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楊詩人大腦袋鋥亮 李留守身板兒欠佳

腦門兒鋥亮

李淵和竇惠結婚之後,隋朝發生了很多事情,然而最重要的卻是那個腦門兒鋥亮的楊廣同學所辦的那些事兒。隋朝末年,農民軍跟捅了馬蜂窩似的亂糟糟在各地起義,反王也紛紛亮出底牌,光輝卓絕的大隋盛世隨之瀕臨崩潰。我認為,要想弄清這個美好時光是如何淪落至此的,就必須要膜拜一下楊廣。

很多人誤以為楊廣是個很淡定的人,賊軍都要侵吞全國了,他還在江都聽曲,你說他淡定不淡定?實則,該生辦事可以用草木含悲、風雲變色來形容,整體感覺上來說,被擁護是不正常的,不被推翻也是不正常的。

由於隋唐是表兄弟王朝,緊密不可分割,所以,在正式開始李唐王朝的故事前,請允許我用羅列的方式總結一下隋朝的故事吧。讓我們來一起圍觀一下一個腦門兒鋥亮的皇帝是如何把一個好端端的國家推進火坑的吧!

此流程是本人翻閱大量史籍整理而來,版權所有,誰愛拿走誰拿走。為了方便理解,我們把這一長串流程稱作「楊廣同學的光輝歲月」。此過程有青天為證,絕不含任何臆造成分(除非史料騙我),放於此處,供大家膜拜:

1.公元590年左右。大雨,行軍途中,下士想要為楊廣上油衣(雨衣)。楊廣怒:「士兵都在淋雨,我怎捨得自己穿?願與士兵同甘共苦!」士兵淚奔。

2.晴朗,長安大殿,此時是楊廣每年拜見父母的時刻。楊廣身著破舊衣服,沒有裝飾品,在宮中吃的都是粗糧雜食。獨孤皇后看此情形,不無感動地說:阿摩(小名)真是個好孩子!遂淚奔。

3.楊廣帶兵滅陳、擊突厥,數戰大勝,致使隋朝統一,蠻夷嘆服。因軍功導致權力偏向楊廣一方。此時的太子是只能用1和3之間的那個數字(簡稱2)來形容的楊勇同志。

4.公元600年。楊廣仰望135°天空,參悟天地乾坤之玄機,寫下唯美詩篇《春江花月夜》,為後世詩人效仿之楷模。影響諸如張若虛、李商隱等大唐詩人。與文學家、藝術家楊素、虞世南、張道衡等諸多文藝圈的同志談古論今。與虞世基、楊素、宇文述等權謀圈兒的朋友互相拍馬,甚為得意。

5.與天下第二弄臣宇文述、天下第一弄臣楊素、老媽獨孤皇后、老婆蕭皇后合謀逼楊勇同志讓位。文帝更立楊廣為皇太子,從此,這個王朝進入了一個無比嶄新而又無比折騰的時代,楊廣美其名曰「大業」,起義軍臭其名曰「大爺」。

6.公元602年。獨孤皇后去世,楊廣悲痛欲絕。表示在這種情況下應該號啕三月,割發剖面、披麻戴孝、吐心瀝膽、生不如死。但是,暗地裡卻讓人把烤肉裝進竹筒里攜帶入內,吃完後接著再裝。

7.公元605年。皇帝老爹遲遲不死,楊廣暗罵其為老不死。老不死,創造病情也要死!於是讓下屬張衡(不是發明渾天儀的那位)敲死楊堅,秘不發喪,八天後隆重舉行葬禮,繼續割發剖面、披麻戴孝、吐心瀝膽、生不如死。平漢王楊諒同志的反抗,殺死前太子楊勇。及位,是為隋明帝。

8.為聯絡地方感情,控制南方,特修建東都洛陽,開鑿大運河。每月徵調民夫二百萬人,有將近一半的民夫累死。創立科舉制度,沿襲至今。

9.下江南,游江都。歷時四個月,花費無法計算,只知道船隊長二百五十里,縴夫八萬人,沿河五百里州縣糧食被掃蕩一空。

10.一天,楊廣突然問隨從:「楊素死了沒?」答:「沒呢。」曰:「唔,他不是病了么,賜給他幾味葯,讓他按時喝。」於是,在楊廣同志全力搶救下,楊素還是艱難地病死了。

11.楊廣北巡去慰問啟民可汗,啟民可汗進貢良馬三千匹,大喜,賜啟民綢緞無數。見旁邊有高麗人,為表現大國氣質,便對高麗人說:「我四年後要到北京(當時叫涿郡)旅遊,讓高元(高麗國王)到時來拜我。」

12.四年後,北京。楊廣同志茫然四顧,問道:高元怎麼沒來?

