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隋煬帝替將士娶親 李世民為李靖求情

房玄齡的到來讓李世民從繁雜的事務當中脫身出來,得以甩開膀子干自己想乾的事情了。談完話之後,李世民當即決定讓房玄齡當自己的謀主。此時,距離舉起反旗剛剛四個月,他自己的隊伍已經達到了十三萬之眾。

管理這十三萬人,需要超強的能力。為了爭取民心,李世民對部下進行了嚴格的要求。有功必賞,有過必罰,與民同命,秋毫無犯。實際上,李世民是吸取了教訓的。這種教訓,自然來自典籍,但更重要的來源卻是現實。

就在幾個月前,楊廣同學狠狠地為李世民上演了一出好戲。

江都,花天酒地,然而正在作樂的時候,楊廣突然發現,自己周圍的文武百官竟然一個個都溜號了。於是大怒,但想了半天,火氣下去了。他知道,不是這些人不仗義,是江都的確太危險了。於是,楊廣蔫蔫問道:「我該咋辦?」

既然皇帝發問,自然是要給個說法的。於是,一侍從糊弄道:「這些當兵當將的之所以要跑,那是因為要回家娶媳婦,如果讓他們在江都結婚,他們就不亂跑了!」楊廣大悟,於是,他下達了一系列很令人無語的決定。

首先,全軍集合;

然後,全城百姓集合;

最後,讓將士和百姓中女兒未出嫁者戰成方陣,任將士挑選。

楊廣不知道,娶媳婦不是逛兩元超市,買啥都兩塊,更不是過家家,拉起手來就是夫妻倆。但楊廣知道,之所以百姓對當兵的如此厭惡,乃是由於前幾日軍營中有很多士兵跑到百姓家搶掠,順便還強姦了婦女。這次,他要受害者指認軍士。

本著自願為主,逼迫為輔,主輔顛倒的基本原則,事情進展得相當順利。

這天,整個江都城變成了鬼市。哀哭與痛苦混雜在一起,讓整個城市都抹上了一層悲哀的色彩。為了留住軍隊,楊廣可謂是煞費苦心——可惜沒用。

該跑的還是跑,該溜的還是溜,娶了媳婦的,帶著老婆一起溜。很快,江都的人口減少了一大半。李世民算是弄明白了留住人的關鍵,不是別的,士人靠的是義,士卒靠的是利,軍隊靠的是將,大將靠的是主。

唐軍的主帥李淵喝完了茶,淡定地看了一眼長安,在攻打長安之前,他決定再干一件大事。

開倉賑濟。

長安舊城的百姓歡欣鼓舞,紛紛報名參軍。當然,參軍的目的並不一定很純,或許是因為能吃上飯,或許是因為對隋朝有深仇大恨,總之,多數不是為了理想。在這大多數人中,也有有理想的,那就是日後成功,加官進爵,因為李淵又開始發官牒了。

在開倉賑濟這件事情上,李淵親自操辦,因為就在上個月,楊廣同學依然為他演了一出值得借鑒的好戲。

河南與山東二地發大水,百姓蒙難,沒有糧食,病死餓死在路邊的不計其數,整個地域散發著一股逼人的屍臭味。楊廣這輩子沒體諒過百姓,但這次,他體諒了。於是下令開倉賑濟災民,地方官員聽令,疑惑。

按照以往的方式,楊廣是絕對不可能開倉的,現在情勢如此,卻假模假式地慰撫一下,這算什麼情況?官員們拒不開倉,活活餓死了上萬人。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些糧食到最後也沒成為他們的籌碼,反而被李密搶了去。

上有計策,下有對策,李淵是知道的。他喝完茶,看完情勢分析報告,開始盤算如何攻取長安城了。李淵打的旗號是剷除暴君,擁戴楊侑,為了這個光榮的夢想,他需要作出詳盡的規劃。這天,他下令:

「各部門攻入長安之後,不得毀壞楊氏宗廟,更不得殺其宗室,違令者,斬!」

所有的軍隊彙集一處,圍上了長安。按照一般理論來講,長安作為隋朝的都城,想要打下來也沒那麼容易。但這只是理論上講,現實情況是,整個戰鬥才有十幾個字的介紹。說的就是孫華大俠力戰,中箭身亡,雷永吉搶先登城,長安遂下。

