了他的性命。

謀反是我的錯,當老大是我的錯,當老大不露頭是我的錯,總之都是我的錯,連哭都是我的錯。

宇文化及差點兒沒哭出聲來,他決定:等司馬殺豬出現在他的面前,他一定要撲通跪倒在地,就算是磕頭磕出血也要讓他收回這個老大。十分鐘後,孟秉領著一隊甲兵來到了宇文化及面前。宇文化及努力讓自己淡定下來,可就是無法淡定,他的眼前浮現出一個窩囊廢的形象。如果孟秉操起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只需輕輕咔嚓一下,他就會一命嗚呼。

見到孟秉的第一秒,宇文化及當場就腿軟了。他驚得滿臉紫色,拜著孟秉說:「臣有罪,臣罪該萬死……」孟秉見狀,哈哈大笑,看著不停發抖的宇文化及說:「大人放心,不會有事的,統軍讓您過去一下而已,我是來通知您的。」

孟秉不知道,從叛亂那天晚上開始,宇文化及碰見所有來拜訪他的人都是這副德行。現在他被司馬德勘叫去,哆哆嗦嗦地來到了城門前面。在那裡,司馬哥正領著軍隊恭候他呢。接下來的事情,出乎所有人意料。

膽小的宇文化及剛走到司馬德勘的馬前,司馬德勘一下躍了下來,拜宇文化及道:

「恭請丞相大人入殿!」

這次,宇文化及真的哭了。你們這是在耍我吧?從開始到現在我一直都在擔驚受怕,現在又突然讓我當丞相,如果真是這樣計畫的,你們怎麼不早說?五秒鐘前還戰戰兢兢的宇文化及突然變了樣,他的眼神開始放光:大丞相,我是大丞相!

這就意味著楊廣死後,皇帝就會是……哈哈。

宇文化及恨不得楊廣早點兒死,司馬德勘也恨不得楊廣早點兒死。宇文化及希望楊廣死後自己當皇帝,司馬德勘希望宇文化及弄死楊廣之後,他再整死更容易對付的宇文化及,弒君的罪名,就永遠不是他的。誰都沒想錯,錯的是楊廣。

宇文化及早已是激動得滿口流涎,基本上已經不知道姓什麼好了。他開始想像登上帝位之後的事情,比方說香車寶馬,美酒佳人,還有那無人可及的權力。甚至想到了蕭皇后,這個曾經令他神魂顛倒卻不敢多想的女人。

宇文化及沒有注意到自己態度的變化,現在的他已經恢複了往日的生機。想想也是,多數人品極差的官二代都認為自己就是世界。宇文化及在長安大街上飈馬的豪情又襲上心頭,所有的這一切都讓他興奮不已。他生命里每一刻都散發著人渣的氣息,這一刻尤其明顯。

在眾人的圍擁下,裴虔通去請楊廣了。

為了噁心一下楊廣,裴虔通故意找了一匹很劣質的爛馬讓楊廣騎。楊廣無奈,但也只能上馬,上馬之後他才發現另外一個更讓人噁心的問題:不僅馬是破的,連馬鞍子也是。於是,他拍了拍馬鞍,對裴虔通說:「我好歹也是一國之君,你就不能給我換個新的?」作為楊廣的舊部,這點兒臉裴虔通還是要給的,於是就換了個馬鞍。

楊廣所騎的馬被裴虔通牽著,在眾人的歡呼下出現在了殿前。

裴虔通似乎覺得噁心得還不夠,於是,開始擺Pose。他先是左邊擺擺,然後右邊擺擺,操起大刀,露出笑容。這群小賊見此情景,覺得他娘的暴君也能有今天,於是也跟著吹口哨。現場很Hi,他們像妖精搶到唐僧一樣山呼過癮,震得大地都晃動了(賊徒喜噪動地)。最不爽的就是楊廣了,他被人當猴一樣耍,還不能發怒,只好忍受這幫人的侮辱。

此時,宇文化及很是時候地跑來了,而且狗獻殷勤地碰了碰裴虔通的刀,說了這麼一句話:「裴兄,莫要如此,收起來,收起來!(何用持此物出,亟還與手。)」

楊廣看也不看他,冷冷問其他人道:「虞世基在哪兒?(世基何在)」

馬文舉回答說:「死了!(已梟首矣!)」

楊廣慘然,剛要繼續追問,卻被宇文化及和裴虔通二人拉扯著往向寢殿。這就說明,讓楊廣出來頂多也就是意思意思,真正的大會還是要宇文化及這幫人開。楊廣被要挾到了寢殿的胡床旁,在他身邊還有幾個人,其中之一就是他十一歲的小兒子楊臬。

楊廣盯著馬文舉問:「我有什麼罪,你們要這樣對我?(我何罪至此?)」

馬文舉將楊廣的錯逐條列舉,大錯二百五,小錯九百八,總之是錯到家了。楊廣點了點頭,說:「是,我是對不起百姓。可是你們呢?我對你們可不薄啊,你們為什麼要殺我?」此時,司馬德勘突然蹦出來指著楊廣說:「人神共怒,何止一人!(溥天同怨,何止一人!)」此時,宇文化及又開始忙碌了。

他口才不行,但他自認為自己智商還行,於是令文臣封德彝數落楊廣。數落了一會兒,楊廣反問道:「卿是士人,怎麼也這麼干?(卿乃士人,何為亦爾!)」一句話將封德彝說的滿頭是汗,宇文化及見封德彝頂不住了,讓他退下。

這所有的場景都被小小的楊臬看在了眼裡,他怕,於是大哭。哭到這個時候,裴虔通將楊臬一把拉過,一刀將他劈死,鮮血濺滿了楊廣的衣服。這一下亂賊炸了鍋了,紛紛要手刃楊廣,邊高呼還邊高興。到這個時候,楊廣也沒什麼別的要求了。

楊廣說:「天子自有死法,何得加以鋒刃?」

他想有個體面的死法,喝毒酒。

就連這個小小的要求,這幫亂賊也不想滿足。他們就想把楊廣剁成肉醬包餃子吃,卻被司馬德勘攔住了。馬文舉與眾人商議說,楊廣的要求我們是無論如何不能滿足的,但如果真把他看成肉泥看起來似乎也不大好,那麼,兩鋒相爭取其中,就讓他上吊吧!經過這一番折騰,亂賊們的意見終於達成了統一,執行縊殺者是令狐行達。

令狐行達走到楊廣跟前,磨蹭了半天也沒找到下手的地方。不能下手的原因很簡單——沒帶子。在那個沒有球鞋的時代,人們通常不會選擇用鞋帶上吊這種手法來結束自己的生命。沒有刑具怎麼辦?令狐行達抓耳撓腮中……

楊廣無奈了。

他抽出自己的一條練巾遞給令狐行達,令狐行達接過練巾,大喜,繞過楊廣的脖子就往死里勒。在一群人的歡呼下,楊廣翻了翻白眼兒,氣絕而亡。他死的時候,渾身都是楊臬的血,表情也十分不安。楊廣的死救贖了他自己的痛苦,卻無法救贖原先所犯下的錯誤。不過,我們還是要正確地看待這樣一個皇帝。

他害了大隋四千多萬百姓,卻實實在在地為後世的交通提供了方便;他害死了無數賢才良將,卻開創了史上最公平的科舉考試製度;他毀滅宗廟踐踏禮法,卻為後世搜集整理了無數卷珍貴著作……

好吧,我承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