13.出兵攻打高麗。為了顯示自己具有運籌帷幄的能力,特命令諸將領不得擅自做主攻城,什麼事情都要馳馬奏報給自己,自己做出方案來讓其執行。此做法導致直接性慘敗。時北方大水,顆粒無收,楊廣照常苛以重稅,民眾餓死無數,逃亡。

14.楊廣看清時事,指出高麗經不住再打,於次年再次發兵。到了北方,屁股墊兒還沒坐暖,忽聞快馬奏報說楊素的兒子楊玄感在內地反了。大驚,掉頭回援。

15.隋末農民大起義,起義者遍布全國各地,蜂擁而上。楊廣請算命先生給自己算命,算命的說姓李的會得到天下。頓悟,李渾被殺,李淵自毀。

16.第三次攻打高麗,高元上降表臣服。隋軍疲憊,撤軍,面子上好過了一點兒。招高元來拜見自己,高元又沒來。楊廣再度發飆。

17.準備第四次攻打高麗。始畢可汗聞知,趁楊廣大軍悠然前進時突襲。楊廣被始畢可汗困在雁門,請求和親,解圍。

18.起義軍已經到了無法控制的地步,大小起義不計其數。楊廣從雁門被劫之後直下江都,對朝政心灰意懶,盡情享樂。楊廣被部下宇文化及(宇文述子)殺死,各勢力擁立傀儡皇帝,隋朝滅亡。

從上面的材料中我們能總結出以下幾點:

第一,楊廣腦門兒的確鋥亮;

第二,楊素腦門兒的確鋥亮;

第三,宇文述腦門兒也鋥亮;

第四,楊廣經常被外國人耍,楊廣經常耍自己人;

第五,楊素兒子楊玄感反得很不是時候;

第六,宇文述兒子宇文化及反得正是時候;

第七,高麗人缺乏自我判斷能力;

第八,高麗人說話向來不算數;

第九,算命的腦門兒鋥亮;

第十,李密腦門兒鋥亮;

第十一,李淵腦門兒也鋥亮。

結論:這是一個腦門兒鋥亮的時代!

我是詩人

春江花月夜

作者:楊廣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很多人認為張若虛是空前絕後,我不這樣認為。張若虛的詩歌明顯帶有楊廣的成分,可以說,沒有楊廣,就沒有張版《春江花月夜》。楊廣獨開風氣之先,將春江描述成了星和月的仙境。多少年後,我們登臨詩壇,總也看不見他。

因為他是暴君,是亡國之君。我們總要與暴君劃清界限。

楊廣想要建立一番偉大的事業,不敢說欲與天公試比高,秦皇、漢武什麼的總該拿下。想到這些,才華橫溢的楊廣無法控制自己橫生的感情。既然要創立偉業,總得拿出點像樣的東西來。於是,高麗就成了楊廣的靶子。按照他自己的說法,整死高麗,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沒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可他沒想到,事情的結果是,沒整死高麗,卻搞垮了自己。

起義軍沸沸揚揚,朝廷內部也出現了很多危機。既然是危機,總該有個宿敵之類的登場才對。於是,一位名叫安伽陀的妖道出現了。安伽陀不是宿敵,姓李的是宿敵。自稱神道的他斷言,隋朝最終會被姓李的奪走。

楊廣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聽人這麼說了,民間也有類似的歌謠(雖然是編的)。三人成虎,眾口鑠金,姓李的要謀反?殺!

殺李門,當然要從李姓人氏入手。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將軍李渾。

被殺原因:姓李。

被殺借口:朋友太多。

被殺導火索:有錢不孝敬宇文述。

被殺人數:全家三十二口。

宇文述在朝廷任職,馬屁拍得很勤,很辛苦,也很有文筆。宇文述是文人,文人想要狠,就比誰都狠。那年頭,宇文述在朝廷吃得很開,但凡是個官,都要拿錢孝敬他老人家。李渾家富得流油,可他就是跟宇文述不和,跟宇文述不和,那就是跟權臣不和,跟權臣不和,就是跟小命不和。

現在,收租的時間到了。

宇文述:李渾,我家要裝修了,缺黃金,你說急人不急人。

李渾:嘿嘿,那是,太急人了。(關我鳥事?)

宇文述:好吧,等你哦。

宇文大爺等李渾的禮物等得腸子都青了,還沒見他派人來送。後來,李渾對宇文述的態度愈發猖狂,宇文述大怒,於是正氣凜然地告訴楊廣說:李渾他媽的想造反!

楊廣愕然,宇文述依然神情果決。望著楊廣那驚愕的眼神,宇文述表情剛毅地怒吼道:「為皇上殺叛臣,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楊廣想殺李渾,宇文述知道。這兩個人相互利用,各懷鬼胎。看破,別說破,咱們誰都好過。

於是問,證據可全否?

宇文述說,都已經安排好了。

幾天後,李渾被殺了,跟他一起死的還有老婆孩子外加親戚共計三十二人。宇文述辦到了,可就在這個清除李姓權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