李淵成功了,天時,地利,人和。

他所率領的二十餘萬大軍不費吹灰之力就將長安打下,的確是有點兒出乎意料。此時,最鬱悶的人莫過於楊廣了,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李淵遙遠一拜,尊他為太上皇,將楊侑立為隋帝。比楊廣更鬱悶的人,是此時的隋帝楊侑。

攻入城池之後,一幫先鋒兵徑直殺向東宮,想要活捉楊侑領賞。當他們風風火火趕到的時候,卻出人意料地沒有碰見任何人。整個東宮,就還剩下兩個人。一個是楊侑,另一個,是一個文人,名叫姚思廉。

楊侑被嚇得瑟瑟發抖,堂下官兵吵嚷著要拿他去見李淵。此時,一向性格溫順的姚思廉突然爆出一記怒喝:「唐公大舉義旗,乃是為了匡扶我大隋社稷。爾等休得無禮!」殿下士兵聽罷,不敢吱聲,只能站在堂下不動彈。片刻之後,李淵來迎接代王,將其安置在順陽閣,讓姚思廉負責照顧。

李淵號啕大哭了一場,拜別而去。

他要做的,是更重要的事情。

他說過,等打進長安,一定要懲治那些不法之徒。所以在這次戰役之後,李淵打擊貪腐做得相當出色。他先後斬殺了十幾個京城中有名的貪污犯,還下令軍隊與民秋毫無犯。在群眾們的掌聲中,李淵迎來了他的一個死對頭。

李靖。

李靖個人小檔案

姓名:李靖,字藥師

綽號:靖哥、天王

出生:北周天和六年,公元571年

籍貫:雍州三原(今陝西三原縣東北)

職業:將領、軍事家

魄力:★★★★★★★

智謀:★★★★★★★

帥才:★★★★★★★

識人:★★★★★

政治:★★

最榮耀:打仗

最喜歡:打仗

最理想:打仗

著作:《六軍鏡》《陰符機》《玉帳經》《霸國箴》《韜鈐秘書》《衛國公手記》……

格言:明察秋毫,於民無犯。

李靖同志出生在北周,從十幾歲開始,他就顯現出了一名大將應有的水平。他在戰場上是一員猛將,在平日里是性情中人。楊素同志曾經和年少的李靖在一起,撫摸自己的坐床對他說:「以後這座位(宰相)就是你的了!」

李靖和李淵,雖然都姓李,但不是一家子。李淵在晉陽造反之前,李靖就洞察到了,於是奏報給朝廷,朝廷不予採納。

不予採納的結果就是,隋庭完蛋,李靖也完蛋。

李淵殺死了民眾怨恨的官員,對於其他沒有什麼大錯的一律不予過問。但現在,他想要了李靖的命。李靖就這樣,被人像殺豬一樣綁到斷頭台上,等著去見他舅。李靖的舅舅,就是隋朝大將韓擒虎,韓擒虎是閻羅王的化身。

我們在戲裡常常看到這麼一幕,當劊子手舉起大刀,剛要落下的時候,會突然殺出一人,騎著高頭大馬大喊一聲:「刀下留哇人!」這人就留住了。這齣戲的出場順序,首先是劊子手,然後是李靖,殺出來的這個人,是李世民。

李世民想要將李靖收為己用,便口若懸河地對李淵講李靖的好。諸位大概不知道李世民叨叨起來也是很有一手的,巨煩人,特動感情,講到最後,李淵一心煩,擺擺手說:「行了,別說了,不殺他了,隨你處置。」就這樣,李世民成功了。

此時的李淵,是無論如何不能在這種小事上犯糊塗的。他現在要做的,是冊封自己。

然而,冊封狀蓋的都是楊侑的章。黃鉞、使持節、大都督內外諸軍事、大丞相、錄尚書事,這都是李淵的官兒,這還嫌不夠,又將唐公改成了唐王。剛開始李淵還顯得很不情願,在楊侑和百官的百般懇請下,他才不得不接受了這次冊封。

李淵是個很聰明的人,他這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在道義上沒人能說三道四。還有一點很重要,正所謂「槍打出頭鳥」,如果真把帝位先行奪下來,自己肯定會特別招人打。這是一個虎踞龍盤的時代,隋末農民起義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無數野心家正在貪婪地望著長安。

既然佔據了長安,就得將事情辦起來,李淵忙裡忙外,他不會知道,此時的河東,正在醞釀著一場你死我活的戰爭。

個性簽名

韓擒虎:無聊就是沒人和你聊天。

李靖:告訴你別逼我,你逼我我就裝死給你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